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文庙的神圣性分割成为"庙"的神圣性和孔子的神圣性两部分,因为"庙"本身同样具有神圣性,而文庙的神圣性不仅来自孔子,也源自"庙"这种形式。作为官方信仰的文庙在神圣性上与文昌庙既有分化也有叠合,使其在神圣性上具有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庙宇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神圣空间是一种承载文化的平台和反映社会过程的文本。对民间信仰家庭神圣空间的研究,能直观揭示民间信仰这一地方传统文化通过家庭神圣空间得以复兴与传承的过程。研究从微观层面出发,综合运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对家庭神圣空间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家庭神圣空间具有私密性、隐蔽性;空间自身及其中物品的神圣性与日常性可进行弹性转换,这使得神圣空间深刻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根植-传承"是民间信仰生命力之所在,私密性和隐蔽性促使家庭神圣空间成为信仰的传承平台之一,而对日常生活的嵌入则展演了信仰深深根植于家庭和个人以保存传承资源的过程。同时,研究发现核心信众希望操纵家庭神圣空间而获得家庭内部话语权的提升,其本质是现代化背景下社会转向非传统化。  相似文献   

3.
《法音》2021,(5)
正宗教学家伊利亚德区分了神圣时间与世俗时间的概念,揭示出各大宗教及巫术传统中所存在的超越世俗生活以求回归神圣永恒的倾向。按照他的描述,宗教徒通过宗教节日与仪式"逆出"当下生活的时间序列,而去迎接原初神话的再临。~([1])在中国佛教的信仰实践中,节日与仪式亦被视为通往神圣时间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夹江二郎庙历史上经历了复杂的祠庙演变,主祀神祇也多有变迁。二郎庙宇在清代有僧人住持,且是僧会司所在地。在地方士绅主导下的庙产经理团体,不仅积极维护庙宇“正祀”地位、稳定庙宇经济来源,而且在庙产管理、庙宇营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对保持庙宇传统祠庙性质产生决定性影响。在对隋嘉州太守赵昱的传统信仰基础上,二郎庙宇形成了“川主二郎神”信仰传统,川主崇拜与二郎神信仰被整合为一体,并由此形成了诸多传统民俗文化。庙中三位“二郎神”共祀一殿的现象是地方民众信仰聚合体的鲜活展现。  相似文献   

5.
世俗与神圣,理性与信仰,是康德圆善(summum bonum)内部呈现的最深刻二元性结构矛盾。这一结构性矛盾是由实践哲学的三大悬设——意志自由、灵魂不朽、上帝存在确立的,但根本上是由启蒙时代精神所铸造的。圆善这一二维精神结构特点同时也是康德哲学的内在精神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
传统道教伴随着现代化步伐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新的世纪里 ,世界各大传统宗教都因应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程度不等地表现出世俗化倾向 ,从而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由此也引发了神圣与世俗之关系的讨论 ,宗教的神圣性与世俗化究竟是此消彼长还是相得益彰 ,再次成为宗教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诚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宗教的神圣性与世俗化的关系 ,是各大宗教都不可回避的老问题 ,只是由于各大宗教在信仰、教理教义以及所处环境方面存在着差异 ,所以对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应。就道教来说 ,所谓世俗与神圣乃是入…  相似文献   

7.
论儒家天命信仰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的天命信仰是建立在进化论的“生命共同体”原则之上的。它通过“天人合一”的思想阐述了人的世俗生命和天命的神圣性之间的统一关系,因此在儒家的“宇宙大家庭”关系里,可以推导出儒家式的公平和博爱价值观。在理论上可以用“性命之学”总括儒家的生命共同体信仰,其世俗与神圣相统一的精神主导了儒家科举考试的内容从汉唐的“五经”转向宋明的“四书”。儒家通过亲缘关系揭示的不仅是一种家庭纽带,而且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一种普世的和谐伦理,它体现了人在终极关怀方面的主体性、创造性;与西方的教堂救赎相比,中国人的信仰可以被概括为一种根植于“家庭生命延续”的世俗信仰。  相似文献   

8.
四会籍华人基于祖籍地颇具地域特色的阮梁圣佛信仰,在马来西亚建立了不少的阮梁圣佛庙,而四会人的会宁会馆与阮梁圣佛庙之间关系密切。会宁会馆是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中一种颇具地域特色的地缘性组织,它们在团结本籍贯乡亲、传承华人文化,尤其是会宁文化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四会人以阮公圣佛、梁公圣佛及文氏贞仙为“主体神”的民间信仰,成为辨别该方言群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经过宗教改革,英国天主教群体失去了原有的信仰空间。为了维持天主教信仰,天主教徒把与殉道者密切相关的监狱和刑场加以神圣化。神圣空间背后的宗教意义又借助于现场的观众和殉道者的圣物得到广泛传播。这样,各地的天主教徒可以在地方风景中融入这种殉道崇拜,形成了新的信仰空间。在宗教改革之后,天主教群体的神圣空间呈现出以下三种特征: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可以相互转化,神圣空间的构建受到国家权力的深刻干预,神圣空间与地方政治权力保持脆弱的平衡。英国天主教群体就是在这种孤立性和变通性中促进了自我认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中国佛教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把世俗与神圣融入于相依共  相似文献   

11.
"神圣"问题是宗教研究的核心议题。"神圣"可以视为一个社会范畴的概念,反映着人际关系、人神关系的交往方式和逻辑,是社会结构的再现。故不同信仰体系下的"神圣"内涵及其结构有所不同。祖先崇拜是中华文明信仰体系的宗教原型,亦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作为一种信仰方式形塑社会结构。本文认为应以中国祖先崇拜为载体,探究本土的神圣话语体系,进而为中西"神圣"对话与比较搭建研究桥梁。  相似文献   

12.
《万国公报》积极传播西学、倡导教育改革,其背后的动机是传播信仰。传教士自觉、主动地利用世俗知识与神圣信仰之间的张力,一方面大力介绍西学并鼓吹通过教育改革将西学纳入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试图借助西学的力量从知识上动摇儒家的信仰体系;另一方面弥合西学与西教,希望使西教依托于西学被中国士人所接受,同时消除西学对其信仰可能造成的伤害。中国士人对知识与信仰的张力不够重视,他们将知识与信仰截然分离,尽管只愿接受西学而拒斥西教,但正是其接受的西学从知识与制度两个层面对儒家信仰体系造成了根本性破坏,使儒家最终走向了知识与信仰的分途。  相似文献   

13.
山西泽州地区数量众多的乡村文庙,主要来源于元代修建的社学文馆。这些社学文馆普遍具有文教与祭孔的双重功能,其实质是一种“社学型文庙”。明代以后,泽州乡村的“社学型文庙”整体上趋于衰落,一部分逐渐演变为具有“春祈秋报”祭祀功能的“社庙型文庙”,主要采用供奉祭品、献演戏剧等礼仪实践。明清泽州乡村文庙从社学到社庙的演变过程,体现了儒家礼制的正统神圣符号在功能性整合的框架下与民间信仰传统及地方赛社习俗的持续互动与深度交融,以及国家礼制教化体系在地方社会“因俗而治”的适应逻辑与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4.
正何为"追求神圣的方向"?我是这样理解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方向,且多认为自己追求的就是神圣的目标。而现实却往往证明,个人认为的"神圣"有时并不神圣。也就是说,人往往会迷失方向。从这一点来说,这段话就显示出重要的现实意义。有人会说,作为信仰基督的信徒来说,都明白神圣的就是天主的正义与爱,是基督的福音,这福音就是我们追求的方向。那是不是就能说,这段话对于基督信徒就没有必要了呢?  相似文献   

15.
当前佛教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佛教与佛教文化旅游经济同步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经济在为佛教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关系的"镶嵌"。由于社会市场机制的过度镶嵌,虽然不必然导致宗教的式微,但"去神化"意味着僧人不再是地区群体认同的基础,无法再以其所持有的价值观赋予世俗事务神圣意义。也许"过度镶嵌"并没有造成宗教组织的没落或消失,反而在消费市场中取得流行的风尚,但问题在于现代社会这种外在的消费心态使得一些佛教组织不惜利用"媚俗"或"庸俗"的手段迎合市场社会,而失去原有的信仰面貌,以至引起很大争议。  相似文献   

16.
陶公庙是长沙有名的民间庙宇,在当地经济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民国初年,与大多数庙宇一样,陶公庙也经历了庙宇改建为学校的命运。不过,陶公庙的庙产危机并非源自学校,庙产兴学成为应对庙产危机的主要办法。陶公庙在遭遇庙产危机之时,将庙田收入划给梨江女校,保全了庙田的所有权。选择地方公立的梨江女校作为兴学对象,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为了保证地方利益不被"外人"均沾。陶公庙是长沙明道、万寿和龙喜三镇乡的"地方公产",而梨江女校是地方公立学校,将庙产收入充作梨江女校办学经费,实则是地方利益的重新分配。从地方脉络出发检讨陶公庙的庙产纠纷,会发现庙与学并非截然对立,国家通过庙产兴学达到挤压地方社会资源的目的也未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7.
俄国教会在继承拜占庭东正教传统的同时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解释,"火窑礼仪"中的"迦勒底人"形象即是本土化的产物之一。"迦勒底人"的形象体现了罪人必遭惩罚的末世论观念,也暗示着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对抗,其中又包括莫斯科和诺夫哥罗德两种地方传统的不同阐释。随着沙皇宫廷与普通民众加入了"迦勒底人"意义的解释过程,该形象逐渐走向民俗化、娱乐化。对这一形象的阐释空间成为神圣与世俗的竞争场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宗教》2006,(8):62-62
田薇在2006年第2期《世界宗教研究》上发表文章《试论基督教的神圣原则》。基督教伦理作为一种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的区别在于后者立足于世间生活和人类行为自身,道德的根据在于人的自律而不是神律,不是从神圣命令推出道德,而是从自我命令推出道德,道德是人的自律之域。文章从基督教伦理的上帝信仰、人性论预设、救赎观念、爱的规范、终末盼望等几个方面来阐释基督教伦理的神圣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庙产兴学”问题再次突显的背景下,辛亥以后江浙地区佛教界注重与世俗力量的互动,佛教教育的办学实践反映出中国佛教界“办学兴教”的自觉意识。在办学模式方面,江浙地区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现代化的学制体系,体现出平衡内外学的特点并逐渐成为后来佛教教育办学模式的主流。近代佛教关于办学模式的争论关涉宗教教育的特殊性,即信仰与理性的张力问题,这一争论一直伴随着近代以来佛教教育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福建省霞浦沿海渔村和福安沿江集市的妈祖婆信仰为例,比较二者在鼎建宫庙、信仰人群、置办庙产、祭祀活动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了闽东咸水区与淡水区妈祖信仰的地方性特征,以及妈祖信仰从闽东咸水区传播到淡水区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