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2019年11月1—3日,由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协办和承办的"新中国哲学七十年:反思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2019年年会,在湖南韶山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成果丰硕。一、概括性的总结与反思中共中央党校侯才教授以"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是否合理和可能"这一重大哲学课题作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在面对"如何  相似文献   

2.
正习总书记在5·17讲话中谈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及其价值,谈到了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任务,特别是用较多的话语谈到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习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体来说,一是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二是要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阐述了新时代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强调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11个学科,宗教学就是其中之一。为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实践以及深入实施其创新工程、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若干新特点,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新使命,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若干思想误区和实践难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在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中,增强马克思主义主导的理想信念,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真用的能力;需要发掘和提炼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思想,强化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功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需要通过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中国话语体系的主体性,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基调、话语风格、话语气场、话语人脉和话语效应;需要在国际政治舞台和对外开放交流中,用中华民族主体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行中国治世之道,以负责任大国的主体责任优势推进世界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5.
2008年8月2-4日,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哲学学会等十家单位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研讨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  相似文献   

6.
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路是一种与分析哲学相对立的社会科学分析进路。20世纪80年代随着哲学诠释学的兴起,围绕"社会科学何以可能"、"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社会科学认知与方法"等问题的讨论,形成了实用主义"新诠释学"、先验诠释学、系谱学诠释学、激进诠释学、弱化诠释学等多种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路,它们的发展将决定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研究进路能否成为不同于分析哲学进路的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9,(1)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可有多途,其中之一是构建儒家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儒家哲学、儒家伦理学、儒家教育学、儒家政治学、儒家经济学、儒家法理学、儒家社会学、儒家民族学、儒家心理学、儒家国际关系学等等。此为儒学当代发展之内在需要,亦为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之内在需要,而儒学恰有此能力。若能成其功,则对人类探索更为普遍、更具解释力的人文与社会科学体系有重要助益。  相似文献   

8.
<正>马俊峰,男,山西人,1954年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重要报刊发表百余篇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社会科学文摘》、人大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的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宏伟目标和任务,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趋势。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同马克思主义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本质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传入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不忘初心"。他对中国共产党"初心"的解释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社会主义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人民、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学研究,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它的初心当然也与党的初心相同。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后起之秀,宗教学在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中愈发重要。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宗教学便是其一。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宗教学更是"十四五"规划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值此宗教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指出,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这是党和人民对《文史哲》编辑人员提出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的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期望和要求。学习领会、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医科学与文化高层论坛"于2017年12月16日在南京举行。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医学与哲学》杂志常务主编赵明杰教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主办、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承办的"中国-越南核心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2月20~22日在广西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哲学所、广西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以及《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探索与争鸣》、《探索》、哲学中国网等单位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其中越南学者15位)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会议收到25篇学术论文(越南学  相似文献   

15.
正《哲学研究》(月刊)是我国国家级哲学理论刊物、哲学社会科学权威期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本刊倡导以现实问题研究推动基础理论研究,强调发挥哲学的探索功能,注重发表大视野、大格局、分量厚重、富于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的原创性学术成果,为宣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服务。  相似文献   

16.
罗国杰教授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伦理学家、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包括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作出了杰出贡献。就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建与发展而言,他呕心沥血积几十年之所成,带领团队矢志不渝地从事建设活动,并在理论与实践以及人才培养诸方面都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极大地缩小了伦理学学科体系同其他相邻学科的差距,进而使伦理学学科得以无愧地立于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之林,发挥了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并为其培根铸魂的伦理妙用。  相似文献   

17.
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樊和平教授主笔,江苏省20多位学者共同完成的《中国伦理道德报告》和《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于2012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两份报告是以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首批重大招标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思想道德与和谐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当前我国思想、道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在2021年12月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风优良、善于创新的宗教学研究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清华大学是"现代中国哲学"发祥地之一,更是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的发源地与学术重镇。清华的西方哲学研究曾在清华人文社会科学的缔造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现代中国哲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形成了"清华哲学学派"。清华学人的研究成果既代表了中国现代哲学的高度,也代表了20世纪中国西方哲学研究的深度。他们在哲学教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 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科学发展观与环境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中国环境哲学年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论文七十多篇,先后有三十余人作了大会发言.大会围绕着"科学发展观与环境哲学"这一主题,在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理论的融合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