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温涵  梁韵斯 《心理科学》2015,(4):987-994
拟合指数检验是评价结构方程模型(SEM)的重要环节。从协方差结构分析的角度将SEM与传统的回归模型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SEM需要拟合指数。揭示了目前几种流行的拟合指数检验的实质:基于卡方的绝对拟合指数(如RMSEA)检验的实质是重新设定卡方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不同于通常的.05),相对拟合指数(如NNFI和CFI)检验的实质是基于虚模型设定均方(卡方与自由度之比)降低到的比例;在NNFI大于临界值后,报告和检验CFI是不必要的。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方便实用的拟合检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均数与协方差结构模型侦查项目功能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释了运用多组均数与协方差结构(MACS)模型侦查多级反应项目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项目功能差异(DIF)的原理与程序, 以道德自我概念量表DIF的侦查进行示例, 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价。与项目反应理论比照, MACS采用系统的、迭代的方式利用修正指数来侦查DIF, 并提供多个拟合指数协同评价模型拟合;与标准验证性因素分析相较, MACS不仅能侦查非一致性DIF, 而且能侦查一致性DIF。运用MACS侦查DIF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用中文修订版罗森博格自尊量表(RSES-R)考察随机截距因子分析模型在控制条目表述效应时的表现。用RSES-R和过分宣称问卷组成的量表调查621名中学生。结果表明,随机截距模型在建模时,拟合指数良好、因子方差与负荷合理,自尊因子分与RSES-R总分有极高相关,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分离RSES-R得分的特质与表述效应。分离的表述效应因子分与受测者的自我提升水平具有显著但较弱的相关,表明表述效应与自受测者的社会赞许性有共同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成人依恋风格的潜在结构,采用成人依恋问卷对203名大一新生进行测量,通过因子分析、潜在剖面分析以及潜类别因子分析分别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因子模型优于单因子模型,4类别模型优于其他类别模型,3类别2因子模型优于其他潜类别因子模型;以上3个最优模型中,2因子模型优于4类别模型,4类别模型优于3类别2因子模型。因此成人依恋的潜在结构是连续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Neff编制的自我怜悯量表进行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总共对44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预测与正式测验,使用SPSS13.0和LISREL8.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修订后的量表包含6个维度、26个条目。②各维度和量表的同质信度在0.64-0.87之间;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各条目对所属因子有中度以上的负荷,抽取的6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55.09%。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优度指数、相对拟合优度指数、非标准化拟合优度指数为0.85-0.94,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59。结论:大学生自我怜悯量表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6.
项目反应理论(IRT)模型依据项目与被试的特征预测被试的作答表现, 是常用的心理测量模型。但IRT的有效运用依赖于所选用IRT模型与实际数据资料相符合的程度(即模型?资料拟合度, goodness of fit)。只有当所采用IRT分析模型与实际数据资料拟合较好时, IRT的优点和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Orlando & Thissen, 2000)。而当所采用IRT模型与资料不拟合或选择了错误的模型, 则会导致如参数估计、测验等值及项目功能差异分析等具有较大误差(Kang, Cohen & Sung, 2009), 给实际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因此, 在使用IRT分析时, 应首先充分考察及检验所选用模型与实际数据是否相匹配/相拟合(McKinley & Mills, 1985)。IRT领域中常用模型?资料拟合检验统计量可从项目拟合、测验拟合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并比较, 这是心理、教育测量领域的重要主题, 也是测验分析过程中较易忽视的环节, 目前还未见此类公开发表的文章。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各统计量的实证比较研究以及在认知诊断领域的拓展方面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一种新的量表分析方法——非参数项目反应理论模型(NIRT)分析艾森克人格问卷情绪稳定性分量表,并与参数项目反应理论模型(PIRT)进行比较。统计检验结果显示量表中24个项目与Mokken模型拟合,与2PLM有4个项目不拟合,Mokken模型可准确分析这4个项目。根据Mokken模型拟合程度删除项目后,平均项目信息量的增量明显高于根据2PLM拟合程度删除项目后的增量。分析过程展示了非参数项目反应理论模型用于分析人格量表的可行性、优势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心理和教育测量一般只能达到顺序量表的水平,其测量数据与被测因子间并非简单线性关系。题目因素分析是用来描述测量题目与因子间非线性关系的统计模型。题目因素分析主要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和基于项目反应理论两类方法,两类方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甚至可以看作是同一模型的两种表现形式。本文详细阐述了该关系,同时对两类方法在参数估计、模型拟合指标、测量一致性检验和支撑软件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便研究者选择最为适合其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测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研究从人格的角度,采取定性与定量两种分析手段,对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编制了测量个体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的量表。研究者首先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测量量表并进行指标验证。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合作与竞争倾向是两个独立的维度,并分别包含三个子因子,构成合作与竞争倾向的二维度三因子模型。研究者随后对模型的验证性分析以及多重效度检验,结果显示量表的信效度与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对神经质和抑郁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从大五人格量表中抽取的测量神经质的条目、反刍思维量表(RRS)和从SCL-90中抽取的抑郁条目,对912名中学生进行施测,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结果:①神经质、反刍思维各因子与抑郁两两呈正相关,且均达显著水平;②分层回归结果表明,神经质通过反刍思维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抑郁,症状反刍与反省深思是重要的中介因素;③中介模型的拟合指数为:x~2(df=5,n=912)=14.3,x~2/df=2.86,GFI=0.995,CFI=0.997,NFI=0.995,IFI=0.997,RMSEA=0.045。结论:反刍思维的症状反刍和反省深思因子在神经质和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媒体影响、体重指数和身体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测量法,考察了432名大学生的媒体影响、体重指数与身体自尊的关系。结果表明:(1)媒体影响、现实体重指数、理想体重指数和身体自尊各个分量表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2)根据变量的相关关系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有着较为理想的拟合指数,表明媒体影响、体重指数对身体自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何贵兵  杨鑫蔚  蒋多 《心理学报》2017,(10):1334-1343
他人与自我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远,则他人的获益或损失带给自我的效用就越小,此现象被称为社会折扣。虽然有一些研究探讨了金钱结果的社会折扣现象,但作为公共品的环境结果的社会折扣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未得到应有的研究。本研究以优劣空气天数为例,采用选择滴定程序,在损益两种情境下探索环境结果的社会折扣现象,并考察利他人格对社会折扣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比双曲模型,指数模型在损益两种情境下皆能更佳地拟合环境结果的社会折扣函数;(2)损益情境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影响环境结果的社会折扣程度,损失情境下的社会折扣程度随社会距离的增加而变大的幅度大于收益情境;(3)利他人格在社会距离对社会折扣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相比高利他人格者,低利他人格者的社会折扣受社会距离的影响较大。本研究对理解环境结果社会折扣和环保决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阳  温忠麟  付媛姝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1):1961-1969
常用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存在一定局限, 如χ 2以传统零假设为目标假设, 无法验证模型, 而RMSEA和CFI等描述性的拟合指数不具备推断统计性质, 等效性检验有效弥补了这些问题。首先说明等效性检验如何评价单个模型的拟合, 并解释其与零假设检验的不同, 然后介绍等效性检验如何分析测量不变性, 接着用实证数据展示了等效性检验在单个模型评价和测量不变性检验中的效果, 并与传统模型评价方法比较。  相似文献   

14.
温忠麟  侯杰泰 《心理学报》2008,40(1):119-124
Hu和Bentler(1998,1999)通过模拟研究推荐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临界值后,受到不少批评和质疑。此后有关拟合指数的研究重点不再是推出新的临界值标准。郭庆科等人的文章《不同条件下拟合指数的表现及临界值的选择》,仿照Hu和Bentler的做法,通过模拟研究推荐新的拟合指数临界值标准。本文旨在揭示这种做法的错误所在。用简单的Z检验,说明检验的临界值是不能通过模拟研究确定的。通过将一个特定真模型的众多错误模型分类,说明结构方程分析中真模型与错误模型差距的多样性,无法通过模拟一对真伪模型来代表。讨论了统计检验的本质和确定临界值的逻辑,还谈到应当从哪些角度检验和评价结构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编制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问卷。结果发现,(1)问卷由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学习管理、就业准备、人际交往、角色适应六个分量表构成。(2)各分量表及问卷的a系数分别为0.859、0.847、0.826、0.742、0.751、0.757、0.902。(3)验证性因素分析所提取的6个因子构建的模型拟合较好。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测量。  相似文献   

16.
根据Shift-Persist模型以及Kumpfer理论,探讨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模型(RM-BC)的构建。采用潜变量结构方程(SEM)对420名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韧性进行因子分析。RM-BC识别了3个主要的风险因子,分别是情绪困扰(焦虑、抑郁、疾病不确定感)、生理困扰(疼痛、呕吐、疲倦)以及侵入性想法;4个主要的保护因素是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共能解释乳腺癌患者67%的心理韧性变异以及54%的自我超越变异量,该模型增加了我们对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结构的理解,可以为今后其他的干预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及分析策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差不多所有心理、教育、社会等概念,均难以直接准确测量,结构方程(SEM,Struc-tulalEquationModelling)提供一个处理测量误差的方法,采用多个指标去反映潜在变量,也令估计整个模型因子间关系,较传统回归方法更为准确合理。本文主要用一系列有关学习动机的虚拟例子,指出每个问题的主要分析策略,以展示SEM在教育及心理学可以应用的研究范畴。文内探讨的方法包括:验证性因素、高阶因子、路径及因果分析、多时段(multiwave)设计、单形模型(SimpleModel)、及多组比较等。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介绍了评价和鉴定结构方程中构建的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的三个方面:整体拟合、内部拟合及复核效度检验.整体拟合评鉴主要是结合拟合指数,当拟合指数处于临界值时,应同时参照其他检验结果并根据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进行综合判断;内部拟合从项目质量检验、测验信度、平均变异萃取量和效度四个角度进行检验;复核效度检验在多样本分析中可分为宽松复核、温和复核和严格复核,但如果为研究样本所限,可以通过ECVI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测验使用的普及化,被试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上的作答反应时的获取也越发便利。为了充分利用项目反应时信息,单维与多维的反应时模型相继被提出。然后,在项目间多维反应时数据中,潜在特质速度之间可能存在共同关系(比如,层阶关系),此时现有的反应时模型并不能适用。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高阶对数正态反应时模型与双因子对数正态反应时模型。在模拟研究中,高阶对数正态反应时模型与双因子对数正态反应时模型的各参数都能被准确估计。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三组测验项目的反应时数据中,双因子对数正态反应时模型表现出更为优秀的拟合效果,同时基于多个统计量说明了局部与全局潜在特质速度同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在项目间多维测验反应时数据分析中,非常有必要考虑多维潜在特质速度之间的共同效应。  相似文献   

20.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尽管影响幸福的因素很多, 但社会比较是影响个体幸福感最普遍的因素。基于社会比较理论视角, 分别采用纵向追踪研究和日记法研究探讨了向上社会比较中典型情绪——嫉妒与幸福感的因果关系机制, 并首次尝试建立了嫉妒与一般主观幸福感(SWB, Subject Well-being)因子的循环假设理论模型。在研究1中, 对290名参与者进行间隔1年的两次(T1和T2)追踪调查, 探讨特质嫉妒与主观幸福感双因子模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 T1的特质嫉妒可以显著正向预测T2的消极情感(NA, Negative Affect)和SWB因子, 显著负向预测T2的积极情感(PA, Positive Affect)和生活满意度(LS, Life Satisfaction); (2) T1的一般SWB因子负向预测T2的特质嫉妒。在研究2中, 进一步采用日记法对178名参与者进行了持续14天的研究, 结果发现每日嫉妒仅能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双因子中的NA。首次基于社会比较的理论视角, 采用多方法学视角深入揭示了嫉妒与主观幸福感的PA、NA和LS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机制, 弥补了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不足。更重要的是, 还首次自主提出了嫉妒与一般SWB因子的循环假设理论模型, 对从社会比较理论视角去拓展、理解、重评SWB的社会基础提供了较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