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记策略的“转换假说”指出:将听觉材料写下来比将视觉材料写下来的学习效果更好。本研究以此为基础,以10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材料呈现方式和复习与否对拼音键入的中文电子笔记的即时和延时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电子笔记在视觉材料上比在听觉材料上的即时学习效果更优;在间隔一周后的延时重测中,复习后的延时学习效果显著优于不复习,但复习在视觉材料组和听觉材料组中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植入式与非植入式广告比较为主线,探讨感觉通道和延时因素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发现非植入式的和视觉+听觉通道的广告有更好的品牌记忆、植入式的听觉广告在品牌记忆与品牌偏好上优于视觉广告、延时条件下植入式广告的品牌偏好保持较好。以上结果与非植入式广告的信息印象优势、植入式广告的品牌较非植入广告与背景的结合度高以及听觉广告的情节整合度与材料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3.
周爱保  崔丹  马小凤 《心理科学》2014,37(3):661-667
摘 要:在学习中,提取失败能否产生对知识的有效学习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以事实和概念类知识为实验材料,三个实验采用经典范式探讨了复杂意义条件下的提取失败后的学习效果。结果显示仅在尝试提取事实类题目失败后,促进了知识的保持和迁移;在迁移成绩上延时反馈优于即时反馈的效果。表明尝试提取复杂材料的信息失败后,知识的类型和反馈的时机决定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大学生为被试,特异性免疫工作原理为材料,通过实验法研究视觉和听觉情绪设计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实验1发现视觉情绪设计诱发了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提高了保持成绩。实验2发现听觉情绪设计可以诱发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提高相关认知负荷、保持和迁移成绩。研究表明视觉和听觉情绪设计都能显著提高多媒体学习效果。听觉情绪设计的发现突破了已有研究仅从视觉角度优化学习材料的方式,拓展了多媒体学习情绪设计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以大学生为被试,特异性免疫工作原理为材料,通过实验法研究视觉、听觉情绪设计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实验1发现视觉情绪设计诱发了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提高了保持成绩。实验2发现听觉情绪设计可以诱发学习者的积极情绪,提高相关认知负荷、保持和迁移成绩。研究表明视觉、听觉情绪设计都能显著提高多媒体学习效果。听觉情绪设计的发现突破了已有研究仅从视觉角度优化学习材料的方式,拓展了多媒体学习情绪设计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以模糊情境句子和形容词为刺激材料,分别采用文本材料范式和改编的词汇情境联接范式,对害羞者的延时解释和即时解释偏向特点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不仅缺乏积极的即时解释偏向特点,而且也缺乏积极的延时解释偏向特点;害羞者未表现出消极的即时和延时解释偏向特点。研究表明害羞者可能是社交焦虑的前期阶段,对害羞者的干预可以通过引导其积极的解释偏向的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对汉字短时记忆编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汉字为材料,通过将显示通道由听觉转换成视觉或由视觉转换成听觉从而引起短时记忆前摄抑制释放的方法进行研究,被试由中国学生和刚学习中文的美国学生组成。结果表明:(1)视觉显示比听觉显示条件下的回忆成绩好。(2)两类被试在显示通道双向转换时都出现明显的前摄抑制释放。本文与用英文材料作类似实验的结果作比较,提出中英文短时记忆编码操作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汉语字词的短时记忆容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最简单的短时记忆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短时记忆有一个固定组块数的容量。为了对短时记忆容量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用中文字词的即时回忆数量与英文的结果相对照将是有帮助的。本文对三种汉语材料,两种熟悉水平,两种呈现方法以及两种学习方式进行了控制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以词为组块测量短时记忆容量比以其他单位测量更接近恒定。可是也观察到短时记忆容量随组块复杂性的增加而稍有下降。在机械学习中以其所用时间为测量单位也表现出组块相对恒定。刺激材料的熟悉程度对短时记忆容量的影响未显出大的差别,实验还发现视觉短时记忆容量比听觉大,序列位置分析表明主要在序列位置前部视觉成绩较听觉为好,并对其原因作了推测。  相似文献   

9.
广义的测试效应包含测试后反馈的间接作用。实验采用2(测试间隔:5分钟、1周)×3(反馈方式:重复编码、即时反馈、延时反馈)的被试间设计,考查了不同提取难度的反馈形式对测试效应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⑴为测试或提取练习提供即时或延时反馈,比重复编码更有利于记忆保持,并且这一优势同时表现在即时测试和延时测试中。⑵即时反馈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保持水平不如延时反馈,因为即时反馈削弱了提取难度,这与测试效应的必要难度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样例类型与解释方式对初中生数学概率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实验1随机选取初中生90名,比较正确样例组、正误样例组、对照组的学习效果,实验2随机选取另外90名初中生,比较有教学解释、有自我解释与无解释的正误样例组的即时与延时测试学习效果,研究发现:(1)正误样例学习效果显著好于正确样例;(2)有解释的正误样例学习效果显著好于无解释的正误样例;(3)与有教学解释的正误样例学习效果相比,有自我解释的正误样例学习效果显著且更持久。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以故事情境短文为实验材料,探讨了即时与延时48h后虚假记忆变化表现及其与真实记忆相分离的认知神经机制。结果表明,虚假记忆在延迟48h后诱发的LPC走向比即时更正性;即时条件虚假记忆与真实记忆认知加工相分离表现在有意回想加工及额叶后提取加工阶段,延迟48h后仅表现在额叶后提取加工阶段。上述结果为虚假记忆存在随时间变化及其与真实记忆相分离提供了电生理证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1——2年级儿童在听觉和视觉处理方式与策略训练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图片语句记忆测验来决定控制处理方式并评价其训练效果.首先在听觉或视觉干扰后出示图片任务,如果儿童更多受视觉干扰而分散精力,则被归为视觉处理者,而受听觉干扰而分散精力的儿童则被归为听觉处理者.将这两类儿童分至三种不同的情境之中:以想象的方式把呈现的图片组成整涔来进行记忆的内部想象策略组、以语言的形式来记忆图片的句子策略组和控制组.研究结果发现,运用句子策路对于听觉和视觉分析者来说都是有效的,而内部想象策略只对听觉分析者有效.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报道了一项在诸如电影,电视等视听觉双重传导情况下,视听材料的时间交错在形成联系上的作用的实验研究。给14组大学生呈现30分钟的电影。电影介绍了一套自动工具,包括它的组成部分,部分的名称及关于工具的一些用途。电影的视听成分可能是同时呈现,也可能是相继呈现。每组被试分别以7种呈现形式中的一种来观看电影:视觉比听觉提前21秒、14秒、7秒呈现;视听同时呈现;或者听觉比视觉提前7秒、14秒、21秒呈现。然后,要求被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了无背景音乐、中文流行背景音乐和英文流行背景音乐对熟悉与不熟悉中英字词记忆的影响。以90名通过CET6的大学生为被试。实验1使用熟悉中英名词各32对进行即时回忆任务。实验2增加了任务难度,使用不熟悉中英字词各10个进行即时再认任务。结果表明,无音乐条件下记忆量显著高于中英流行音乐条件;在实验1中,中文流行音乐条件下对熟悉词汇的回忆量显著低于英文流行音乐条件;在实验2中,中英文流行音乐条件下的词汇再认量没有显著差异,但中文流行音乐条件下对中文不熟悉字词识记干扰更小,英文流行音乐条件下对英文不熟悉字词识记干扰更小,提示听觉输入语言熟悉度和视觉任务难度都会影响无关言语效应的大小,听觉语言熟悉度的影响受视觉任务难度高低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事故多发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反应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8名事故多发卡车驾驶员和18名安全卡车驾驶员的视觉、听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以及决策时间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事故多发组卡车驾驶员的视觉、听觉简单反应时比安全组卡车驾驶员长,但差异不显著;事故多发组卡车驾驶员的视觉、听觉选择反应时与决策时间都比安全组卡车驾驶员长,且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为我国深入开展驾驶员的选拔、培训与驾驶适应性检测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形而上学承诺,"视觉中心主义"肇始于古代希腊的科学与哲学主张。而作为一种人类的生活方式,"视觉霸权"是一个特殊的近代事件。"视觉霸权"助长了单一的理性控制权,将我们带入消费至上的碎片化、增殖化的商业世界,注定要扭曲我们对于外在世界的真实感知。因此,走出"视觉中心主义",突破"视觉霸权",端正视听关系,让我们能够通过"洗耳"而聆听世界,无疑是最近几十年来西方听觉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在沟通神秘世界、形成文化共同体以及塑造政治力量等方面,人类听觉本身有着视觉器官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定向遗忘影响延时测验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大伟  刘永芳  金一波 《心理科学》2005,28(5):1100-1103
延时测验中是否存在定向遗忘效应一直是研究者们争论的焦点。因此,本文用汉语的低频单字作为材料,通过引入保持期变量(即时.延时).以再认和偏好作为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束考察定向遗忘是否影响延时测验。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分别在时间和情绪认知维度上考察预先准备效应对情绪视听整合的影响。时间辨别任务(实验1)发现视觉引导显著慢于听觉引导,并且整合效应量为负值。情绪辨别任务(实验2)发现整合效应量为正值;在负性情绪整合中,听觉引导显著大于视觉引导;在正性情绪整合中,视觉引导显著大于听觉引导。研究表明,情绪视听整合基于情绪认知加工,而时间辨别会抑制整合;此外,跨通道预先准备效应和情绪预先准备效应都与引导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通过呈现不同感觉通道的材料,测量女性推断同性的想法和感受的准确性,探讨视、听觉通道对共情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推断想法还是感受,听觉单通道对共情准确性的贡献都优于视觉单通道。视听双通道和听觉单通道对共情准确性的贡献依赖于推断任务:推断想法时,听觉单通道和视听双通道的准确性相当;推断感受时,听觉单通道比视听双通道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运用跨语言即时启动和延时启动范式,要求被试完成生物属性的语义判断任务,研究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影响目标语言语义理解的时间进程。实验1非目标语言为英文,目标语言为中文,结果表明,无论是即时启动(t = -0.423, p = 0.676),还是延时启动(t = -0.82, p = 0.419),语义相关组与语义无关组都无显著差异。实验2非目标语言为中文,目标语言为英文,结果表明,在即时启动条件下,语义相关组显著快于语义无关组(t = -3.05, p = 0.006),但延时条件下语义相关组与语义无关组无显著差异(t = -0.63, p = 0.536)。综合两个实验结果表明,晚期熟练双语者在双语语言理解转换过程中语义的即时启动影响存在不对称性,语义相关的非目标语言中文对目标语言英文语义理解起促进作用;但是语义启动效应没有得到延时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