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这个秘密可以概括为"实践中主客体的对立同一"。"主客体的对立同一"有别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理解的"不同性质的东西的对立同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键步骤是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客体"范式用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既相当于又不同于传统理解的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马克思哲学中的三组基本关系及其相应的矛盾运动都可以用主客体的对立和同一来描述: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对象化意味着主客同一,异化意味着主客对立;在人对物的关系中,私有财产意味着主客对立,共产主义意味着主客同一;在人对人的关系中,主奴关系意味着主客对立,自由个性意味着主客同一。因此该原理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具有重要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晓光 《法音》2006,(1):20-24
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是一切认识理论的基础,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乃至印度哲学无不如此。在佛教中,唯识学是最具系统性的反思认识理论,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也自然成为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西方哲学中,主体与客体一般被理解为分化对立的存在,如灵与肉的对立、心与物的对立、人与神的对立等等,这都是从主客关系中衍生出来的问题。主客二元的对立,是人们的常识性认识,然而从本体论角度考量,产生二元对立的根源是什么?最终如何统一或消解这种二元对立?这是西方哲学乃至神学十分关切的大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西方科学也有力图解决此问题的意图。…  相似文献   

3.
从“理气合一”到“心性合一”,再到“心理合一”,构成黄宗羲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骨架。如果说“理气合一”是从客体方面阐述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属性,“心性合一”是从主体方面阐述人的存在及其属性,那么,“心理合一”则是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讨论主体精神对性理和物理的认识问题,这就是黄宗羲哲学中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4.
<正> 从“理气合一”到“心性合一”,再到“心理合一”,构成黄宗羲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骨架。如果说“理气合一”是从客体方面阐述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属性,“心性合一”是从主体方面阐述人的存在及其属性,那么,“心理合一”则是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讨论主体精神对性理和物理的认识问题,这就是黄宗羲哲学中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5.
王振武把认识定义为“主体对信息的选择”;“认识的本质属性不是反映性,而是选择性。”这一定义首先是模糊了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对象只能是进入实践领域并与主体密切相关的客体,而信息作为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中介物,作为外部客体的结构、功  相似文献   

6.
以“客观性=在我们之外”为标志的古典物理学实在论,日益受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冲击,而为现代物理学实在观所取代。后者的认识论模式是:“客体——认识条件——主体”,这一模式表明,物理实在必然与认识条件相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现代物理学启示我们,真正的客观性在于保  相似文献   

7.
论主客间认识关系的主体间情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认识活动直接涉及两类关系: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以及主体与主体的互识(交流、传讯)关系。正象主体对客体的实践关系必须以主体间交往实践或社会互动为前提一样,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也直接以主体间的社会交流为前提。主客间认识关系总是现实地被主体间关系所中介,总是在一定的主体间社会传讯的情境下发生和实现。哲学认识论,作为人类  相似文献   

8.
把人的能动性称之为“主观能动性”,是我们长期使用的一种提法。这种提法是否科学?我认为有商榷之必要。这里的问题在于,人的能动性是否必须冠之以“主观”二字,也就是说,把人的能动性归结为“主观”能动性是否妥当。“主观”这一概念有其特定的涵义。“主观”是相对于“客观”而言,是指人的认识、意识、精神方面。而自觉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属性。这种能动性,是人作为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方面。人对客体的关系,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人  相似文献   

9.
乔清举 《孔子研究》2023,(1):45-52+158
儒家哲学本质上是生态哲学,“生态儒学”概念可以成立。儒家把自然分为动物、植物、土地、山川四种对象,从宗教、道德、政治法律三个维度对这些对象提出生态性质的认识和对待措施。生态儒学有一个由气、通、和、生、时、道、仁等概念构成的范畴体系,有一个由生态本体论、生态功夫论、生态境界论构成的生态观,有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发展史。儒家哲学主张的心灵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国际和谐,都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生态儒学不仅可以推进对于儒家哲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理解,也有助于推进对于哲学本身的突破,促使我们重新认识“主体”“客体”概念,重建主客关系理论,由此对世界哲学进行第二次启蒙。  相似文献   

10.
"圣人"观念在现代社会看似已不合时宜,但在传统儒学中却不可或缺。儒学本身是一套以希圣、成圣为精神追求的完整学问。在儒学的发展中,圣人观念有治统化和心性化两个层面的偏向,而治统化的圣人观逐渐淡化,转以心性的成就作为对圣人的主要规定。儒家的圣人观念大体上可以说是人伦与天道的统一,人性与圣性的统一,循理与自由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个体与全体的统一。其在历史中呈现出越来越开放、越来越通俗的趋向,圣人之德从殊德转为总德,从绝德变为通德。儒家圣人观蕴含了儒家式的古典平等、自由观念,对人生和世俗社会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功能。圣人之旧德蕴含了沟通现代新德的可能,且别具优越的特质,对现代社会和人生可有其价值理想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李健 《哲学动态》2022,(12):62-69
对老子的“自然”概念可作两层分疏:“法自然”与“辅自然”。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言,从文法修辞上可以还原为“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人法地、天、道也就是人“法自然”(自然是地、天、道的本质),人“法自然”的诠释路线可以克服“道法自然”的诠释困境。就“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百姓皆谓我自然”而言,讲的是圣人“辅自然”,意在君王应顺辅百姓之自然。其他关于“自然”的原文及思想,均可统摄在“法自然”与“辅自然”的两层义涵之中。人“法自然”是在天人(天道与人道)关系里讨论修身智慧,是向上法(人取法地、天、道之自然),凸显天道的本原地位;圣人“辅自然”是在君民关系里讨论治国智慧,是向下辅(圣人辅百姓之自然),凸显民的自主性地位。  相似文献   

12.
良知与自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阳明的良知说,充分显示了人的主体性,达到了儒家主体哲学的高峰。但是这所谓主体,既不能理解为主客对立意义上的认识主体,也不能理解为“本体即实体”意义上的道德主体,只能理解为“天人合一”论的德性主体或生命主体。作为生命主体,良知与自然界有一种息息相关的有机联系。阳明说,良知是“灵明”,这首先是从人与自然界的“感应之机”上说的。所谓“感应”,不是反应与被反应,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是相互感通的关系。物我相通,内外相通,天人相通,我的灵明就是天地万物的灵明,是一体相通的。阳明又说,良知不是一团血肉之心…  相似文献   

13.
未来学是以物质世界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未来学的预测方法是要解决人的主体预测与客体“未来”的矛盾。“未来”不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又是研究的客体。未来学的哲学意义就在于把“未来”纳入了认识客体。扩大了客体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评价客体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具有崭新特质的思维,也即从实践观点出发的“实践思维”。 1 实践观点是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区别于自然物的本质性活动,实践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属性。只有在以生产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渐产生出人与自然的矛盾、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思维与  相似文献   

15.
周磊 《现代哲学》2020,(2):131-136
明儒王廷相以孔子的“性相近”批判朱熹的“性善论”,并且重构了“性善论”人物谱系,其背后始终贯穿着对“生之谓性”的阐发这一线索。在王廷相的“气质”人性论中,先天“气禀”所带来的“善性”与“恶性”在整个人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重点在于后天通过“变化气质”以改变人性。变化气质存在两种情况,分别通向“善性”与“恶性”,其差别在于是否研习、践行“圣人之教”。王廷相通过区分两种“知识”系统以及设定人人都有“为善之才能”,为个体向善准备了理论前提。而其对人性滑向“恶性”的警惕,凸显了“圣人之教”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主客同一的心理学研究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内涵、发展脉络及历史地位。作者认为,主客同一研究范式体现着心理学的人文科学定向,张扬的是人有别于自然物的“天使”形象,展示的是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生活”,试图从内部体验、直观以达成对人的独特本质洞察的“内观心理学”境界。它和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均可在未来心理学中获得各自合理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一、主体和客体的多种存在形式思维与存在是抽象程度最高的哲学范畴。要从认识论角度深入考察思维与存在怎样走向同一的辩证途径,必须把这个哲学基本问题加以深化和具体化,引入主体和客体范畴。认识主体有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两种存在形态,有必要把认识的个体发生和系统发生统一起来构成认识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首先是活生生的、实践活动中的个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列宁充分肯定了黑格尔把  相似文献   

18.
元记忆研究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凯 《心理科学进展》1994,12(1):29-336
本文简要介绍以L.O.Nelson为代表的关于元记忆理论框架的观点。人类认知过程应区分元水平和客体水平。对记忆过程讲,相应区分为无记忆和客体记忆。依据二者间信息流方向的不同,无记忆的作用分为控制和监测。它们在记忆的不同阶段交互起作用、认识元记忆与客体记忆的关系,对认识人与计算机记忆的本质差别,以及人类复杂记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西方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分(包括主体性原则)为主导。中西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之不同带来了两者一系列不同的特征,其中有的特征又有共同之点。 中国传统哲学因重天人合一,不分主客,故较少关于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认识论,不重自然科学而侧重于讲人如何生活于世界之中的人生哲学和人伦道德哲学;中国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因重天人合一,而又把封建道德原则的义理之天与天人合一紧密结合在一起,于是造成了中国传统哲学长期以“天理”压人欲的特征。这两个特征可以简单归结为缺乏科学与缺乏民主两者。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因重主客二分,故注意发挥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和人对统治者的主体性,这两方面的主体性在近代哲学中就表现为科学与民主这两个概念的明确建立和发展,这也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两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彭运石  谢立平 《心理科学》2006,29(3):763-766
本文考察了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内涵、发展脉络与历史地位。作者认为,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张扬着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定向,体现的是人作为自然物的形象,展示的是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现象”,试图以实证方法揭示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外观心理学”境界。它和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均可在未来心理学中获得各自合理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