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海》2019,(4)
民主政治在现代国家中得到普遍的确立,乃是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工人阶级也不会自外于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因而解释工人阶级与民主政治形成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是一项富有价值的学术探险。本文秉持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带来了民主政治的思想主张,在吸收社会科学已然呈现的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工人阶级与民主政治形成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解释。虽然现代国家中的民主政治并不是实现了政治平等与经济平等的实质民主,而只是实现了政治平等的形式民主,但是工人阶级仍然是民主政治形成的决定因素。当然,工人阶级在民主政治形成过程中发挥的决定作用,并不是指仅仅依靠工人阶级就能带来民主政治,而是指工人阶级联合中产阶级形成了支持民主政治的政治联盟,并且工人阶级是相比中产阶级而言更为坚定的民主政治的支持者,因此在工人阶级与中产阶级组成的政治联盟中工人阶级是中坚力量,扮演了领导者或者关键参与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列宁把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译者)称为“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这本书是把对历史问题的深刻的理论研究同工人阶级革命解放斗争的迫切任务结合起来的光辉典范。该书的研究对象,似乎是与实际革命活动相隔很远,但是,全书都贯穿着强烈的坚定的党性和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调和的仇恨,对工人阶级最终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与资产阶级学者“死啃书本”完全不同,恩格斯认为研究人类远古史是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很多实际现象的钥匙。恩格斯在家庭关系的历史中,在国家和它的机构产生的历史中,找到了国家(少数剥削者压迫大多数被剥削者的工具)必然要灭亡的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十月革命"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因而,在共产主义的革命话语体系下,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体。中国由于现代产业未发达,产业工人人数少,无产阶级革命只有转入人数众多的农村,依靠农民继续进行。但是,转入农村后,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就必然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处理政治话语上以工人阶级为主体而在实际中又不得不依靠农民的冲突,本文尝试理清这一冲突。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及解决方式变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实践方面考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解决方式变化的过程,据此探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思想上的关系,可以视为理论探讨的现实延伸。一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建设进程中的社会主要矛盾经历了三个阶段: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的矛盾;公平和效率的矛盾。1.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与“以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国内的基本矛盾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过渡时期来说,这个论断基本上是正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但从…  相似文献   

5.
刘佳 《现代哲学》2020,(1):41-48
工会是资本主义现代性范畴,标志工人阶级集体行动进入到"自为"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所目睹的工会组织,是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体制下,工人阶级有组织地同资本斗争的共同体形式;但是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工会必然出现内卷化、贵族化问题,使其倒退为狭隘的经济利益社团。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情境中对工会的政治形态、职能形态、文化形态和制度形态进行系统再造,领导工人阶级革命建国,使工人阶级上升为国家领导阶级,工会进入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工会再造"是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的源头活水,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学海》2020,(1):73-80
本文所说的"主人翁话语"是指围绕工人阶级既是国家(或社会)的主人翁,也是公营(或国营)企业的主人翁这种宣称而构建的一套话语,其基本内容有二:一是关于作为主人翁的工人阶级的权利与责任的话语;二是关于如何使工人阶级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的话语。基于对相关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解读,本文对主人翁话语在苏区萌芽、在边区初步发展并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得以兴起的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坛荟萃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门科学。其意识形态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服从上层建筑规律,要论证和维护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属性;其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为人们揭示真理,使自己的规律和范畴具有稳定形式的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可以因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而实现统一,也可以因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错误而产生矛盾和对抗。因此必须摆正两者的关系。首先,应该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基础上坚持其意识形态性。因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与  相似文献   

8.
全民的党     
关于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及其在人类进步发展中的地位的学说,乃是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石。马克思和恩格斯头一次在社会思想史中提出并科学地论证了如下一个论点: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够消灭以人剥削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建成新的、社会主义社会。而为了使得无产阶级能够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它应当成为有组织的阶级,应当是团结一致的。工人阶级的政党即被公认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领导者和领袖的共产党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工人阶级形成: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叶萍  石秀印 《学海》2006,(4):27-39
随着中国变成世界工厂,马克思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形成问题被提到了日程。本文根据实证材料,分析了工人阶级形成的两种前景,以及何种因素决定着会走向哪种前景。如果工人的行动被导向体制内,为现存体制所容纳,那么工人阶级就不会形成;如果工人的行动被导向体制外,与现存体制对立,那么工人阶级难免会形成。决定工人行动导向的是社会体制能否对工人的诉求进行合理回应,能否在回应困难的时候对现存体制进行修改,以期实现工人所期望的社会公平。鉴于目前体制的合理回应能力与动力之不足,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已经被启动。  相似文献   

10.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它同时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发展中的转折点。大家都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乃是共产党——工人阶级政党的世界观。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社会的奴役制度的枷锁,加在工人阶级身上,它没有可能去研究科学,研究哲学。在这种情况下,工人阶级身受两重压迫——物质生活上的压迫和精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给中国工人阶级带来巨大冲击,文学与这一社会现实紧密相连,转型期中国工人阶级文学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分享艰难型、自尊自立型和反思抗争型,它积淀了中国工人阶级文化的核心:爱厂如家的主人意识和坚忍耐苦的担荷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孕育进程中,工人阶级主体意识呈现弱化状态。这种弱化状态将会危及到我们社会制度的根基,危及到现代化事业成敗,危及到整个民族精神风貌。要改变这种弱化状态,必须保护和培养工人阶级的整体意识,加强工人阶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对企业施以正确的价值导向,突出社会主义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3.
一、“共产党领导必然会发生腐败”吗?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我们要走历史必由之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由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通晓历史发展规律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来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坚强的领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中国正处在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结构的分化整合、社会运行机制的转轨、社会利益的重新调整和社会观念的变化都在加速进行,并由此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工人阶级,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工人,其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变迁,在转型期尤为明显。一、国企工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地位状况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处在不断地优化重组及大调整中,社会各阶层也在不断地流动变化,国企工人也不例外。自1949年建国以来,工人阶级在社会上受到极大的重视,拥有极高的荣…  相似文献   

15.
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作用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有它极其深厚的理论基础的,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作用的学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角,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现代的工人阶级乃是人民群众中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是资本主社会制度的掘墓人和新社会的创造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对于社会历史的主角问题的看法是和资产阶级的历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工人没有祖国” ,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 ,第 2 91页 )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 ,揭示了工人阶级即现代无产阶级的一个基本特性———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蕴含在民族性之中 ,其国际性和民族性是辩证统一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这一基本特性 ,在思想上引申出一个理论原则 ,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 ,正如《宣言》中所说的 ,随时随…  相似文献   

17.
在五届人大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随着经济建设新高潮的到来,一定会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我们必须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广大劳动群众掌握现代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同时造就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才能胜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这是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虽然不断强化职工主人翁意识教育。但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反而职工主人翁意识有所弱化。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职工逆反心理起的作用。这种逆反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宣传舆论的倾斜导向是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原因。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原则,也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阶级路线,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始终强调和坚持这一最基本的阶级路线。但是,近几年对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讲得少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不宣传了,以致造成人们思想观念上的混乱。这种混乱导致严重的恶果:  相似文献   

19.
我们通过学习和调查,认为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对青年职工的思想教育,是一个有战略意义的问题,是一项百年大计。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的国家正处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全党全国人民都要保持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要坚定地依靠工人阶级,必须帮助青工提高觉悟,振奋精神,使他们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从长远的观念看,青年职工是工人阶级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人阶级今后的主体,我们的社会主义企业不但要出物质产品,出经济效益,而且要出精神产品,出人才,也就是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职工队伍,这是企业不断增添后劲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盾 《哲学动态》2006,(11):30-33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认为,在现代社会,只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个最重要的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对抗体现着现代社会的政治结构的本质,这一对抗的结果将是无产阶级通过政治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人类的解放。然而,20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发展却使情况变得复杂:资本主义体系并未崩溃,而是通过引入组织化和弹性生产而具有活力;工人阶级战后的政治活动影响较小;社会结构的变化并未趋向日益简化的阶级对立,而是变得越来越不透明,到处都在生成复杂的不稳定的“自发的领域”。面对这些情况,20世纪后期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