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柯学  白学军  隋南 《心理科学》2001,24(3):276-279
本文从脑的解剖和功能结构、神经网络联结及其突触活动基础角度,对视知觉无意识加工脑内可能存在的信息加工方式进行了探讨。视知觉无意识加工既是一个不同特征在大脑的不同区域被平行分布加工的过程,也是一个涉及正向和反向的信息序列加工及意识与无意识相互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根据阅读眼动的实验资料 ,提出脑内信息加工的时间不连续性假说 ,认为脑内加工相继信息间存在暂时性中断。最近观察到的注意间隙现象为这一假说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离散还是连续?——语义信息加工性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个行为实验,采用句子核证作业,将SAD技术和普通反应时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语义信息加工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实验一采用普通反应时实验,探讨了语义信息加工机制的性质,结果表明,在熟悉度、语义距离和快慢反应时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说明在语义信息加工中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加工机制,熟悉性是影响这两种不同性质加工机制的因素。实验二采用SAD技术,研究熟悉性对语义信息加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熟悉句中的部分信息积累具有离散的趋势;而低熟悉句中的部分信息积累则是连续的,进一步证明了两种性质加工机制的存在。结论认为:语义信息加工中存在着两种性质的加工:离散性加工机制和连续性加工机制,熟悉性是影响二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十多年来儿童青少年信息加工发展的机制以及脑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采用减法反应、指数函数、双曲线函数、微观发生设计、横断设计、脑超慢波等方法,研究了信息加工速度、信息加工策略、信息加工的空间、信息加工的脑机制等问题,对信息加工的发展机制、内部过程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信息加工的模型和策略发展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Tversky的实验设计,对非抑郁和抑郁症状中学生的回忆、再认和启动效应进行了探讨。实验发现,抑郁症状中学生对自我相关生活事件信息加工存在负性回忆、负性再认、负性启动和负性加工偏向;抑郁症状中学生对自我相关生活事件信息加工的回忆具有情境一致性;对再认材料的不同加工深度影响抑郁症状中学生自我相关生活事件信息加工的再认;抑郁症状中学生对自我相关生活事件信息加工的负性启动主要是由于对负性条目、中性条目的负性偏向加工引起  相似文献   

6.
探讨面孔整体性加工方式下结构信息和特征信息加工之间的关系。通过聚焦窗口技术在结构信息和特征信息的权变过程中考察二者对面孔整体性加工的影响, 从而进一步确定两类信息的加工关系模式。结果表明: 面孔以整体的方式进行加工; 结构信息加工系统和特征信息加工系统两者并行存在, 在当前实验任务中两类信息加工之间为竞争关系; 面孔以结构信息加工为主还是以特征信息加工为主取决于两类信息在当前任务中提取和加工难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Jacoby的加工分离程序,对记忆测验中图片的社会性特征与非社会性特征的外显记忆现人隐记忆贡献进行分离,考察了对社会性信息的加工中内隐记忆的贡献是强于对非社会性信息加工的内隐记忆贡献,还是相反。结果表明:对社会性信息的加工中内隐记忆的贡献强于对非社会性信息加工的内隐记忆贡献。另外在本实验研究结果的启发下,提出了内隐和外显记忆的“钢筋水泥”结构性模型的假设。  相似文献   

8.
论脑内信息加工的模式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认知过程的实验事实 ,讨论脑内信息加工模式的转变过程 ,提出脑内信息加工模式两类转变的理论 ,即模式转变可分为短时程模式转变和长时程模式转变两类 ,它们具有不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摘 要 以高低强迫倾向个体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不同概率情景设置的Flanker任务中的信息加工灵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强迫倾向个体的信息加工方式相对较缓慢、单一,以集中加工方式为主;高强迫倾向个体对情境的变化较少做出反应,在信息加工的灵活性上存在缺陷,而低倾向个体的信息加工方式相对较灵活;高强迫倾向个体不易受线索提示的影响,对信息加工方式的策略性调控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0.
情绪刺激的特定加工路径使其能够有效捕获注意并获得加工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加工优势。然而,由于信息加工资源的有限性,由情绪信息引发的、不受自上而下认知因素影响的加工优势并非一直存在。本文根据情绪刺激在信息加工过程不同阶段的加工特点,阐述了情绪注意效应与自上而下注意效应在知觉阶段的注意选择过程中的交互影响,以及在执行控制阶段,情绪刺激加工与执行控制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Writing about dreaming, the poet Raymond Carver said “I feel as if I’ve crossed some kind of invisible line”. In creative people, the “line” between wake, dreaming and psychopathology may be porous, engendering a de-differentiated, super-critical, hybrid state. Evidence exists for a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ity and psychopathology but its nature has been elusive. De-differentiation between wake, sleep and dreaming may be the common substrate, as dream-like cognition pervades wake and wake-like neurophysiology suffuses sleep. Chaos theory posits brain states as inherently labile, transient and dynamically unstable. Over and above transient dissociations, an enduring and, sometimes, progressive, de-differentiation may be possibl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sleep and dreaming facilitate creative insight. In consequence, a mild to moderate form of de-differentiation may enhance creativity but if wake-like neurobiology permeates sleep this may disrupt sleep-dependent memory processing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If de-differentiation is progressive and enduring, various forms of psychopathology may result.  相似文献   

12.
Verbal narratives provide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can be very long, yet readers and hearers often effortlessly fill in the gaps and make connections across long stretches of text, sometimes even finding this immersive. How is this done?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event-indexing situation modeling and complementary accounts of narrative emotion have suggested answers. Despite this progress, comparisons between real-life perception and narrative experience might underplay the way narrative processing modifies our world model, as well as the role of the emotions that do not relate to characters. I reframe narrative experience in predictive processing and neural networks, capturing continuity between fiction, perception, and states like dreaming and imagination, enabled by the flexible instantiation of concepts. In this framework, narrative experience is more clearly revealed as a creative experience that can share some of the phenomenology of dreams.  相似文献   

13.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脑机能模型的研究概况。总结脑信息处理的三个特性:选择性、适应性及协同性,并论述了涵盖此三个特性的神经元群选择理论。基于神经元群选择理论,提出神经元群的三种类型,并据此建立脑信息处理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依恋风格的神经机制研究有助于更深层次理解依恋行为与类型:N1、N200、N400和P300等脑电成份的差异反映了不同依恋风格在编码、提取及注意资源分配上的不同; 额叶皮层、扣带回皮层、颞极、杏仁核、海马等脑区可以反映不同依恋风格在信息加工性质和注意资源分配上的差异。已有研究除安全依恋和非安全依恋策略的有效性在脑成像上的研究与依恋理论一致外, 其余研究还存在争议。未来的研究可深入探究更高质量的依恋测量工具, 依恋风格对内隐刺激加工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 细化依恋风格在信息加工不同阶段的神经活动和脑成像研究; 以及关注依恋风格对信息加工影响差异的脑机制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lucid dreaming (awareness of dreaming while dreaming)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brain activity over frontal regions during rapid eye movement (REM) sleep. By applying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 we aimed to manipulate the activation of 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 during REM sleep to increase dream lucidity. Nineteen participants spent three consecutive nights in a sleep laboratory. On the second and third nights they randomly received either 1 mA tDCS for 10 min or sham stimulation during each REM period starting with the second one. According to the participants’ self-ratings, tDCS over the DLPFC during REM sleep increased lucidity in dreams. The effects, however, were not strong and found only in frequent lucid dreamers. While this indicates some preliminary support for the involvement of the DLPFC in lucid dreaming, further research, controlling for indirect effects of stimulation and including other brain regions, is needed.  相似文献   

16.
自我面孔识别是自我参照加工的一种研究范式, 反映了人们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区分识别出自我面孔的过程。自我面孔识别的脑区定位涉及前额叶、脑岛、扣带回、颞叶和顶叶等脑区的协同作用, 其认知加工有三个阶段:低水平的感觉处理阶段, 对自我参照的面孔信息的处理阶段和身份辨别阶段。在今后的研究中, 应该在时程上区分自我面孔识别的各个加工过程, 并且结合脑区定位结果, 明确自我面孔识别的各加工阶段及认知成分。  相似文献   

17.
人声是人类听觉环境中最熟知和重要的声音, 传递着大量社会相关信息。与视觉人脸加工类似, 大脑对人声也有着特异性加工。研究者使用电生理、脑成像等手段找到了对人声有特异性反应的脑区, 即颞叶人声加工区(TVA), 并发现非人类动物也有类似的特异性加工区域。人声加工主要涉及言语、情绪和身份信息的加工, 分别对应于三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神经通路。研究者提出了双通路模型、多阶段模型和整合模型分别对人声的言语、情绪和身份加工进行解释。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讨论人声加工的特异性能否由特定声学特征的选择性加工来解释, 并深入探究特殊人群(如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声加工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8.
时间既是人类信息加工的对象, 也是(非时间)信息加工的制约因素。数十毫秒至数秒之间的时间加工与人类日常生活关联紧密, 譬如主观计时、演奏及言语等活动。根据以往文献分析可知, 在该时间区域内, 20~ 60 ms、1/3~1 s、2~3 s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时间参数, 但是支持这些参数的证据尚存分歧。首先从“时间信息加工”和“信息加工的时间特性”的视角介绍时间参数的基本观点及其提出背景, 然后基于“时间信息加工”视角从行为学研究、脑损伤研究、神经药理学研究, 脑电研究、脑成像研究、经颅磁刺激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研究等领域介评了1/3~1 s和2~3 s分界区域的证据, 接着基于“信息加工的时间特性”视角从时序知觉阈限研究、感觉运动同步研究、主观节奏研究、言语行为研究、知觉逆转研究、返回抑制研究及失匹配负波研究等领域介评了20~60 ms和2~3 s时间窗口的证据。未来研究既要注意构建基于分界区域与时间窗口的更强解释力的理论假说, 也要厘清分界区域与时间窗口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