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DNA作为生物遗传物质,它的发现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具有所有科学发现的共性,回顾一个世纪的DNA发现的科学史,可以升华出许多的哲学观点和理论。经验和推理是科学赖以建立的两根支柱,一定历史条件下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对科学发现有重大意义。分析科学的继承与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DNA双螺旋发现中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及思维方式的选择等几个方面,旨在总结科学发展的经验,从而更加理性、主动地发展科学。  相似文献   

2.
溯因推理:笛卡尔、康德和皮尔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汉森在《发现的模式》中曾指出 :科学家“所致力的工作是从被解释项到解释项”的追溯 ,它既不是演绎性的 ,“也不是归纳性的”。这里的所谓“被解释项” ,就是科学家们认为需要加以说明的现象 ,而“解释项”则是能够因果地推出被解释项的某个命题。因此 ,在科学活动中 ,寻找解释项的过程同时也是科学发现的过程。汉森用下式表明这一过程 :PHPH其中P为被解释项 ,H为“蕴涵P的假说” ,即解释项。当此推理成立时 ,H即成为被发现者。 (Hanson ,pp .85 -89)。正如汉森告诉我们的 ,皮尔士早已指出这种思维形式是科学以至人类知识成长的一…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作者在儿童科学概念认知领域的研究,其中包括儿童的朴素生物学、朴素物理学认知及其与心理理论发展关系的研究。作者研究了儿童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自发概念,包括对生长、衰老、疾病和死亡等生命现象的认知,探查儿童对日常生活中物理学概念(如力等)的朴素认知,力图发现儿童早期认知中的潜力,同时探明他们相应的错误概念,并采用教育干预实验,促进儿童科学概念的转化。还探查影响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因素,包括外部教育条件以及个体认知能力(如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推理能力等)。研究发现,儿童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前就对人类重要的科学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朴素理论”,他们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作者主张儿童的科学教育(包括健康教育)应该以儿童的“朴素理论”为基础,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4.
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采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来研究科学。不仅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所用的方法相去甚远,而且他们所关注的科学侧面也大相径庭。最终我们会看到,一方面有些哲学家试图对科学知识进行逻辑分析,另一方面有些社会学家坚持认为,知识的构造具有社会性。本文试图从一种综合性的观点出发看待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心理学和科学社会学。 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已经开始明确地或不明确地运用模型来探讨科学研究的不同方法间的关系。鉴于后面将要阐述的理由,我考虑的重点将放在科学心理学与科学社会学之间的关系上。还原论模型要么坚持说社会学可以还原到心理学中更具解释性的基础领域,要么认为心理学可以还原到社会学。“补遗”模型不这样极端,按照这一模型,解释的主要任务可以由心理学或哲学或社会学来承担,余下的解释工作则需借助别的领域来完成。其他模型并未主张以某一学科为主,它们认为,科学研究的不同领域是在通过相互协作或相互竞争来解释科学本质的各个侧面,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这些领域各自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5.
科学思潮     
科学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在一个学科、一个领域发展的早期,科学家思想的自由度较大,杂乱取向,各有各的思想轨道。这是科学思想的无序状态。科学的发展本身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它的理论思想会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无结构变为有结构。某一个或某一些科学家的科学思想率先成熟,相当成功地解释了有关的自然现象,形成强烈的凝聚力,使一批科学家成为这种思想的追随者,使一批科学朝着相同的方向、沿着相同的思维轨道前进。这时在杂乱取向的状态中,出现了一个或若干个优势取向。许多科学家的点滴思想逐渐兼并、综合、去异存  相似文献   

6.
没有人会怀疑这样一个事实,即科学家们使用的方法能够提供一种特别有效的手段,以获取物理学和生物学两个领域的新信息,或者如我常常提及的精确知识。由于科学取得了如此成功,人们也许会以为任何科学家所受训练的一个基本部分大概是学习逻辑程序,或哲学基础,学习科学方法本身。正如 P.B.梅德沃指出过的,空白可能距离真理更远。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7.
伪科学的英文表达是Pseudo-Science,Pseudo是有假的、伪的、冒充的含义,由此可见,伪科学就是:表面上打着科学旗号,实质上却违背科学本质的虚伪骗人学说。伪科学活动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近年来在中国大地呈蔓延泛滥之势,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整个伪科学活动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生产环节、传播环节和接受环节。一、伪科学的炮制者(1)伪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一种是某些科学家为了得出“突破性”的发现,而对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作出违背科学基本现象的解释,提出“新”的理论,以便一鸣惊人,这种现象称为病态科学现象。病态科学在…  相似文献   

8.
科学解释是科学的一个主要目的 ,也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西方科学解释理论从“逻辑论证说”、“因果结构说”到“范式归化说”、“语用说”的发展 ,表现出从科学解释的句法学、语义学研究向语用学理解的转向 ,其本质和局限是从抽象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发展。因此 ,批判的、历史的理性主义科学解释观的重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西方科学解释理论概说1.“逻辑论证说”科学解释的“逻辑论证说”是西方科学哲学中关于科学解释的标准观点 ,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严格的逻辑重建纲领的实施 ,其基本内容是说 :科学解释是由…  相似文献   

9.
对技术化科学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哲学经历了从逻辑经验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转向,并拓展至以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及新技术社会学为代表的建构论的“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和“技术研究”(technology studies)。但在基础主义看来,它们对于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活动的目标以及科学家的行为的解释充斥着对理性的解构和真理的消解,具有明显的相对主义意味,因而基础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科学大战”中对此做出了强烈的反应。实际上,在科学大战前后,科学哲学等领域已经通过对真实的科学实践的关照进行了自我调整,其基本精神是超越“理论优位”…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科学作为知识体系、研究机构、社会活动和被社会规定的组织,是在历史过程中发展的,科学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其社会作用的不同质。为理解当前科学的社会作用,我们需要一种科学发展的辩证理论,这一理论须解释科学与物质生活过程的内在联系,解释人对现实的合  相似文献   

11.
12.
Hartley Slater 《Erkenntnis》2003,59(2):189-202
Maddy's (1990) arguments against Aggregate Theory were undermined by the shift in her position in 1997. The present paper considers Aggregate Theory in the light of this, and the recent search for `New Axioms for Mathematics'. If Set Theory is the part-whole theory of singletons, then identifying singletons with their single members collapses Set Theory into Aggregate Theory. But if singletons are not identical to their single members, then they are not extensional objects and so are not a basis for Science. Either way, the Continuum Hypothesis has no physical interest.  相似文献   

13.
Effingham  Nikk 《Philosophia》2021,49(1):17-35
Philosophia - ‘Instantiation-directed slot theorists’ believe that properties/relations have slots which are filled by their instances/relata e.g., where Abigail is taller than Bronia,...  相似文献   

14.
Morality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paper consists of sets of rules or principles intended for the general regulation of conduct for all. Intuitionist accounts of morality are rejected as making reasoned analysis of morals impossible. In many interactions, there is partial conflict and partial cooperation. From the general social point of view, the rational thing to propose is that we steer clear of conflict and promote cooperation. This is what it is rational to propose to reinforce, and to assist in reinforcing in society; it is not necessarily what it is individually rational to do. Even so, given the general situation, the rationality of its reinforcement will typically support the rationality of individual action as well. Game theory makes it possible to clarify these interactions, and these proposals for social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弗雷泽提出要以参与平等为核心重新界定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进一步从承认理论身份模式转向地位模式;从承认的规范一元论转向包含再分配与承认的"视角二元论";从局部的文化正义转向"一元三维"的总体的民主正义.弗雷泽的思想为弥合左派纷争,重新构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批判做出了努力,反映了霍耐特承认"规范一元论"以后批判理论新的演进动向.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 Leitgeb’s stability theory of belief (Annals of Pure and Applied Logic, 164:1338-1389, 2013;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123:131-171, [2014]) and Spohn’s ranking-theoretic account of belief (Spohn, 1988, 2012). We discuss the two theories as solutions to the lottery paradox. To compare the two theories, we introduce a novel translation between ranking (mass) functions and probability (mass) functions. We draw some crucial consequences from this translation, in particular a new probabilistic belief notion. Based on this, we explore the log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belief theories, showing that models of Leitgeb’s theory correspond to certain models of Spohn’s theory. The reverse is not true (or holds only under special constraints on the parameter of the translation). Finally, we discuss how these results raise new questions in belief theory. In particular, we raise the question whether stability (a key ingredient of Leitgeb’s theory) is rightly thought of as a property pertaining to belief (rather than to knowled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