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学者档案金宜久JIN YIJIU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荣誉学部委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阿拉伯哲学、伊斯兰教研究。代表著作《伊斯兰教的苏菲神秘主义》《中国伊斯兰探秘:刘智研究》《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当代伊斯兰问题》《王岱舆思想研究》《中国伊斯兰先贤——马注思想研究》《苏菲主义在中国》,主编《伊斯兰教史》《伊斯兰教概论》《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辞典》《十叶派伊斯兰教》等。  相似文献   

2.
正吴云贵1939年6月出生于辽宁抚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亚文明史》项目国际科学委员会成员等职。吴云贵先生致力于伊斯兰教现状、历史、思想研究,尤为重视当代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法学研究。代表性专著有《伊斯兰教法概略》《当代伊斯兰教法》《伊斯兰教义学》《伊斯兰教法》《近代伊斯兰运动》《近当代伊斯兰宗教思想家评传》等;另有多部合著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主办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学者伊斯兰教研究历程座谈会"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副所长金泽,长年从事伊斯兰教研究的金宜久、吴云贵、李兴华、周燮藩、冯今源、王俊荣、沙秋真等在京资深学者,伊斯兰教研究室在职研究人员和学生等共20余人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关系研究》课题组和伊斯兰教研究室共同举办的《世纪之交的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昌平举行。来自北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和其他有关单位的学者专家约20多人参加了会议。金宜久、秦惠彬、周燮藩和李兴华研究员分别主持了这次学术研讨会。各与会代表围绕着“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十年回顾”、“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十年展望”、“中国伊斯兰教现状分析”、“中国伊斯兰教的多角度定位”、“中国伊斯兰教与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世纪之交国际…  相似文献   

5.
正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提出与学理讨论问:近年来,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成为宗教领域的主流话语。我们注意到,从20世纪80年代,您就提出了伊斯兰教中国化命题。您当时提出这一命题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如何理解您提出的这一命题与今天所倡导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内涵之间的关联与区别?金宜久:在上世纪30年代,白寿彝先生已经提及伊斯兰教中国化问题。1981年,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在组织召开的首次全国性伊斯兰教学术研讨会上,关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及伊斯兰教在中国  相似文献   

6.
<正>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来,中国便开始形成有关伊斯兰的知识体系。新中国建设宗教学学科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金宜久、吴云贵、周燮藩等前辈学人奠定了现代中国伊斯兰研究的学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林研究员的新书《伊斯兰文明:源起阿拉伯半岛》(以下简称《伊斯兰文明》)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学人开创的学术传统,兼顾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兼顾知识传承和问题启发,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回应新的时代问题过程中充实了中国伊斯兰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中文伊斯兰教著译兴起于明清之际,成果斐然,主要特点是伊斯兰教内知识分子所著,主题以经堂典籍翻译和阐释伊斯兰教基本理念为主,这批著作是伊儒会通和伊斯兰教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可称之中文伊斯兰教典籍,但并非现代学术视野下的伊斯兰教研究著作。从学术史的角度,通常认为现代意义下的宗教研究肇始于近代,具体到伊斯兰教,“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伊斯兰教学术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  相似文献   

8.
马成明 《中国宗教》2019,(10):80-81
近年来,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各宗教中国化成为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各界围绕宗教中国化义理、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如何实践宗教中国化之路等话题展开全方位多层次讨论。对于宗教中国化的讨论,既是历史发展到特定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全球化加剧过程中社会思想相互交融的积极主动回应。2019年6月,高占福研究员和敏俊卿博士共同完成的《伊斯兰教与坚持中国化方向》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近20万字,内容上在宏观概述了我国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基础与实践后,从7个部分具体展开论述,包括: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历代中央政府对伊斯兰事务的管理、伊斯兰教育和思想文化的中国化、伊斯兰建筑与礼仪习俗的中国化、新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经验以及新时期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显然,这是一本系统的伊斯兰教中国化论述著作,既总结历史,又立足当下,指引未来。  相似文献   

9.
明清汉文伊斯兰教译著历来受到学界关注和研究。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泽著更是汗牛充栋。那么,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译著者及其著作有哪些?在什么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主题是什么?思想和特点又是什么?以上问题可以在马景副研究员著《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研究》中一一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著述大量出现,汉语伊斯兰教在很多非基本信仰问题的思考与表述上,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清代后期,以蒋湘南与蓝曦为代表的伊斯兰教学者,系统利用熟悉的易学资源阐释汉语伊斯兰教思想。其中蓝曦在《天方正学》中,发展了王岱舆、马注等人已经开始的以回释儒的传统,大量利用卦气说、伏羲画卦说、易象说与太极化生宇宙说一套易学话语系统,作为建构汉语伊斯兰教思想的重要资源,这可以看作易学在清代的一个发展。这种情况的出现和中国思想史上格义的传统、易学强大的阐释空间、伊斯兰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本身的沟通之处、汉语伊斯兰教思想明显有苏非气息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地区伊斯兰教历史悠久,形成了"以儒诠经、遵教随俗"的中国化经验。京津冀伊斯兰教以经堂教育、经师劝诫与汉文著述促进了本土化的思想构建,以皓首穷经、私塾教育和经外五艺推动了区域特色的文化融合。在近代转型中,京津冀穆斯林积极拥护共和与法治,投身抗日救亡推动伊斯兰教更为深入地走中国化之路。当前,京津冀伊斯兰教界应继承历史传统,在新时代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实践中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明清汉文伊斯兰教译著历来受到学界关注和研究。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译著更是汗牛充栋。那么,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译著者及其著作有哪些?在什么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主题是什么?思想和特点又是什么?以上问题可以在马景副研究员著《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研究》中一一找到答案。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4年3月出版。作者通过收集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译著文献资料,对其予以客观分析解读,以宽广的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22,(12):95-95
中国伊斯兰教汉文碑铭,是汉文伊斯兰教著述的重要内容。这些碑铭将伊斯兰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反映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成果。以下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碑铭。定州重建礼拜寺记。中山府安喜(今河北定县)县尹兼管诸军奥鲁杨受益撰文并书丹。作于元至正八年(1348)。  相似文献   

14.
对于"拱北"一词,金宜久先生主编的《伊斯兰教词典》给出的解释是:"阿拉伯文Qubbat的音译。原意‘圆房顶建筑’。盛行于阿拉伯的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6月12日,《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伊斯兰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聘任办法》(以下简称"三个办法")与《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行为守则》正式公布施行。其中,"三个办法"为时隔十三年后的再次修订,这次修订全面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等上位法紧密衔接,针对我国伊斯兰教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关系到伊斯兰教内部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新修订的"三个办法"(《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伊斯兰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聘任办法》)、新制定的"一个守则"(《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行为守则》)(以下简称"三办法一守则")等伊斯兰教教务方面的规章制度,自2019年6月12日公布施行以来,在全国伊斯兰教界掀起了学习宣传"三办法一守则"的热潮。  相似文献   

17.
《圆觉经》是唐宋以来比较流行的一部佛教经典。明清时期回族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王岱舆在其著作《正教真诠》中对《圆觉经》中的思想进行了批判。苏非主义对"神智"的论述与《圆觉经》对"圆觉清净心"的论述有一定的相似性,都认为人本来先天具有正确的认识,只是在后天的生活中为各种欲望所遮蔽。王岱舆批判《圆觉经》的目的是为了批判当时在伊斯兰教中出现的苏非"神智论"思想。当时中国出现的"神智论"思想在汉语语境中表述其思想时所用的术语与《圆觉经》中的有关内容相似。王岱舆还阅读了《五灯会元》和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讽佛排佛的著作。文中通过对王岱舆著作中所引用的一些佛教资料,目的是为了梳理、勾勒王岱舆的具体阅读范围。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研究伊斯兰教的著名学者吴云贵先生先后出版了几部研究伊斯兰教法的学术著作,从不同侧面探讨了这一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课题,从而使伊斯兰教法研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为全面研究伊斯兰教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3年3月吴云贵先生撰著的新作《当代伊斯兰教法》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伊斯兰教法研究的又一新突破。该作共10章,28节,31万字。内容充实、丰富,资料新颖,结构严谨而合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0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杂志社在宗教所会议室举行了"《世界宗教研究》办刊座谈会",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局袁莎副局长,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主编卓新平研究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曹中建书记,副所长金泽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吴云贵、金宜久、马西沙研究员,学部委员魏道儒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中心张新鹰主任,《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韩松先生、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之一,至今在我国流传也有千余年的历史。2000年,我国学者撰写了伊斯兰教的研究著作一共有16本。这些著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当前国际伊斯兰教思潮的研究,另一类是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对当前国际伊斯兰教思潮的研究,是吴云贵、周燮藩著《近现代伊斯兰教思潮与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493页)和刘靖华、东方晓著《现代政治与伊斯兰教》(社会文献出版社,2000.1,329页)两本。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密切相关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由于其影响对世界政治产生过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