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以来,日丹诺夫的《在关于亚历山大洛夫著〈西欧哲学史〉一书讨论会上的发言》对我们的哲学史研究工作是起了影响的。日丹诺夫在发言中批评了亚历山大洛夫的哲学史定义——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发展的历史,而提出他自己的哲学史定义——“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规律底胚胎、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现在进行的讨论中,我们有些同志主张哲学史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另外,有些同志还是坚持哲学史是唯物论和唯心论斗争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一 什么是哲学的党性原则?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 全部哲学史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同时更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内,这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归根结蒂反映了社会上敌对阶级之间的根本利害冲突;一般地说,唯物主义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唯心主义代表保守、反动阶级的利益。坚持哲学上两条路线斗争的观点,就是哲学党性原则,是我们从事哲学和哲学史研究的同志千万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3.
哲学史是人类的思想宝库,它荟萃百家、尽现人类智慧精华。然而长以来,我们对哲学史的解读和评价存在着简单化、绝对化、模式化的不良倾向,形成了“唯物-唯心”、真理-错误、“进步-反动”的二元模式。在这种僵化模式中,唯心主义被扭曲了,被当成只配批判和抛弃的东西。这既不符合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和哲学发展的史实,也有悖学术批判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唯心主义有缺陷是肯定的,但也并非全是谬误,其中不乏合理的因素和成分,也曾对哲学的发展和进步起过积极的作用。因此,科学解读、合理评价和“扬弃”唯心主义,不仅有利于恢复哲学史的本来面目,而且也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4.
序言徐敬德是十六世纪朝鲜的一位卓越的唯物主义者,他是关于“理气”理论中的唯物主义者,在朝鲜哲学史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在说明本文之前,让我首先在这序言里简单地概述一下徐敬德前后时代的朝鲜哲学发展的梗概。日丹诺夫同志说:科学的哲学史“是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规律的孕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既然唯物主义是在与唯心主义潮流的斗争生长和发展起来的,那末哲学史也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在关于亚历山大洛夫著“西欧哲学史”一书讨论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5.
一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唯心主义问题,在1957年举行的中国哲学史讨论会上,曾是大家热烈讨论的问题之一。到现在,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但我们觉得这个问题仍然有提出和讨论的必要。因为二十多年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的实践证明,我们在评价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哲学方面,问题是很多的。简单地说,我们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哲学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用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关于历史上的哲学唯心主义评价问题的讨论,对于哲学史和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去了解历史上各种哲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而且也有助于我们真正弄清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为了正确评价历史上哲学唯心主义的作用,我们认为有必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党性?哲学的党性是否就是阶级性?唯心主义是否就等于反动?唯心主义在人类认识  相似文献   

7.
反对哲学史工作中的修正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哲学。它是我們研究各門具体科学的唯一可靠的指南。当然,对于哲学史工作者說来,不但不能例外,而且因为所研究的是哲学史,就更必須时时刻刻地紧紧地依靠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指导。所謂哲学史的方法論,从根本上說,乃是运用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研究”哲学史,还是运用辯証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哲学史的問题。哲学史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爭的历史;在历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基本路綫的对立是非常鮮明的,第三条路綫是沒有的。哲学史的研究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最激烈的斗爭场所之一;在哲学史的研究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基本路綫的对立也是非常明显的,第三条路綫也是沒有的。因此,我們必須把哲学史工作中的两条路线尖銳地对立起来,必須坚持哲学史工作中的唯物主义路綫,捍衛哲学史工作中的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约夫楚克是六卷本《哲学史》(现已全部出版)的主编之一,近年来他曾写过几篇关于哲学史方法论、哲学史分期的文章,这篇文章则专门谈论哲学史科学在苏联发展的阶段问题。作者把苏联的哲学史科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文章分别阐述了这三个时期的哲学史研究工作。整篇文章贯穿着明显的修正主义观点。作者的主要意图之一,就是想把哲学史变成为一门纯客观的、非阶级性的科学。作者在论述苏联哲学史科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时,大肆攻击斯大林,列举了他在哲学史问题上的一系列“罪状”,说他“片面地有时甚至虚无主义地对待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说他在评价德国古典哲学和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作用上犯了严重错误,说他毫无根据地批评了恩格斯的一些著作,等等。他们认为日丹诺夫在1947年的哲学讨论会上关于哲学史的对象的定义的提法是“片面的”,“没有揭示出哲学史过程的认识本质,也没有赋予哲学史中的继承性以应有的意义”,说日丹诺夫的定义会“引起对一些唯心主义思想家在哲学史上的作用估计过低”。作者认为,在现代的哲学史方面的著作中,主要是研究哲学学说、体系和思想家的观点,这在哲学史研究的第一阶段上是必要的,第二阶段则应当研究哲学问题本身的产生和发展及其解决,研究哲学范畴和概念发展的历史。这样,他们就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对立世界观的阶级斗争从哲学史中抽掉了,把哲学史变成只研究哲学范畴和概念发展的历史了。鲍格丹诺夫是哲学副博士、苏联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夫楚克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哲学博士。  相似文献   

9.
如何评价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这个问题早在1957年就开展过争论,最近,哲学史工作者,在一些学术讨论会和报刊上,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现将讨论情况简介于后。哲学党性原则在唯心主义评价上的适用性一种意见认为,哲学党性原则与哲学史上每一个具体的哲学体系的关系,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按照哲学党性原则的要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主要是对立斗争、水火不容的关系,但哲学史的实际却是,在马克思主义之前,每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是斑驳杂陈的体系,没有清一色的唯心主义,也没有清一色的唯物主义。仅就唯心主义而言,就有几种情况。一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同时结合在同一哲学体系中。二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前后否定,但共存于同一哲学家的整个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三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范畴,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唯心主义哲学所固有的,如“自在之物”、“绝对精神”和“自我意识”等,这类范畴已经被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抛弃不用了;另一类是一切哲学要认识世界、说明世界都必须应用的普遍范畴,如物质和意识、矛盾和运动、时间和空间、必然和自由,等等,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哲学史上有关这些范畴的合理规定,并加以批判地改造,使之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第三类是指那些内涵模  相似文献   

11.
最近北京高等院校有关同志在西方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还需要展开广泛深入地讨论和研究。现在仅就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大体归类如下,以请教于广大读者和专家。一、关于古希腊罗马哲学战线上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斗争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葛力同志在《注意区分两种唯心主义》一文(见1982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中提出:“就哲学的分支而言,唯心主义应分为两种:一种是本体论方面的唯心主义,一种是认识论方面的唯心主义。”这一见解是深刻的。它为深入研究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既相互斗争、相互克服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错综复杂的情况,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实际上,不仅唯心主义有本体论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区分,而且唯物主义也是如此。翻  相似文献   

13.
曹润生 《学海》2001,3(2):95-101
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史上的独特位置就在于它使哲学进入终结状态.这是因为马克思从彻底的唯物主义出发确立了实证的历史科学,揭穿了哲学思维的唯心主义秘密,探明了产生哲学思维的现实基础以及消除哲学的正确途径.从此,一切哲学的构造都面临着实证科学的还原、消解和代替.在马克思看来,哲学的终结给人们留下了对现实世界进行科学研究的艰巨任务,因为只有科学才能使人真正面对现实世界并在这个现实世界中求得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冯契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哲学史家的冯契先生,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杰出代表之一。冯契先生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逻辑结构的开发、基本精神的新思两个方面简要展示冯先生的理论贡献。逻辑结构的开发在以往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即把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对子”结构上,整个中国哲学史几乎被描绘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历史,突出强调了哲学中的党性原则以及哲学与经济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联系。“文革”之后,不少学者逐步摆脱“左”的思维方式的限定,他们以黑格尔、…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精神哲学又分成各个历史部门来进行,如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美学等等,——在所有这些不同的历史领域中,黑格尔都力图找出并指出贯穿这些领域的发展线索。同时,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物,所以他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1]黑格尔的美学建立在他唯心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础之上,乃至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但是在他那有些神秘化甚至晦涩的叙述中却时时闪现出令人叹服的真知灼见。我们应该善于将这些宝藏从那貌似神秘的外衣…  相似文献   

16.
关于哲学史方法论问题,我刊在50年代中到60年代初,曾展开长时间的讨论。那次讨论,强调了哲学史研究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实事求是”、“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这对哲学史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但近年来,我们的哲学史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否定民族哲学与文化的优良传统;只重视思想研究而忽视其社会历史背景的探讨;把现代哲学和科技文化的新成果、新理论,都说成是“《周易》早已有之”、“《周易》早已说尽”等等倾向。在如何处理中外哲学文化关系问题上,在如何处理哲学史与原理、哲学史与现实、哲学史与其他学科等关系问题上,也有值得改进之处。这说明我们的哲学史研究的目的、方向和方法仍存在不少问题。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要求哲学史研究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而哲学史的研究要有新的突破,必先解决研究的目的和方法问题。为此,我们开辟“哲学史方法论研究”栏目,希望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关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上阐述哲学根本问题第二个方面时提到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哲学命题,究竟是指的唯心主义的原理,还是指的唯物主义的原理的问题的讨论,目前正在进行。其实,这个问题在哲学史上是一个早已确定了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从来都足唯心主义的原理,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核心”,而且从来都是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反映论根本对立的。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也是一个早已彻底解决了的问题,即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而且只是反映论,它与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有着原则的区别,绝不能加以混淆。  相似文献   

18.
关于老子哲学的讨论,现在是一步步地深入了。我在“关于老子哲学的两个问题”里面所说的甲乙两方,都根据材料,把自己的论点重新发挥,暢所欲言庵帧鞍偌艺亍钡男缕?是学术界的大喜事。我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那篇文章写成以后,又读了关锋同志和林聿时同志“论老子哲学体系的唯心主义本质”和“再谈老子哲学”,得了不少的启发,但是觉得还没有被说服。关锋同志和林聿时同志指出甲乙两方争论“有关键所在;关于‘道一生’、‘无生有’便是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再谈老子哲学》)。我同意这一点。现在我们能够指出甲乙两方争论的主要分歧点之所在,这就是一个进步。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就这些  相似文献   

19.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论文集”(1958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收集了他在解放后用马列主义辞句装璜起来的七篇论文。著者的自我评价并不低,认为“对于学习中国哲学史也可能还有—定的用途”“供大家参考”(论文集序)。要是说这本书可供学习中国哲学史参考的话,那只能说是给予我们一个典型的混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界限,歪曲中国哲学史的基本面貌,宣扬唯心主义和散布修正主义观点的反面教材。作者说解放后他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是以哲学史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这个思想为指导的。几乎在许多文章开端就摆出这句话,而实际上作者论文的基本观点都是货真价实的“新理学”观点的继续。这是读者要特别警惕的。  相似文献   

20.
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解放以来,很多人发表论著对董仲舒哲学思想进行了分析批判,揭露了它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实质。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董仲舒哲学是不是就一无可取呢?我认为,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事实上,他的唯心主义神学目的论和形而上学世界观,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曾经起了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