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古今中外天主教会史,我们不难看到,教会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成长的历史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就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界发展那样,在大浪淘沙百舸争流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在教会与社会相遇和相对过程中,呈现出一条适应则兴、对立则衰的显明的历史轨迹。  宗徒传教时代,圣保禄宗徒遵照基督福音精神“同犹太人,我就成为犹太人,为赢得犹太人。”(格前9:l-26)的福传思路,开创了部分外方传教的新局面。利玛窦尊重当时中国的文化和国俗民情,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赢得了天主教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机遇。初期教会由…  相似文献   

2.
《天风》2008,(21):35-35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深化神学思想建设,从"三自"到"三好",呈现许多新气象。本期由福建省基督教两会提供稿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的发展轨迹,见证按"三自"原则办好福建教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天风》2008,(21):31-32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深化神学思想建设,从"三自"到"三好",呈现许多新气象。本期由福建省基督教两会提供稿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的发展轨迹,见证按"三自"原则办好福建教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8,(21):32-34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深化神学思想建设,从"三自"到"三好",呈现许多新气象。本期由福建省基督教两会提供稿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的发展轨迹,见证按"三自"原则办好福建教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天风》2008,(21):28-31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深化神学思想建设,从“三自”到“三好”,呈现许多新气象。本期由福建省基督教两会提供稿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的发展轨迹,见证按“三自”原则办好福建教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天风》2008,(19):34-35
改革开放30年来,蒙恩的湖北教会茁壮成长。从“三自”到“三好”,成为湖北各地教会各项事工的着眼点……本期由湖北省基督教两会提供稿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教会的发展轨迹,见证按“三自”原则办好湖北教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天风》2008,(21)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深化神学思想建设,从"三自"到"三好",呈现许多新气象。本期由福建省基督教两会提供稿件,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会的发展轨迹,见证按"三自"原则办好福建教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林玉良 《天风》2014,(2):26-28
引言:档案是人类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优秀文化遗产流传的载体,是"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历史文化财富,有着"历史科学的粮仓"之称。随着时代的变迁,教会有些珍贵的资料在非常年代已不复存留,其损失真是无法估量.做好教会档案管理工作,对教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规范化管理档案,是衡量教会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神在教会中赐下丰富恩典的历史凭证.近年来,各地教会和各级基督教两会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着手收集资料和鳊撰教会历史,为今后的教会发展提供宝贵的财富.本文就教会档案管理这一话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林玉良 《天风》2014,(2):26-28
引言:档案是人类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优秀文化遗产流传的载体,是"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历史文化财富,有着"历史科学的粮仓"之称。随着时代的变迁,教会有些珍贵的资料在非常年代已不复存留,其损失真是无法估量.做好教会档案管理工作,对教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规范化管理档案,是衡量教会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神在教会中赐下丰富恩典的历史凭证.近年来,各地教会和各级基督教两会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并着手收集资料和鳊撰教会历史,为今后的教会发展提供宝贵的财富.本文就教会档案管理这一话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从圣经启示、信仰传统和教会历史实践来看,中国教会的"三自原则"都具有很强的教会性、教义性和神学性。这表现在:三自原则是上帝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地方性与普世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是爱国与爱教的统一。只有坚持三自原则,中国教会才能迈向荣耀的教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特定的社会意义,"它介于教会和国家、地方教会和整个教会、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朱梅芬《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它不是教会,但可以客观反映我国教会的地方特色及时代价值。作为由中国天主教广大信友  相似文献   

12.
陈贻圣 《天风》2012,(12):38-39
纵观圣经及教会历史,圣乐侍奉在教会中的主体性地位确凿无疑。旧约时期大卫在圣殿设立诗班(参代上25:1-8),及至新约《启示录》所描绘将来新天新地十四万四千人的诗班在主前侍奉(启14:1—3)。诸如教会历史记载,教皇格列高利(PopeGregoryI)以及其后的马丁·路德(MartinLuther)等,均以圣乐来建造教会、改革教会、发展教会。  相似文献   

13.
张计 《天风》2007,(16):18-20
自耶稣降世至今已经2000多年了,他的教会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繁荣与屈辱、衰落与成长,直到现代的教会。这么长的历史足够我们来总结经验,探索实现理想的教会。对中国教会来说,怎样才是好的教会?作为一个神职人员,以十几年的侍奉经历来略谈一下自己对理想教会的浅见。  相似文献   

14.
"义工"在教会中常指参与教会事工却不领薪金的基督徒,这在全国教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温州教会中,"义工"则专指那些参与教会传道、负责讲台牧养而不取酬报的"义工传道"。"义工"在温州教会中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各个历史时期充当了重要角色。可以肯定地说,今日温州教会复兴的基础,就是拥有数以千计的义工传道。他们对教会的自身管理、教会牧养、事工拓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温州教会各个历史时期为主线,简要介绍义工在温州教会的发展,藉以帮助读者了解温州义工发展以及他们在教会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是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重镇。中俄之间历史与现实的政治关系、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是哈尔滨东正教产生与演进的基础。哈尔滨东正教史,既有与中国其它地区相似的一面,又在教会产生原因、组织机构、根本任务、历史阶段、录属关系等许多方面,有着自己非常特殊的历史轨迹。对世俗政权的高度依附性、鲜明的侨民性、对哈尔滨影响的复杂性等三个方面是其主要的特征。中俄两个异质文明之间的交往,是我们理解哈尔滨东正教发展史不可缺少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6.
和谐歌     
天主教传入中国,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曲折与艰难。从教会传入中国的历史来看,教会应该融和在中国的大家庭内与这个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和肩负建设和谐社会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罗应富 《天风》2008,(3):43-47
上帝创世以来,在不同的时期兴起许多人来管理世间的一切,在以色列民的历史上,摩西可以说是一位杰出管理以色列民宗教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第一人.一直到今天,上帝仍然在拣选他的仆人们在管理,管理他所建立的教会.教会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管理教会的贤人志士和优良传统,使教会有条不紊,一切的工作按部就班,井然有序,教会得到发展与复兴.  相似文献   

18.
教会在人类历史中的发展并不顺利,其间不乏挣扎和争执。这些挣扎和争执,或者是教会进入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在其中生长发展时遇到,或者是教会内部因信仰真理带来的不同讨论而产生。当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教会大局的时候,各教会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以色列民、初期教会和此后历代教会历史中教会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今天的中国教会的管理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在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人才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以利于教会的自治、自养、自传。  相似文献   

20.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国天主教的先辈们走出了一条在教会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福传之路,这就是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五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不仅不违背信仰,而且也是中国天主教唯一正确的选择。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指的是:在政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