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作品中体现中国特色和美学精神是动画毕业设计指导中的重要原则。目前,动画专业毕业设计缺乏中国特色是高校动画专业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一味抄袭模仿欧美、日本动画的现象广泛存在。动画作品不仅是文娱产品,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中国特色的动画毕业设计往往成为了"文化垃圾"。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动画制作观念陈旧、选材视野狭小、叙事模式陈旧,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动画的审美诉求。要想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动画作品,中国动画编剧就应革新观念,突破陈旧的叙事模式,以故事内容的"多元化"和"特色"为出发点,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体现对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努力构建中国动画叙事新景观。  相似文献   

3.
陈莲华(陈曦)是中国动画"闪客"时期重要的作者,"闪客"时期是中国动画探索和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陈莲华通过不断地探究与创作完成了从"闪客"到独立动画导演的转变。独立动画是极具创新性、实验性以及作者个性的艺术创作,它代表着动画创作的前沿,永远在提出问题与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探索对于电影艺术发展与动画产业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墨动画的璀璨、困境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厚祥 《美与时代》2007,(11):67-69
综观中国水墨动画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它始终在探索一条民族化的道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水墨动画陷入了沉寂与徘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尴尬.了解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脉络,对今天的动画创作与学习是大有裨益的.我们既可从中借鉴吸收优良传统,又可发现总结中国水墨动画的不足之处,使中国水墨动画在世界动画的发展中既保持独立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墨动画片属于由中国艺术家独立创造的动画艺术新品种,将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两种表现手法用于水墨画技法,成功突破了动画电影史上"只有单线平涂,无其他艺术形式"的局面,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完全中国式的动画",是中国动画史上一个非凡的创举。  相似文献   

6.
动画影像给人们带来了非同寻常的视觉享受,动画中优秀的角色形象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带来了极其丰富的艺术和商业价值。在当代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大环境中,中国动画影像创作却呈现出雷同或者媚俗的趋势,盲目模仿国外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匮乏势必会影响中国动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传承本民族文化精髓对于中国动画的长足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动画要走民族化道路应注意以下几点:1.民族化的动画角色设计,2.民族化的动画故事情节,3.民族化的文化精神内涵,4.民族化的视觉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派"的动画创作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曾获得世界级赞誉。"中国学派"题材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美术设计中体现出强烈的中国本土特色;音乐中糅合中国民乐和戏曲;结构形式借鉴中国戏曲的舞台表演形式;动画中蕴含中国式哲思;动画中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剪纸动画起源于1958年,20世纪90年代后一度销声匿迹。其在造型上讲究概括、简洁,往往夸张地表现角色形象;在色彩上经常使用"浓墨重彩";在动画制作上使用定格拍摄,使得动画动作十分生硬;其在角色表情及动作表现上也"不完美"。如今,新媒体技术颠覆了传统剪纸动画的制作方式,完善了剪纸动画表现角色表情及动作的缺憾,角色动作也更加细腻、完整、流畅。同时,新媒体技术也拓宽了剪纸动画的展示思路。在未来,动画设计师也许只要一台电脑、一部平板、一个手机都能够设计制作出精彩的剪纸动画。剪纸动画艺术还应该走出国门,突破传统束缚以更高的观赏性、艺术性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断提高剪纸动画的经济效益,推动中国剪纸动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戏曲动画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类型之一,它是中国传统戏曲与当代数字媒体艺术跨界融和的产物,具有深厚的"戏曲基因"。因此,戏曲动画在叙事结构上具有一般动画所不具备的叙事模式。在整个叙事过程中,各种叙事元素和谐共生,共同构成了丰满多变的叙事模式,这也是当代戏曲动画在叙事模式上最为动人的闪光之处。  相似文献   

10.
高扬 《美与时代》2007,(3):98-99
自广电总局调整动画政策以来,中国动画产业仿佛又迎来了一个春天.然而,在激情澎湃的同时,我们仍需要冷静思考,国产动画市场疲软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状.如何把握住政府支持的契机,发展中国动画事业,是摆在每个立志做中国动画师的人们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动画从曾经的辉煌到跌入谷底,再到奋起直追,几经破折,发展到现在已基本完成了"量"的积累。然而经过了量的暴增,近几年在数量趋于平稳的背景下,仍旧事件频发,这不禁让人深思。本文从中国电视动画语言的粗俗性谈起,浅析了电视动画现阶段的发展现状以及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对我国电视动画的发展出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动画的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到最近的《小门神》,都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对于独立动画仍然缺乏应有的重视。独立动画具有成本低、艺术性强、不受市场控制的特性,较好地保证了作品的原创性、个性、独立性,"独立动画"教育对于培养日后主流动画艺术家以及"双创"型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的文化艺术在多方面都有着共同的根源,大量的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国文化母体,"侠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动画作为当代广受欢迎的大众媒体也存在大量相关题材的作品。虽然两国动画的发展轨迹都是基于各自的文化选择,曾一度渐行渐远,但是这样的状况并没有影响到两国在当代动画中对于"侠义精神"的一致审美表达。中日两国的武侠类动画都存在各自的优劣,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中国动画产业较之日本相对落后,但是却拥有远超日本的文化资源与发展潜力。而解决当今中国动画产业困局的主要方法不在于产业本身的改革,而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4.
张艳梅 《美与时代》2005,(11):19-20
动画专业是近几年在各大高校创办最多的专业,各种民办动画教育培训机构也层出不穷,动画在各大媒体的出现率是剧增,可以说这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共识,共同振兴中国动画事业的时代到来了.但同时也令人疑惑:中国动画的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动画教育面临怎样的机遇?毕业生就业市场如何?面对种种问题,作为动画教育者应该冷静分析,才能对动画的发展以及就业有明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万寿祺为清初遗民文人,在诗文、书画、篆刻方面均有较高的成就。重点论述了万氏书学渊源与风格形成的主客观原因,进而总结其书法地位及影响,旨在透析万氏的学书心路,探索清初遗民书家群不同的书法风貌。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动画艺术设计中的民族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动画艺术设计从中国文化传统中获得了取之不尽的灵感.因此,动画艺术不仅仅是寓教于乐的艺术作品,更是一种宣扬本民族精神的文化形象.当今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面临国内国外巨大的挑战,我们只有在对民族文化深刻全面地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创作出能够彰显本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7.
剪纸动画作为中国传统动画类型,一直在国产动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现代数码技术的逐渐成熟,给动画领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图形图像处理、虚拟现实上,几乎做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被广泛地应用到军事、商业、体育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剪纸动画通过数码技术产生出更加多样的艺术风格,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陈淑姣  白雪 《美与时代》2007,(9):103-105
动画,无论是传统动画影片,还是现代数字式动画,都是通过捕捉一系列单体动作影像并通过快速顺序播放而产生活动影像的艺术.本文从"目标课题"、"前期手绘制作"、"数字化制作"等三个阶段阐述了我的二维动画设计实务教学的经过,论证了在没有条件获得较为专业的数字动画制作软件的情况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课题"任务式教学方法来完成二维动画设计教学任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家族制度过去是中国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五种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其中有三种是家族关系,其余两种,虽然不是家族关系,也可以按照家族关系来理解.君臣关系可以按照父子关系来理解,朋友关系可以按照兄弟关系来理解".传统中国的家族制度(家长制)是整个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基础.作为传统社会中承担整个民族精神气韵的载体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征符.选择了"家族"视角的作家们,都无可回避地遭遇到了关于文化的选择.由此,家族文化文本中文化冲突的营造,也就成了作家阐明特定时期文化趋向的方略之一.  相似文献   

20.
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与古老的绘画艺术的结合使动画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大众艺术.回顾中国的动画史,我们也曾出品过优秀的动画片,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赞誉.仔细研究我们发现,这些成功的动画作品都从中国民间美术中汲取了营养,我们只有植根本于民族的文化同时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和创作手法,才能为中国动画的发展开创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