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李世新 《哲学动态》2012,(5):107-108
2011年1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与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联合在京举办了"STS与技术评估"学术研讨会。来自首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重点从哲学、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对技术评估进行了深入热烈的研讨。与会专家简要地回顾了技术评估发展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美国的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对社会产生了一系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与中国STS研究会(筹)组织召开了"STS论坛第五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丛书学术研讨会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部、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单位的2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重点围绕以下两个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读了殷登祥教授主编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丛书(简称《STS》丛书),特别是他本人所写的作为丛书之首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之后,我获得了一个启示,这就是应当探索有中国特色的STS(科学、技术与社会)道路。这套《STS》丛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与广东教育出版社共同组织知名学者编写的,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规划。它的出版可以看作是我国学者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STS道路上走出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有着重要意义。正如我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  相似文献   

4.
2004年10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STS研究中心与中国STS研究会(筹)举办的北京STS论坛第二次会议"STS与科学发展观"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举行.来自北京各界的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STS与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密切联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有关内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d年1门12日,中同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阿S研究中心在北京举行第二次研讨会。会议主题是“STS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汝信、邢食思、刘吉、李宝恒、何作麻、袁正光、杨沛霆、孙小礼、魏宏森等3O多位学者与会。研讨会由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所长陈筠泉主持。STS研究中心负责人殷登祥首先介绍了中心的宗旨、性质、研究内容。中心是一个研究机构,力图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智力优势,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开展STS研究,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综合化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心将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侧…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社会科学院STS研究中心和英国爱丁堡大学共同举办的“中欧STS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9月 1 5~ 1 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 4 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着新世纪STS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而展开 ,具体包括STS在新世纪的机遇、挑战和新特点、新趋势 ,技术的社会形成 (SST) ,高技术对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STS与技术创新 ,STS与新世纪中国的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等论题。现将会议的有关内容综述如下。一 新世纪STS研究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STS研究中心主任殷登祥教…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STS研究中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了“STS与和谐社会”第三次论坛会议。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与会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就STS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STS与自主创新,STS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环境、能源与和谐社会,高科技与和谐社会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研讨。与会学者普遍认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性研究领域,重点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规律。我国STS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贴近社会现实,充分发挥社会科学与…  相似文献   

8.
崔红 《哲学动态》2006,(9):65-66
2006年5月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同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会(筹)联合举办的北京STS论坛第四次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举行。本次会议围绕着刘长林的《中国象科学观》书稿进行座谈,以发掘和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科学形态和科学方法。现将会议综述如下:刘长林研究员首先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做了介绍。他说,《中国象科学观》探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没有科学,是什么样的科学,如何理解科学这些问题。他认为,中国五千年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最具有代表性的如中医,而现代科学不能对中医的理论和临床效…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1 0月中旬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学会技术哲学委员会、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哲学系主办 ,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协办 ,在太原举行了第九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会 ,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哲学学者与会 ,提交论文达 90余篇。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有三个方面 :技术哲学基础理论 ;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技术的社会功能与控制。在开幕式上 ,山西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郭贵春教授着重谈了加强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紧迫性。他认为 ,鉴于这几年来国内科学哲学出现边缘化倾向 ,即着重于研究科学与…  相似文献   

10.
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初步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STS研究中心举行系列学术活动本刊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于1993年5月正式成立STS(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研究中心以来,已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现...  相似文献   

11.
赵华 《哲学动态》2007,(12):69-70
2007年9月24~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南京大学、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主办,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承办的“跨学科伦理:经济伦理、科学伦理、技术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城南京召开。会上来自中国和德国的50余名专家学者就经济伦理、科学伦理  相似文献   

12.
寇征 《哲学动态》2001,(5):14-14
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共同发起的“历史哲学 :过去与未来”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3月 7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学者 2 0余人。会议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1 )历史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2 )西方历史哲学研究的现状 ;(3)历史哲学与其他哲学学科的联系 ;(4)如何在中国推进历史哲学的研究工作。何兆武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哲学研究的先驱之一。他在会上比较了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后历史哲学研究上的变化 ,认为现在正是开展历史哲学研究的大好时机。涂纪亮先生则特别指出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 1999哲学发展报告 /复旦大学哲学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 ,2 0 0 0 5 — 4 77页面向新世纪的哲学教学与研究 /李学丽 ,李荫榕主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 0 0 0 4 — 4 4 3页社会正义是如何可能的 :政治哲学在中国 /韩水法主编 —广州出版社 ,2 0 0 0 4 — 32 2页理解理论研究 /冯文华著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 0 0 0 7 — 2 38页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 /吴小英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0 10 — 2 19页 — (女性主义哲学丛书 )自然辩证法概论 /潘昌…  相似文献   

14.
2016年9月24—25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科学与社会》编辑部、《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编辑部主办,主题为“科学社会学与科技创新”。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山西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科学社会学理论问题和发展前沿”“科学的社会研究”“技术的社会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和科技政策问题研究”和“科学传播和公众参与问题研究”等专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迈向ZI世纪的东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东方哲学与文化丛书》首发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宗教所、亚太所等四十多个单位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及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刘吉,印度驻华大使南唯哲到会祝贺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是研究和实践东方文化的学术团体,它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它广泛聘请国内外在东方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10月 30日至 31日 ,我国大陆、台湾和来自日本、英国、美国、匈牙利、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的 60余名学者聚集北京 ,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 2 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这样一次旨在共同研究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 2 0世纪的基本经验 ,展望它在 2 1世纪发展前景的国际性学术盛会 ,在我国尚属首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教授亲自出席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发展哲学事业 ,迎接伟大时代”的重要讲话。李铁映在讲话中首先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人类哲…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9月 15日 ,由中国人民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和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韩日家庭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这是中韩日三国学者在家庭伦理领域的又一次交流与合作 ,会议就经济全球化对东亚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观的挑战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会议上 ,韩国鲜文大学校长李京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陈瑛研究员、日本世界和平青年联合会会长稻森一郎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龚群教授分别做了主题发言。会议主要就父母子女间伦理、夫妻间伦理、同性恋问题、青少年性问题、未来家庭伦…  相似文献   

18.
拉图尔的理论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阳 《哲学动态》2003,(7):19-23
拉图尔 (BrunoLatour)是法国科学哲学家。他与布鲁尔 (DavidBloor)、科林斯 (HarryCollins)、哈拉威 (DonnaHaraway)、罗蒂 (RichardRorty)等杰出学者共同描绘了 2 0世纪下半叶科学哲学研究的绚丽画卷。在经历了哲学和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之后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最初他参加了非洲和加利福尼亚的田野调查 ,此后他的兴趣集中于考察日常工作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1 979年他与伍尔加 (SteveWoolgar)合作出版的《实验室生活 :科学事实的社会建构》是其人类学调查的阶段性成果 ,这本科学人类学著作此后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tif…  相似文献   

19.
由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与哲学系共同主办的 2 0 0 0年“新世纪价值观”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9月 9至 10日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日本、美国、芬兰等国内外 2 0多所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哲学研究》等学术刊物的专家学者 ,以及《光明日报》等报刊的编辑  相似文献   

20.
北京2011·科学技术与低碳社会高峰论坛于2011年3月2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主办,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协办,上海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