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年7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心理研究所在北京科学会堂联合召开“人工智能哲学问题”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自然科学工作者、哲学工作者共六十人。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结成联盟,共同讨论人工智能哲学问题,在我国还是第一次,现将座谈会上讨论的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湖北省哲学学会、湖北大型企业应用哲学研究会等29个单位发起组织的“应用哲学讨论会”,于1985年4月23日至27日在武汉召开。全国各地90多个单位的150名哲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这次讨论会的目的是交流近几年来马克  相似文献   

3.
1929年2月23日至25日,当时蜚声世界哲学论坛的现代现象学之父爱德蒙特·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年)应法国“日尔曼研究院”和“法国哲学协会”的邀请,在巴黎索邦大学“笛卡儿阶梯教室”作了四次题为“先验现象学导论”的讲座。这些讲座的讲稿便构成了代表胡塞尔中期思想特征的重要著作《笛卡儿沉思录》(以下简称《沉思录》)。在开场白中  相似文献   

4.
德国技术哲学的历史与现状 --访李文潮教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楠 《哲学动态》2003,(10):17-24
20 0 3年 3月 7日~ 15日 ,柏林理工大学哲学系李文潮教授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了题为“德国技术哲学的历史与现状”的学术讲座。该讲座深入浅出 ,全面展现了作为技术哲学发源地的德国的技术哲学历史与现状。李文潮教授系德籍华人学者 ,德国柏林 -布兰登堡科学院莱布尼茨编辑部研究员、爱尔朗根大学客座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莱布尼茨哲学、 17世纪西方哲学史、佛教哲学、科技哲学、技术伦理、 17世纪基督教传教史。主要论著有 :《佛教哲学思维引论》 (德文版 ,1999) ,《莱布尼茨与中国———纪念莱布尼茨〈中国近事〉发表 3 0 0周年国际研讨…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哲学学会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开始,举办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流派讲座。本期讲座的内容是:批判地介绍现代外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演变。通过讲座,使大家初步了解现代外国唯心主义哲学各种流派在不同历史时期怎样适应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的需要而出笼;了解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怎样表现为马克思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于1982年6月21日至24日召开汉—唐哲学研究座谈会,与会者有石峻、王沐、李希泌、杨宪邦、易一介、徐敏、辛冠杰及其他在京的中国哲学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30令人。会议期间,回顾了汉—唐哲学研究情况,议论了汉—唐哲学的范围和特点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汉—唐哲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座谈会呼吁全国哲学史研究工作者加强汉—唐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年会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三论”(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6月5日至11日在西安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陕西省哲学学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共陕西省委党校、解放军西安政治学校、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大学等十个单位联合发起召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工作者、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230余人参加了会议,提供论文110多篇。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社会科学》(甘)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的全国信息哲学问题研讨会,于1986年9月10日至15日在甘肃省敦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36人参加了会议,提供论文24篇。与会者通过论文、会议讨论与交谈,研讨了信息科学问题和信息的哲学问题,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四月十日和十八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北京市哲学学会,邀请在京的部分哲学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座谈历史唯物主义范畴、原理、体系的研究工作问题。与会者围绕会议议题,各抒已见,畅所欲言,会议开得生动活泼。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一致认为,开展历史唯物主义范畴、原理、体系的研究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进一步拨乱反正的需要,也是哲学工作者适应新时期新任务的需要。有些同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外国哲学学会和高等院校哲学教学研究会,于1982年11月10日至13日,在沈阳联合举行萨特存在主义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辽宁地区哲学工作者47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王克千应邀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浙江省哲学学会于4月4日至7日在杭州召开了第四届年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各地哲学工作者135人,提交论文40篇。会议着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哲学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的、创造性的工程。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辩证法统一原理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哲学工作者要以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和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开展的大好形势下,来自福建各地以及北京、上海的五十多位哲学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于10月8日—13日聚集在  相似文献   

13.
广西哲学学会于十二月四日至六日,在南宁市举行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有各大专院校、各地、市、部队和区直属单位以及广西社会科学院的哲学工作者共六十多人。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术讨论会于5月21日至26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各高等学校、党校以及各个盟、市的哲学专业工作者及业余工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民族研究所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学院、辽宁大学、中国军事科学院的代表,共150多人。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千奋勇同志,内蒙古  相似文献   

15.
要使哲学工作者和哲学研究工作革命化,从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就必须实行哲学工作者同工农群众结合。同工农群众结合,是哲学工作者和哲学研究工作革命化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6.
1985年6月8日至20日在南宁市召开了全国苏联哲学讨论会,这是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研究苏联哲学的专业性学术会议。来自各地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共56人参加了讨论会,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一些苏联哲学研究中的新问题、新见解、新材  相似文献   

17.
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工学院联合发起召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讨论会,自6月4日至6月11日在同济大学举行。全国各地近50名哲学工作者和上海的一些哲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首先,会上重点讨论了认识源泉问题,其中涉及到如何理解“认识”、“认识的源泉”等概念,如何估价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  相似文献   

18.
由东北地区外国哲学研究会和延边大学联合发起的日本哲学史学术讨论会,于八月九日至十六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哲学研究机构,大学哲学系和出版社的专业工作者共四十五人。这次会议是东北地区日本哲学史专业工作者的第一次盛大聚会,也是建国以来国内首次召开的日本哲学史专题学术讨论会。由于国内  相似文献   

19.
1992年7月22日至25日,会议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会议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意义”这一主题,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一、哲学研究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与会同志认为,当前大改革大开放的新形势既是对哲学研究工作的一个挑战,也给哲学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面对新的形势,应在继续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发展应用研究;通过发展应用研究促进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哲学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察,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作了精辟的阐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