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哲学研究中,最奇特的现象莫过于人们沿着哲学的分支学科和具体问题,不断地向纵深和细微处进行探索,却遗忘了反身拷问哲学本身。一个人从未接触过哲学时,他会充满好奇心地追问:什么是哲学?一旦他成为哲学研究人员,他就像"管家婆"一样忙于具体事务,再也无心去追问这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新一代英美分析哲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继承了老一代分析哲学家(如罗素、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学派诸人)的思想传统;另一方面,又批判和改造了其前辈的许多重要观点。这可以说是战后英美分析哲学发展中的新动向。 本文所做的三个方面的初步探讨,并不意味着对这一新动向详尽无遗的概括,但是,这些无疑是分析哲学在战后发展中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墨学五议     
前时治墨家学术思想,集得几点心得,就教于国内外墨学专家学者。一、墨子何以姓墨墨子姓墨名翟,我们从读《墨子》和先秦诸子著作中,均可随时看到,应该是成为先秦学术思想史上的一般常识了。但墨子何以姓墨?却可引起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西方“归纳问题”研究综述夏年喜(首都师大政法系)所谓“归纳问题”,指的是归纳推理的合理性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以一般性知识为结论的推理,它包括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由于完全归纳是在考察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的基础上得出全称结...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西方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分(包括主体性原则)为主导。中西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之不同带来了两者一系列不同的特征,其中有的特征又有共同之点。 中国传统哲学因重天人合一,不分主客,故较少关于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认识论,不重自然科学而侧重于讲人如何生活于世界之中的人生哲学和人伦道德哲学;中国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因重天人合一,而又把封建道德原则的义理之天与天人合一紧密结合在一起,于是造成了中国传统哲学长期以“天理”压人欲的特征。这两个特征可以简单归结为缺乏科学与缺乏民主两者。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因重主客二分,故注意发挥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和人对统治者的主体性,这两方面的主体性在近代哲学中就表现为科学与民主这两个概念的明确建立和发展,这也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两大特征。  相似文献   

6.
环境哲学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崇敬生命” 崇敬生命,保护动物,尊重一切物种的生存价值,这是什么样的真理和价值观念?保护老鼠、保护蚊子吗?崇敬“SARS”病毒吗?……家里的宠物为什么一般是狗、猫,而不是老鼠、苍蝇?鸽子从来就是“和平使者”吗?  相似文献   

7.
五分析哲学:牛津日常语言哲学罗素、摩尔等创立的分析哲学被称为剑桥学派,但摩尔不同于罗素的是他没有参加逻辑原子主义和实证主义运动,而是倡导“常识哲学”,注重对日常语言的分析,对英国分析哲学有很大的影响,实际上是开了日常语言哲学的先河,但对牛津学派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还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我们已经看到,从弗雷格、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逻辑实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就是关于社会科学的认识论和逻辑——方法论。自英国哲学家J·S·穆勒的《逻辑体系》(1843)问世以来,社会科学哲学一直是西方哲学界和社会科学界的主题之一。不过,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点。六十年代以前,实证主义或科学主义支配着社会科学哲学领域;六十年代以后,人文主义社会科学哲学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9.
财产权哲学不同于经济学上的产权理论,它是人权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两个基本的思考维度:一是探讨财产权与国家公权力之间的关系;一是探讨财产权与人的各种权利之间的关系.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财产权哲学主要是在第一个维度上运思.财产权被认为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之一,财产权的绝对性为人们对抗国家、政府提供了理据;财产权具有防御性,从而财产权哲学在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资产阶级自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当今时代,财产权哲学增加了新的思考维度,它不但继续关注财产权与公权力的关系,还致力于探讨财产权与人的各种权利之间的关系,包括财产权与个人的其他权利、财产权与集体人权、财产权与公共利益等等.而且,财产权哲学还更多地考虑财产权与公共利益、财产权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平衡.政府在财产的再分配方面和对私人财产权的规制方面拥有了更多的权力,财产权与公权力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财产权的绝对性也不再被看成是财产权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0.
青年学者韩震同志的新著《西方历史哲学导论》(1992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选择了一个新的专题,打破了多年来我国学术界撰写西方哲学史著作的旧格局,从一个重要方面丰富了中国学术界对西方哲学的了解,为西方哲学史研究开了新局面。全书四十多万字,内容充实,文笔简洁,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逻辑哲学论》虽然注家甚多,此书对于概率和归纳问题的零星讨论却一直没有受到后人的重视,而本文则试图对这些讨论进行尝试性的重构。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双重的。首先,本人试图揭示早期维特根斯坦的概率理论与他的整个逻辑原子论架构之间的关系,说明他是如何通过“真值根据”这个概念而将日常语言中的概率表述全部还原为真值函项理论的。在此基础上,笔者将说明为何他的这种概率理论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其次,本文将讨论维氏将归纳问题和概率问题相互分离的“分离策略”,并尝试重构出他提出该策略的隐蔽动机。在此基础上.笔者将站在认知科学的立场上为这个策略本身提供一些辩护和批评。笔者认为,早期维氏虽然正确地看到了“思维经济原则”对于归纳推理的重要指导意义,并看到了该原则本身是无法被还原为逻辑真理的,却并没有意识到该原则本身可能是一切具有一定智能水准的问题解决系统所必须依赖的问题解决策略。令人遗憾的是,他对“心理学”和“逻辑”所作的简单的二分法阻止了他更为深入地对智能系统的普遍问题解决逻辑作出探究,尽管这种研究的确是可以相容于他的前述“分离策略”的。总而言之,本文认为早期维氏的概率理论的科学价值相当有限;与之相比较,他的归纳观却可能已指出了如何揭示智能系统的普遍认知机制的正确道路,尽管他在《逻辑哲学论》阶段还缺乏对于这条道路的全面自觉。  相似文献   

12.
“归纳问题”的逻辑哲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纳问题”,亦称休谟问题,是英国哲学家休谟在200多年前提出的。其含义即:我们能从过去太阳从东方升起推出它以后也必然如此吗?我们能在理性上证明从有限事例归纳出全称判断是合理的吗?休谟由对因果观念的分析入手,从逻辑的角度对归纳推理的合理性提出了严重挑战。康德明白休谟的问题不能从理论上予以证明,他把因果性划归先天范畴,说这是人脑为自然界立法。穆勒企图作出正面证明,他的证明依靠两个前提:每一事必有一原因,同因产生同果。这实际上是循环论证。波普尔宣称解决了休谟的归纳问题,但他实质上是取消了归纳。多少年来,许多哲学家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哲学的存在论是没有经过主客关系洗礼的原始存在论。其“天人合一”的  相似文献   

14.
伊赛尔·伯林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赛尔·伯林与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00872)战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西方政治哲学经历了戏剧性的复兴。其间,英国当代政治哲学家伊赛尔·伯林(1909-1997)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与哈耶克、罗尔斯和诺齐克等人齐名,被公认为当代...  相似文献   

15.
3.试图克服非历史的和反进化主义的基本立场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都持有反形而上学的立场,并固有着所谓的“现象学内在论”。这种内在论以各种方式断定人和世界的融合性或世界对人的直接赋予性;与以上两个特点密切相联系的是这些流派的其他一些基本原则和原理,特别是它们所共有的非历史的和反进化的研究方法,它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解释人的全部问题,解释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认识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形而上学的还原论对各种现实现象实质进行解释所依据的原则,是认为这些现象有一个外部的和  相似文献   

16.
汉斯·昆(Hans Küng)自70年代中期以来,发表了一系列大部头宗教哲学著作,很快为广泛的知识层阅读,由此成为当今最有影响的宗教哲学家,并被许多大学授予荣誉博士。汉斯·昆于1928年出生在瑞士,1948年至1955年在罗马格利高里罗马教皇大学攻读哲学和神学。1954年被授予牧师职,1955年以后,又在巴黎  相似文献   

17.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是由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人为代表的各个流派,通过各种各样的联系而形成的。它是对以非欧几何、量子论和相对论为标志的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反思。回顾历史,这种科学哲学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休谟和康德的哲学之于古典自然科学,如同上述各个哲学流派之于现代自然科学。就此而言,康德和休谟的哲学不妨可以说是“古典科学哲学”。事实上,康德的“批判哲学”整个地就是对古典自然科学的哲学考察。 康德和休谟的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历久不衰的重大影响。有鉴  相似文献   

18.
西方自我概念研究中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廖凤林  车文博 《心理科学》2002,25(3):350-351
自我概念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它直指心理学的根本问题——人是什么,所以几乎每个西方心理学流派的顶尖人物(除华生外)都对它有相当程度的研究。然至今为止,它仍没得到很好阐释。本文选取了自我研究中的哲学基础这一视角对这一现象作一审视。  相似文献   

19.
韩东晖 《哲学动态》2003,1(7):31-35
斯宾诺莎是西方哲学史中的重要人物 ,自 1 6 77年斯宾诺莎去世以来 ,对他的思想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理解 :有神论者毁之为邪恶的无神论 ,致使斯宾诺莎在死后的近百年间被否定、漠视 ,而泛神论者则誉之为“令神陶醉的人”、“最具基督品格”的人 ,甚至是“耶稣的表弟” ;[1] 诗人们在他的著作中品味出宇宙的欢歌和心灵的宁静 ,而改革者则欣赏他与迷信搏斗和对《圣经》的批判性解读。人们在斯宾诺莎那里看到了坚定不移的必然论和因果决定论 ,而他的伦理学理想却又是为“人的自由”张扬 ;他坚信人的心灵和肉体是严格对应的一体两面 ,但他又坚持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辞源及其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争论,试图说明两点:第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整个演变史上的一个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一种特殊形态;第二,这种形态的特殊性在于它主要是对社会变迁的文化一哲学反思和批判。从形态演变的角度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应该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也不需要把它排斥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谱系之外。这实际上并不是简单的名份问题,而是关系着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