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认能力最佳年龄的研究——试用信号检测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取8个年龄组(多数年龄组又分正常实验组和暗示实验组,各组12名被试),用具体图形,抽象图形和词等三种材料,进行信号检测论的再认实验。 结果表明,各年龄阶段再认具体图形,小学高年级学生成绩最佳;再认抽象图形和词,初中学生最佳。我们认为,这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觉得信号检测论用于再认实验具有如下优越性:(1)信号检测论具有二个独立的指标d’和c,有利于分析人们的心理因素;(2)信号检测论把再认错误划分为二类,有助于分析错误原因;(3)信号检测论指标d’比传统再认法指标灵敏。  相似文献   

2.
孟庆茂 《心理学报》1988,21(1):47-53
记忆研究的再认法传统上常用计算保持量作为再认的指标,而信号检测论则用计算辨别力指数d′作为再认的指标。它们各有特点,又各有局限性。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上探讨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修正的计算方法,同时还分析了应用模糊集合统计处理信号检测论评价法的结果,计算再认程度函数作为再认的指标,比传统的指标及d′更具优越性:(1)比较符合心理判断的实际;(2)无须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假设;(3)可排除判断标准的影响,有利于不同被试个体再认能力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李同归 《心理学报》2000,32(3):264-268
该实验考察了在“知道感”(FOK)任务中的字词和图片的感受性和判断标准的差异。实验运用Hart的“回忆—FOK判断—再认”(RJR)范式,用字词和图片作为刺激材料,采用两种不同的加工水平,并根据信号检测论中的评价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知道感任务中,只有在线索回忆正确百分率和FOK判断等级上表现出了图片优势效应,而再认正确率和FOK准确性则没有图片优势;而且,不论是深加工还是浅加工,被试对字词和图片的感受性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判断标准的变化较为复杂,且受加工水平的影响较大,显示出图片优势效应的产生与被试的反应偏向有关。  相似文献   

4.
喻婧  丁洁  王晓燕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06,29(4):845-847,860
本实验采用DRM研究范式,考察经验、材料性质和加工水平三个方面对虚假记忆的影响。实验首次采用句子的方式呈现,给被试提供符合经验和不符合经验的句子进行学习和再认。实验结果显示,三个因素对虚假记忆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中,经验是导致虚假记忆产生的主导因素,加工深度同经验之间以及材料性质同经验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志新 《心理科学》2008,31(2):392-395
该项研究探讨被试对听觉词源检测和再认的差异性,并比较了男女被试的源检测和再认情况.实验以两字汉字词为记忆材料,设计了三个因素.性别因素指男女被试性别水平;声源因素设计了男性和女性两种声源呈现听觉词,为组内设计;学习因素为两个水平的组内设计,水平一是偶然学习,水平二是重复学习,也为组内设计,该因素考查学习效应.研究分别统计两种声源词的再认和源检测成绩,结果分析显示:被试源检测的学习效应显著,而再认的学习效应不显著;两种声源词的源检测差异显著,而再认的差异不显著;同类测试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两种测试之间相关不显著;偶然学习条件下,男女被试对男性声源词的源检测差异显著.研究结果提示,源检测的内部认知过程不同于再认,并且两种性别人群的源记忆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嗓音源判断过程中的范畴效应和通道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志新 《心理学报》2001,34(4):41-45
该项研究通过设计4种实验条件,旨在探讨不同嗓音词的再认和嗓音判断过程各自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4种实验条件是由2种诵读方式和2种测试方式组合而成,2种诵读方式为同范畴同嗓音和同范畴异嗓音,2种测试方式为视觉呈现和听觉呈现。52名大学生被试随机分成4个独立的组,分别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实验结果显示:(1)同范畴同嗓音条件与同范畴异嗓音条件相比,前者项目词的嗓音源判断效果好。提示增加相同记忆源项目间语义联系将有利于记忆源的检测判断。(2)项目再认与项目嗓音判断结果不完全一致,只有在诵读方式为同范畴同嗓音测试方式为听觉呈现情境下,两者有较高的正相关。(3)在同范畴同嗓音诵读条件下,再认反映出学习和测试通道源一致性优势效应,嗓音判断没有反映出通道源一致性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7.
孙沛  林仲贤 《心理学报》1998,31(3):254-261
该研究探讨语义范畴组织在长时记忆项目再认任务中的作用。实验材料的记忆广度内和记忆广度外词表,实验采用项目再认固定集程序。结果表明被试反应时间随记忆集增加而增加,同时“是”“否”反应的斜率一致;  相似文献   

8.
分别诱导被试在悲伤、愤怒、中性三种情绪下对相应的三种词语进行学习再认,采用学习再认的实验程序,以再认正确率和反应时作为指标,运用信号检测论进行分析,主要考察情绪一致性在不同负性情绪中的表现,在悲伤和愤怒情绪之间证实了情绪一致性记忆效应。  相似文献   

9.
社会印象:意识,还是无意识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爱保 《心理科学》2000,23(4):440-445
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在自然判断和社会判断条件下社会印象受意识控制情况的不同特点.实验-采用2×2×2×2的混合设计,给被试提供不同声望、不同性别的人名(组内设计),考察了在再认判断和频度判断条件下(组内设计)被试性别特征(组间设计)对社会记忆的影响;实验二采用2×2×2×2的混合设计,给被试呈现不同性别的人名(组内设计),考察了新、旧人名(呈现与否,组内设计)在声望判断和影响力判断条件下(组内设计),被试性别特征(组间设计)对社会印象影响;同时,还探讨了信号检测论(SDT)方法对测量内隐社会印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自然判断的任务条件下,被试的记忆出现了"名人优势效应";在社会判断的任务条件下,被试的辨别力非参数指标A'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而其判断标准B则在被试性别、判断类型上表现出了差异.  相似文献   

10.
陈永明  宋均  李峰   《心理科学进展》1992,10(1):48-52
本实验采用“学习——再认”法,对记忆的再构现象作了实验探讨。结果表明,人的记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对句子的记忆表现出再构现象。同时表明,给被试的指导语(即对被试学习的要求)不同,以及句子不同型式的变化,对记忆的这种再构现象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归纳推论-演绎推论的不对称性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会做出较多的归纳推论,而较少做出演绎推论,但这种社会推论倾向亦受到了文化及语言的影响.本研究目的是检验该现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表现.采用Maass等人提出的研究范式,在一个实验中同时引发被试做出归纳和演绎两种推论,使用特别选取的特质形容词和相应的行为信息,用录音呈现实验材料.因变量为: (1)正确再认实际呈现过的材料; (2)正确拒绝没有呈现过的材料; (3)虚报没有呈现过的材料; (4)从已呈现的材料中做出推论的数量.统计被试做出各类反应的次数及反应时间.结果表明,中国被试并没有表现出对归纳推论的偏向,研究讨论了这一现象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眼动(Eyelink-2000)自带软件EB编制实验程序呈现由字母“T”经旋转后组成的刺激材料,参照预搜索范式设计了“预览组”和“清屏组”两组实验,利用区组内评估法评估两组实验预览效应产生与否以及产生的程度,以此来考察预览效应产生的内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不管靶子是否出现,预览组和清屏组产生预览效应的程度一致,这表明:预览效应的产生是被试基于自上而下对旧客体的抑制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在记忆的实验研究中,自1958年J.P.Egan 提出用信号检测理论研究再认问题以来,国内外已从不同方面用此理论对再认进行了许多研究,并一致认为用信号检测理论研究再认问题,将再认能力与反应标准互相区别开来,即用确信度评定法,比用有——无判断法和强制选择法,具有更为客观地测定再认能力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华兵 《心理科学》2002,25(2):212-213
作为心理学研究人员,心中总有这样一个梦想:给被试呈现视觉材料.让他们按要求完成任务,同时记录其视觉注视过程,并能运用数据和直观图象加以描述。在被试完成任务后,研究人员就能够指出被试心理活动的规律。这样就实现了将主观心理活动用客观化方法研究的理想。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选取30名被试,采用任务分离实验研究范式探讨不同表面特征图片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以32张动物图片为实验材料,其中鱼类和鸟类图片各半。两类图片中一半为黑白图片,另一半为彩色图片,所有实验材料用E—Prime软件呈现在电脑上。结果表明:(1)不同表面特征图片的再认成绩(外显记忆)显著好于偏好再认成绩(内隐记忆),即外显记忆成绩好于内隐记忆;(2)在再认测验和偏好判断测验中,再认成绩和偏好再认成绩在图片表面特征的两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3)控制组的偏好再认成绩显著好于实验组的偏好再认成绩,即控制组的内隐记忆好于实验组。结论: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既是外显记忆的内容,也是影响外显记忆的重要因素;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高度依赖于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刺激材料的表面特征是影响两种记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毛伟宾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8,31(6):1326-1329,1325
本研究采用DRM范式以8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错误记忆的通道效应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三因素混合设计,运用信号检测论等方法探讨了重复学习对不同通道错误再认的影响.结果发现:1)汉语词表具有与英文词表不同的通道效应,表现为视觉学习的错误再认高于听觉学习;2)重复学习对视觉学习与听觉学习的错误再认产生分离性影响,即重复学习降低了视觉学习的错误再认,却提高了听觉学习的错误再认;3)信号检测论的分析表明:听觉学习在重复学习后对关键诱词的错误再认的增加是听觉学习对要义信息日益增加的敏感性连同较为宽松的提取标准协同起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了老年人与青年人加工情绪图片过程中的注意偏向及再认成绩。给被试同时呈现积极、中性及消极情绪图片,分为注意和记忆两部分任务。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分析发现,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表现出对积极图片更大的注意偏向,且在随后的再认过程中对积极情绪图片的再认正确率更高。结果支持了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说明中国老年人同样存在“积极效应”,情绪加工过程中能够通过选择偏爱的积极情绪信息来适应老化。  相似文献   

18.
情绪、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材料记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采用实验法,以288名中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同情绪状态、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与不同类型情绪材料记忆的关系。结果表明:(1)快乐情绪的再认反应时短于悲伤情绪,快乐情绪的再认正确率高于悲伤情绪。(2)表达抑制策略下,词汇与图片的再认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认知重评策略下,词汇的再认反应时短于图片;对词汇和图片的再认反应时,认知重评组短于表达抑制组;认知重评组的再认正确率高于表达抑制组。(3)快乐材料再认反应时短于悲伤材料;快乐情绪下快乐材料的再认正确率高于悲伤材料,悲伤情绪下悲伤材料的再认正确率高于快乐材料。  相似文献   

19.
韩凯  李波  刘海娟 《心理学报》2003,35(2):157-162
采用“类信号检测论方法”,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在记忆信息提取过程中元记忆的预见性监测判断(Feeling-of-knowing)和元控制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实验一探讨了识记材料的难易、识记遍数对元监测判断以及输出控制中的反应标准是否有影响;实验二探讨了严格和宽松的奖惩条件对输出控制中反应标准的影响。用计算机随机呈现识记用的词表材料,识记之后让被试进行FOK等级判断和自由回忆,再用“类信号检测论”方法统计实验数据,分析各种条件下回忆成绩、FOK判断等级,计算出相应的符合率和反应标准。实验一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难度和识记遍数下的回忆成绩和FOK判断等级差异显著,但输出控制中的反应标准值没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实验二结果是严格和宽松奖惩条件下的反应标准值差异显著,严格条件下的反应标准显著高于宽松条件下的反应标准,表明奖惩条件对信息提取中的反应标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天勇  韩布新  罗琳 《心理科学》2001,24(4):490-491
再认失败(recognition failure,RF)是Tulving(1973)等人在实验中发现的一种关于情景记忆提取的有趣现象,即人们能够回忆(指线索回忆,下同)起一个先前学过的词,但却不能够再认它。再认失败范式(RFP)包括三个基本步骤:词表学习阶段(给被试呈现一张含若干线索一目标词对的词表,如ground-COLD,要求他们记忆大写的目标词,但同时也要注意线索词及其与目标词的关系)、再认测试阶段、线索回忆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