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存是我国民族宗教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宗教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向度。民族宗教互动现象突出、地域特征明显的民族走廊集中体现中国民族宗教多方面关系。藏彝走廊作为西南边疆"治藏稳边"的特殊地理文化单元,其宗教关系在全国宗教格局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有重要影响。藏彝走廊区域宗教信仰形态丰富,且长期以和谐共生为主流,相互吸收接纳,对促进社会和谐产生重要作用,其多元宗教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藏彝走廊各民族多元宗教信仰交融共生现象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为特定生态环境区域内宗教文化动态的人类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素材,也是民族关系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历来相关研究过多注重对宗教信仰分门别类进行专业研究,而对各民族宗教文化间的相互联系而动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关注不足。本研究从藏彝走廊各民族宗教文化的基本分区入手,从历史到现状,整理分析各民族宗教文化交融共生的基本结构、历史路径和现实情状,对该地区宗教交融共生现象的内涵与意义、其研究重点关注的学术领域进行了初步阐释。  相似文献   

3.
滇西北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藏彝走廊的重要地区,历史上多元族群与多元宗教砥砺共生。论文通过滇西北的社会文化生态与多元族群、佛教各派在滇西北社会的浸润影响、滇西北社会多元宗教格局的形成三个维度的考察,认为滇西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及基督教多元信仰格局的形成,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藏彝走廊文化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滇西北族群与宗教的多元共生,相互融摄互动,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4.
梅山教在西南少数民族中的长期传播,形成南岭走廊以梅山教信仰为特征的宗教文化圈。本文通过梅山教文化圈历史文化地理、梅山教文化圈与南岭走廊关系及南岭走廊各族群梅山教信仰的考察,以分析梅山教文化圈的形成及梅山教的特质。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中,有着广阔地域和多元族群影响的梅山教最具典型性。梅山教从湘中向西南地区辐射并传承至今,说明梅山教是适应南岭走廊文化生态的民间宗教。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区域涉及到65个国家、44亿人口。"一带一路"区域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一条民族、宗教交流的走廊。"一带一路"沿途各国的文化类型、民族、宗教种类复杂多样。"四大文明古国"诞生于此,佛教、道教、印度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均发源于此,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已传播到五大洲各民族中。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因置身的时空多样性和连续性而呈现出一体多元格局。新疆区域文化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果,它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一元主导,多元交融,和而不同"的文化特点。本文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文化视野,着眼于中华文化与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联系,对新疆萨满教等原始宗教文化、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等宗教文化作粗线条勾勒,以展现新疆多元宗教文化交融共存格局。  相似文献   

7.
经民族学与宗教学双重比较研究发现,不像其他民族、宗教,汉族及其宗教都是很难说清的,即不仅汉族的族源问题与特征问题难以说清,而且汉族的宗教认同也远比其他民族宗教难以说清。在学界,很少有人把汉族与汉族宗教联系起来。但从民族与宗教的相互关系视角,能够更好探明二者的渊源。用宗教阐释汉族的渊源,能使人豁然开朗。汉族的族性与汉族的宗教性是互为因果的,汉族的先民创造了独特的多元宗教信仰,多元宗教反过来造就了后来汉族的多元文化属性,使其能够吸收更多周边民族的精华,变成更大更为多元的民族,这是汉族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的根本原因之一。汉族及其宗教根源在于早期汉族并未塑造创世说,造成上古时代创世说的空白,对汉族宗教产生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本文探讨的重点问题是汉族发生学意义上的宗教渊源。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茅山教,是以法术祈禳度人的民间宗教派别。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承的民间宗教,大致有梅山教和茅山教两大流派,且都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茅山教在南岭走廊的传播,茅山教与闾山教的关系,茅山教的宗教特质和法术特点,茅山教蕴含的道教文化元素,是深化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考查和视察西南民族地区后指出,处于横断山六江流域的“川西走廊”乃我国古代民族南北迁徙的走廊,其间必蕴藏着不少民族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大约从此时开始,语言学、宗教学、民族学等科学工作者,纷纷在此走廊地带进行科学考察,其中语言学和宗教学工作者分别就尔苏人、贵琼人等操羌语支语言的居民集团进行语言、宗教考察,可以说是发掘这种“活化石”的滥觞。本文简介川西南尔苏人的概况,着重介绍其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临沧地区与缅甸接壤,文化区位独特,临沧南传佛教在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方面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临沧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临沧文化格局的亮点。信教群众的民族多样性和宗教格局多元包容性是临沧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  相似文献   

11.
宗教关系具有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信仰本身的多重内涵,具有与党和政府、社会、国际以及宗教自身互动的多元维度,涵盖了宗教内部与外部的诸多复杂因素,是一种相对持续稳定的互动结构。云南多元宗教在特定的时空场域和社会情境中生成,政治关系上的边疆开发、文化关系上的吸纳融合、经济关系上的互利共赢、民族关系上的交流融通、日常生活上的交往互动、宗教生态上的平衡制约等机制促成多元宗教和谐相处。提炼云南多元宗教的生成机制及其和谐相处的演化机制,可以坚定我们从广义视角审视宗教多元关系的理论自信与方法自信,并为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与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与碰撞, 少数民族的压力应对问题已经变得日益重要。对少数民族压力应对与文化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审视与探讨, 能够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交融下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心理机制, 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文章总结了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研究的4种文化视角, 包括压力应对的跨文化研究、文化适应的压力应对研究、宗教应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应对思想研究, 并对不同研究视角进行了评述。未来中国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研究应该综合多学科、多元文化视角的研究思路, 加强量与质的研究范式的整合, 进一步扩展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围, 从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实际情况出发, 加强对少数民族不同社会群体的压力应对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人类社会最早就有的意识形态之一,也是较为普遍的历史、文化现象。自从宗教兴起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始终都在信奉一种宗教,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不论对过去的历史,还是对现实生活都有较广泛的影响。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宗教。宗教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刻,所以我们把宗教称之为文化。从广义上可以把宗教看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狭义上可以看成一种文化,该文化是综合性的及涉及面较广的文化。我们通过宗教可以了解到一个民族的过去,也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  相似文献   

14.
试论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宗教与民族的关系何光沪●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既涉及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又涉及现实政治和民生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对宗教与民族之关系的研究,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实践意义。1、宗教与民族之所以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因为二者与社会文化有着密不...  相似文献   

15.
北魏云冈石窟造像题记具有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体现的是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富性,是以佛教文化为主,儒释道文化、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北魏与周边国家等文化互相交融渗透,反映了不同阶层的宗教与世俗心理,也是对北魏社会、历史文化的真实折射。云冈造像题记留下的开窟造像、平城洛阳交通等线索,成为今人研究北魏的重要文物史料,弥补了正史之不足。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初,费孝通先生考查和视察西南民族地区后指出,处于横断山六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势江、大渡河、岷江)流域的“川西走廊”及我国古代民族南北迁徙走廊,其间必蕴藏著不少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大约从此时开始,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学者,分别就贵琼人等操羌语支语言的民族集团进行语言、宗教考察,可以说是发掘“活化石”的滥觞。本文简介康定鱼通区贵琼人宗教习俗部分。金绥之,本名钱安靖,1927年生,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教授。1986年8月上中旬,我们赴甘孜州康定县鱼通区考察责琼藏族的宗教习俗,…  相似文献   

17.
《剑桥东南亚史》把东南亚比作"宗教的十字路口",将多种宗教在此汇集的原因归结为"早期的远洋贸易",进而指出"东南亚每个重大的历史转变都涉及宗教变化的因素"。①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国家的代表之一,他有着丰富多元的宗教文化,在消化、吸收、发展多元宗教过程中展现出的宽厚、平和与包容,在世界范围内有口皆碑。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马来西亚容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老移民,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的多元主义与宗教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多元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日益普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人类的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共同体,中国文化也是在多样性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中发展的,形成了多源汇聚的过程和多元一体的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吸纳、融合了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民族宗教文化间的交流、融合是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统一的基础。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各少数民族的参予和支持,宗教文化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更是密不可分。积极引导西北地区回族宗教文化建设,使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在维护民族共同体过程中所起的凝聚作用是非常重大的,而影响宗教与民族关系实际走向的,则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及其特定组合的结果。人们之所以关注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是希望这种特定的组合能够有利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这个立场出发,研究导致宗教与民族关系的结合模式产生负面作用的条件,从而趋利避害,应该是人们的讨论的焦点。 宗教问题对民族问题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宗教的社会功能实现的。这些功能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正面功能主要指这种影响对民族及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谓负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