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禅意三题     
开悟——生命的觉醒什么叫做“开悟”呢?“开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心见性”。佛陀出现于世就是为此一大事因缘,要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开佛知见,示佛知见,入佛知见。我们学佛也是要为此一大事因缘,即根据佛所开示的佛之知见而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是我们学佛的根本宗旨和根本出发点。因此,说“明心见性”,说“开悟”,并不是禅宗独有的,而是整个佛教的立足点。整个佛教都围绕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展开。“开悟”一般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7,(8)
<正>达摩祖师在《二入四行》的教诲中,揭示了中国大乘佛教的核心,无论是藉教悟宗的以解导行、舍妄归真的理入,还是以行促解的六度万行的行入,其旨归都是引导后世学人实现明心见性之目的。古德如是说,近现代祖师大德亦如是说。净慧长老在石家庄真际禅林丁亥年(2007)秋季七日禅修的开示中说:"人的转变,人的超凡入圣,其关键在开悟,一切没有想到要开悟的人,学佛就等于是枉费劳神。学佛,佛者,觉也,就是  相似文献   

3.
开悟一词可用于世间善法之上,也可用于出世善法之上。若能深知十恶业是感三途苦果之因而不作;知十善业是感人天福报之因而勤修,这是人天乘人在世间善法上的开悟。若于四谛法上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而终得解脱,是为声闻乘人在出世善法上的开悟。若能深知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而勤修观行,断除无明而永得出离,是为独觉乘人在出世善法上的开悟。上述三种开悟,虽皆是善,而较低级,不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开悟。若人能彻底通达缘起性空的绝对真理、人生宇宙的真实面貌,而在生活实践中不取不舍,真参实悟,达到言思道断、心行处灭的见性证真,这才是至极高尚、无与等伦的开悟。这种开悟是自觉觉他、成就无上佛  相似文献   

4.
觉悟     
《佛教文化》2011,(3):126-126
觉,梵语菩提Godhi,鸠摩罗什译作「道」,玄奘译作「觉」。「觉」有觉察、觉悟两层意思:觉察即察知恶事,觉悟即开悟智慧。佛家说:会得真理以开真智为「觉悟」。中国选要什么原有「觉悟」一词,见《荀子,成相》:「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  相似文献   

5.
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什么是世间呢?所谓世间就是四大五阴,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如果离开了这个世间,要求觉悟,就了不可得。我们要想在一念不生中,也就是无念、离念中去追求悟,更不可得。禅必须要起个疑念,在世间——也就是五阴和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所  相似文献   

6.
静之韵     
水静而鉴,火静而朗,心静而慧。 静,是一把打开悟门的钥匙;悟,是心灵睁开的一双明澈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我们能洞悉人情世事的幽微;有了这扇开启的悟门,我们便可觉知造化命运的归始,参透人生机缘的妙谛……  相似文献   

7.
学佛的过程是“信、解、行、证”。学佛的首要大事,就是要有“正信”。“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有了正信,才能有正解;有了正解,才能有正行;有了正行,才能有正证。信、解、行、证,四满成佛,也可以说,“信满成佛”。因为正信是正解、正行、正证的一个总因。所以佛教常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教讲的信,不仅是  相似文献   

8.
禅学是佛教的根本,是佛说一切教法中的大总相法门。这正是《华严经》所说的“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在开悟的人看起来,头头是道,法法皆真;见色闻声,无非这个,扬眉瞬目,尽是玄机。可是,对于迷昧的人来说,所谓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真是迷头认影,当面错过,翳眼空华,无中生有。我们要知道,开悟的人,所悟的就是这个禅!迷昧的人,所迷的也是这个禅。这样看来佛教的禅学的的确确是一切法门的大总相法门,也是我们信仰佛教,  相似文献   

9.
自《我画佛像》一文面世以来,仍有不少朋友和同道要问我:是不是皈依了佛门,是否佛家弟子的问题。为此,我明确以答复大家:在佛门里,我只是位学生,而非行者。正如,有位老师说得好:“佛学不是迷信”,入道者不该成为迷道者;其实质内含也在于一个“佛”字”。———佛者,觉悟也,学佛、信佛就是要我们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迷信,不要执著。自小,我便有个怪脾气,许是那所谓的“童心”吧!那就是,对一些没有弄明白的事,总好问个清楚,想个透彻,仿佛不弄明白就不甘心……于是,我在学了舞台美术,明白了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之后,便对水粉画,油画和国画都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七、日用生活禅一般初学佛者认为,修禅一定是在深山古洞中,两腿一盘,双目紧闭,不吃人间烟火,不问人间世事,与生活分离,与世间隔绝,是为修禅。殊不知真正的禅是不离见闻觉知的一切生活的。若离生活,则无禅可言。《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86]同经又云:"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87]问:为什么成就菩提不离世间、不离生活呢?答:菩提是觉悟义,觉悟要有所觉悟的对象,而世间就是菩提所觉悟的对象,作为菩提来讲就是能觉悟的般若智慧的圆满。一切众生虽然  相似文献   

11.
学佛探珍     
菩提 《法音》1997,(10)
学佛探珍菩提绪言我们常常都在谈论学佛的问题,但为什么要学佛?学佛的根本意趣究竟何在?这一问题却有许多人不甚明了。学佛并不是无意义、无目的,而是要想获得一种高尚、圆满的成果。学佛而能够深刻理解到学佛的根本意趣,进而感到非学佛不可,有这种坚强的信念,才能...  相似文献   

12.
般若,梵文音译,意译为“智”、“慧”、“明”,全称般若波罗蜜,意译为“智度”、“明度”,谓众生得以度到涅槃彼岸的智慧。《大智度论》中说:“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依此看来,佛家之根本不是教,也不是学,而是法。佛法即觉悟之法,彻悟宇宙人生真谛之法,这就是般若。  相似文献   

13.
《大乘起信论》树立“体用不二”的心体论,统一染与净、觉与不觉、体与用,提出“真如本觉”和“染净互熏”的新思想.真如能随缘而入生灭流转,染而不染,又能以内在的本觉智性和熏习力实现沿流而返的自我救赎.通过真如熏习的内在机制与本觉自证的修行实践,众生可返染成净,实现心灵的净化,共同建设人间净土.  相似文献   

14.
“发菩提心”这句话,凡是学佛的人都知道,并且作为一句互相鼓励精进修行的口号。我认为这句口号在佛门中经常喊喊是有好处的,它不但可以消除大家一些自私自利的我执偏见,同时更可以鼓励和提高大家为芸芸众生服务的积极精神。什么是菩提心?菩提二字是印度语,译成中国文就是一个觉字,所以菩提心就是自觉觉他的心,也就是说,自己觉悟了,还要把自己觉悟的道理去告诉他人,使他人都共同得到觉悟,这就叫做菩提心。如果自己觉悟了,不去觉悟他人,这就不叫菩提心。  相似文献   

15.
漫漫人生路     
莫子 《佛教文化》1995,(3):24-25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释迦牟尼佛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从而发下大愿,要追求了脱生死的真谛,终于在菩提树下完成了无上正觉。 佛探寻人生的究竟是从“苦”字开始的,所以佛陀说法先说“四谛”,“四谛”第一谛就是“苦谛”。也就是关于苦的真理。 人因为有身,便有痛苦。人身是苦的聚合之所。 虽然人生是苦,人身又是苦之聚合所,但在这世界上要修人身也颇不易,需要多种善因的。可谓:人身难得!  相似文献   

16.
一、顿悟成佛的切实依据《顿悟入道要门论》说:“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顿悟成佛,始倡于道生。慧能六祖,实践其说,而建立顿悟成佛的一大法门,为后来禅宗代代相承不变的宗旨。佛是出类拔萃的智者,也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人。佛的成就如是伟大,为何可由顿悟而成呢?这是因为一切有情本来具有“佛性”、“本心”、“真心”、“如来  相似文献   

17.
所谓禅师的悟道因缘,在这里是指促使一位久经修行的禅师开悟的那一种增上缘。禅门的修学,有时历尽千辛万苦而不悟,而最终却因为某种特殊的因缘际会,便一下子叩启了禅师的智慧之门,使他们洞察了人生与宇宙的真谛。这在得道的禅者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过这样一种修学体验。因此,我们研究禅者的悟道因缘,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对禅悟作一些了解,或许对禅修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今综括禅师们的悟道因缘,略作分类,稍加评述,略陈如下。一、于言下即得在丛林中,颇有一些上根利器,他们因为具有超凡的悟性,所以,经名师一指点,当下便彻了心疑,洞见玄奥。以…  相似文献   

18.
《金刚经》是专门讲般若的,六祖传授的法要是从《金刚经》来的,悟也是从《金刚经》开悟的。《坛经》第一品专门讲这一点。《坛经》第二品是专讲般若,我们讲禅宗要借教悟宗,宗不能离开教,不能象后来一些讲禅宗的过份强调祖师们所用的那些方便,而把教丢在一边。六祖并没有离开教,东山法门就是从《金刚经》来的。《心经》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  相似文献   

19.
陈兵 《佛教文化》2010,(4):14-17
<正> 一、禅宗之悟与修关于开悟,禅宗有解悟、证悟之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三说,由顿悟而渐修者,是就解悟而言;渐修顿悟、渐修渐悟、顿修渐悟,皆就证悟而言。"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证悟"。是则宗密所言证悟,是指见道证果时的悟,即惠能所谓"证果渐中顿";解悟则指证果前的悟,即《楞严经》所谓"理则顿悟",惠能所谓"悟法渐中顿",只是悟心性之理,安心,得正见,非实证。以此为准则衡量,则达摩二入之"理入"(由修壁观安心)及《坛经》"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一悟即至佛地"等语,皆讲解悟,"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当指见道证果时的证悟。憨山《示参禅切要》对解悟、证悟的解释则有所不同: 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见,于一  相似文献   

20.
因果轮回说,是佛教存在的基础。世人多因无明所遮,未究此理。贾题韬居士在口述的《修净土宗渐次触及实质》一文,谈到学佛因缘,他就是从究竟人生、解决三世因果等核心问题入手,发心研读佛经。之后,他又从研究中观,接触唯识及与西藏大德的参学里,“思想上豁然产生一条把握透视人生的崭新途径”。如此的精进渐学,为刚入门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学佛因缘,殊胜且迥异,只要本着求真和正信为导向,了生脱死的根本同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