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幼儿画报》上有一篇叫作《三个猎人》的故事,故事说:  相似文献   

2.
教会书坊     
《天风》2006,(3)
《耶稣的故事VCD》(上下部4张)定价:28.00元本片根据圣经《约翰福音》为主线,综合四福音记载关于耶稣的内容拍摄。生动展现耶稣受试探、迦南婚宴、呼召门徒、使拉撒路复活、耶稣被钉死、复活等重要场面。描写了耶稣丰富的情感世界,他的喜怒哀乐,是人可亲可近的救主。本片制作精美、表现真实、感人至深。《大卫的故事VCD》(上下部4张)定价:28.00元本片根据圣经《撒母耳记(上、下)》记载的内容拍摄, 讲述大卫的一生。巧妙地运用《诗篇》内容作为旁白,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给观众创造良好的观影体验,功夫巨星成龙拍戏很少用替身。在拍摄时,成龙曾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受伤。有一次,成龙受邀参加一档观众主要为青少年的访谈节目。谈及他受伤之事时,成龙告诉大家,他全身上下伤痕累累,已没多少好地方了。例如,1978年,拍摄电影《蛇形刀手》时一颗牙齿被踢掉;1986年,拍摄电影《龙兄虎弟》时从树上摔下,导致脑出血,左耳头骨凹陷,碎骨内移,差点儿要了命;拍摄《十二生肖》时,从半空坠落,摔倒在地几分  相似文献   

4.
正1998年,他正式进入影视圈,每年有一到两部作品问世。但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却异常漫长。从产生创作冲动到最后完成拍摄,长篇巨制《西藏秘密》整整花费了14年。那年,他跟随著名导演翟俊杰拍摄《西藏风云》。开拍前,他有机会走进档案馆,看到很多绝密史料,眼前这些泛黄纸张,讲述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心路历程。完成《西藏风云》的拍摄后,他觉得  相似文献   

5.
作为民国时期新华影业公司发行的刊物,《新华画报》具有明显的商业诉求、明星消费、民族立场与现代启蒙等特点。因此,透过《新华画报》这个载体,管窥孤岛时期的电影作品及其相关论述,对于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那个特殊年代的新华影业与当时上海影人的理论表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1988年第十届“百花奖”评选结束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获得最佳故事片奖,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孙悟空智斗牛魔王》获得最佳美术片奖,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白娘子》获得最佳戏曲片奖。值得一提的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导演是个只有二十五岁的青年人。授奖大会以后,西安电影制片厂邀请这三部片子的导演前去介绍经验。他们三人都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期的中国处于内忧外困之中,但上海作为租界区,却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现代都市。特别伴随现代印刷技术的引入,出版物作为全新传播载体获得空前发展。在整体出版格局中,《良友》画报占据着独特位置,在塑造都市现代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电影同样具有大众媒介属性,在当时的都市氛围中又往往同样具有现代和摩登含义。因此从媒介交互视野下,分析《良友》对电影的报道特征,便具有探究民国上海都市现代性的意义。电影借《良友》达到宣传目的,而《良友》也借电影增强了自身摩登形象。因此,呈现和互动便成为理解《良友》画报与电影关系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2014年,凭借科幻电影《地心引力》,导演阿方索·卡隆荣获生平首座奥斯卡奖杯。五年之后,他带着重返家乡墨西哥拍摄的私人记忆电影新作《罗马》,再度荣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并为家乡墨西哥带回了影史上首座的最佳外语片的小金人奖杯。同时,《罗马》也在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大放异彩,登顶最高荣誉金狮奖。在《罗马》中,导演阿方索·卡隆通过"沉浸式"的拍摄手法、黑白影调的表现形式及复杂音效的组合排列,将个人的生命历程置于时代背景的洪流中,铺陈出一幅身临墨西哥20世纪70年代充满质感的记忆史诗图。  相似文献   

9.
七天可以改变什么?《舌尖上的中国》只用七天,就引爆了天南海北观众对祖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情感认同,创下了国产纪录片的收视神话. 2012年5月14日晚10:40,CCTV-1《魅力纪录》栏目开始播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日播一集,至5月22日收官时共播出七集.作为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精良的团队与强大的平台支撑打造了"舌尖"的文化品牌.目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在紧张拍摄中,预计2014年春节上档.虽然第一季播出已过一年,但"舌尖"话题却未有消减之势,网络搜索量和点击量仍居高不下,各种媒介以"舌尖"、"美食"为热点的宣传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2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将所藏华北株式会社(1939~1945)在日军侵华时期拍摄的华北地区照片档案资料数据,在网上全部公开,名为《华北交通写真》。~1其中有20余张北京白云观的照片档案。主要是白云观道教民俗庙会的照片,也有少量反映白云观道教活动的影像。北京白云观照片可以在该档案数据库中按名称进行检索。~2照片档案在图片上方分为四格:原板编号、拍摄场所、文字说明、摄影年月(日本昭和纪年)及摄影师姓氏(名章或手写)。每幅照片都有编号。下面以档案中一幅白云观道教晒经活动的照片为例来说明。(图1)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的穆斯林学者、杰出的阿拉伯文专家张秉铎先生于2004年7月1日归真的消息传来,不胜悲伤。早在在我孩提时,已经听到过有关张秉铎先生的传闻。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到《人民画报》工作后,才与他有了接触。当时我国的外事、外宣部门(如外交部、外文局、新华社和广播电台等)的阿拉伯文专业人员,业务上尚处于起步阶段。我所在的《人民画报》阿文版的同仁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张秉铎先生便成了支持我们工作的社会力量之一。先生学识渊博,阿拉伯文造诣精深,他的译文因具有典雅、流畅、表达力强等特点而受到同行的赞誉。通过学习张先生…  相似文献   

12.
有一部科技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生活在亚马逊的蝌蚪一生所遭遇的艰难和不幸,这部影片的名字叫《亚马逊蝌蚪》,是由法因摄影师德·塞克深入亚马逊河,耗时一年多拍摄完成的。  相似文献   

13.
《茅山志》为道教经典,记录了历代在茅山修炼的诸位道教名流。然其作者问题尚有诸多误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茅山志》为张雨所修。二,《茅山志》为张雨、刘大彬合修。三,《茅山志》为刘大彬所修。陈国符先生在《道藏源流考》中对《茅山志》的编纂及各种版本进行了较详的考证,附录一《引用传记提要》云:“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卷二另著录张天雨《茅山志》十五卷。《成化杭州府志》卷十五云:‘张天雨,字伯雨,钱塘人。尝屏居修茅山志,因号句曲外史。’刘大彬志元原刊本明永乐及成化重刊本皆为十五卷。吴全节序,刘大彬叙录,胡俨序…  相似文献   

14.
张栻早期仁学思想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哲学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仁学 ,以《仁说》为代表。从胡宏问学以来 ,他一直关注、探索仁的问题。张仁学的发展和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 :其一是从裒集旧编《希颜录》、编纂《洙泗言仁录》到修订《希颜录》为一段 ;其二是从争论观过知仁、以觉训仁、朱熹《仁说》到自作《仁说》为另一段。从《希颜录》起开始 ,至撰写《仁说》为止长达十四年之久 ,张一直开拓这个儒学核心观念 ,终于形成其独特的仁学思想。而且这一段时间是在张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前一时期 ,他广泛搜集儒家典籍当中有关仁的孔子言说和颜子言行 ,然后取舍选择 ,确定次第 ,加点北宋理学家和他自己的见解而成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者先了解“求仁之方” ,然后“自进于圣人之门墙”。后一时期 ,以讨论与论辩形式来检讨湖湘诸儒和朱熹有关仁的言说与观点 ,然后提出自己的仁学观点 ,以树立自己的仁学思想。本文集中讨论前一时期 ,即张早期仁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之历史过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香港电影导演以麦兆辉、林超贤、徐克、彭顺、彭发等为代表,开始了一次新的关于中国主流大片的拍摄高潮,如《非凡任务》《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3D》《逃出生天》《我的战争》等。他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下,将港式人文理念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融入到内地电影创作之中,充分表达了对个体的关注,使得新主流大片展现了更多的艺术鲜活性。  相似文献   

16.
张三丰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有关他的许多传说流传广泛,脍炙人口。明朝历代皇帝对张三丰极为推崇并多次诰封,但张三丰生性淡泊、不慕世荣,以修道者的清风峻节实践着其隐世求道的主张。他开创的武当道派和内家功夫影响深远,对道教内丹的发展和武术、养生的普及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关于张三丰的身世,有许多的说法。在《明史》、明郑晓的《今言》、陆深的《玉堂漫笔》、沈德潜的《万历野获编》、《名山藏》和《明史稿》中都有记述。据《明史》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  相似文献   

17.
2010年8月初,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宣布其历时3年制作的大型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在搜狐网独家开播。在发布会准备期间,崔永元多次邀请导演姜文前来捧场,为《我的抗战》打气。此时,姜文正忙于拍摄电影《让子弹飞》,一时抽不出时间,不得不多次推辞。  相似文献   

18.
对《质疑》的答复叶世昌1993年第3期张汉东先生的《(国蓄)》作于西汉说质疑》一文,对拙文《研究古书著作年代的一个方法论问题》(《管子学刊》1990年第2期)提出了商榷意见。拜读以后,觉得有两点收获:一、对"玉起于吕氏"作出了新的解释,言之成理,是我...  相似文献   

19.
<正>白荻(1923-1997),河南巩义人。著名水彩画家。生前为中国水彩画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第一任水彩画研究会会长,河南省建筑美学委员会主任。早年曾任《河南画报》美术编辑,在国家及省级报刊上发表过多种绘画作品(油画、国画、水彩画)和学术论文。《静静的洛河》等四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相似文献   

20.
作为纽约电影新势力之一的美国导演、编剧、独立制片人诺亚·鲍姆巴赫,是当今美国电影界不可忽视的存在。2005年其自编自导的电影《鱿鱼和鲸》入围了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2010年拍摄的影片《格林伯格》入围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17年自编自导的家庭喜剧《迈耶罗维茨的故事》入围了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鲍姆巴赫擅长拍摄家庭喜剧,探讨原生家庭不美满的成因,展现家庭成员之间复杂微妙的爱恨关系,关注知识分子焦虑的内心世界和小人物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