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荣  高叶淼  李金文  刘霞 《心理学报》2023,(9):1477-1488
本研究采用为期2年的纵向追踪设计,在436名青少年中考察远端童年期虐待与近端同伴侵害对青少年自伤的相对作用与影响模式,以及FKBP5基因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远近端人际压力均能显著预测青少年自伤行为,但二者的相对作用在青春期不同阶段会发生变化;(2)在全样本中,远近端人际压力均以“压力放大”模式影响自伤行为,即高童年期虐待放大近期同伴侵害对自伤行为的预测作用;(3)纳入FKBP5基因后,在AA纯合子青少年中仍符合“压力放大模型”,但在AC和CC基因型青少年中,影响模式则符合“压力敏感模型”,即经历高童年期虐待的青少年对近期同伴侵害更加敏感,在低同伴侵害下自伤得分相对较高。研究结果提示,远近端人际压力对青少年自伤的特定影响模式因其遗传基因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是自伤的高危人群,这与自伤的情绪管理功能密切相关。基于情绪管理视角,生物社会模型、回避体验模型和情绪管理模型分别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情绪管理在自伤发生中的核心地位。综合目前关于自伤的心理学及跨学科研究成果发现,青少年自伤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基因与脑等生物学因素、家庭与学校环境中的人际因素,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其中,基因、脑与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自伤的影响尤为关键。今后应在纵向研究、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以及脑成像技术融合等方面对自伤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强化敏感性包括惩罚敏感性和奖励敏感性, 它影响个体的情绪、动机和行为过程, 与个体的情绪反应性密切相关。极端的强化敏感性与情绪管理障碍及多种自伤相关行为存在密切联系。为探索强化敏感性与自伤行为的关系, 研究1采用BIS/BAS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 对717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2在研究1的基础上, 采用Q−任务和CARROT范式, 由127名大学生参加实验, 进一步考察不同功能的自伤行为的强化敏感性基础。结果表明:①惩罚敏感性、奖励敏感性及其愉悦寻求维度均对自伤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②情绪管理组自伤被试以高惩罚敏感性和接近正常的奖励敏感性为特征, 刺激寻求组自伤被试以高奖励敏感性和接近正常的惩罚敏感性为特征。结论:强化敏感性可有效预测自伤行为; 情绪管理和刺激寻求两种功能的自伤行为具有不同的强化敏感性基础; 对自伤行为进行分类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王美萍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0):1852-1858
素质?压力模型、不同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是当前有关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三种代表性理论模型。素质?压力模型认为“近墨者黑”或“出淤泥而不染”, 优势反应敏感性模型认为“近朱者赤”, 而不同易感性模型则兼收并蓄, 认为某些个体近墨则黑, 近朱则赤。检验上述模型的现实有效性是当前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概观而言, 分组回归和分层回归是常用的传统检验方法, 显著性区域分析法和新参数回归模型法则是新近兴起的。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三种模型的领域特殊性、种族差异等问题, 检验这些模型的方法也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5.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跨时间和跨情景稳定性的问题行为,严重的拖延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及身心健康。鉴于目前对于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仍不清楚,研究模态较为单一,本研究拟从行为-脑-基因的系统研究思路出发,以多模态MRI(Task、Resting、VBM和DTI)为主要技术手段,将HTR2B基因多态性作为突破口,系统考察拖延的认知机制、神经基础和遗传基础,并试图制定拖延的应对与干预方案。研究分为4个部分:(1)从行为上,结合预期恐惧范式和跨期选择范式探索其拖延决策的机制;(2)在神经层面上,采用MRI多模态技术系统考察拖延行为的神经基础;(3)在基因层面上,采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将HTR2B设定为靶基因以深入研究拖延的遗传基础,并考察脑结构和脑功能在基因与行为间的中介作用;(4)最后从行为干预与脑的可塑性的角度,设计拖延的干预方法来改善拖延行为并验证拖延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6.
自伤行为是危害公众心理健康的重大隐患。综合自伤行为的新近研究成果,情绪脑区、控制脑区、疼痛脑区、奖赏脑区、阿片类系统和多巴胺系统以及特定基因的异常共同参与了自伤行为。将自伤行为与自杀、成瘾、进食障碍和抑郁障碍进行比较,发现自伤行为与其共病障碍存在部分相似的发生机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了自伤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假设模型,并就自伤行为神经生理机制的性别差异、发展特点及干预等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童年期情感虐待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以及焦虑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用童年期虐待问卷、情绪调节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及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对初一到高三共32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童年期情感虐待可以直接导致青少年自伤行为概率的增加,也可通过焦虑间接影响青少年自伤行为,情绪表达抑制调节了情感虐待和焦虑之间的关系,高表达抑制时,童年期情感虐待对焦虑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8.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个体未来自杀意图、自杀行为以及长期心理障碍等问题的重要风险因素,了解能够预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持续或停止的因素有助于为该行为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新视角。基于Nock的整合理论模型,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持续或停止具有预测作用的因素主要集中于生理机制、个人特质(情绪与认知、人格因素等)和社会因素(同伴因素、家庭因素等)三方面。未来相关研究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测量技术,拓展被试群体和研究领域来探究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展进程具有预测作用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并深入探究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自伤的体验回避模型,考察父母“低头族”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并检验焦虑和体验回避的序列中介作用。以808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低头族量表、抑郁-焦虑-压力简版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和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父母“低头族”与青少年焦虑、体验回避、自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焦虑、体验回避与自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焦虑和体验回避在父母“低头族”和青少年自伤行为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3)焦虑和体验回避在父母“低头族”和青少年自伤行为之间构成序列中介,即父母“低头族”通过增加青少年的焦虑,从而提高体验回避倾向,进而增加青少年自伤行为。研究从情绪和应对手段角度来考察父母“低头族”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作用机制,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我惩罚功能的情绪条件,设计了两个研究:研究一包括2个实验,实验1对60名青少年、实验2对87名青少年进行行为实验;研究二使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中学生羞耻感量表以及中学生内疚感量表等对723名普通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行为实验的结果显示,内疚感和羞耻感均能有效诱发青少年的自伤行为,而自伤行为能有效缓解青少年的内疚感和羞耻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青少年自伤与内疚感有明显的负相关,与羞耻感有明显的正相关。因此,维持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我惩罚功能的情绪条件是羞耻感,而非内疚感。  相似文献   

11.
接纳承诺疗法干预非自杀性自伤已经被一些临床案例证实疗效显著,与其他传统的心理治疗相比,接纳承诺疗法的干预效果更加持久。首先分析了非自杀性自伤基本含义以及各类特征,从心理动机的角度简要说明了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的原因,再结合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及治疗模型,阐述了接纳承诺疗法是通过提高个体心理灵活性减少非自杀性自伤发生的的理论依据与治疗过程,最后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学者通过接纳承诺疗法干预非自杀性自伤的实证研究及效果,为其他研究者实践该疗法治疗非自杀性自伤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采用情绪调节量表、自我批评量表、心理痛苦量表和自伤行为量表对914名中学生进行测查,从中筛选出311名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自我批评与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和认知重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的影响后,自我批评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心理痛苦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2)自我批评通过心理痛苦对自伤行为的间接效应受到认知重评的调节,认知重评可以减弱自我批评对自伤行为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两个子研究分别考察累积环境风险与大学生自伤行为间的关系模式,并探讨注意分散与认知重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高风险大学生自伤意图的缓解作用。研究1在1066名大学生中采用问卷调查,探索累积环境风险对大学生自伤行为的作用及模式。基于研究1的结果,研究2选取符合高风险背景的6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室实验对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予以考察。本研究结果表明:累积环境风险对男女大学生自伤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均符合非线性“正加速模式”,但男生群体随累积风险数量增加而引发的自伤行为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女生。对于高环境风险背景下的大学生,注意分散和认知重评两种策略均能降低其自伤倾向性与自伤认同,但不能降低其自伤意念。这提示应重视对经历了高环境风险的大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策略等方面的干预,以减少其采取自伤行为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自我批评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对33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的自我批评和自我伤害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自我批评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我批评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受到亲子关系的调节,即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我批评的正向影响随着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的增强而减弱。因此,负性生活事件和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recovery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stages of change. To do this, a content analysis of online posts about NSSI from 73 participants (Mage = 19.4; SDage = 5.49) with a history or NSSI was performed. Specifically, two rubrics were used. The first examined stages of change and the other positive and negative views toward NSSI recover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preponderance of posts was in the precontemplation (39.7%) and contemplation (52.1%) stages. Individuals in the contemplation stage mentioned significantly more disadvantages than advantages to change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precontemplation stage. Overall, the current study provides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utility of stages of change when conceptualizing NSSI recovery.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重度抑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ial self-injury,NSSI)行为发生的风险因素,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焦虑自评量表、Barratt冲动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对160例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中NSSI行为发生率较高,性别差异不显著。伴NSSI组患者的冲动性、自杀危险、焦虑、自我责难、灾难化及人际关系得分显著高于不伴NSSI组(P<0.05);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家庭实际适应性得分显著低于不伴NSSI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危险得分、冲动性总分、人际关系、自我责难是NSS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study reports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nventory of Statements About Self-injury (ISAS), a measure designed to comprehensively assess the function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The ISAS assesses 13 functions of NSSI, as well as the frequency of 12 NSSI behaviors. The ISAS was administered to 235 young adults from a college population who had performed at least one NSSI behavior.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search, ISAS functions comprised two factors representing interpersonal and intrapersonal functions. In addition, the ISAS factors exhibited excellent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expected correlations with both clinical constructs (e.g.,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suicidality, depression, anxiety) and contextual variables (e.g., tendency to self-injure alone). Findings suppor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ISAS. The ISAS may be useful in research and treatment contexts as a comprehensive measure of NSSI functions.  相似文献   

18.
This brief report describes an exploratory qualitative study that examined online narrative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in the context of critical developmental tasks of early adulthood: the development of self and identity. Thematic analyses of online autobiographical accounts of NSSI suggest that self and identity processes that are particularly relevant in early adulthood may contribute to vulnerability to NSSI. Specifically, NSSI may provide a source of self-identification in the service of developing self-identity and a community of others with whom to identify, a means for managing negative emotions specifically related to negative self-concept, and it may provide a basic sense of a coherent self who persists across time.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with respect to research, clinical practice, and prevention,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Internet as a context for early adult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