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湍丽  白学军 《心理学报》2017,(9):1158-1171
在回忆时,以刚刚学过的部分项目作为提取线索,被试的回忆成绩反而比没有任何线索时的回忆成绩差,这一现象被称为部分线索效应。该效应通常被认为是抑制执行控制过程对非线索项目记忆表征强度抑制的结果。本研究以Stroop效应量(实验1)和工作记忆容量(实验2)为指标,从个体差异角度考察了认知抑制能力对部分线索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Stroop效应量与部分线索效应各指标呈显著负相关,Stroop效应量越小,部分线索效应各指标的值越大;工作记忆容量与部分线索效应各指标呈显著正相关,高工作记忆容量个体的部分线索效应各指标的值也更大。结果表明,认知抑制能力越强,部分线索对回忆的破坏作用越大,研究结果支持部分线索效应的提取抑制假说。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探讨提取抑制能否减少错误记忆的发生.以自编的DRM词表为实验材料,实验1采用有意遗忘范式(有意抑制),实验2采用部分线索效应范式(无意抑制).实验1结果发现:关键诱饵在“记住”条件下的错误回忆成绩显著高于“遗忘”条件下的错误回忆成绩;学过项目在“记住”条件下的正确回忆成绩显著高于“遗忘”条件下的正确回忆成绩.实验2结果发现:关键诱饵在“无部分线索”条件下的错误回忆成绩显著高于“部分线索”条件下的错误回忆成绩;学过项目在“无部分线索”条件下的正确回忆成绩显著高于“部分线索”条件下的正确回忆成绩.研究结果提示:有意和无意两种提取抑制都可以降低错误记忆,结果支持基于激活与监测的双加工理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部分线索效应是指在学习一个词表后,呈现已学项目中的一部分作为回忆线索去回忆其他项目时,回忆效果反而不如没有线索组的效果好。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探讨了不同任务难度的部分线索效应。结果表明:(1)在中文词表记忆中存在部分线索效应;(2)随着学习材料难度的提高由部分线索造成的提取成绩的削减量降低。这一研究结果支持了部分线索效应的策略破坏假说。  相似文献   

4.
提取练习效应指相比同等时间的重复学习,对所学材料进行提取练习(即使无反馈)可使被试在之后的回忆测验中表现更好。早期研究从编码或提取单维度地对提取练习效应进行了描述性解释,新近以来,研究者整合了编码和提取在提取练习效应中的作用,从记忆加工全过程的角度考察了提取练习效应的产生机制,并得到诸多研究证据的支持。论文梳理了提取练习效应产生机制的各类假说,并重点分析比较了精细提取假说和情景背景假说,指出后者在解释提取练习效应上的优势。未来研究可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技术为情景背景假说提供更直接的证据,有关提取练习对于短期和长期记忆促进效果的争议也有待进一步解释厘清,同时如何在揭示其原理的基础上将其更高效地加以应用亦有待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协作抑制是指当人们在一个记忆小组中一起提取信息的时候,小组提取的信息总量比等量个体提取的信息总量要少.心理学研究者致力于从认知角度对该现象进行解释,主要的理论解释有提取策略破坏假说和提取抑制假说.前者认为小组成员的提取结果对组内其他成员的信息组织策略产生了干扰,导致小组的提取成绩低.而后者认为小组内成员的提取结果会抑制其他成员对非提取项目的表征,降低小组协作提取能力,出现协作抑制.本文对两种理论假说的提出背景,基本观点,证据支持及现有争论进行了介绍,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于对两种机制的关键矛盾点进行区别性检验、对不同认知机制在不同条件下成立可靠性的检验以及通过对编码阶段进行操控来进一步考察协作抑制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6.
过程分离程序下的自动化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春雷  朱滢 《心理科学》2002,25(4):446-449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的学习阶段涉及两类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化加工;与此相对应,记忆的提取过程可区分为有意识提取和自动化提取。研究者发现,自动化提取一般不受信息加工水平的影响,这被称为自动化提取的不变性。不过,在任务分离范式下的实验研究中会出现不变性受到破坏的情况。比如,学习阶段的概念编码有时会提高间接测验的成绩,不同的加工水平导致间接测验任务发生不同变化。同时,自动化加工也会影响直接测验任务的成绩。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任务分离范式的实验假设有关。任务分离范式把直接测验任务和间接测验任务分别等同于有意识记忆和自动化记忆的纯净测量,但这一假设通常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7.
FOK产生机制的再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凯  沈大为  李波 《心理学报》2001,34(1):13-16
通过用有意义联系和无意义联系的两种中文词对作为识记材料,在以前实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关于FOK(Feelingof Knowing)产生机制的两种理论假说,即靶项日记忆强度假说(或靶项目提取可能性假说)与线索熟悉性假说。实验结果表明,靶项目记忆强度和线索熟悉性程度都能决定FOK判断等级的高低,说明两种假说并非绝对对立,非此既彼。但此二因素都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显著影响FOK判断等级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提取练习效应的研究揭示了提取在记忆保持中的重要性,新近研究表明RPE的产生是编码和提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编码与提取时长对RPE的影响。实验1采用2(编码时长:3秒,10秒)×2(提取时长:8秒,13秒)的被试间设计,考察即时测试(5分钟后)条件下的RPE。实验2将最终测试的时间间隔延长至24小时。结果发现,延长编码时间有利于提高即时测试下的记忆成绩及记忆保持率,但这一优势随测试间隔延长而消失;延长提取时间在即时和延迟测试下均导致了更高的记忆成绩和记忆保持率。研究表明,编码时长对RPE的影响与测试间隔有关,提取时长是影响RPE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情绪障碍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退条件性恐惧记忆,研究证明基于记忆再巩固的提取-消退范式能有效消除或改写原有的恐惧记忆。本研究将提取-消退范式应用到更复杂的恐惧记忆中,采用多感官复合刺激(声音+图片)作为条件刺激,以皮电反应作为恐惧反应指标,考察采用单个线索(声音或图片)、复合线索(声音+图片)进行提取-消退对条件性恐惧记忆的消退效果有何差异。结果表明:声音线索提取-消退组出现了自发恢复和重建效应,图片提取-消退组只出现了重建效应,复合刺激提取-消退组未出现自发恢复和重建效应。说明由复合刺激线索引发的条件性恐惧,采用复合刺激中的单个较强线索或原有完整线索进行提取-消退,对恐惧记忆的消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记忆提取过程中元记忆监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波  韩凯 《心理科学》2002,25(2):222-223
自Ebbinghaus开创记忆的实验室研究途径以来,传统的观点认为记忆是信息的存储.用词串学习的范式模拟项目记忆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而且假定了记忆的对象是相互独立的基本单元,记忆成绩是以识记的项目总数中能够提取出的正确量所占的比例来表示的.这种记忆模型被称为储藏室模型(storehouse metaphor)。这种受输入约束(input-bound)的记忆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陈宏  梁明辉 《心理科学》2011,34(4):788-793
为检验普鲁斯特效应提取是否存在气味辨别确定的决策阶段,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分别以气味、气味词和不同辨认度的气味为线索,设置干扰任务,考察自传体记忆基于气味线索回忆的提取时间差异。实验一发现,语词标签和气味不一致条件,自传体记忆提取时间出现干扰效应,而气味一致条件未出现。实验二发现,难、易辨认度气味均有干扰效应。表明普鲁斯特效应提取存在气味辨别确定的决策阶段,它是气味本身和气味辨别确定所激活的气味语义表征促进了自传体记忆提取的“双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12.
学习判断是元认知判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个体对随后的记忆成绩的预测。当个体在多次学习-测验任务中学习词对时,学习判断出现了练习伴随低估效应。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并提出了多种理论,如线索应用模型,提取流畅性假说和基点-校正假说。但是,Koriat等人通过分析发现练习伴随低估效应可能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效应共同影响作用的表现,并由此提出了记忆去偏差假说。文章指出了目前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价值项目通常比低价值项目识记得更好。目前,尚不清楚项目价值会如何影响部分线索效应。将部分线索范式与价值导向记忆任务相结合(实验1),并进一步操纵编码条件(1-学, 2-学-测)和测验时程(即时测验,最终测验)(实验2),考察以不同价值的项目作为部分线索对不同价值测验项目再认的影响及其持久性。结果发现:线索项目和测验项目的价值均显著影响部分线索效应。具体而言:在1-学条件下,高价值线索使得高、低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受损均从即时测验持续到了最终测验,低价值线索仅使高价值测验项目在即时测验中受损。而在2-学-测条件下,仅高价值线索使得低价值测验项目的再认受损从即时测验持续到了最终测验。研究结果表明:项目价值影响部分线索诱发遗忘效应的强度及持久性,在从项目关联编码这一角度界定部分线索对记忆提取的作用时,还需考虑项目价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孟迎芳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926-1933
编码与提取是记忆的两个重要加工阶段, 虽然多数研究认为记忆的编码与提取过程是重叠的, 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证实了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这些研究主要从行为和神经成像两方面探讨编码与提取的非对称性关系, 并通过双加工模型及记忆两阶段神经生理学模型加以解释。综合以往研究, 编码与提取加工之间可能存在着多重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动作事件的再认记忆中,被试操作后的记忆成绩优于单纯的词语记忆(SPT效应)。人们认为操作促进了回想加工,而熟悉性是否对SPT效应起作用仍然存在分歧。研究采用无线索回忆再认范式,考察了信息提取失败时熟悉性对SPT效应的作用。结果显示:(1)SPT和VT两种编码都引发了稳定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RWCR效应)。(2)与VT编码相比,SPT编码引发更强的熟悉性加工,表现出无线索回忆再认的记忆优势。上述结果表明,即使无法正确提取细节信息,在SPT编码中被试凭借熟悉性辨认的能力仍然高于VT编码。该结果从信息提取失败的视角为熟悉性对SPT效应的作用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编码与提取干扰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非对称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迎芳  郭春彦 《心理学报》2007,39(4):579-588
以往研究表明在外显记忆中,编码与提取加工存在着非对称性,但在内隐记忆中,二者的关系并不明确,因此实验采用“学习-再认”范式,考察在编码或提取中分别附加的干扰任务对词汇判断或再认产生的影响。结果证实编码与提取干扰对内隐或外显记忆都具有非对称性的影响,但又存在着差异,即编码干扰会导致随后外显记忆成绩显著减少,而提取干扰对其影响较小,相反,编码干扰对随后内隐测验中启动效应的影响较小,但提取干扰会破坏启动效应,从而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以往研究多认同内隐记忆不会受到干扰的影响,但主要集中于编码时的干扰不会影响随后的内隐记忆提取成绩,而对于提取时的干扰是否也不会影响内隐记忆成绩仍存在疑义。该文在实验1采用学习-测验范式,通过在提取阶段设置同时干扰任务进一步考察提取干扰与内隐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提取干扰下并未发现明显的启动效应,即提取干扰破坏了内隐记忆。为进一步探讨内隐记忆的提取干扰效应是否源于记忆与干扰刺激同时呈现所引起的知觉表征竞争,实验2改变了记忆与干扰刺激的呈现顺序,结果表明不论干扰刺激在记忆项目之前或之后呈现,启动效应均受到影响。相比之下,提取干扰对再认成绩的影响并不明显(实验3)。上述结果表明,内隐记忆的提取干扰效应是源于一般认知资源的竞争,在提取过程中任何能够产生认知资源竞争的变量设置都可能会削减内隐测验中的启动效应。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习的主流观点认为学习主要发生在编码阶段,记忆提取本身并不产生和促进学习。但最近多项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记忆提取更能促进学习内容的长时保持。本文首先对记忆提取促进学习的实验证据做简要梳理;之后重点介绍关于记忆提取促进学习的多种解释机制,主要包括:侧重于从理论机制层面解释的记忆失用新理论,强调内在精细机制的精细提取假设,以及解释保持间隔(长、短)与学习方式(重复学习、学习-测试)交互作用的基于分布的二分模型;文章最后分析了当前研究记忆提取作用实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强调应从多角度揭示记忆提取练习促进学习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聂爱情  李梦思  潘如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0):1775-1786
在记忆领域, 编码与提取之间的关系始终备受关注。近37年(1980至今)的研究显示, 随后记住信息与随后遗忘信息在编码阶段关联的神经机制明显不同(该差异被称为相继记忆效应), 表明编码能够从神经机制角度预测提取。过去10年间(2008~2017), 研究者在顺承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 重点从编码任务中加工水平及目标导向对相继记忆效应的影响、提取任务对相继记忆效应的影响、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相继记忆效应异同、情绪项目和情绪背景对相继记忆效应的影响等角度展开研究。本文从上述四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梳理, 并从整合研究成果、完善理论模型、挖掘潜在社会因素、探究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以及加强应用推广等方面对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复述、提取抑制与有意遗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曦 《心理学报》1999,32(3):284-290
有意遗忘是关于记忆研究的另一种实验范式,对于在实验中出现的要求遗忘的学习项目的记忆成绩差于要求记忆的项目的结果,目前主人存在着两种理论解释:基于编码的理论和基于提取抑制的理论。该实验运用单字提示方式,采用控制较为严密的补笔测验方法和加入所谓的“无关项”,对有意遗忘的心理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实验表明:在单了提示方式下,被试在进行有意遗忘的过程中,既对记忆项进行了有意的复述又对遗忘项产生了提取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