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钱铭怡  肖广兰 《心理科学》1998,21(6):553-555
1引言近几年,在各国心理学家对精神病和神经症患者的父母养育方式特点的研究基础上,国内的研究者开始注重父母养育方式对正常群体影响的细致分析。梁家国等将青少年被试按SCL—90各因子得分抽取高低分两组,对其父母养育方式的异同进行了比较,认为父母不良的养育方式可能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由于该项研究未讨论被试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因此本研究的第一个目的是对此项相关关系进行进一步考察。另一方面,目前尚未见到父母养育方式与其它一些心理学因素的相关研究。例如,父母养育方式对个体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及多重报告法,考察了儿童从6个月至14个月间父亲养育压力的稳定性特点,以及6个月与14个月时的父亲养育压力对儿童24个月时的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儿童6个月与14个月时的父亲养育压力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从6个月到14个月,父亲的总体养育压力和育儿愁苦维度的平均压力水平没有显著变化,亲子互动失调维度显著降低,儿童困难特质维度的平均压力水平显著上升;(2)儿童6个月时,父亲的育儿愁苦显著预测儿童24个月时的内隐问题行为;14个月时,父亲的育儿愁苦显著预测儿童24个月时的外显问题行为;6个月和14个月时,儿童困难特质维度的压力都可显著预测儿童24个月时的外显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追踪研究旨在考察父母养育压力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方式是否存在差异。被试为364名。6个月时, 父母报告各自的养育压力;24个月时, 父母报告各自的养育方式;48个月时, 父母分别报告儿童的问题行为。结果发现, 母亲养育压力可直接显著正向预测学前期儿童的外显问题行为;父亲的养育方式在其养育压力与学前期儿童的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这表明, 母亲早期养育压力可直接影响学前期儿童的外显问题行为;而父亲养育压力完全通过其养育方式影响学前期儿童的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 且严厉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207名农村留守儿童为被试,主要探讨流动养育者、留守养育者与儿童间的亲合水平在降低儿童偏差行为上的直接作用及其对日常烦恼与偏差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儿童经历的日常烦恼越多,其偏差行为越高;流动养育者、留守养育者与儿童的亲合水平越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越低。(2)流动养育者-儿童亲合能够显著调节日常烦恼与儿童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了压力抵抗效应:在低亲合条件下,日常烦恼与偏差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在高亲合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关联不再显著。(3)留守养育者-儿童亲合能够显著调节日常烦恼与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在单亲外出儿童群体中表现出了保护稳定性,在双亲外出儿童群体中表现出了保护的扩大化。这表明,养育者与儿童之间的紧密情感联系是降低农村留守儿童偏差行为的重要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选取上海市4所公办幼儿园480名4~6岁幼儿的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母亲养育压力与幼儿焦虑的关系,以及亲子冲突和母亲正念在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母亲养育压力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焦虑;(2)亲子冲突在母亲养育压力和幼儿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3)母亲正念调节了中介模型中前半路径和直接路径,即相较于低水平的正念,在高正念水平下,母亲养育压力通过亲子冲突进而作用于幼儿焦虑的效应较小,母亲养育压力对幼儿焦虑的直接作用也较小。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母亲养育压力对幼儿焦虑的作用机制,为将来从家庭的角度进行实践干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正念养育量表进行中文版修订并在母亲群体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正念养育量表对中国内地803名儿童的母亲进行测试,弗莱堡正念调查表(FMI)作为效标,两周后随机抽取126人进行重测。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得到6个因子,分别为充分倾听、同情孩子、养育中的非评判性接纳、养育关系中的自我调控、对孩子的情绪觉知、对自我的情绪觉知,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5.89%。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数据拟合较好(SymbolcA@2/df=2.25,CFI=0.92,TLI=0.90,RMSEA=0.05,90%CI [0.045,0.056],SRMR=0.06)。总量表及6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0.77、0.77、0.70、0.66、0.59、0.62; 总量表及6因子的重测信度为0.83,0.85、0.86、0.82、0.78、0.61、0.71; 总量表、各分量表与FMI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29~0.56(均p<0.001)。结论:中文修订版正念养育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估母亲的正念养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因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 粗暴养育(harsh parenting)近年来成为养育研究领域的热点。粗暴养育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心理攻击以及强迫/控制行为等。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影响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前者主要包括父母的敌意人格、认知能力不足、消极的被养经历以及儿童的困难型气质和易损基因型等。后者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和社区处境不利等。粗暴养育引发儿童的内外化问题, 损害其人际功能, 造成生理/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考察粗暴养育的影响因素(如特殊家庭环境)、表现形式及其负面影响, 加强本土化研究, 重视粗暴养育的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的研究设计探讨母亲养育压力与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的相互作用关系,选取上海市两所公办幼儿园202名幼儿及其母亲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1)母亲养育压力与男孩的外化问题行为可以相互预测,与女孩外化问题行为相互预测不显著;(2)母亲养育压力与幼儿社会能力可以相互预测;(3)母亲养育压力不能显著预测幼儿内化问题行为,但内化问题可以显著预测母亲养育压力。母亲养育压力与学前儿童社会适应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且在幼儿外化问题行为上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3年追踪研究,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474名学前儿童努力控制发展变化的轨迹, 以及初始父母养育方式对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速率的影响。多水平分析的结果表明:(1)学前儿童的努力控制呈线性增长, 其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努力控制初始水平较高的儿童, 其增长速度也较快。(2)初始的父母鼓励与接纳对儿童努力控制的最后发展水平有促进作用, 而父母的拒绝与惩罚则起反作用。(3)父亲鼓励与接纳能加速儿童努力控制的平均增长速率, 而母亲鼓励与接纳则会延缓其平均增长速率。(4)初始的父亲养育方式可分别解释儿童努力控制发展水平和发展速率10%和2%的变异, 初始的母亲养育方式可分别解释其14%和3%的变异, 父母养育方式累计可分别解释其19%和10%的变异。  相似文献   

10.
养育是一种幸福的体验吗?养育倦怠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养育倦怠指的是由于父母角色和长期的养育压力而导致的一组负性症状,具体包括与父母角色相关的极度耗竭感、与子女的情感疏远和父母角色的低效能感。学者们采用风险-资源平衡模型来对养育倦怠进行解释,并围绕其测量、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问题:澄清养育倦怠的概念内涵,发展科学的测量与评价工具;重视养育倦怠与后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充分关注文化因素在养育倦怠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洋  郭明春 《心理科学》2020,(6):1376-1383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父母教养课程被普遍视为预防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以及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黄金标准”。父母积极教养课程(Triple P – 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是其中的主要代表。本文详尽介绍了Triple P的理论基础、干预体系、课程内容以及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了该课程存在的优势以及缺陷。此外,本文结合中国家庭的特点和需求,探讨了该课程运用于中国家庭时可能会遇到的挑战,同时提出了改良的方向,为家庭干预实践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13.
Despite numerous studies on parenting stress suggesting negative influences o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and children's development, the majority of these studies focus on mothers' parenting stress with little or no acknowledgement of fathers.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Early Head Start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Project, this study examined (i) the effects of fathers' parenting stress during toddlerhood on children's language and cognitive outcomes when children are 3 years old (ii) whether the effects of fathers' parenting stress on children's language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vary by child gender? Results from mixed linear models showed fathers' parenting stress predicted children's lower cognitive scores, but there were no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fathers' parenting stress on children's cognitive outcomes. In the language domain, boys, not girls, were found to be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effects of fathers' parenting stres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fathers, in addition to mothers, should be included in early parenting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s.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采用纵向追踪的研究设计考察儿童的行为抑制性气质与母亲的教养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104名儿童来自中国西部农村,第一次测查的平均年龄为45个月。通过录像观察编码的方式测量儿童的行为抑制性及母亲的教养行为,2年后对他们进行追踪。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儿童的行为抑制性对母亲的教养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具体表现在对行为抑制性高的儿童,母亲在之后会表现出更多的接受性和指导性控制的教养行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07名幼儿及其母亲历时5年的5次追踪测量, 考察了儿童早期(9~38个月)母亲生活压力对5岁时儿童行为问题的预测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 在儿童早期, 母亲生活压力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引起母亲生活压力的主要生活事件排序有所变化; 儿童早期母亲生活压力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作用机制有两种方式:一方面表现为母亲生活压力对儿童5岁时的情绪症状和品行问题的直接效应; 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减少母亲积极养育行为进一步影响儿童情绪症状和同伴问题的间接效应; 此外, 儿童早期母亲生活压力还通过积极养育和儿童努力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对儿童过度活跃和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结论:母亲生活压力对儿童行为问题具有预测效应, 这种效应的机制包括母亲生活压力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积极养育、努力控制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6.
父母教养及其对孩子的影响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而正念教养(mindful parenting)则是关注如何帮助父母进行有效教养。正念教养是将一般的正念应用于亲子互动中,指父母对孩子和教养行为的有意的、此时此刻的和不评判的注意和觉知。正念教养对父母自身、孩子和亲子关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者发展了两个正念教养的干预项目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这两个项目的干预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更加严谨的设计并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来评估正念教养的干预效果。正念教养的作用机制也是未来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法,对764名青少年进行测试,首先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模型探索了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然后通过青少年道德脱离、道德同一性的得分差异来确认潜在类别的效度。结果表明,从青少年的角度父母教养方式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混合型三种,其中积极型人数最多、消极型人数最少。此外,青少年道德脱离、道德同一性的得分在这三种潜在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本研究得到的三种潜在类别有较好的效度。积极型教养方式下青少年道德脱离的得分显著低于混合型和消极型的得分,混合型教养方式下道德脱离的得分显著高于消极型的得分;积极型教养方式下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得分显著高于混合型和消极型的得分,混合型教养方式下道德同一性的得分显著低于消极型的得分。  相似文献   

18.
以全国24013名10~15岁儿童青少年为对象,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正向预测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2)权威型教养方式能够正向预测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独裁型与纵容型教养方式能够负向预测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显著,其中,权威型教养方式对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比对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儿童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促进作用更大,独裁型与纵容型教养方式对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比对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儿童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削弱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