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外乐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综观国外有关乐观的研究成果,认为乐观是一个与个体的未来定向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主要介绍了有关乐观的概念,包括乐观的期望-价值模型论,人格特质论和解释风格论;单因素、二因素、三因素和等级模型的心理结构;以及相应的测量方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有关乐观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的研究和乐观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是未来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2.
家庭作业努力是评估学生家庭作业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家庭作业完成的主动性、投入性、注意力专注性和试图完成家庭作业的比例或任务数量4个维度。个体的性别、责任心、家庭作业动机、家庭作业情绪等个体因素以及教师的反馈和支持、家庭作业质量、家庭因素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家庭作业努力。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的干预、对特殊群体学生家庭作业努力的关注以及基于计算机的家庭作业条件下,影响家庭作业努力的因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认知风格是一种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研究初中生认知风格特点、多媒体材料呈现方式对成绩的影响,为教师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心理学依据,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大程度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在先前建立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和学习绩效的3个因素结构模型基础上,采用路径建模技术,建立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一学一学习绩效关系模型。基于对该路径模型的分析,获得如下结论:(1)多媒体教学中影响因素的主导作用是沿着学习者认知加工过程中的信息流而展开的;(2)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信息加工,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教师授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影响为其次的因素是教师的授课技术;(3)课件的良好界面信息设计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起重要作用;(4)诸如授课速度过快、信息量过大等多媒体教学中的易现问题会增加学生的外在认知负荷而降低学习效果;(5)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注意学生学习风格来更好地进行教学或学习。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702名小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教师支持、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和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影响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是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预测因素;(2)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在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与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教师支持在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通过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影响其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过程中起有中介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教师支持、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和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均是学生积极家庭作业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学业成绩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重要指标,受到认知能力、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等多重因素的显著影响,而这多重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共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标准化的认知能力测验、社会支持量表、学习动机量表对4,973名初中生进行测试,并以各科测验成绩总分的平均值作为学业成绩指标。结果表明:(1)认知能力、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均与学业成绩正相关;(2)社会支持在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学业成绩表现越好,且其认知能力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越强;(3)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学习动机这一中介变量实现。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个体因素(认知能力和学习动机)和环境因素(社会支持)共同影响学业成绩的理论模型,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认知能力影响学业成绩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为提升学生学业成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教学幽默风格模型(Instructional Humor Styles)和教学幽默加工理论(Instructional Humor Processing Theory)为基础,通过构建多水平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在线学习环境中,教师幽默与学习投入关系。结果表明:(1)教师幽默与学习投入无显著相关;(2)在学生层面,仅学生感知的与课堂相关的教师幽默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3)学生感知的与课堂相关,与课堂无关和攻击性的教师幽默均能通过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学习投入产生影响。此外,自我贬低的教师幽默仅通过消极情绪对学习投入产生作用。本研究首次将教学幽默风格理论模型拓展至在线学习环境中,从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验证了该理论在我国的适应性。此外,本研究验证了教学幽默加工理论,揭示了教师幽默对学习投入的内在机制,这对改善在线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归因风格及其与自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多维归因量表(MMCS)和自尊量表(SES)对研究生归因风格及自尊对归因风格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研究生归因风格呈现内控倾向,年级之间差异显著;对于成败,高自尊学生倾向于归因努力、能力等内部因素;自尊对归因风格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勉张岳  张平平 《心理科学》2022,45(6):1517-1523
教师控制是指教师通过情感操纵或行为对学生施加压力,迫使学生以特定方式思考、体验或行动。已有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验证了教师控制对学生的学业表现、情绪、行为等的影响作用和影响机制,但对于教师控制影响的跨文化差异和性别差异问题尚未形成共识。后续研究可进一步精细化分析不同类型的教师控制,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和纵向追踪设计分析教师控制的影响,进一步深化教师控制的本土化研究和群体异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已有的研究表明 ,它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状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是我们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初步总结 ,全文共分五部分 ,分别为 :1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含义及其理论与实践的来源 ;2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结构分析 ;3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4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张景焕  刘桂荣  师玮玮  付秀君 《心理学报》2011,43(10):1138-1150
基于自我决定论的理论框架, 采用动机激发类型问卷、学业自主调节问卷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图画)对305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考察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动机激发类型、动机调节方式与创造思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度控制/中度自主/高度自主的动机激发类型均能显著正向预测创造思维; 而高度控制的动机激发类型对创造思维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自主性动机显著正向预测创造思维; 控制性动机对创造思维的预测作用不显著。(3)自主性动机在中度控制和创造思维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中度自主/高度自主和创造思维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创造思维各个维度上, 自主性动机在中度控制和流畅性间、在中度自主/高度自主和独创性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在中度自主/高度自主和流畅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基本支持自我决定论的有关理论预期, 但在中度控制的动机激发类型上得出了与理论预期不一致的结论, 作者对此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Rousseau and Vallerand's comments on our recent article led to the present study of correlations between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eachers' attitudes, intrinsic-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strategy with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analysis shows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eachers' attitudes influences the intrinsic-extrinsic motivation, which as mediator in turn affects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he paths were divided into two streams, one with more intrinsic attributes and the other with more extrinsic ones.  相似文献   

13.
师生认知方式与藏族双语儿童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明钢  邢强 《心理科学》2002,25(3):328-331
以藏族双语儿童和任课教师为被试,采用北师大心理系编制的CSFT工具,测查了师生认知方式相互作用对双语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师生认知方式的相互关系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与学科性质、学习任务有关;双语儿童的认知方式是影响其汉语文、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不周性别师生认知方式的相互匹配对其汉语文的学习有显著影响;师生认知方式的相互作用对双语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并非是线性的,师生间性别、认知方式相互作用都是影响双语儿童学业成绩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他们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自主支持型教师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促进学习动机内化,进而提高学业投入及学业成就。本研究通过对37篇教师自主支持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实证研究(53个独立样本,18278名学生)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教师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需要满足、动机、投入及学业成就;同时自主支持对需要满足、动机及投入的效应量高于对学业成就的效应量;(2)学生的需要满足及动机在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成就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但学业投入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在不同年龄、经济与文化背景下没有显著差异。综上,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支持,以满足学生基本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业投入,提升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15.
常欣  康廷虎  王沛 《心理科学》2005,28(3):727-730,734
利用调查问卷法对152名大学生就英语学习中的认知因素(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为核心)和情感因素(以成就动机和学习意愿为核心)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继而通过多元回归方法与路径分析技术,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意愿、成就动机、学习风格与英语成绩之间具有显著性相关,而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学习风格作为中介变量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意愿与成就动机通过学习风格而问接地作用于英语学习绩效。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在于验证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效能感对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有正向预测作用及其对学生学业效能和学习态度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设。通过对109个班级的班主任教师和3066名三到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结果表明:(1)在控制学生性别影响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存在显著的班级水平差异;学生学业效能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且这一影响强度存在显著的班级水平差异。(2)在控制教师所教年级的影响下,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的高低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的班级差异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感高的班级,学生学习态度越积极;(3)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效能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感越高,学生学业效能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影响越弱,反之班主任教师管理效能感低的班级,学生学业效能感对学习态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徐速  朱燕 《心理科学》2001,24(1):35-38
本文研究了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的信念与归因.学生自我的信念与归因以及师生归因的比较,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在教师和学生的信念中男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占优势。但在归因领域里却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2)对最好的学生,教师倾向于努力归因;对最差的学生,教师倾向于基础归囚。(3)最好的学生自我归因时倾向于基础和方法归因,最差的学生倾向于努力和方法归因。(4)师生归因维度上的一般趋势:造成数学学习成功的原因比较稳定、内源、可控;造成数学学习失败的原因也倾向于内源,但比较不稳定,不可控。(5)师生特定归因中的差异广泛存在,建议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长期以来具有争议的中美学生存在课堂学习行为差异的现象,研究者推测中美学生由于具有思维风格的差异,造成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处理方式的区别,从而影响他们不同的课堂行为反应。研究对来自于中国学生、中国留美学生和美国学生三组样本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文化组别和学习动机因素后,思维风格仍能显著预测课堂学习行为,并能部分地解释中美学生之间存在的课堂学习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9.
The link between money and motivation has been a debated topic for decades, especially in work organizations. However, field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amount of pay in relation to employee motivation is lacking and there have been calls for empirical studies addressing compensation systems and motivation in the work domai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the amount of pay, and perceived distributive and procedural justice regarding pay in relation to those for perceived managerial need support. Participants were 166 bank employees who also reported on their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 SEM‐analyses tested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model, with satisfaction of the competence and autonomy needs as an intervening variable. The primary findings were that amount of pay and employees' perceived distributive justice regarding their pay were unrelated to employees'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 but procedural justice regarding pay did affect these variables. However, managerial need suppor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promoting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 both directly, indirectly, and as a moderator in the model. Hence,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organizational field study support earlier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ithin the SDT framework showing that monetary rewards did not enhance intrinsic motivation. This seems to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s concerned about motivating their employees.  相似文献   

20.
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采用整群取样法抽取河南省郑州、开封、许昌、平顶山四市各一所省示范性高中的高一和高二学生共1128名,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心理控制源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着力考察心理控制源和心理韧性在其中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父母积极和消极教养方式分别正向和负向预测高中生的学习投入;父母积极和消极的教养方式均通过心理控制源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对高中生学习投入产生影响,且该中介作用包含了三条路径:心理控制源的单独中介效应,心理韧性的单独中介效应,以及心理控制源-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