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2506名初中生、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进行测评分析,探讨中学生适应状态与人际素质、个性素质、动力系统、自我、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和应对风格的特点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在适应、人际素质、个性素质、动力系统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高中生;男生的认知风格倾向于依赖场景,比较灵活、独立和有冒险性,归因方式倾向于内在、稳定、可控和整体,女生的动力系统显著强于男生;城市中学生在人际素质、动力系统和自我方面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其应对策略和方法比较灵活多变;一般学校学生的适应状态、人际素质和个性素质显著高于重点学校学生;不同类型中学生在心理健康素质各维度构成因子方面也表现出一定差异.提示个性素质、自我、人际素质、应对风格和动力系统等协调发展,对培养和完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改善适应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不同层次的大学982名大一与大三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整体取样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在适应和应对风格分量表上的得分大三年级高于大一年级,在归因风格分量上的得分大一年级高于大三年级,年级差异显著;(2)在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认知风格分量表上性别差异显著;(3)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在适应、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应对风格分量表上均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艺术类、文史类学生得分高于理工类学生。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调查了天津市425名正常和115名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结果表明:正常组大学生的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应对风格和适应等分量表得分都高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且具有显著差异,而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分量表得分差异不显著。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说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在区分正常和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了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学习归因与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呈正相关。努力归因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作用间接影响学业成绩。在努力归因、能力归因和时间价值感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5,自引:7,他引:48  
杨雄  黄希庭 《心理科学》1999,(6):484-487
采用《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对初中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共2187名青少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得的自我价值感方面差异极显著。(2)男生个人取向的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社会取向的自我价值感则显著高于男生;男生个人取向的道德价值感高于女生,女生的社会取向的道德价值感则高于男生。(3)重点中学的学生在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的家庭价值感以及社会取向的心理价值感、家庭价值感方面均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青少年家庭功能、人际适应和网络欺凌的关系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和昆明共计1921名中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青少年群体中,男生的网络欺凌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整体上,人际适应在家庭功能和网络欺凌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性别在人际适应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中起显著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与男生相比,人际适应良好的女生实施网络欺凌的可能性更小。结果提示,良好的家庭功能可以通过影响人际适应进而影响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实施,且在此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对女生而言,着力提高社会人际适应能力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以29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考察其控制信念和人际信任的特点及两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被试的认知控制信念得分最高,情感控制最低,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信念得分居中;且控制信念得分存在显著性别和生源地差异,女生的认知控制和情感控制得分都高于男生,农村生源学生的间接控制信念得分显著低于城市生源学生;(2)被试人际信任得分较低,且不存在性别和生源地差异;(3)控制信念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因被试性别和生源地的不同而有差异,对于女生和农村生源大学生来说,直接控制、认知控制信念得分越高,人际信任得分也越高;而对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初中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此作用在不同性别群体中的差异性,对北京市四所初中697名初一到初三的学生进行了班级地图量表、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测查。结果表明:(1)总体班级环境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女生在学业自我决定上具有小效应量的显著优势,男生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女生,核心自我评价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和班级行为自控可以显著预测学业压力,两者共同解释学业压力12%的变异;(3)男生和女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4)女生群体中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显著高于男生群体,说明性别对此中介效应存在调节作用。最后对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机制及其对女生群体的重要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测验的性别与材料差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继亮  师保国 《心理科学》2007,30(2):285-288
以415名中学生为对象,采用修订后的《青少年科学创造性测验》考察了创造力的性别差异,并分析了不同测验材料对创造性表现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创造性总体上高中生显著优于初中生,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在流畅性与灵活性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别、年级差异,在独特性上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表现为高中男生得分显著优于女生,而初中性别差异不显著;(3)不同性质的测验材料对创造性的影响不同,言语任务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而图形任务方面则是高中生显著优于初中生,男生显著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0.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崇莲  郑涌  李宏翰  张建梅 《心理科学》2006,29(6):1431-1433
用自编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问卷对800名1-4年级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观因素涉及人际安全、人际疑虑、人际张力和人际报复;大学生的人际安全因子得分为3.86,人际张力、人际疑虑和人际报复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在1.8-2.6之间;人际张力、人际疑虑、人际报复因子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p<0.01);男生在人际报复因子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理科生的人际张力、人际报复和主观因素总均分显著高于文科生,人际安全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文科生。表明大学生的人际安全感较强,人际交往和相处中的负性体验较弱,但存在年级、性别、专业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选取44063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考察我国青少年动力系统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我国青少年的动力系统发展状况良好;(2)我国青少年的动力系统年级变化趋势表现出小学五年级得分较高,初一年级略有上升,初二年级有所下降,之后起伏波动,高三年级得分最低,但从高三年级到大学阶段迅速上升,大学阶段得分最高;(3)我国青少年在动力系统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但在各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年级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江琴娣  杨福义 《心理科学》2005,28(3):622-625,618
本研究以工读学校和普通学校七~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工读学校学生的总体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2)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普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工读学校学生的父母更多地采取消极的教养方式;(4)生活事件应激与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工读学校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应激强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城乡中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有智 《心理科学》2003,26(2):240-243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北地区942名初一至高三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学习动机呈现由附属性动机→威信性动机→认知性动机→成就性动机的强度递增特点,成就性动机是支配学习的优势动机;随年级升高城市生动机总强度下降趋势明显,农村生存在一定波动性;四类动机和归因在城乡、年级、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与学业成绩也有密切关系。教育教学改革应重视学习动力问题,加强对中学高年级学生、女生和城市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相似文献   

14.
沈烈敏 《心理科学》2002,25(1):57-59
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能力问卷量表,结合教师问卷、个案访谈和调查等方法对80名小学四年级学生、94名初中一年级学生、85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共259名被试进行了假设一验证和范畴化认知方式与学业不良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学习年限段学业不良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学业优秀者,且差异显著;各学习年限段学业不良学生间在这两方面的得分差异显著,呈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用认知方式图形测验,对94名普通高中生进行实验研究,探讨了当前普通高中生认知方式特点及其与学绩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高,高中生的场独立性增强。高中生的认知方式场依存性、场独立性与学习成绩的相关不显著。在初中毕业刚进入高中,学生的认知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随着年级增长、个体成熟,这种差异逐渐缩小。文理分科对高中生的认知方式发展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reading motivation among adolescent boys. We seek to understand (1) if motivational construct scores change meaningfully over time, (2) what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achievement scores and reported reading motivation, and (3) if students who report higher reading motivation initially have greater gains in achievement over time than students who report lower reading motivation. Results suggest some variation in construct scores over time. Achievement scores obtained in eighth grade were predictive of numerous motivational construct scores in ninth grade; limited results suggest that motivation in ninth grade may affect later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17.
陈京军  吴鹏  刘华山 《心理科学》2014,37(2):368-372
采用学业情绪问卷、数学学业自我概念问卷调查了370名初中学生,以探讨初中生数学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数学成绩、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积极高唤醒情绪外的其它数学学业情绪在性别上差异显著,除消极高唤醒外的其它情绪在年级上差异显著。(2)数学成绩通过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间接预测四类数学学业情绪。结论是,初中男生数学积极情绪多于女生,女生数学消极情绪多于男生,积极情绪随年级下降,消极情绪随年级上升;初中生数学学业能力自我概念在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业情绪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剧烈的社会变迁背景下, 人们的信任水平可能会发生改变。本文采用横断历史研究方法, 对采用Rotter “人际信任量表”调查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53篇研究报告进行了元分析, 这些文献涉及24233名大学生, 调查的时间跨度为1998年至2009年。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在这11年间显著降低, 相比1998年, 2009年时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下降了1.19个标准差; (2)无论男生还是女生, 人际信任水平在11年间均显著下降, 其变化趋势和人际信任水平本身均不存在性别差异; (3)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下降趋势呈边缘显著, 而城市生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但人际信任得分本身不存在生源地差异。  相似文献   

19.
学生认知方式影响文章阅读理解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初二学生为被试 ,考察了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不同体裁文章以及对有无标记说明文的学习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散文的学习无明显差异,对说明文的学习场独立学生要好于场依存者;(2)场独立者对有标记的说明文的学习效果要好于场依存者;对无标记说明文的学习,场独立与场依存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