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期以来,经北京一些研究道教的青年同仁提议,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室筹建了一个主要面向中青年研究者的开放型的学术交流团体,希望能促进同仁之间的交流。初步定名为"道教学术研究沙龙"。希望能吸纳更多的青年学者、博士后、硕博士生等参与这个团体。该活动属于世界宗教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新时期的道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子课题之一。自2014年1月起至今,"道教学术研究沙龙"已经开展了四期活动。2014年1月4日,"道教学术研究沙龙"第一期活动在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大会议室召开,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章伟文副教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03年12月23日—31日,应台湾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的邀请,以张新鹰副所长为领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学者一行四人,赴台参加了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等单位于12月27日—28日举办的“宗教信仰与社会危机”学术研讨会,并在会议前后到高雄、嘉义、南投、台中、台北参观访问了宗教场所、风景名胜和文化机构,会见了中台禅寺惟觉法师等宗教界、学术界知名人士。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主任周燮藩研究员、佛教研究室副主任魏道儒研究员、道教和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室郑开副研究员分别在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什叶派伊斯兰教在伊朗…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5月24日下午三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马西沙教授莅临四川大学宗教文化论坛举办题为《民间宗教与中国社会(从汉末到现代社会)》的专题讲座。讲座在川大望江校区文科楼158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由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老子研究院院长詹石窗教授主持。马西沙教授已逾古稀,然精神矍铄,言语铿锵。讲座伊始,马西沙教授指出当下道教发展呈现出"杂而多端"的状态和形势,而老一辈道教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1月9-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青城山道教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宗教学高峰论坛"在四川大学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宗教研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主题,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学理论研究,中国宗教与优秀文化传承研究,道教的宗派历史、文化传承与教义思想新探,佛教的中国化、现代化及经典研究,儒道释耶四教会通与传统文化关系考论,少数民族宗教文献、民间信仰与文化传承研究,区域道教的历史、仪式与传播研究等七个议题进行阐发。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和专家发言提纲33篇,来自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5.
道教与民间宝卷关系密切。道教的神明信仰、哲学思想、内丹炼养、斋醮仪式都深深渗透到众多宝卷之中,其中道教的内丹术及斋醮仪范对宝卷的影响最大。明清时期,有多种宝卷与太上老君信仰相关联,且流传地域广泛。民间宝卷亦流传太上老君"化身"诸神之说。历史上,道教与闽、赣两省的民间宗教亲密无间,共生共长,诸多道教宫观转化成为民间宗教经堂。  相似文献   

6.
云南民间道教是早期巫教与五斗米道融合并呈现地域特色的一种区域道教,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度"是道教的一种入教仪式,"奏职"异同于"授箓",均为道士获得宗教神职的一种"教阶制"。云南族群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独特性,以及社会历史条件,孕育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民间道教,并形成了"传度·奏职"这一宗教的核心仪式。云南民间道教的"传度·奏职"仪式,深刻反映了不同的族群对一种宗教的自觉接收并转化运用的过程,说明了道教的民族性、包容性,彰显了民间道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宗教文化论坛"邀请,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客座教授黎志添先生于2012年8月24日下午在文科楼做了题为"广州府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报告。黎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主任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六朝道教史、道教炼度科仪、广东道教史、香港正一及全真道教科仪等方面的研究。讲座中,黎志添教授围绕自己做广州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成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我观道教研究室马西沙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了,值得庆贺;道教研究室在诸研究室中成立较晚,算个小弟弟,但也走过了十三个春秋。如今长大了,也值得庆贺。回顾这十三年的历程,令人欣慰,令人鼓舞,更催人精进奋发。十三年前的今天,一批莘莘学子─—研究生们毕业...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应马来西亚诗巫省玉龙山天恩寺及诗巫华人社团的盛意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曹中建、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主任卢国龙教授等一行6人出访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的诗巫省,与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亚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和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道教与民间宗教资料的认知与编撰"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22-23日北京洋桥大厦召开。中国  相似文献   

11.
简讯     
北美《中国宗教杂志》刊登本会研究室编写的《中国道教史提纲》(英文) 北美的中国宗教研究会(SSCR)1987年出版的第15期《中国宗教杂志》(Joumul ofChinesc Rcligions)刊登了由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编写的《中国道教史提纲》的英文本,翻译者为中国研究会副主席、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宗教系教授包士廉(朱利安·帕斯)和萨斯喀彻温大学梁文康。译文前有简短的介绍,全文如下: “以下是题为《中国道教史提纲》的论文的翻译,它原发表于《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一期第41至50页上,由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编写。由于这个提纲公认地编入了中国正在进行着的道教研究的新材料,它对于西方的道教传统研究的学生们可能是非常有用的。”《中国宗教杂志》,由中国宗教研究会编辑出版。中国宗教研究会在1974年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丹尼尔·奥弗迈耶教授提议创  相似文献   

12.
《世界宗教研究》2021,(1):193-193
正李志鸿,1976年11月生,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著有《闽浙赣宝卷与仪式研究》(2021)、《程智与道教及民间宗教初探》(2019)、《道教天心正法研究》(2011)、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亚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和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道教与民间宗教资料的认知与编撰"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22-23日北京洋桥大厦顺利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教授出席  相似文献   

14.
道教哲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道教哲学的提法能否成立?有人认为,道教是低级粗俗的民间宗教,谈不上哲学思辨。但更多的学者认为道教哲学的提法能够成立。美国学者A·F·赖特在研究道教“亚传统”时,划分道教为哲学—思辨派、炼丹术、政治亚传统、宗教村社的道教和寺院的道教,承认道教哲学及学派的存在。N.西文则把道教限于哲学的道教和宗教的道教,把道家学派的成员划了出  相似文献   

15.
<正>王卡、汪桂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月《中国本土宗教研究》为集刊,包括名家论坛、经典解读、历史钩沉、田野调查、研究动态五个栏目,对中国本土宗教发展史上的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本期有《名家论坛早期道教的神学观念》《中古道教"三师"考》《明代昆明真庆观兴建  相似文献   

16.
正更重要的是,处理好和民间宗教的关系,对道教自身来说同样也是件功德无量的事。道教的基础在民间、在民间信仰、在民间宗教,如果这个部分缺失了,道教就会被孤立,路也会越走越窄。在长期学术研究中,牟钟鉴先生对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多有涉猎,并且在他的很多文章和专著中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可以说开辟了近年来对民间宗教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新发现的史料《宝录》为中心,探讨晚清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道教的发展。在晚清的长阳,民间火居道士刘湛然成立了"道德堂"民间道教组织,出版道书、订立规则并建立法脉。这个民间教团以"正一"标榜,是道教在晚清时期民间化和世俗化的典型产物。其教团道士多火居,在世俗生活之外以乡村社会斋醮法事为主要宗教活动。这为了解晚清民间道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个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道教最根本特点是把深奥的哲理与炼养的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并指出明清时代民间宗教的宝卷深受这种特点的影响,逐渐成为道教影响下层民众的中介物之一;此外还分析了道教与民间宗教在炼养思想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26日晚,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江西省鹰潭市圆满落下帷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王作安,江西省政府副省长、国际道教论坛江西组委会主任胡幼桃,江西省鹰潭市市委书记陈兴超等出席闭幕式。王作安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以"行道立德、济世利人"为主题,契理契机,对于引导道教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正信正行、服  相似文献   

20.
国内动态     
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成立2002年11月30日,北京联合大学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成立大会举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阿訇、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道长等宗教界人士到会祝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主教为研究所题写了所牌。研究所下设:佛教研究室、道教研究室、伊斯兰教研究室、基督教研究室、天主教研究室和民族问题研究室。据研究所佟洵所长介绍,他们的任务是研究宗教问题,普及宗教知识,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调查北京市的民族宗教状况。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宗教局、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