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一九六四年第一期发表了苏联莫斯科大学逻辑教研室主任M.H.阿列克谢也夫关于“辩证逻辑”课程的内容和结构的论文,这篇论文是准备提交即将召开的哲学会议进行讨论的,现将其中哲学系学生的辩证逻辑大纲部分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2.
1977年6月19日,莫斯科大学附属社会科学教师进修学院,哲学教研室与校哲学协会分会就这一题目举办了理论会议。同苏联哲学家一道参与会议活动的有来自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捷克的高等院校教师和科学工作者。Д.桑金教授在“对唯物主义辩证方法的研究”的报告中,指出苏联哲学家就有关唯物辩证方法的性质问题所做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意义和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 2 0 0 0年 6月底至 7月初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等学术机构 ,就许多问题与俄国同行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还特别访问了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院士、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哲学人类学教研室主任符·色·斯捷平 (В.С.СΤΕΠΝΗ)教授、俄罗斯  相似文献   

4.
安德列耶娃的《社会心理学》翻译出版了。莫斯科大学教授安德列耶娃在社会学方面,尤其是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著述颇多。1980年由莫斯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她的新著《社会心理学》是以她在莫斯科大学心理系的社会心理学讲义为基础写成的。该书已经苏联高等及中等专业教育部批准为大学心理系教科书。  相似文献   

5.
1961年2月,在莫斯科召开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现代实证主义”为题的全俄科学会议,有三百多个哲学工作者和数学、物理学、语言学的工作者参加。今年,莫斯科大学出版社把此次会上所作的报告和发言搜集起来,编成这本论文集。在编辑过程中,许多报告和发言都作了修改和补充。这本论文集共收入了二十七篇论文,И.Г.彼特罗夫斯基院士为该书写了代序言。其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6月26日至28日,"社会治理中的法治与德治"研讨会在江西南昌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  相似文献   

7.
苏联当今的活动观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九八八年二月五日,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心理系召开了庆祝А·Н·列昂节夫诞辰八十五周年的纪念会.这次周年纪念会以题为《今天的活动观点》的园桌会议的形式进行的.А·Н·列昂节夫的学生及拥护者们,甚至他的论敌都在会上对А·Н·列昂节夫的思想进行了回顾和评议,并深入探讨了他的思想在当代对苏联心理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尚德  杨芳 《世界哲学》2006,(1):112-113
2005年10月17日至21日,“第十次全国俄罗斯哲学(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讨会暨中俄哲学家论坛”在湖南省湘潭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中国苏俄哲学专业委员会、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的6位哲学家与国内各地研究俄罗斯哲学的专家和研究生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俄论6篇,中论20篇,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苏联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主任А.Д.科西切夫教授应本刊之邀,专门为本刊撰写的短文,从中可以看到苏联哲学在苏共27大之后出现的若干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10.
季塔连科 前苏联和俄罗斯著名伦理学家、哲学博士、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主任A.H.季塔连科教授,于1993年5月25日因病逝世,享年61岁。 季塔连科教授生于1932年3月12日,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哲学系,1961年获副博士学位,1968年成为哲学博士。从1980年起,他一直担任莫斯科大学伦理学教研室主任。 季塔连科教授是研究人类社会道德史的著名学者,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方面很有建树。他在60年代发表的《道德进步》和《道德进步的标准》中,探讨了道德的起源、原始氏族制度的道德,奴隶制时代、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论述了人类社会在阶级对抗条件下道德进步的基本特点和道德进步的标准。在道德史研究的基础上,于1974年发表了《道德意识结构》一书。该书的学术价值得到前苏联理论界的高度评价,成为季塔连科教授的代表作。这部著作阐述了道德意识结  相似文献   

11.
杨芳 《现代哲学》2006,(1):133-134
2005年10月17至21日,“第十次全国俄罗斯哲学(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讨会暨中俄哲学家论坛”在湖南省湘潭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中国苏俄哲学专业委员会、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的6位哲学家与国内各地研究俄罗斯哲学的专家和研究生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经过4天的交流与讨论,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全部议程。会议共收到俄文论文6篇,中文论文20篇,各位学者分别就俄罗斯哲学以及苏联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展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2.
拉契科夫系苏联莫斯科大学人文系哲学教研室教授、科学学家。他生于1928年,1945年考取莫斯科大学,就读于该校哲学系。1950年大学毕业后转入该系研究生班,1953年通过了他的副博士论文《科学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年被聘为该校人文系哲学教研室教师。1966年,他的博士论文《科学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获得通过,被授予哲学博  相似文献   

13.
1987年4月在苏联召开了以“哲学与生活”为题的哲学会议。主持会议的《哲学问题》杂志原主编B.C.谢苗诺夫教授指出:“苏联哲学发展中曾经涌现出著有许多不朽之作的名人巨匠”,并认为科普宁是其中之一。这位苏联哲学界的“名人巨匠”生于1922年,死于1971年。1943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44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哲学系,1947年莫斯科师范学院哲学系研究生毕业。1947—1962年在托姆斯克、莫斯科和基辅等地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5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为教授。1963—1971年任《哲学问题》杂志编委。1962—  相似文献   

14.
李沂 《心理学报》1979,12(2):93-101
(一)A.H.列昂捷夫是苏联有名的心理学家。他是莫斯科大学教授、心理学系主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国际科学心理学会的执委、主席团成员和副主席。一九六六年第十八届国际科学心理学会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他是代表大会的组织者和主席。  相似文献   

15.
本期首篇文章是一篇特稿,题为《回顾与前瞻》。此文是对莫斯科大学心理系工作的总结。文章指出,1985年间莫斯科大学心理系的学术成果主要有:出版了11部专著、11部教材和教参,发表300多篇文章和学术报告;荣获苏联部长会议的一项奖金和一份发明证书;有四十多项研究成果被国民经济部门采用;仅普通心理学教研室有关人-机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这次会议 ,于 2 0 0 1年 3月 1至 2日在广东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的 6名学者 ,我国各社科院、高校的学者 2 0余名。会议讨论了如下问题 :一、苏俄哲学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状况。与会者认为 ,2 0世纪的历史表明 ,无论是从前的苏联 ,还是现在的俄罗斯 ,无论是它的成功 ,还是它的失败 ,都对整个世界产生过和正在产生广泛、深入的影响。 2 0世纪在俄国 ,上演的是从“无”到“有 (苏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 )”和从“有”到“无 (苏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消失 )…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6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社会治理中的法治与德治"研讨会在南昌工程学院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几十个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八十多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法治、德治的内涵及功能;法治与德治的相互关系;道德治理的实现机制与实现途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传统和法治精神;社  相似文献   

18.
弗拉季米尔·伊万诺维奇·拉津拉津为苏联哲学博士、教授、莫斯科大学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主任、俄罗斯共和国功勋科学活动家。拉津1922年生于莫斯科,1944年入党,  相似文献   

19.
李尚德 《现代哲学》2005,(3):136-137
受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的邀请,我于2005年5月24—28日出席了“第四次全俄哲学大会”。此次大会盛况空前,令人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纪行     
我们一行六人,应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的邀请,于1993年7月14日赴俄罗斯进行为期3周的访问考察和学术交流,这里叙述的便是此行的部分见闻和一些观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