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弥平一切     
正扫禄参与了迫害斯德望的行动,"想摧毁教会,进入各家,连男带女都拉去,押到监里"(宗8:3)。他向基督徒"口吐恐吓和凶杀之气",去大马士革把基督徒"都绑起来,解送到耶路撒冷"(宗9:1-3)。他怀着满腔热忱维护犹太律法,一心维护犹太宗教的利益。但是他的热情出现了偏差,没有明白耶稣所带来的天国爱的真相和圣神的作为。就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耶稣以非同寻常的方式显示给他。强光  相似文献   

2.
玛窦福音成书于犹太基督徒团体内,是一部写给犹太基督徒的书。犹太基督徒是基督徒中的先驱者,小亚细亚的基督徒,罗马的基督徒,北非的基督徒,是他们之后的事;而中国的基督徒,更是之后之后的事。玛窦福音作于犹太传统内,为犹太人而写,它传达的自然  相似文献   

3.
郭为 《天风》2014,(10):56-57
前不久,在苏丹发生了一起“逼迫基督徒放弃信仰”的事件,让我再次深思做主门徒的代价.一名叫梅里·易卜拉欣的怀孕妇女因嫁给基督徒并且改信基督教而被判死刑.据她的丈夫丹尼尔说,她在监狱里被迫带着锁链生下了自己的女儿.当地法院给了她两年的宽限期,在孩子断奶后,她会因背叛伊斯兰教而被鞭笞100次,随后处死.穆斯林法官已经给了易卜拉欣生存的机会,如果她放弃基督教的信仰成为穆斯林,可以免于一死.但是勇敢的易卜拉欣说:“要处死我就快点动手吧,我不会改变我的信仰,我拒绝改变信仰.我不会放弃基督教苟且偷生!”易卜拉欣面对死亡的威胁毫不畏惧,勇敢地坚持自己的信仰.这让我想起德国神学家潘霍华的那句话:“当基督呼召一个人时,他是召他来为他死.”这句话道出了作为主的门徒必须具备毫无惧怕、决不妥协的心志,令人警醒.  相似文献   

4.
信仰词汇     
单信 《天风》1994,(12):45-45
基督徒 “他是基督徒,是不会撒谎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基督徒”这名字在今天差不多已经成为一种“诚实”、“爱心”、“宽容”等美德的代名词了。这自然与基督徒自身在生活上美好言行是分不开的。但是,大概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基督徒)可能并不知道,“基督徒”  相似文献   

5.
奔跑的人生     
时先礼 《天风》2007,(9):16-17
我们每个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个奔跑的一生,使徒保罗为我们作了榜样。我们每个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个奔跑的一生,使徒保罗为我们作了榜样。他说:“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林前9:24—26)他在《腓立比书》3章13-14节又说:“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保罗在这里所说的:“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就是我们基督徒应有的奔跑人生。  相似文献   

6.
王荣伟 《天风》2013,(11):30-31
2013年10月16日,一位老牧师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我:“今天《新民晚报》刊登的为犹太人保管书籍的人是我们怀恩堂的信徒……”于是,10月19日,记者如约来到上海市基督教怀恩堂,采访了央视及申城各大媒体报道的为犹太人保管书籍的潘碌姊妹,见证了她及其公公家三代基督徒的承诺与守护。  相似文献   

7.
汪维藩 《天风》1994,(5):33-34
去年9月和沈承恩同工访台期间,曾与台湾一些基督徒有过一点接触。 8日星期三下午,承恩同工去看在台北的胞姐,周联华牧师带我去参加了一次“妇女祷告会”。但这不是一般妇女,而是台湾要员的夫人或女儿、儿媳。祷告会是宋美龄早年发起的,至今十余年从未间断,即便适逢春节或12级台风也照常举行。人数并不多,10余人而已。我去后,周牧师让我先讲20分钟,然后回答问题。第一位举手发问的是胡宗南的弟媳,问题是:“听说在大陆的真基督徒要受到迫害,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会听到教会中有人这样说:“信主的人死后进天国,不信主的人死后下地狱”。这是因为许多基督徒认为信主的人一旦去世了,他们真的就是蒙恩得救了,认为他们的灵魂已经进了天国享福去了。事实上,这与基督教“末世论”教义中有关天国的教导是相悖的。试想,如果基督徒死亡之后就进入了上帝的国,那么,今天世界上就不会存在有一个活的基督徒了,因为所有的基督徒都会因此去追求死亡。如果上帝在基督徒一死后就实现了他的终极救赎,将死去的基督徒接到他的国里,岂不是与圣经启示给我们的关于上帝的救赎发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9.
在临泉县范集乡,提起张国强弟兄,可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张弟兄用他的生活见证了基督的大爱,也大大荣耀了主的名。 张弟兄出生在一个基督徒家庭,被主的爱所激发,他很早就有一颗火热爱主的心。他从淮南音乐学院毕业后,蒙主的恩召和带领。就积极地在当地教会中服侍。由于农村信徒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教  相似文献   

10.
王以诺 《天风》2006,(24):14-16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准冷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希律王听见了,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啊,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齐我以色列民。’”当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来,细问那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地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博士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太2:1-12)。  相似文献   

11.
刘南阳 《学海》2014,(2):184-190
一般认为,公元一世纪末,犹太拉比制定异端祝祷咒诅基督徒,以便把基督徒驱逐出犹太会堂,这是导致基督教在二世纪初从犹太教分离的关键因素。而近期研究对异端祝祷最初的谴责对象,以及拉比何时建立对犹太会堂的控制,都有争议。本文对上述争议进行分析,探讨异端祝祷的最初文本、谴责对象,并结合拉比权威在犹太社会中确立的过程,评估异端祝祷实际产生的影响,认为异端祝祷不足以作为基督教与犹太教于二世纪初分离的关键证据。  相似文献   

12.
一个基督徒年轻时蒙神恩召,向神回答:“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以后,就立志终生传福音,虽遭百般挫折,到老也不偏离初衷,是很不容易的。一对夫妻在年轻时共同向神誓献终生,在天路历程上,艰苦跋涉到毫量之年,也就更不容易了。 连云港市基督教会的李云汉牧师和他的夫人鄂淑华女士可以称得上是在神面前相约、相  相似文献   

13.
<正>"耶稣对他们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俗语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基督徒也会生病。教会祷告会代祷最多的事项,是为疾病祷告,礼拜后牧师接待信徒,百分之八十也是为疾病祷告。那么,基督徒有病该不该去医院?主耶稣当年传道时医治了许多疾病,今天的教会为何  相似文献   

14.
“文化基督徒”这个名词是从一神学生那里听来的。当时想和他谈谈刘小枫,不料他好心地说:你可要当心,他们是“文化基督徒”。我想,自己辛辛苦苦读了刘小枫不少书,颇党受益匪浅,结果反偏离了真理。以后有段时间对刘小枫小心翼翼的,但沮丧之余,心里还是不太服气,一直想弄清楚什么是“文化基督徒”。于是一有空就去查图书馆,又查遍了网上的各个引  相似文献   

15.
保禄认为犹太法律和人类良心都不能帮助人脱离罪恶,更不能帮助人与天主和好,只有基督内的新人是保禄心中的完美人格形象。保禄在《罗马书》12-16章还对基督徒做出了具体的伦理训导。他以天主的慈悲劝勉基督徒:在基督内过新的生活方式、在教会中要平等互助;在国家中服从世俗政权;同时呼吁教徒以爱的伦理为核心,信仰坚固的人要帮助信仰软弱的人。  相似文献   

16.
陈志华 《天风》2013,2(2):52-53
耶稣之名所以被称为奇妙,因为他名字的内涵代表了救恩的行动,同时,他名字的内涵也是基督徒需要经历的生命历程。“耶稣”是“把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以马内利”是“上帝与我们同在”(参太1:21、23)。两者放在一起,就是耶稣先拯救我们脱离罪恶的权势,再把我们带入上帝同在的荣耀中。基督徒必须先经历“救出来”,才能践行“翻出来”,基督徒每一天的生活就是依靠主从罪恶中被“救出来”,靠主把以马内利“翻出来”。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基督徒网友,看了前面部分后,给我写了封信,说是不相信美国最初的几位总统都不是基督徒,因为他听说,美国以基督教立国,只有基督徒才能当总统。“美国以基督教立国“,是我们经常从基督徒那里听到的说法。这种说法不仅毫无根据,而且与历史事实不  相似文献   

18.
斯宾诺莎是一位有着犹太背景的哲学家,尽管他的哲学思想本质上与传统犹太教之间有着巨大的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从自身的犹太根源中获得了营养,尤其受到了迈蒙尼德等中世纪犹太哲学家的启发。本文从斯宾诺莎的世俗化犹太人身份着眼,通过对照分析迈蒙尼德《迷途指津》与斯宾诺莎《伦理学》中的相关篇章,考察二者论“贞爱”和“对神的理智之爱”的内在相似之处,揭示斯宾诺莎并非与犹太思想传统完全切割,而是吸收了中世纪理性主义犹太哲学的精华,并在世俗化处境中对其加以改变和推进。  相似文献   

19.
作主的见证     
谢炳国 《天风》1995,(12):4-5
主耶稣在升天的时候,对门徒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 我们每个基督徒都应该是主的一个见证人,但这并非每个人都必须作牧师、传道,也不是仅限于在礼拜堂内的事奉生活才算是为主作见证。但我们可用各种的方法见证基督、传扬福音。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在各人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为主作见证。 圣法兰西斯曾说过:“我们所走每一步路、所说每一句话和做每一件事,都是一篇讲章、一个见证。” 遵行圣经的教训。圣经是基督徒信仰的依据、行为的准则。我们必须听道、行道、守道,经历圣经的话,尽基督徒的本份。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天风》2003,(3):1-1
当美国攻打伊拉克倒萨行动一触即发时,欧洲教会领袖与普世基督徒正积极努力呼唤和祈祷世界和平。在本期首篇己故的孙彦理主教的“和平,上帝的旨意“一文中他说,上帝的恩赐,是要我们过美好的生活,如同,耶稣降生时天使的歌唱:“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 以呼唤和平到人类的安居乐业,中国基督徒与普世基督徒始终关注着自身生存的空间,正如丁主教所说:“中国基督徒敬拜一位爱我们,同情我们,与我们一道遭受苦难,循循善诱的上帝,这个转变是一种真正的释放”。的确“中国基督教必须根植于中国土壤中”,因为“基督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