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念偏差效应是指人们已有的知识信念对逻辑推理的影响现象.对此,双加工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信念偏向系统和逻辑分析系统之间的冲突所导致的.近年来,该理论得到来自认知神经科学证据的有力支持:一方面,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近红外光谱(NIRS)以及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等技术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右侧前额皮层与信念偏差抑制有关;另一方面,基于脑电(ERP)的研究表明,晚期正成分和晚期负成分可能参与了不同推理类型下信念偏差效应的认知加工.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工作记忆、不同加工阶段、推理前提本身可信度、实验分析、实验材料生态学效度以及思维训练等方面对信念偏差效应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从纵向发展来看, 近年来贝叶斯推理研究从重推理问题轻推理者因素(关注频率信息和图表呈现的促进效应, 推理问题内容对推理的影响, 生态效度等), 逐渐转向重视推理者因素(知识背景, 主体关联性程度等)和推理过程, 最后发展到将推理问题、推理者和推理过程整合的趋势; 从横向发展来看, 各个纵向发展的阶段内部也有横向发展阶段, 整个研究结构呈立体状。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结合推理材料、推理过程考察推理者因素如焦虑、认知风格、元认知和工作记忆等对贝叶斯推理的影响, 并利用新的研究手段如ERP、眼动仪等探索和验证贝叶斯推理的影响因素及其认知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赵雷  周治金  刘昌 《心理科学》2006,29(5):1058-1062
采用双任务(dual-task)实验范式,探讨工作记忆成分在五项系列问题(five-term task)这种传递性推理中的作用。被试为80名大学生,实验材料为32个空间和时间内容的传递性推理题目。结果发现:(1)空间位置和时间关系的推理结果都支持心理模型理论,而不支持形式规则理论。(2)在推理前提的加工阶段,中央执行系统和视空间模板发挥着关键作用,语音环路没有参与;而在结论的推理阶段,工作记忆的三个成分均发挥了作用。(3)传递性推理在工作记忆系统中采用视空间编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推理与工作记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地总结了推理与工作记忆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1)工作记忆的含义及其在推理中作用的相关研究;(2)推理与工作记忆关系的理论模型;(3)不同类型推理与工作记忆的实验研究;(4)推理与工作记忆的认知神经研究;(5)推理与工作记忆的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采用眼动记录法,探讨了工作记忆、两个前提间的关系以及表达方式对线性三段论推理的影响。本实验采用2(表达方式:肯定、否定)×2(前提间的关系:同质、不同质)×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的混合设计。通过分析总注视时间、第一次注视时间、第二次注视时间和回视,发现线性三段论推理过程既有语言加工的参与又有表象加工的参与。推理过程中的语言表征过程和空间关系的建立都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被试的工作记忆容量越高,就越容易建立语言表征和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工作记忆与推理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以视觉同时呈现,在形近、音近、义近三种干扰下以再认方法和瑞文渐进推理测验探讨了小学生年级、性别、工作记忆与推理的关系。发现(I)小学生工作记忆与推理能力相关显著。(2)工作记忆和推理能力在小学阶段不存在性别差异。(3)年级和工作记忆是影响小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因素,但年级因素对推理能力的作用较工作记忆大。  相似文献   

7.
工作记忆容量和加工速度在归纳推理能力老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工作记忆容量和加工速度在归纳推理老化中的作用。样本为217名社区老人。结果发现:(1)工作记忆容量在归纳推理老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语音环路和视空问初步加工系统在推理过程巾参与程度相当。(2)在年龄和归纳推理能力之问存在年龄——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容量——归纳推理这样一条层级关系。年龄、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容量共同解释归纳推理中57%的变异。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2(语境:高预期性、低预期性)×2(靶词:一致性、不一致性)×3(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大学二年级)的实验设计,每个年级由高、低容量工作记忆各10人组成。用眼动仪探讨在阅读高预期材料时预期推理产生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1)在阅读过程中,预期推理是延时产生的,结果支持建构主义理论;(2)在阅读过程中,被试的工作记忆容量越高,他们产生预期推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在阅读过程中,预期推理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具体为初中阶段还处于发展的状态,并一直延续到高中阶段,高中阶段之后预期推理能力的发展已经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9.
根据任务需要准确提取工作记忆表征对提高认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工作记忆提取准确性的调节因素及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因素为切入点,在工作记忆提取阶段呈现奖赏线索,分别采用单次提取(实验1)与连续提取任务(实验2)考察工作记忆提取过程的奖赏调节机制。考察工作记忆提取过程的奖赏调节机制。实验1和2分别采用单次提取和连续提取任务。本研究发现:(1)奖赏可以直接促进工作记忆提取准确性;(2)奖赏促进作用的机制是对工作记忆资源的再分配;(3)奖赏促进作用受提取顺序和个体工作记忆能力差异的影响。这些发现揭示了工作记忆提取阶段的奖赏调节机制,为促进认知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阅读理解中的预期推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崔耀  陈永明 《心理学报》1996,29(3):238-244
从工作记忆能力的个体差异的角度,探讨阅读描述日常生活事件的段落时预期推理过程的资源分配特点,及其与阅读焦点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1)预期推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2)工作记忆能力强的被试进行预期推理的范围较广;而工作记忆能力较弱的被试推理范围较小。(3)工作记忆能力较弱者对每一个项目的激活量较大。(4)对于非常熟悉的事件,预期推理不受焦点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探测词再认范式,分3个研究考察了知觉者和行为者的贫富对个体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研究1考察了知觉者贫富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富裕启动条件下的被试更可能进行自发特质推理。研究2考察了行为者贫富对自发特质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试更有可能对富人刻板一致的行为句子进行自发特质推理。研究3考察了知觉者和行为者贫富对自发特质推理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仅富裕启动条件下的被试更可能对富人刻板一致句子进行自发特质推理。本研究为自发特质推理发生的灵活性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2.
王沛  杨斌芳 《心理科学》2004,27(4):799-802
采用因果条件性逻辑推理研究的一般模式,研究了儿童社会信息因果推理发展状况。实验结果表明:(1)儿童社会信息推理能力呈年级性递增。(2)社会信息的内容会影响儿童社会信息推理的能力。(3)儿童四种逻辑形式推理能力之间的差异显著.AC、DA在年级水平上差异都十分显著,但MP和MT在年级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儿童在各个年级四种推理能力之间的差异都显著,确定型和非确定型逻辑推理能力之间的差异显著。(4)逻辑形式的难度、儿童的年龄影响儿童合理化解释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认知风格与逻辑推理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三段论推理中,场依存型学生和场独立型学生推理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学过和未学过逻辑学的学生推理成绩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男生和女生推理成绩差异显著,女生比男生更易受“气氛”的影响。(2)在命题推理中,对抽象材料构成的命题,场独立型学生和场依存型学生的推理存在显著差异,场独立型学生表现出更强的证伪倾向,场依存型学生表现出更强的换位倾向;对具体材料构成的命题,场独立型学生和场依存型学生的推理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记忆提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明  陈骐 《心理科学进展》2002,10(2):133-146
该文从3个方面回顾了记忆提取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1)记忆编码和提取之间的关系,主要针对提取过程的自动性和控制性及相应的神经机制进行了讨论;(2)基于记忆提取的抑制机制,主要涉及指向性遗忘、提取-练习范式的研究及负启动范式在记忆提取研究中的应用;(3)工作记忆能力与记忆提取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于工作记忆能力与控制性记忆提取及记忆提取中的抑制机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曾庆  莫雷 《心理科学》2006,29(2):346-348,353
采用动窗技术对文本阅读中信息精确化推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1研究在工作记忆范围内,信息精确化推理是即时发生的还是当局部信息不连贯时再重新追溯才发生。实验2探究信息精确化推理在长时记忆中是否也会发生。结果表明,文本阅读中的信息精确化推理,不管需要进行精确化推理的句子与包含推理所需信息的句子是处于同一工作记忆范围内,还是处于长时记忆中,推理都是即时发生的。  相似文献   

16.
决策与推理的双加工理论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理论,通过对两个加工系统的基本特点、区别点以及基本关系、推理错误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发现目前在该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两个加工系统的关键区别点不在于工作记忆有无绝对参与;(2)对于推理和决策错误的原因,不同的双加工理论给出了不一致的解释;(3)今后有待从情绪与推理决策的关系、影响等方面加深对推理与决策错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以113名7、10、13岁的儿童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注意、工作记忆与推理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7~13岁期间,注意与工作记忆在推理能力的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注意与工作记忆的作用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略有差异;在儿童7岁时,注意对推理的影响显著,工作记忆对推理的影响不显著;到儿童10岁时,注意和工作记忆对推理的影响均显著,但工作记忆开始在注意与推理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13岁时,工作记忆对推理的影响显著,并在注意与推理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具体范畴三段论作为实验材料,探讨了推理过程中信念偏差效应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有效式下,信念抑制和信念促进诱发的ERP波形趋于一致。无效式下,与基线任务相比,信念抑制和信念促进在300-500ms和1000-1600ms诱发了更正的ERP成分,可能反映了该推理不同的加工阶段,同时,300-600ms内,在大脑额中部信念抑制比信念促进诱发一个更正的ERP成分(P480),可能反映了关系整合阶段对自动激活的知识信念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n-back任务,检验药物相关线索对海洛因戒断者工作记忆刷新的影响,旨在探究海洛因戒断者由于长期药物使用造成的认知损伤和药物相关线索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无论在1-back任务中还是在2-back任务中,相对于正常人,海洛因戒断者反应时长更长。(2)相对于中性线索条件,海洛因戒断者在药物相关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更长;(3)相对于2-back任务,正常人与海洛因戒断者在1-back任务中的正确率更高。这可能表明长期的药物使用会使海洛因成瘾戒断者的工作记忆刷新能力受损,而药物相关线索会进一步干扰这种认知损伤。  相似文献   

20.
加工速度、工作记忆与数字推理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亚南  刘昌 《心理科学》2006,29(5):1081-1085
本研究得出在数字推理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工作记忆对数字推理能力的发展的作用大于加工速度。加工速度可能是年龄与工作记忆的中介,加工速度可能仅对工作记忆的发展起一种直接调节作用,工作记忆对数字推理能力的发展可能起直接调节作用,在数字推理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工作记忆比加工速度可能发挥着更直接、更一般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