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记笔记策略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进 《心理学动态》2001,9(1):47-51
章在纵观国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记笔记是否有利于学习的诸多观点,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论述了笔记的贮藏功能假说与编码功能假说。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笔记生成作用的产生条件与发生时间。提出了记笔记的技术问题,具体分析了线性方法与矩阵型技术优于传统笔记方法的主要方面。同时对国内的有关研究状况也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2.
记笔记是学生在听课和阅读时普遍采用的学习策略。本文对近些年来国内外的笔记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从笔记的功能、笔记效果的影响因素、学习障碍学生的笔记研究和基于网络的笔记研究四个方面对以往的笔记研究进行了总结。其中在笔记效果的影响因素方面,又分别从笔记技术、工作记忆、元认知知识以及其他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概括总结。另外本文也提出了关于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采用现场研究和自编问卷来考察大学生课堂笔记学习策略的现状与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生都知晓课堂笔记的重要性,价值认知上不存在差异,但记笔记的具体行为存在着课程、性别和学科差异;(2)大学生记笔记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但笔记利用率很低;(3)大学生记笔记的技术,大多采用传统做法,很少用到更主动概括、更利于认知发展的线性技术和矩阵技术,且文科、理科和艺术类学生没有差别;(4)女生在课堂笔记质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5)课堂笔记质量与学习成绩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记笔记策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问题的提出记课堂听课笔记,是学生广泛应用于课堂学习的重要方法。纵观国内外有关笔记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假设,笔者认为,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本研究试图具体分析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记笔记策略:矩阵技术、线性技术以及传统笔记方法。线性技术和矩阵技术都是归属于编码型的记笔记策略。线性技术是在发给学生的记录纸上已经给学生列出了讲课的大小标题,要求学生按照这些大小标题,循序渐进地作笔记。矩阵技术是对线性方法的加工改造。其采用两维表格的形式,在表格的上端给学生列出大标题,在表格的左端列出小标题,表格里大小标…  相似文献   

5.
杨昭宁   《心理科学进展》1988,6(2):38-41
记课堂听课笔记是一种广泛用于课堂学习的重要方法。一般讲授式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以记笔记辅助听讲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师生也朴素地体验到记笔记对学习可能有所帮助。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对记笔记是否真正有效的认识存有模糊、记笔记的作用怎样发生也没有明确的结论,对记笔记这种学习方法的评价也就各执一词。在课堂教学与学习中,出现了过分地依赖记笔记,完全抛开记笔记,不恰当地利用记笔记等各行其事的行为。这些现象的发生,证明了对记笔记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需性。于是,七十年代起,  相似文献   

6.
正9岁半时,尹希凭借优异成绩,进入北京市第八中学智力超常实验班。每次上数学课,尹希都拒绝记笔记,哪怕老师做出要求,他也不愿意。在尹希屡教不改后,数学老师特别生气,觉得自己的辛苦付出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反复考虑后,老师只能带着自己讲课的部分内容,告诉尹希的母亲,他上课不想记笔记。"我拿来的几何题,总共有11种解答方法,即使是拥有多年经验的优秀教师,也需要耐心参看笔记,才能把所有解法完整  相似文献   

7.
数字原住民的相关论述为解释数字技术对个体的影响提供了切入点,数字原住民是指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的个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与数字技术互动的经历,不仅会使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质,也会对他们的认知和生理结构产生广泛的影响。生态科技亚系统理论和数字原住民假说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为这些论述提供了理论支持,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领域的研究则对其内容进行了实证检验。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扩展研究的方向、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的脑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症患者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是导致抑郁的一个主要认知因素, 是抑郁症的一个稳定特质。这种偏向与对负性情绪刺激自下而上的情绪加工增强有关, 表现为杏仁核和梭状回等脑区过度激活; 也与自上而下的认知控制功能不足有关, 表现为背外侧前额皮质、前扣带回等脑区活性不足。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抑郁症情绪加工与认知控制脑机制的一个理论假说, 即抑郁症的产生是由于抑郁症患者情绪加工脑区过度激活与认知控制脑区功能降低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恶性循环所介导。目前证明此理论假说在研究内容、研究材料、研究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笔记策略的“转换假说”指出:将听觉材料写下来比将视觉材料写下来的学习效果更好。本研究以此为基础,以10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材料呈现方式和复习与否对拼音键入的中文电子笔记的即时和延时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电子笔记在视觉材料上比在听觉材料上的即时学习效果更优;在间隔一周后的延时重测中,复习后的延时学习效果显著优于不复习,但复习在视觉材料组和听觉材料组中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身体锻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述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陈作松  季浏 《心理科学》2003,26(4):740-740,737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引起了西方心理学界的极大关注,身体锻炼与情绪变化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许多国内、外的研究支持了身体锻炼对调节消极的情绪(如抑郁、焦虑等),改善心境状态有着明显的效果。美国学者Cox(1994)等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出了身体锻炼对情绪调节的基本假说,即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注意力转移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内啡肽假说、胺假说。试图从理论上解释身体锻炼对情绪调节的机制。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假说大抵存在生物观、认知观和社会文化观等三种理论倾向。  相似文献   

11.
笔记策略的"转换假说"指出:将听觉材料写下来比将视觉材料写下来的学习效果更好。本研究以此为基础,以10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材料呈现方式和复习与否对拼音键入的中文电子笔记的即时和延时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电子笔记在视觉材料上比在听觉材料上的即时学习效果更优;在间隔一周后的延时重测中,复习后的延时学习效果显著优于不复习,但复习在视觉材料组和听觉材料组中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神经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鹤  丁妮  董奇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2):356-361
行为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对消极情绪的辨别、注意和记忆都有所下降,而对积极情绪并未表现出类似的现象。情绪加工老化效应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在情绪加工过程中边缘系统(尤其杏仁核)的激活强度低于年轻人,但额叶皮层区域的激活却有所增强。研究者对该结果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是功能代偿假说,另一种是策略改变假说。功能代偿假说认为老年人额叶皮层区域的激活增强是为了弥补边缘系统功能的下降,反映了大脑功能的代偿;策略改变假说认为老年人主动使用了不同于年轻人的策略,情绪加工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两组人群大脑活动的差异。未来这方面研究可以从研究层面、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等方面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睡眠限制已然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其对个体身心机能的影响备受研究者关注。众多研究表明, 睡眠限制会对注意功能、执行功能和长时记忆等不同认知领域的心理加工产生差异化影响, 且影响程度与任务类型、睡眠限制的严重程度、年龄和性别等因素相关。研究者们提出了4种主要的作用假说:唤醒假说、注意控制假说、警觉性假说以及前额皮层易感性假说。未来研究需要从关注个体间差异、使用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及重视轻度睡眠限制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深化和扩展。  相似文献   

14.
嗅觉是人类进化而来解决生存与繁衍问题的“适应器”。大量研究证实嗅觉影响个体的人际知觉与道德判断,影响其亲社会行为、风险行为与消费行为的决策,但尚无文献系统探讨这些影响背后的作用机制。在综述各类研究的基础上,从种系发展、身体、情绪、认知与人际等维度出发,整理与总结了进化假说、生理学假说、情绪诱导假说、具身认知假说和社会建构假说等5种假说,在多个层面对嗅觉影响社会判断与决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释。当前研究存在着个体对气味的感知存在差异,不同研究对气味的剂量、暴露时间等操纵方式不同,未充分考虑嗅觉的跨通道信息整合等问题,未来应加强嗅觉在跨通道、本土化和跨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比如消费心理等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思维是运用独特且新颖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发散与聚合思维是两种常见的类型。体育运动对发散与聚合思维具有不同的影响,且受到运动强度、方式、时长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调节。目前解释体育运动如何影响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有情绪假说、执行功能假说与身心隐喻理论。未来的研究需要在进一步重视研究规范性的基础上,加强神经科学研究并拓宽群体覆盖面,关注体育运动与创造性成就的关系,为开具创造性思维运动处方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6.
闫国利  秦钊 《心理科学》2021,(5):1266-1272
听觉通道受损,是否会影响聋人的视觉功能?有三种理论对此做出了解释。缺陷理论:聋人视觉功能存在缺陷,包括听觉脚手架假说和劳动分工假说。补偿理论:聋人视觉功能会表现出增强,包括响应增强假说、知觉增强假说、超通道功能假说和背侧通路假说。整合理论:聋人视觉功能既可能表现为缺陷,也可能表现为增强,与实验任务和被试年龄有关。本文评述了听觉障碍对聋人视觉功能影响的三种理论,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知晓感和学习判断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功香  张承芬 《心理学探新》2007,27(2):36-39,76
以汉语配对词为实验材料,在已有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干扰模式进一步探讨了关于知晓感(Feeling of knowing)和学习判断(Judgment of learning)产生机制的四种理论假说,即线索熟悉性假说、目标提取假说、可接近性假说和竞争性假说。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扰条件下,知晓感和学习判断符合竞争性假说。  相似文献   

18.
倾听的价值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晚年的时候声望很高,拥有上千名学生。一天,这位两鬓花白的老者蹒跚着走进课堂,手中捧着一摞厚厚的纸张。他对学生说:"这堂课你们不要忙着记笔记,凡是认真听讲的人,课后我都会发一份笔记。一定要认真听讲,这堂课很有价值!"学生们听到这番话,立刻放下手中的笔,专心听讲。但没过多久就有人自作聪明——反正课后老师要发笔记,又何必浪费时间去听讲呢?于是开起了小差。临近下课时,这些学生觉得并没听  相似文献   

19.
闪光滞后效应(flash—lag effect,FLE)是指在与某运动物体相同的位置上呈现的闪光(flash)知觉上滞后于该运动物体的视错觉。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闪光滞后效应机制的理论模型。笔者认为,目前各种理论的争议可归结为时间错觉假说与空间错觉假说之争,并在此基础上就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因研究与科学假说方法广东医学院(湛江524023)张飞燕在自然科学史上,科学假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科学理论的建立,开始都是以假说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探讨基因认识中的科学假说及其作用,对于指导人们从事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