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办好教会,弘扬福音,是教会和爱国会奋斗的共同目标。爱国会是中国天主教内的爱国组织,它的前途命运当然离不开教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教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少不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  相似文献   

2.
德国的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教派的国度,70%的人口信仰宗教,8200万人口中,信教者达5580万人。在信众中,基督教福音教会和天主教会拥有众多的信教人数。福音新教信众达2800万;无主教信众达2700万。虽然德国没有国教且政教分离,宗教不参与政治,但由于宗教在德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持久深刻的影响。漫步德国街头,你会感受到一种浓重的宗教气息。宗教对德意志民族的形成、发展有着很大影响。一定意义上说,是先有宗教后有统一的德意志。德国历史通常以卡洛林王朝绝嗣,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于911年被选为国王为始。康拉德一…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天主教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70年来,中国天主教在充分享有国家和民族自立自强与全面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借助伟大的历史机遇"脱去旧我,穿上新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为天主教中国化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今天我们对过去70年来天主教"中国化"历程进行回顾,重新疏理和认识基督徒共同努力探索出的适应国情开展牧灵福传的经验,对进一步推进天主教中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0,(7):37-37
<正>爱丁堡:百年会议顺利举行2010年6月2日至6日,超过一千名来自全球包括圣公宗、福音派、正教会、五旬宗、新教、天主教、独立堂会及联合教会等不同宗派的教牧信徒,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  相似文献   

5.
在巴西一亿五千万居民中,有天主教徒一亿三千万,占全世界天主教徒总数的15%。 近十年来,巴西教会试图根据国情,接受现代化,同时也接受这个国家的多元文化。为此,最近召开了教会历史研讨会。 1992年,在圣多明我召开了拉丁美洲主教会议,曾提出文化植入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是由第一位黑人主教唐·若瑟·皮雷提出来的。他说,印地安人或黑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真正实现福音化呢?巴西黑人的宗教仪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天主教徒。他们这一双重从属关系有时隐而不露,有时公开予以声明。文化植入就是超越所有传统文化,其目的依然是城市现代化。但这并不是提倡一种文化,而是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亚历山大里亚教会发展历史来观察宗教内部力量和世俗力量对教会发展的影响。在教父时代,神学和礼仪成为主导各地教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导致了早期的两次分裂。而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分裂中,神学和政治所起的作用是相当的。在伊斯兰统治时期,政治力量几乎决定了教会的发展。在近现代社会,神学和政治力量对教会的影响都在持续减弱,而教会的本地化与全球化,教会的规范化,教会间的竞争、对话和合作,则日益成为主题。  相似文献   

7.
16世纪以来,天主教在包括南锥体国家在内的拉丁美洲处于霸权地位。20世纪后,南锥体国家的福音派新教徒,与新纪元运动、东方宗教相关的灵性信仰信徒和无信仰人士开始增多,天主教的霸权地位受到动摇。天主教霸权地位的破裂、多元宗教共生是当代南锥体国家的宗教格局。在此影响下,当代南锥体国家的宗教发展呈现出脱离宗教的人数增多、宗教的去制度化与去组织化和宗教流动加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天主教的传统非常重视教会的传承,认为教会是基督在地上的代理。而教会在处理社会及人的复杂事情时,经过仔细反省并结合世代累积的经验,依据福音来评判社会现实,从而做出的精确而又系统的说明就是教会训导。诚如教会法典指出:"主基督曾将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随着乌克兰国家走向独立,乌克兰东正教会也开始了争取独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政治家直接参与教会生活,推动教会独立;国外政治力量公开参与宗教生活,推动承认乌克兰教会独立地位;政府和民间组织为独立派教会提供武力支持;政权支持独立派宗教团体的建立;当局为独立派教会提供宗教场所;国家通过限制正统教规教会,促进独立派教会的发展;独立派教会寻求政治帮助。  相似文献   

10.
天主教教义的核心是爱,上爱天主,下爱世人,而服务社会,服务人群正是这种爱的张显与体现,所以,它成为教会事工的重要主题与内容。耶稣基督在降生尘世的短短33年之中,作了大量的服务人群的工作,驱病,逐魔,赈济饥民,扶助弱小……参与了许多的社会活动:士农工商,婚丧嫁娶……耶稣基督说:“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历代教会正是以耶稣基督的行为为楷模,以耶稣基督的话语为指南,服务社会,荣主益人。教会不仅仅成为信徒的聚会所,也同时成为他们参与社会,服务人群的大本营。天主教北京教区自改革开放恢复开放以来,在傅铁…  相似文献   

11.
天主教有一句名言没有主教就没有教会。主教是宗徒的继承人,是地方教会权力的掌握者和福传领头人。早期教会就已经开始注重培育本土主教。天主教之所以提倡教会的本土化,就是为了使各地教会能够植根于自己所生存的土地,做到自主自立,从而让福音的传播适应不同的民  相似文献   

12.
海外消息     
《天风》2017,(4)
<正>→路德宗教授"草根"翻译圣经新译本近日,一批路德宗领袖与学者正致力于翻译新版圣经译本。该项目被称为福音派传承版(Evangelical Heritage Version,简称EHV),由来自威斯康星州路德神学院的荣誉教授约翰·布鲁格(John Brug)进行监督。布鲁格将这项工作称为"草根翻译"——这意味着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广泛使用教会牧师和信徒的编辑和评估"。他们希望能让圣经更贴近教会,寻求直译和意译之间的平衡,并让教会参与到对翻译的评估和改进中,更全面地表达教会所传达给信徒的圣经文本。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宗教与政治关系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的重点在美国当代基督教与政治的关系。全文分三个部分。分别探讨基督教对美国政治的参与方式 ;美国政治 ,尤其是选举政治后面的宗教因素。本文又以福音派新右翼作为具体个案来揭示美国政治生活与宗教的现实联系  相似文献   

14.
刘柏年 《中国宗教》2018,(11):34-35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天主教发生了根本变化,旧貌变新颜,中国天主教领导权已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的主教、教会人士手中,今天的中国天主教已恢复了基督福音精神原貌,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荣主益人。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和各级党政及宗教工作部门认真贯彻全会精神,为天主教30多位主教、一千多位神父和各地爱国组织人士先后给予平反,在不到3年内全国恢复了1050座教堂。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独立自主自办会? 就五十年前的中国天主教而言,主要是要求中国天主教会摆脱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控制,遵照吾主耶稣基督福音的精神和宗徒们的传教传统,采用适合我国国情和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方法,由中国自己的神职人员和教徒群众办好教会,让基督教会在中华大地真正实现本土化。 1.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福音的精神和宗徒的传统。 耶稣升天时,谆嘱宗徒:“你们要到普天下去,教训万民,传播福音,使他们信而得救”(玛二十A:19)。这就要求福音的传播,要梵二大公会议所要求的教会“本地化”。此外,还要体现福音的教…  相似文献   

16.
余志林 《天风》2007,(4):16-17
马其顿教会是一个穷教会,他们把教会当作自己的家,他们不为自己着想,他们在自己过得去的同时也资助了神福音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得早期教会大得喜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基督教福音派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和发展,基督教福音派在神学思想上摆脱了对社会参与的禁锢,在组织上逐渐形成了全球化的社会参与网络,成为全球公民社会中的重要行为体.福音派的跨国社会参与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它又显示出对美国霸权的强烈依赖,削弱了它在全球治理中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宣扬耶稣基督福音,继承宗徒传教事业,适应中国圣教会的需要,培养传教司铎和神哲学专业人材,会议决定开办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并责成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筹办。  相似文献   

19.
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者宣传福音(谷16:15)。九月金秋,我们大家相聚一堂分享教会的文化宣传出版事业以及将如何更好以文载道,宣传福音,弘扬基督之爱。感谢天主给我们这个美好的机会,也感谢组织者,是他们的精心安排、全心付出才有我们的欢聚,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河北天主教信德社在以文载道、宣传福音中充当天主的小工具,所做的一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明清之际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处于一种对他们极为不利的文化、政治环境中,加之教会自身条件的不足,他们被迫通过著书立说来消除中国人加之于他们的蛮夷丑号、规避政府禁令、弥补人手之缺以及跨越语言障碍。与此同时,教会人士认识到书籍在中国社会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时就势,把书籍作为了归化中国人的手段。此外,传教士的"西儒"身份也让他们走上了笔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