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探讨内隐情绪加工是否会对返回抑制产生影响,采用线索靶子范式,以情绪性面孔图片作为目标,要求被试完成定位任务。结果发现,行为数据和脑电数据均显示了显著的返回抑制效应;N1成分上情绪效价和线索有效性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显著,有效线索条件下情绪目标诱发的波幅显著大于中性目标;N170成分上线索有效性主效应显著,相较于N1成分,N170成分在有效线索上波幅更小,在无效线索上波幅更大。实验结果表明返回抑制效应受到内隐情绪加工的调节,提示该效应来源于早期的知觉抑制,支持知觉抑制理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技术,运用剑桥风险任务的实验范式,考察了青少年风险决策的时程加工机制。行为结果表明,在高、中、低三种不确定性条件下,相对于效价,被试的决策更多的关注概率。脑电结果显示:1)不确定性的主效应在N400上表现显著,高不确定条件和中不确定条件的波幅要明显大于低不确定性条件的波幅,而高不确定条件和中不确定条件的波幅无显著差异;2)与中不确定条件相比,高不确定条件和低不确定条件诱发了一个新异正成分(LPC),高不确定条件和低不确定条件的波幅要明显大于中不确定性条件的波幅,而高不确定条件和低不确定条件的波幅无显著差异。青少年在风险任务中的决策较多的是选择安全选项,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风险规避倾向。N400的波幅可能反映了不确定性程度,而LPC的波幅大小可能反映了结果评价准确性程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对听视跨通道不同工作记忆负载下偏差干扰效应的加工机制进行研究。当视觉线索50%时,比较有无工作记忆负载条件下偏差干扰效应,分析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诱发的差异波,结果发现:(1)存在工作记忆负载和偏差干扰效应;(2)有无工作记忆负载下差异波均出现明显的N1/MMN成分、NP3和RON成分;(3)差异波中N1/MMN成分的平均波幅和潜伏期均没有差异,NP3成分的平均波幅下降;RON成分在平均波幅上没有差异,潜伏期上有工作记忆负载下显著小于无工作记忆负载。研究表明视觉工作记忆负载对偏差干扰调控过程的神经机制并不会因为无关信息与相关信息间冲突竞争增强而改变。  相似文献   

4.
以往研究显示,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采用ERP技术拟探讨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的认知机制。采集23名被试完成同时判断任务的脑电数据。行为结果发现,知觉组织影响时序知觉,具体表现为知觉组织条件的同时判断频率显著高于非知觉组织条件。ERPs结果发现,在P1和P2成分上,知觉组织条件与非知觉组织条件引发的波幅没有显著差异; 而在N1成分上,知觉组织条件诱发的N1波幅显著大于非知觉组织条件。这表明,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的影响可能发生在视觉刺激加工的早期阶段,视觉刺激的知觉组织先于时序信息加工。  相似文献   

5.
陈满琪  方平  姜媛 《心理学探新》2011,31(5):428-433
晚正成分能够反映不同效价和不同唤醒度的情绪。作为后悔的一种现象,作为效应是否与晚正成分具有关联是研究关心的问题。采用运气轮博弈的范式,记录与分析被试在“做”与“不做”决策下的ERPs。研究发现,决策结果的正误显著影响了FRN、P300和LPC的波幅大小。作为类别对FRN、P300和LPC波幅的影响受到不同决策结果的影响,在决策正确的条件下,作为类别对FRN、P300和LPC波幅不产生影响,而在决策错误的条件下,作为类别对FRN、P300和LPC波幅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效应不仅影响了FRN、P300的波幅,同时也影响了LPC的波幅,将来研究应进一步探明晚正成分与后悔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6.
李菲菲  王权红 《心理科学》2007,30(3):547-551
知觉干扰存效应是指之前更模糊的刺激的呈现对之后同一模糊刺激的识别的抑制。实验-考察了学习和频率、实验二考察了学习和结构方式对汉字知觉干扰存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汉字与图片一样,不存在材料有限现象,在学习和不学习条件下,汉字识别中均存在知觉干扰效应;2.学习以及频率和结构方式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也不显著;3.频率、学习和结构方式对汉字识别的影响显著。这些结果似乎表明当激活超过一定的水平时,和汉字激活水平有关的因素对知觉干扰效应不再起作用。失匹配假说可更好的解释激活水平的作用以及材料有限现象。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考察映射具体性对新颖隐喻加工的影响及语境线索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索映射具体性高的隐喻加工困难的原因。实验1的ERPs结果发现:知觉隐喻反应时显著长于物理-心理隐喻和直接语义;两类隐喻在有语境线索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无语境线索。有语境线索的知觉隐喻比无语境线索在前部位置诱发了更负的N400成分,在中部诱发了更正的LPC成分;有语境线索的物理-心理隐喻在前部、顶部比无语境线索诱发了更正LPC成分。实验2的语义判断任务结果发现:在映射具体性不同的两类隐喻中,多映射通路隐喻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单一映射通路隐喻。总体结果支持语境线索对新颖隐喻加工的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8.
线索起点模糊水平和注视时间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经高斯模糊技术处理的汉字,以辨认为任务,实验一考察了线索起点模糊水平和注视时间、实验二考察了线索注视时间和刺激辨认时间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线索起点模糊水平的增加对汉字知觉干扰效应存在显著的影响;2.超越激活水平的最低阈值之后,线索注视时间的延长(1、2、4、6秒)不再影响知觉干扰效应;3.刺激辨认时间的延长(2、4、6秒)对知觉干扰效应影响不大.这些结果都倾向于支持失匹配假说.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结合多源干扰任务(MSIT)范式来探讨特质自我控制个体的认知神经机制。考察了高、低自我控制者各26名在MSIT任务上的差异。结果:高自我控制者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低自我控制者。在MSIT冲突条件下,高自我控制者的N2和P3(LPC)波幅比无冲突条件更大。结论:高自我控制者较低自我控制者处理冲突干扰更慢,需要的注意资源较多,激活前额叶中部脑区。  相似文献   

10.
负性情绪刺激是否总是优先得到加工: ERP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黄宇霞  罗跃嘉 《心理学报》2009,41(9):822-831
文献广泛报道负性情绪刺激在心理加工上占据优势地位, 而也有相当多的研究并未发现正、负性刺激在加工上的差异。不同实验中注意资源量的不同可能是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有研究提示, 在注意资源十分匮乏时, 机体无法区别对待正性和负性刺激, 那么在注意资源充足的情况下, 负性刺激是否一定优先得到加工?当前研究以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图片为刺激材料, 运用线索化范式操纵注意资源, 比较不同注意条件下各情绪刺激引起的ERP波幅的差别。结果发现, 有效提示条件下的反应正确率高于无效提示下的情况, P1、N1、P2和N2成分的波幅也在两个注意水平间出现差异, 当注意资源相对充足时, 正性与负性刺激引起的LPC波幅无显著差异, 而当注意资源相对短缺时, 负性条件引起较大的LPC波幅。这一研究表明, 情绪加工受到注意因素调节, 负性刺激在资源紧张时可以得到优先加工, 而当资源充足时, 机体可以调节资源分配而使正性刺激也得到充分加工。  相似文献   

11.
张妍  孔繁昌  陈红  向燕辉  高笑  陈敏燕 《心理学报》2010,42(11):1060-1072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 采用学习-再认实验任务, 探讨了男性对有、无吸引力女性面孔图片进行判断和再认时脑内时程的动态变化。行为数据结果表明, 男性对有吸引力女性面孔的反应时更长, 再认正确率更高。ERP结果发现, 有、无吸引力面孔诱发的ERP早成分和晚成分都存在显著差异, 最强效应出现在大脑皮层的中前部。在判断任务和再认任务中, 有吸引力的女性面孔都比无吸引力的女性面孔诱发出更大的ERP成分(分别为N300、P350~550ms和P160、N300~500ms、P500~700ms)。结果表明, 男性对有吸引力的女性面孔的判断和再认存在偏好。  相似文献   

12.
Lv C  Wang Q 《Brain and cognition》2012,80(1):96-103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ERPs) were recorded during a Chinese character decision task to examine whether N400 amplitude is modulated by stimulus font. Results revealed large negative-going ERPs in an N400 time window of 300-500ms to stimuli presented in degraded Xing Kai Ti (XKT) font compared with more intact Song Ti (ST) font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stimuli were real or pseudo-characters. ERPs for the pseudo-characters were more negative than for the real characters with similar timing and scalp distribution. The N400-like font effect on amplitude is interpreted as analogous to an N400 stimulus degradation effect, an extension to Holcomb (1993); the degraded perceptual cues provided by XKT supposedly account for this degradation effect. This effect is further interpreted to reflect relative difficulty, which results from orthographic processing difficulty, in retrieving the meaning of XKT stimuli compared with ST stimuli.  相似文献   

13.
工作记忆中汉字与空间的分离及动态优势半球的ERP效应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测量了14名正常被试完成延迟匹配任务时的事件相关脑电位(ERP)。在刺激消失后的延迟阶段,汉字任务和空间任务均在头皮中前部额区产生P260和晚期正成分(LPC), 在头皮后部顶枕区产生N150和晚期负成分(LNC)。汉字任务的P260表现出右脑优势, 400-800ms时LPC转变为与空间任务相比较的汉字左脑相对优势。空间任务的P260在左右脑无差异,400-800ms时LPC转变为右脑优势。头皮后部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提供了工作记忆中汉字与空间信息保持的分离及其优势脑动态变化的ERP证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尾词范式,使用ERP技术,对比分析了科学语言(隐喻和直义)与日常语言诱发的N400和LPC平均波幅和激活脑区的异同,从而探讨了科学语言认知加工机制的神经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与日常语言相比,在科学语言认知加工过程中,语义检索和提取难度更大,顶叶区尤其是右顶叶区的激活程度最为显著,左右脑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科学隐喻的相关研究发现支持隐喻加工的意义显性度假说,科学语言特有的复杂性和抽象性降低了语言表达的显性度,并且对后期的语义整合阶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满琪  方平  姜媛 《心理科学》2012,35(3):557-562
采用运气轮博弈范式探讨后悔的加工时程。分析决策正误的ERPs发现,200~300ms决策错误比正确诱发更为负走向的波,表现为典型的FRN(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300~400ms决策正确比错误诱发更大的P300。500~900ms决策正确比错误诱发更大的LPC(late positive component, LPC),并表现出明显的右半球优势效应。上述结果支持了FRN加工反馈刺激显著性信息和P300加工反馈刺激效价的观点,研究发现后悔与LPC可能具有密切关联。将来研究须在控制得失程度基础上,考察FRN、P300和LPC与效价、得失及得失程度和情绪体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用侧抑制任务探讨了刺激和反应冲突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行为数据表明,冲突条件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无冲突条件,表现出明显的干扰效应;脑电数据表明,在300-450ms内,反应冲突比无冲突诱发了一个更负的ERP成分(N300-450),主要分布于额顶部,偶极子溯源分析发现,这一负成分可能主要源于ACC;而刺激冲突与无冲突相比在350-450ms内,也诱发了一个更负的ERP成分(N350-450),该负成分可能主要源于丘脑附近。这一结果表明,刺激与反应冲突所涉及的大脑机制可能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张忠炉  邢强  雷怡  李红 《心理科学》2019,(5):1026-1032
本研究旨在探讨顿悟式组块破解的信息加工机制及神经动态变化。被试完成汉字拆解任务,也即从一个源汉字中移动部件从而得到有效汉字。研究操纵部件之间在空间交错背景下的类别关系:同类(移动部件和剩余部件都是汉字)和异类(移动部件是笔画,剩余部件是汉字)。与此同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变化。结果显示,同类条件比异类条件引发了更大的N2波动和减小的LPC波动。早期的N2效应可能提示了组块破解过程中的识别困难,而晚期的LPC效应可能提示了组块破解过程中的知觉转换困难。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运用无启动的同一字判断(靶字延迟反应)范式,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汉字刺激质量和频率是否具有交互作用。行为结果显示,刺激质量和频率在反应时上存在交互作用。脑电结果显示,重度模糊诱发了更大的N250和N400,且刺激质量和频率在N400上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是,汉字刺激质量和频率在反应时和N400上存在交互作用,表明在汉字识别中存在串级加工,支持IA模型。  相似文献   

19.
李兵兵  郭春彦 《心理科学》2020,(6):1282-1288
本研究通过比较记忆编码阶段语义启动引起的N400效应和提取阶段熟悉性引起的FN400效应的地形图考察图形材料诱发的N400和FN400是否是相同的ERP成分。实验结果发现,语义启动引起的N400效应和熟悉性引起的FN400效应的地形图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图形材料诱发的FN400和N400是相同的ERP成分,两者都反映了语义加工。本研究为FN400效应反映了语义启动而不是熟悉性的观点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考察正性情绪对自我参照加工程度效应的影响。实验采用图片启动范式, 先呈现情绪图片, 然后再呈现自我参照刺激。实验发现, 在P2上, 中性情绪条件比正性情绪条件激发了更大的波幅, 高自我相关的刺激比其它刺激诱发了更短的P2潜伏期; 在N2上, 高自我相关名字比中等自我相关名字和非自我相关名字诱发了更小的N2的波幅和更长潜伏期; 在P3上, 高自我相关名字比中等自我相关名字和非自我相关名字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 中等自我相关名字比非自我相关名字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实验结果表明, 人类大脑对正性情绪刺激的加工可能是不敏感的。无论在正性情绪启动还是中性启动的影响下, 自我参照加工都能展现出稳定的特征, 而且高自我相关的刺激会得到更为深入和精细的加工, 表现出自我参照加工的程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