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的论述,灵魂,尤其是人类的理智灵魂,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其特殊性在于:一、与一般的非生命体的形式相比较,灵魂是生命体的第一原则,等级更高,更加高贵;二、按照生命体的形式的等级,人类的理智灵魂高于动物的感觉灵魂和植物的生长灵魂,并且包含有后两者的全部能力;三、灵魂作为形式,对于质料具有主动性,并且理智灵魂具有对其他形式的认知能力,这种认知因为主动理智的原因而与上帝有关系;四、灵魂脱离躯体后,依然保有其存在,但是其认知方式已经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2.
在玛雅人和中美洲其他印第安民族中,流行着一种关于双重灵魂的特殊想象:一个人不仅在自己的身体之内拥有一个灵魂,而且在自己的身体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寄身于某种动物或自然力的灵魂,也就是"他我"(Alter Ego)。这是原生于中美洲地区的一种特有的传统信仰形式。学者们根据当地语言中的相关词汇将其称为"纳瓜尔信仰"(nagualism)。有关研究目前仍在进行中,不论是历史文献的解读还是当代的民族志,包括人类学的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在玛雅人和中美洲其他印第安民族中,流行着一种关于双重灵魂的特殊想象:一个人不仅在自己的身体之内拥有一个灵魂,而且在自己的身体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寄身于某种动物或自然力的灵魂,也就是"他我"(Alter Ego)。这是原生于中美洲地区的一种特有的传统信仰形式。学者们根据当地语言中的相关词汇将其称为"纳瓜尔信仰"(nagualism)。有关研究目前仍在进行中,不论是历史文献的解读还是当代的民族志,包括人类学的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转世     
转世,指人死时灵魂转到另一个新的身体或转入某种新的存在形式。大致说来,转世与再生或者灵魂托体新生,在意义上是相近的。转世与变形或变相,或者与复活都不是一回事。变形或变相意味着某种生物改变其生命形式(例如人变为树);复活,特别是基督教的复活则指的是死后的身体重获生命力。古代的埃及人都相信灵魂转世。因此他们把死人都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特殊的形式,是生命躯体的第一现实性。生命躯体的种种精神能力属于灵魂。它们是生命体作为形式(灵魂)与质料(躯体)的结合体的与身具有的功能活动。形式的灵魂是具身的。但是,形式何以能够从肉身中产生却深深困扰着亚里士多德。梅洛-庞蒂服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灵魂的思想,但利用现象学的方法改造了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属性的灵魂,而把形式视为是神经系统的现象与结构。即形式产生自我们的肉身并构成了行为的结构。行为是具身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田书峰 《哲学研究》2022,(7):97-107
亚里士多德对灵魂与身体关系的理解模式是质形论的(hylomorphic),灵魂作为形式是潜在地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现实性。但是,有学者指出这会导致潜在地有生命的身体就是现实地有生命的身体的矛盾,这也就是阿克瑞尔难题(Ackrill’s Problem)。本文通过对《论灵魂》和《形而上学》中一些核心文本的分析,尝试证明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发明两种质形论来解释人造物和生命体,而是认为生命体是在一种完美的意义上展现出质料和形式的必然结合,而人造物是在一种有限的意义上展现出质料和形式的偶有性结合。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人造物的形式是外在于自身的,来自于有此技艺的专家心灵,而生命体的灵魂作为形式是内在于身体之内的;因而,与之相应的质料的潜在性也就有所不同,人造物的质料是适合于实现其功能的切近质料,而生命体的质料则是潜在地能够进行生命活动的自然躯体,灵魂作为自然躯体的内在形式就是现实活动,是其生命活动的原因与本原。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发现,货币的出现所导致的买卖的时空分离蕴含着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而马克思对于李嘉图等人的批判则试图表明,否认这种普遍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根源,在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没有发现商品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这种商品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是通过"价值形式"概念充分表现出来的。从经济危机的视阈中理解商品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我们发现商品的社会形式并不是一种作为"社会劳动"的抽象同一性,而是对于这种抽象同一性的否定性实现。更进一步,商品的社会形式不仅是一种矛盾形式,也是一种危机形式。  相似文献   

8.
灵魂象     
著名心理学家C·G·荣格在进行人格研究时认为,人人都有一种原始意象,即灵魂象。这种灵魂象可以分为两种:(1)男子中有阴性灵魂象,(2)女子中有阳性灵魂象。这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理论。灵魂象既来自种族遗传,又来自个人和异性交往的经  相似文献   

9.
人学的系统     
人的问题(确切些说,是问题的综合或类)在现代科学知识中日益提到前位,这是同人的发展前景联系在一起的。“人”是一种罕有的现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统一是这种现象的特点,这种独特性给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人以特殊地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部分技术科学都在研究这个领域。各门社会科学把人作为任何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和社会性质的基本载体进行研究。人被看作主要的社会生产力、历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个性,以及教育的对象等等。这说明,社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把灵魂看作不可与身体分离的生命的形式。他区分植物性灵魂、动物性灵魂与思想性灵魂。借助对有理智的生命的灵魂结构的解释和对思想本身的结构的解释,亚里士多德使思想在灵魂中获得了最重要的性质。亚里士多德把善看作驱动人的运动的最后原因。在人的灵魂中,他区分两种指向善的原因——思想与欲求。欲求被看作灵魂的思想性活动部分与动物性活动部分趋向善对象的气质倾向。他区分欲求的三个要素:思想活动部分的希望、动物性活动部分的欲望与感情。亚里士多德的解释结构在理论上容许在灵魂的动物性活动部分拥有区别于欲望的欲求。这种欲求被解释为对于肉体快乐以外的其他快乐,它的一个重要部分被解释为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这里译出的是新托马斯派重要代表人物鲍亨斯基《通向哲学思维的道路》(《Wege zum Philosophischen Denken》,夫赖堡,1964年版)一书的第七章。作者首先比较了人与动物的同异,说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社会生物”。然后,作者谈到人的肉体与灵魂的结合,说旧唯物主义否认人的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精神是肉体的功能,存在主义否认人的肉体,这都是错误的。最后,作者谈到人生问题,一方面攻击人生的意义在于推动社会无限地进步的理论,另一方面批驳否认人生有其意义的存在主义,作者披着黑色的袈裟,宣扬天启信仰,说“人生的意义必定在彼岸”。  相似文献   

12.
正人,是有灵魂——心灵与思想的动物。但凡常人,都有灵魂。这一点,并无天壤之别。可是,在怎样管控灵魂的问题上,不同个体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比如,有的人喜欢给灵魂做"加法",有的人乐意为灵魂做"减法"。捷克当代作家米兰·昆德拉曾在他的长篇小说《不朽》里,描写过两种灵魂。一种是做"加法"的灵魂。这种人喜欢表现自我、突出自我,希望与世界产生  相似文献   

13.
人是一种有能力把认识和行为联系起来的生物。但是这种定性还太肤浅,动物也有认识能力,它们也能感知事物,也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有时它们行动起来也目标明确,富有计划性。因此,这一点还不能是人所具有的独特之处。10年前提出的哲学一人类学计划把人看作是通过形式来行动、分析或思考的生物,这表明,人不仅通过形式进行思考,而且还对形式本身加以思考。人不仅是用图表进行说明解释的生物,不仅是借助于图表进行分析的生物,而且还是对图表本身进行解释的生物;他还是能深入研究他自己的图表的生物。如果这木是一个希腊一拉丁语的两性词…  相似文献   

14.
一作为哲学范畴的个人,泛指构成人类、并体现人的本质特征的一般个体,作为个人的特性,总是包含着人的类特性。“个体是全体的个例,是体现类的共同特性的单个性”。人的类特性是指人区别于宇宙世界中其他事物的特殊性。在生物人类学的意义上,人  相似文献   

15.
美是物质进行特殊组合后所给予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它的特殊性与我们所产生的其他感受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并非是一种普通意义上的反感与焦虑,而是一种更高于这种反感与焦虑的感受。即便它们如出一辙,都以人为主体,但所赋予受众在深度与广度上的感觉,要比原本意义上的词语更为深刻。面对电影、美学与艺术,思考的分量也变得厚实而深远。寻找电影在审美价值中的源泉,可以让人们更为深刻地了解到电影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原因,而这一原因正是电影经久不衰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三、程颢待人接物的态度 道学家认为,道学并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享受品。它不能使人增加知识,而只能予人一种“受用“(享受的意思)。这就是说,这种一般的理解不能增加人对特殊事物的知  相似文献   

17.
阅读时的注视和跳动(Saccad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阅读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探索行为我们日常观察的对象,包含两类信息:一是自然信息(natural information)——实物情景;二是人工信息(artificial information)——文字符号。阅读是以人工信息为对象的特殊视觉探索行为。过去人们认为:人在阅读文章时,视线由一行行字符上扫过,眼球随之连续不断地缓慢移动,注视点由行的一端平滑地移到另一端。但这是不对的。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学者Javal(1879)就指出:人在阅读时,读者的视线并不是平滑地掠过文字,而是以跳动  相似文献   

18.
自从人类开始使用机械设备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和实践以来,“人一机”模型(即人机系统)就一直存在着。长期以来,这种人机系统中人与机器的联系是单方向的,即要么是人适应机器的操作程序,要么改善机器的操作程序来适应人在操作上的需要。然而,伴随科学技术发展到上个世纪中后期,特别是后期,以计算机和电信技术为依托的网络的出现和普及,这种人与机器的单向性特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上网使人们有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和形式。上网这种“人一机”形式改变了以往那种“人一机”模型的单向性,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机互动模型,即双向性的对话形式。说它是一种“对话”模型,是因为人们可以在网上工作、学习、沟通、娱乐和交谈等,宛如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谈话一般。笔者正是试图从上网这种人机互动性入手,从科技史的发展背景下分析网上生活的本质——“人一机对话”模型(这也是本文提出的新的视角和观点),分析“人一机对话”模型中“对话”的实质,以及进一步阐述这种“人一机对话”模型中的知觉系统和虚拟现实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9.
汤士文 《天风》2023,(4):26-28
<正>20世纪20年代以来,《诗篇》的学术研究主要采用龚克尔(H.Gunkel)和莫文克(S.Mowinckel)提出的形式考证(Form Criticism)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把《诗篇》中的诗歌看作是一篇篇单独的作品,并且把类似形式的诗歌加以归类(如赞美诗、哀歌、感恩诗、君王诗、智慧诗等)。这种方法也注意到促使每一首诗歌最初写作时的特殊的“生活处境”(setting in life)。这是一种非常富有成效的研究《诗篇》的方法。我们从《诗篇》1篇一直读到150篇会感觉凌乱,理不出头绪,但是把《诗篇》分类研究却是一种更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这里提出“人体资源化”的概念 ,就是试图以之来概括新技术条件下 ,人体器官、人体遗传信息的资源化等已经存在的领域 ,并探讨它的一般的伦理策略 (以期在未来的时间里构建一个较为一致的“人的资源化”理论 )。因为它的思辨性 ,也可以用来涵盖尚未出现的人体其他方面的资源化问题。1 现代社会中人的资源化及其形式“资源”一词 ,就其表面的意义而言 ,是指某种可资利用功能属性或实体存在。人作为一种社会性与自然性相结合的二重性存在 ,总是对社会或个人有着某种特殊的功利价值 ,因此人的一切形式的活动与存在 ,都可以被看作是某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