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美学"的核心"关键词"应当是"生命",因而首先必须对"生命"范畴有一个基本的科学理解,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说"生命美"。而"生命"的宽泛性,决定了"生命美学"是一个极为宽广的美学领域;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这一点更为突出。生命运动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形态的美,因而出现和构成相应的美学学科分支。美学的"+"时代,是多种学科互补、互动、互促、互进,创新、变革、升级、发展的新时代。仅以人的生命运动的发展过程为例,生命美学与生殖美学、生育美学、生存美学、生活美学、生产美学、生态美学、生死美学等亲缘学科相"+"、深度融合,就足以看出新世纪美学发展的多样性、包容性和广阔性。  相似文献   

2.
"生命美学"的核心"关键词"应当是"生命",因而首先必须对"生命"范畴有一个基本的科学理解,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说"生命美"。而"生命"的宽泛性,决定了"生命美学"是一个极为宽广的美学领域;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这一点更为突出。生命运动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形态的美,因而出现和构成相应的美学学科分支。美学的"+"时代,是多种学科互补、互动、互促、互进,创新、变革、升级、发展的新时代。仅以人的生命运动的发展过程为例,生命美学与生殖美学、生育美学、生存美学、生活美学、生产美学、生态美学、生死美学等亲缘学科相"+"、深度融合,就足以看出新世纪美学发展的多样性、包容性和广阔性。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美学界出现了更新研究范式的热潮。当代生命美学就是这场实验的参与者。它推出生命、感性、自由、审美超越等关键词,阐释了自己的基本主张。而随着身体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生命美学与身体美学的关系也必然会被予以重新哲思。总的来说,生命美学总是涵括了身体美学,身体也总是牵连出生命美学。由于身体的生物性和在世性,一个更完整的美学之环诞生了。当生命美学经历了"身体美学—生活美学—生态美学—超越美学—身体美学"所形成的话语环,它已经将后者的脉络涵括于其中。通过重构这个话语环的内在关联,从身体出发的生命美学显现了其原初形貌,证明了其涵括已有理论建构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4.
王世德教授确立的审美学,使美学研究豁然开朗,让美学回归到实践、认识的马克思主义道路,奠定了美学源于实践、服务社会的理论基础,使中国当代美学闪耀光辉,增添了生命活力,更为生命美学研究开拓出崭新的广阔道路。他筚路蓝缕为中国当代美学建造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相似文献   

5.
阎国忠老师的美学研究起步于美学界对于基督教文化乃至基督教美学的影响的漠视以及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领域的对于超越维度与终极关怀的漠视,由此出发,阎老师在长期的美学研究中重新界定、阐释了西方美学,也重新界定、阐释了美学本身、阎老师以其毕生的努力,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有价值的美学家。  相似文献   

6.
李启军 《哲学动态》2012,(11):98-103
在中国,"暴力美学"是1990年代末才出现的一个新词,在最近几年有了相当的"热度",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谈论暴力美学问题。怎样认识、理解和对待暴力美学,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美学理论和美学实践问题。这就有必要对暴力美学问题进行一番清理、反思、辨析,并追问暴力美学的所指,暴力美学有无人性根据,以及怎样看待暴力美学的正面和负面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主编的《美学译文》第一集问世了。《美学译文》的任务是介绍美、英、德、苏、日、意等国有代表性的美学著作和美学论文,以美、英为主,内容包括介绍新流派和新思潮,尤其着重介绍近代历史上有影响的美学派别和学说的原始文献;西方流行的美学新流派,  相似文献   

8.
<正>为增进河南省美学学者、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及美学爱好者之间的沟通,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我省美学研究水平,促进中原审美文化的发展,为我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根据我省广大美学美育工作者的要求,经河南省社科联领导研究.由郑州大学(文学院)美学研究所、《美与时代》杂志社负责筹备第二届"河南省美学学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从即日起.郑州大学美学研究所和《美与时代》杂志社将陆续与上届美学会会员和现在从事美学相关工作者进行联系.收集相关资料,准备会员大会的先期工作。二、新一届美学会会员拟包括美学原理、文艺美学(含文学、影视、戏剧、音乐、美术、书法美学)、设计美学、旅游美学、城市美学、环境美学、科技美学、审美教育等领域的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实践工作者。为使筹备工作更全面、圆满.欢迎各大专院校、职业院校等各类学校、艺术团体、设计机构有意入会者主动与筹备处联系(包括面谈、信件、电话、电子邮件均可)  相似文献   

9.
<正>二、"走向心理美学":童庆炳的美学阵地心理美学,与哲学美学、社会学美学并称为美学的三大支柱,其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以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活动中的审美心理机制为主要内容[21]。"心理美学"是童庆炳美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1月30日,深圳大学身体美学研究所与中华美学学会联合举办了"人工智能时代的身体美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学者40余人济济一堂,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展示了身体美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阐释力。近年来,中国身体美学发展迅速,成为最有活力的当代美学流派之一,通过与实践美学、生态美学、生活美学等流派的对话,成功地介入了当代文化的建构。讨论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  相似文献   

11.
<正>艺术美学是从"艺术世界"中凝练和升华出来的源初美学形态。当代艺术美学应以开放的视域,将自然、生活重新纳入人类艺术活动的范畴中来考量,以审美直观和解释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建构一种全新的美学系统。宗白华和海德格尔等是现代艺术美学理论阐释的重要实践者。当代视域下重提艺术美学的意义在于:既可恢复美学研究的艺术维度,又与思辨美学形成一种互补,共同致力于世界美学的普世性建构。艺术美学与哲学美学、生活美学(环境美学)一起形成当代美学研究的三维度。  相似文献   

12.
全国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于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七日胜利结业。进修班坚持以自学为主的原则,在学习讨论王朝闻同志主编的《美学概论》的基础上,邀请了美学专家、学者作专题讲课三十三次,内容主要是:怎样学好美学、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美和美感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以及中外美学史等。同  相似文献   

13.
参加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三十八所高等学校美学教师,在昆明召开全体会议,成立了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全国高等学校美学分会,选出了理事会,并推举马奇为会长、王世德、杨辛为副会长,杨辛为秘书长(兼)李范为副秘书长。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制订了一年的工作计划,计划包括:今秋明春举办两期美学进修班;编辑四套美学参考资料(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资料、中国美学参考资料、西方美学资料、当代美学讨论资  相似文献   

14.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和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学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美学教学却面临着"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造成美学教学和美学研究及美学地位脱节的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来说,社会价值观的变化、高等教育目标的偏移与文化语境的变迁是三个深层原因;从美内部来说,美学的哲学化、美学教学的研究化及美学教法的陈旧化是三个重要因素。解决当下美学教学困境的出路有待探索,在无力改变外部环境的情况下,美学教学应当返观自身,努力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入手,以共同改善当下美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周易》曰:"日新之谓盛德"。王世德教授,数十年来专注于美学研究,并乐此不疲,学以致用,让美学在田野生根、开花、结果。从理论基础到戏剧、小说、诗歌、电影、旅游、休闲、美食、楹联、奇石根雕,及至体育、养生等诸多艺术门类均做了详实的探讨和考究,其涉猎艺术门类之广泛,令人叹为观止。他认为美学就是审美学,强调研究美学要用心考察人类审美活动的具体情形、特征与规律,而不是在思辨王国里从抽象到抽象地概括美的本质。他为美学正名,"面向现实,注重实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起了实用美学体系,使美学走出了思辨美学和"为理论而理论"的死胡同,大大拓宽了美学的研究范围和领域。这是王世德教授在美学领域作出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是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诞辰90周年。不久前,全国各地很多学者聚集上海复旦大学,纪念蒋先生并重温蒋孔阳先生的学术思想。学界一致公认,蒋孔阳先生对中国当代美学界做出了可与朱光潜、宗白华相媲美的杰出贡献。他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实践论审美理论的哲学思考;二、创造论文艺美学的精微探索;三、西方美学译介与西方美学史研究;四、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五、美学研究的现实关怀和文艺批评实践;六、美学研究新领域的拓展;七、美学学术史研究、美学文献学的资料整理和学术刊物的创办;八、美学人才的培养和复旦美学学派的溉沃;九、美学的践履:散文创作、美学的人生化与人生的美学化;十、一代大师,泽被整个中国美学学界。蒋孔阳先生的美学研究兼收并蓄、自出机杼、文风清新,达到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值得我国美学后人认真钻研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是当代西方思想文化领域中颇具影响力的学说,它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思想在当代西方衍生发展的新形态。冯宪光是中国较早涉足这方园地的理论拓荒者之一,从最早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思想的评介,到借鉴西马文艺学、美学中的优秀成果来反思中国文论及美学建设,进而大力倡导人民美学,为构建中国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做了大量准备性和积累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美学原理>对中国当代美学原理建设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其突出贡献,一是立足于中国美学与文化,充分吸取西方当代美学特别是现象美美学、存在论美学的资源与成果,充分继承了中国现代美学特别是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人所代表的北大美学传统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熔铸成新的美学观点与智慧,以创造性地阐释美学基本理论问题二是将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美学前沿性课题的关注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当代美学前沿性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美学研究会和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于1985年2月15日至4月21日联合举办美学培训班。学员大都是各区、县、局、公司的党政宣传干部,人数多达1450人,这是北京市美学研究会向社会普及美学知识的一大尝试。办班目的是使学员通过系统学习美学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提高审美能  相似文献   

20.
"美学"的学名应当叫什么、它的内涵指什么,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新时期以来,伴随着美学研究的对象从"美"向"审美"的转移,"美学"的学科名称遭到了"审美学"的挑战。王建疆在《是美学还是审美学?》一文中指出:"美学表面上看起来研究的是美,而非审美,但实际上却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