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都给,全部都给。”这正是基督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不但那时做了,现在还在做“全部都给”的工作。他给我们的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法律式的缚束,而给我们的是他的爱。 基督的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泉源。我们的导师、我们的师保一圣神在不断地呼唤,引领我们去接受拥有此泉。此泉使我们能够战胜并且拥有一切的以及无所不能的法宝。谁若拥有并已会用此法宝,他将会拥有所有的一切。 这是因为:基督的爱是一种催生生命的伟大力量,它能催生出人的真正幸福与快乐。倘若你真的拥有并善用了它,你就会体验到生命的存在;你若拥有了…  相似文献   

2.
寻找     
恩露 《天风》2006,(20):41
当你在苦苦寻找着你珍爱的东西,然后突然发现了它,接着便是一声情不自禁的欢呼:“啊!终于找到了!”这该是何等快乐与满足的事啊!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是否会因此想起那一双充满着温柔与慈爱的眼睛,还有那一声亲切又动人的呼喊:“你在哪里?”我们的主,他用他那恒久不变的爱温暖了我们曾经冷漠的心灵,是他的爱感化了我们,吸引了我们,是他的爱寻找了我们,拯救了我们。噢,主,是你把我们从孤独、  相似文献   

3.
生命自主: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终极价值追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生命自主的含义人的生命 ,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存在形式和物质复合体 ,也就是指人的自然生命。但是 ,人之为人 ,不在于他有自然生命 ,而在于他还有着特定的人格 ,在于他的“价值生命”。“价值生命”作为对自然生命的否定 ,是人的自为之有的存在状态。在生命的类化过程中 ,人扬弃的是自然生命的自在性 ,超越的是生命的内在性和主观性 ,获得的是一个新的以意识自觉为前提的个体性的生命 ,即价值生命的创生。按照马克思的说法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这一有意识的生…  相似文献   

4.
拥有自信是拥有成功、健康、快乐生活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你可以试一试以下这些来自生活的提示,唤起你的自尊与自信,去向生活索取最美好的礼物。 站起来接电话 这样做,你会听起来更具自信心,并且具有控制力。“站立的姿势赋予你一种心理上的优势”,心理治疗专家这样解释说,“与你通话的人很有可能处于坐的姿势,虽然他看不见你,但是你处于一种居高俯视他的形势之下,有助你的自信心大增。”  相似文献   

5.
阿爸父     
顾云涛 《天风》2006,(2):44-46
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一同来分享上帝的话,藉着刚才所读的圣经一同来分享一个主题“阿爸父”。我们相信耶稣的人,互称弟兄姐妹。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有一位共同的天上的父亲。在刚才所读的圣经中我们很亲切地称呼他为“阿爸父”。弟兄姐妹,也许你正是一位父亲,一位母亲,也许你即将要成为父亲,成为母亲,每一个做父母的常盼望听见“爸爸”、“妈妈”的叫声,尤其是孩子的第一声“爸爸”、“妈妈”,那种甜美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那种内心的欣喜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心中的甘甜比蜜更甘甜,脸上的笑容比阳光更灿烂,比获得许多的金银珠宝还要快乐百倍、千倍甚  相似文献   

6.
快乐,人的思想处于愉悦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乐观的人常常热情洋溢、精力充沛,且人缘极佳。人们也常把快乐与健康相联:在二千多年前,所罗门就曾说过:“快乐的心犹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西方也流传着“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的谚语、因此,人们常把祝你快乐作为一种美好的祝愿送给亲朋好友.拥有快乐生活也是每个人内心最真诚的期盼,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以为,生命是一种坚持。 生命的坚持是需要一种信念的。在挫折、艰辛或各种美好的诱惑面前,我们很容易放弃自己的追求。或许我们曾经皓首穷经仍无皇皇大作,或许我们曾历尽失败仍远离成功。然而,请对自己说:生命需要坚持。在坚持的一路风尘中,你充实了生命,生命因你的坚持而获得最好的诠释。于是,你倾斜的信念之塔重新端正;你身心俱轻,拥有了那份恬静。当然,能够做到如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坚持有清醒的认识,不管它是为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树立的宏伟目标,还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或是一份小之又小的个人心愿,生命里的这份坚持必须是真实的,这样才能持久永恒。  相似文献   

8.
生命琐语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成长。它如一张弓,弓弦是梦想;它如一口井,能量就是井里的水;它如一座迷宫,总是让人尚未摸到窍门就转错了弯;它如一次旅行,是由一分一秒和一厘一米所组成的。所以,不要负担过重,不能在旅途中给你带来快乐的东西不要装进旅行包里。生命与生活的关系应该是:生命是主,生活是从;生命是主人,生活是跟班;生命是内核,生活是外壳。只有热爱人生者,方知生活之真谛,方明生命之价值。二者不可等同,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9.
每个拥有一颗灵慧之心的人,都会有他的“人生激荡史”,都是他那个时代的“巍巍丰碑”;那赴一部生命的秘籍.那是一座人类的宝库。  相似文献   

10.
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认可里,快快乐乐地为自己活,潇潇洒洒地“自恋”,哪怕别人把自己当成“精神病患者”,你也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如果你追求的快乐是处处参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只能悲哀地活在他人的阴影里。事实上,人活在这个世上,并不一定要压倒他人,也不是为了他人而活,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对自我的珍惜。一个人是否实现自我,并不在于他比别人优秀多少,而在于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的满足。  相似文献   

11.
我要探讨的是,在人的生命开始发展过程中,“我”是什么时候存在的。我认为,人们找到了“我”的存在,从而认识自己的造生者——天主,比之由仰观俯察,藉万物所呈现的德能,而认识天主,就更为亲切,而且亲切至至。 “趁上主可以找到的时候,你们应该寻找他;趁他在近处,你们应该呼求他。”(依55:6)  相似文献   

12.
张焱 《天风》2002,(3):24-24
在施与上,主耶稣是我们的榜样,他总是存着怜悯的心肠医治有病的人,帮助贫苦的人,安慰他们,满足他们的需要。主耶稣的无私使我们联想到自己的自私和吝啬。自私不能令我们更加快乐,只能使生命之泉变得浑浊和枯竭,使我们无法体会到生命中助人为乐、帮人之困、济人之危的喜悦。其实,生命的价值是与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程度成正比的。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不仅能赢来他人的尊重,自己的生命由此得到升华。从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愤怒     
老师教学生什么是愤怒。“愤怒由火元素构成,”他告诉学生们,“它烧毁我们赖以为生的生命力,破坏体内的化学平衡,使人健忘。它使你的记忆衰退,眼睛发红,最终完全瞎掉。如果你想拥有智慧,一定要远离愤怒。”他停顿了一下,“今天就讲到这里,把刚才讲的内容记下来,明天上课时每人背诵一遍。”  相似文献   

14.
“谦受益,满遭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自古以来,谦虚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从我们信仰的角度出发,纵观《圣经》,主耶稣基督也给我们立下了一种谦卑的表样。“约旦河受洗”,耶稣以一种谦虚的心态向想要阻止他的若翰说:“你暂且容许我吧!因为我们应当这样,以完成全义。“(玛315)到后来,他甘愿服从上主的旨意,受苦受难直至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始终给我们留下了一副自谦自卑的形象。而仁慈的圣母更是一心按照主的圣意安排自己的生活,在领报时就谦卑地自称是天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罢”,(路13:8)彰显了圣母一生度听命与服从的生活。那么,作为一名基督徒,更应该以一颗谦卑之心来常常反省自己,做到不骄不躁,谦虚好学,和以待人,真正树立起基督的美好形象。  相似文献   

15.
快乐在哪儿?     
有则寓言。 花天酒地的国王总是郁郁寡欢,便亲自外出寻觅快乐的人,当他看到一位穷苦的农夫正在放声歌唱,就问:“你快乐吗?”农夫回答:“当然快乐。”国王颇感费解:“你这么穷,也能有快乐?”农夫回答:“我也曾因为没有鞋穿而苦闷沮丧,等到  相似文献   

16.
寒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白话诗人,其诗作中不仅包含有禅宗“自性清静”、“见性成佛”的禅理,也包含有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从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方面,可以反映出寒山诗中蕴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通过研读寒山诗中的佛理诗,我们可以发现,寒山认为人的生命存在既脆弱而又短暂,他劝谕世人应当珍惜当下拥有的生命,而通过信仰佛教则可以获得生命意义的实现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智者名言     
我们的性格是我们行为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你对生命厌倦吗?那么就把自己投入某种你全心相信的工作里,为它而活,为它而死,这样你便会找到你原以为绝不可能属于你的快乐。 ──卡耐基伟大的生活目标不是知识,而是行动。 ──赫胥黎谨慎的行动要比合理的言论更为重要。 ──西塞罗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李大钊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 ──培根人只是存在着。……人不是别的,只是他自己所造…  相似文献   

18.
论坛荟萃     
高清海 :“人”的双重生命观 :种生命与类生命人的双重生命观就是认为人具有双重生命 ,即种生命和类生命。种生命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而类生命则为人所独有。只有从双重生命的观点出发 ,才能把握人的真正本性 ,理解人之为人、人区别于他物 ,尤其是区别于动物的那种特殊的本质的奥秘。“种生命”为人与动物所共有 ,它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生命”。这种生命的根本特点是 :由自然给予、具有自在性质、非人所能自主 ;服从自然的法制 ,与肉身结为一体 ,有生也有死 ,作为种性同等存在于一切个体身上。“类生命”则是由人创生的自为生命 ,仅仅属于人…  相似文献   

19.
智慧语丝     
●幸福犹如掉在沙发下的一粒扣子,你愈专心找愈找不到,等你淡忘时,它在不经意间出现了。●梦想是一锅凉水,如果想沸腾,那你就必须加足够的柴火。●一个从不播种的人,一旦有了吃不完的粮食,可能就是一场灾难。●得意时,朋友认识了你,落难时,你认识了朋友。●人愤怒时,犯错的机率很高。●皱纹的增加是因为笑容减少了。●生命是一次旅行,不能在途中带给你快乐的东西不要装进背包里。●实际上,生活永远没有像我们沮丧时想的那么糟糕。●从不树敌的人,也没有真正的知己。●满足,不需要增加拥有,而在于减少欲念。●虚荣本身并不是一种恶行,但许多…  相似文献   

20.
远离嫉妒     
小草 《天风》2003,(9):32-3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尔约称:嫉妒是一种缺陷心理,是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它包含着忧虑和疑惧、羡慕和憎恶、愤怒和怨恨、猜疑和失望、屈辱和虚荣。圣经中说“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箴14:30)由此可见嫉妒在我们生命中的危害之毒!在箴言书中,所罗门王也一再提说要远离嫉妒,不要嫉护;如箴言书23章17节:“你心中不要嫉妒罪人,只要终日敬畏耶和华”,以及“你不要嫉妒恶人,也不要起意与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