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果主义是现代西方学界非常流行的伦理学理论,功利主义是结果主义最重要的一种形式,相称主义则是结果主义在天主教伦理学中的一种表现.本文的主要任务是评述新自然法学派对结果主义、功利主义和相称主义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2.
帕特里克·李是当代天主教自然法理论的重要代表。一方面,其理论重视人的意志和自由的选择,肯定人的自由选择是人负道德责任的基础和依据,认为道德应为人的圆满和幸福服务。另一方面,其理论强调对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服从,反对处境主义、结果主义和功利主义伦理学。因而,帕特里克·李的自然法理论是一种客观主义的人格主义的伦理学,属于具有绝对主义性质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3.
迪特里希·冯·希尔德布兰德(Dietrich von Hildebrand,1889-1977),是现代德国著名现象学家、基督教人格主义哲学家、天主教伦理学家和美学家。其伦理学采取现象学的进路,对价值现象作了深入分析,构建了一种天主教的价值现象学伦理学体系,其中美德伦理思想就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看来,尊敬、忠诚、责任意识和诚实是作为基本道德态度的美德,善良和谦卑是最高的美德,而忍耐、温顺和仁慈则是基督徒的三种神圣美德。  相似文献   

4.
天主教女性主义伦理学是在女性主义运动影响下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基督教伦理学学派。它批判了传统道德神学中的男性中心主义和贬低妇女的倾向,主张要从女性的经验出发来建构一种强调女性与男性应有平等关系的平等主义模式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5.
文章概述了对由IBC负责起草的"生命伦理学普适规范宣言"的不同的宗教和道德观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学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法国巴黎,2004年8月23-24日)上,由分别来自佛教、儒家、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天主教的代表发表了这些观点.文章评述了这个生命伦理学宣言产生的过程,其对世界上截然不同、不同通约的宗教和道德观点必定是敏感的.文章主张,具有不同道德传统的生命伦理学家,而不是生物医学科学家,应该在制定国际适用的可行的生命伦理学规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王凤才 《哲学动态》2005,1(2):45-50
话语伦理学作为交往行为理论向话语政治学过渡的中介,在哈贝马斯现代性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当代西方规范伦理学复兴过程中,继罗尔斯<正义论>之后道德普遍主义的又一次强力张扬.但话语伦理学在赢得赞誉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不满.在这里,且不谈维尔默的善意批评、伯恩斯坦、麦卡锡的谨慎怀疑和麦金泰尔、泰勒的正面交锋;只想揭示在福柯、利奥塔等人的挑战下,话语伦理学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困境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道德进步的历史就是道德关怀的范围不断扩展的历史。环境伦理学的重要理论贡献是,区分了道德行为体与道德承受体,把道德承受体的范围扩展到了人类物种之外的自在物。当代机器人伦理学接过环境伦理学扩展道德关怀的接力棒,不仅把道德承受体的范围从自然存在物扩展到了作为人工制品的机器人,还把道德行为体的范围扩展到了具有道德功能的社会机器人。随着道德关怀范围的扩展,出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道德行为体和五类不同的道德承受体。为了应对伦理共同体成员的增加所带来的伦理挑战,需要建构具有拓展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后科学主义与全球主义性质的新型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8.
弗洛伊德主义伦理学是现代西方伦理学中的一种心理伦理学派别。弗洛伊德主义又称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因其创始人,奥地利的著名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65—1939),而得名。它产生于十九世纪末。精神分析开始只是一种探讨精神病因和治疗神经病的理论和方法,到廿世纪20年代之后,这种理论才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并扩展到社会科学各领域,其中包括道德理论方面,从而形成了弗洛伊德主义伦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迈克尔·斯洛特是西方当代道德情感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开拓了德性复兴的情感主义"新方向";他先把"关怀"德性预设为一种内在的心理事实,再把"移情"当作它的外在的、生成性评价机制,构建了一种基于移情的关怀德性伦理学体系;在道德知识论上,移情也是沟通道德之"知"与"行"的经验参照;斯洛特的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为儒家伦理在当代德性论语境下的解释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伦理学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对人的道德能力持怀疑主义态度,甚至否认一切道德,摈斥德行,公然宣扬非道德主义;另一方面是对一切社会道德价值普遍表示怀疑,认为非道德活动似乎是人类生存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否认道德规范的客观根据,道德虚无主义日益加深,对道德进步逐渐丧失信心。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伦理学中,存在着两种趋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初兴起的元伦理学运动中,史蒂文森和黑尔是两位最为成功、彪炳史册的元伦理学家。他们的伦理观都追随摩尔、艾耶尔和维特根斯坦,反对"重入世"的传统伦理学在进行道德语言分析以前就"匆忙发表意见",而将道德语言分析、伦理学研究方法的探讨视为伦理学的主要任务,表现出鲜明的"元伦理风格"和分析哲学色彩。但作为情感主义与规定主义阵营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之间在人工语言还是日常语言、非理性还是理性,以及如何对待规范伦理学等问题上,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别和对立。立足他们的伦理学探索,分析、比较他们的伦理观,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史蒂文森的温和的情感主义与黑尔的普遍规定主义的理解,特别是有助于我们系统地把握现代西方元伦理学运动。  相似文献   

12.
行为观是当代天主教新自然法学派道德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该学派特别强调自由选择在决定自我中的作用,强调人类行为是一种受理性控制的活动,认为行为的对象、行为的目的和行为的环境是判断人类行为道德性的三大因素,但同时又指出人的内在意愿在判断行为的道德属性时居于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伦理学是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制定方法和制定过程以及实现途径的科学。因此,伦理学分为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以及美德伦理学。元伦理学主要通过研究“是与应该”的关系而提出确立道德价值判断之真理和制定优良的道德规范之方法: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制定方法的伦理学。规范伦理学主要通过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亦即道德终极标准,从人的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制定出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规范:规范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制定过程的伦理学。美德伦理学主要研究优良道德如何由社会的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内在美德,从而使优良道德得到实现的途径:美德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实现途径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14.
彼彻姆和查瑞斯的原则主义是现代生命伦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伦理分析进路,它在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的同时也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有关彼彻姆和查瑞斯原则主义的争论凸显出道德境遇在生命伦理分析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暴露出彼彻姆和查瑞斯原则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一些弱点.尽管如此,彼彻姆和查瑞斯原则主义基于自身的一些合理性与必要性仍有可能在未来的生命伦理学领域以不断改进了的形式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与相称:公正之内涵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正是当前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又是个跨学科的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起点就是——公正是什么?本人认为公正是人们社会交往活动中利益的正当的相称关系(或行为)“正当”是其质的规定;“相称”是其量的规定,“正当与相称”体现了公正范畴之历史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现代美德伦理学强调和重视道德心理问题,但面临现代心理学的严重挑战。其中,作为一种在理论上可以追溯至社会心理学乃至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伦理知识立场,情境主义不仅试图取消美德的独立性,而且试图取消美德的实在性,从而对那种相信在行为者内部存在某个与其行为构成因果关系的心理实体的美德伦理学的基础观念提出质疑。然而,在论证上,情境主义依据社会心理学所提供的经验证据而进行的推理和解释在逻辑上并不完备;在方法上,情境主义所赖以成立的心理学实验的设计环节也存在问题,不足以在证明"情境"是"行为"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同时证明"品质"是"行为"的既非充分亦非必要条件。情境主义的挑战有助于人们重视情境的伦理意义,但对于否认美德的必要性和实在性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17.
罗伯特·乔治是当代天主教新自然法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的自然法理论,以中世纪天主教神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自然法学说为出发点,对由格里塞所创立和发展、经由与博伊尔和芬尼斯等人合作所阐述的新自然法理论,作了辩证的、理性的辩护。其基本伦理学部分的内容包括实践推理与道德判断、自然法与人性的关系、绝对道德规范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费希特伦理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从费希特哲学的内部看,他的伦理学说是以知识学为原则从"自我"推演出来的,因而属于知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是对知识学基本原理的验证和重要补充;其次,从伦理学的发展史看,费希特伦理学是对康德道德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仅凭借"职责"学说赋予道德法则以实质的内容,克服了康德道德学的形式主义缺陷,而且提出了共同体主义思想以克服康德道德学的个体主义立场,从而标志着近代义务论伦理学向德性伦理学的范式转变;最后,从现代性批判的角度看,费希特的德性伦理学转向意味着他对现代社会中自我封闭的原子式个体的解构和对疏离冷漠的人际关系的批判,并在正义与德性何者优先的争论上主张德性的绝对优先性。  相似文献   

19.
二女性思维方式在各学科中的具体表现或运用是很广泛的。这里我们只举几个主要领域里的例子。 (一)伦理学领域是女性思维方式影响较大的一个领域。在传统伦理学中,不论是康德主义还是功利主义,伦理学家们建立起一套又一套的道德原则,强调只要遵守这些原则,人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违反了这些原则,就是不道德的。这个传统所体现的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女性思维方式的倡导者认为,传统伦理学无论从形式还是从方法上都有问题。从形式上说,传统伦理学运用“父式”语言说话,以权威的口气颁布道德命令,强迫人们遵从;从方法上说,由于它建立起来的原则与实际情况总有距离,各种道德原则常常相互矛盾,即使  相似文献   

20.
四、流变Ⅲ:规定主义伦理学规定主义伦理学派的基本倾向是对情感主义伦理学的一种否定性反应。它在方法上坚持了现代西方整个元伦理学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原则:这就是坚持以逻辑语言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伦理学问题,甚至也坚持把伦理学视为“逻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但在结论上却与情感主义伦理学大相经庭。第一,他们认为,道德命题、语言、判断等不是个人主观纯情感的表达,而是兼备情感调节和事实描述双重功能的,第二,伦理学不是纯非认知性的,而是认知与非认知双重因素的统一或混合,所以,伦理学与科学并不是完全对立或隔离的;第三,价值判断或伦理学命题决不能简单地归诸于非理性的情感主义范畴;此外,伦理学命题可以提供规定或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