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7年7月30日至8月4日,第十三届世界路德研究大会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地——维滕堡路德城召开。此次大会正值宗教改革运动500周年纪念,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200余位学者齐聚维滕堡,展示和交流近些年来路德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大会分全体会议、研讨会和简短发言三种形式,对1517年的马丁·路德思想与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传统的一致性和断裂性做了全面审视,主要集中在九十五条论纲的争论和对话、圣经解释学和方法论意义、神学思想的灵性来源和心理学要素、讲道词中的神学思想和宣道中的教理训练、教牧工作和祈祷思想、历史和当代处境中的路德神学思想。大会首次设立中国分会场,来自中国大陆的四位学者做了简短发言。  相似文献   

2.
梁奕琨 《天风》1996,(9):4-6
经文:约1∶13,出3∶6,来11∶9、10,加4∶28 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他不是属肉体生的,也不是属血气生的,乃是凭着应许生的。他平生许多地方可以预表基督,他是旧约时代一颗灿烂的明星,也是今日青年信徒的楷模。 一、对神——他敬畏 他敬畏神表现在三个方面 1、筑坛——求告主名(创26∶25,32) 他父亲亚伯拉罕一生倚靠耶和华,无论到哪里,总是首先为他的神筑一座坛。  相似文献   

3.
程颐通过“以公言仁”将“仁”与“公”直接关联起来,以“仁公”取代“义公”,以“仁”摄“义”,取消“义”对“仁”的支配性。这重建了“仁”尤其是“亲亲”之公共性和根本性,改变了旧有公私话语中公义的主导地位。这也决定了其家国论的构建不同于王安石的公义政治观:第一,家而非国才是共同体秩序得以生发的根本,是以组织家国之法在于以宗法联合万家,而治国之方则是修德而后“由身及家而治”;第二,国家干预私家之行为必须以维护家庭人伦和谐为目的才具有合法性;第三,在处理家国冲突时,要兼顾忠孝恩义,并以门内人伦为重。  相似文献   

4.
四川蒲江县长秋山系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中的主簿山治,以太清观为中心的道教圣地至今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并且仍旧吸引着来自蒲江、眉山等地的香客。古老的主簿山治在清代成为了蒲江“八景”之一:“长秋仙迹”。从此,长秋山便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当地文人为长秋山和太清观写了不少诗词。然而,对这些文人而言,长秋山上的庙宇不但是游玩、吟诗的景点,同时也是他们朝圣的宗教归宿之地。由当地文人修建于1857年的凌虚阁(三圣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根据山上保存的碑文,凌虚阁的修建是儒家学者兼戏曲大师彭体元(1769—1857)的遗愿。这座庙宇是道教宫观、风水地标及读书空间的完美结合。本文将以凌虚阁为例,探讨清代文人与道教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陈丰盛 《天风》2014,(11):21-21
当我们谈爱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浪漫、激情,若是加上情节,可能有一些男女之间的亲密接触,甚至是性关系。影视作品中有时将夫妻间的爱描绘得枯燥乏味、冲突不断,与之相对的却是充满激情、浪漫异常的"一夜情"。在性观念"开放"的时代里,人们将婚前性行为、婚外情视为平常。将持守圣洁的婚姻关系视为落伍。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性跃跃欲试,初高中的男生女生有过性经验。一些学校旁边,为学生们预备的旅馆、钟点房、出租房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6.
杨克列维奇用"遮遣法"或否定法的哲学来改造柏格森思想,并以其作为分析因二战犹太人所遭受的磨难而引发的"宽恕"问题的基本方法。在宽恕行为的静态模式中,事关宽恕行为的当事人与宽恕资格问题,杨克列维奇提出了"宽恕的不可能性"命题,主张对于纳粹罪行的追溯"不受时效约束"。而在记忆、意识与自由参与其中的动态模式中,作为具有创造与生成能力的行动之人,宽恕将永远存在。借助"遮遣法",杨克列维奇提醒我们,宽恕与恶处于永恒的角力之中。这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伦理真相。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院校调整,科教兴国战略得以落实,为大学新校区的建设提供了巨大机遇,由此也推进了大学校园的扩建,在已建成的大学校园中,既有宝贵的成功经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园景观为例,对新建的大尺度校园景观,分析现有优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探讨学习型、交流型、人文型、生态型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纪录片制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戏剧化、情节化、细节化等已经成为纪录片发展的新趋势。戏剧化的手法,使原本真实的故事更生动、更典型、更打动人心、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由上海艺术人文频道资深编导、曾任纪录片编辑室制片人的王小龙导演的纪录片《莎士比亚长什么样》自2009年一经播出,便引起了上海文化界一片热议,至今仍受邀参加国内外各大戏剧艺术节展映。影片鲜明的戏剧性正是其能获得持续关注、热度始终不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高校的声乐初学者对于德国艺术歌曲有着不够清晰的认识,存在着吐字咬字拖泥带水、歌唱者不明其意,甚至自己擅自添加各种各样的装饰音等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首先是因为德语并非我们的母语,所以对德语语韵的严谨性缺乏一种深刻的认识,再者是因为没有深入了解德语歌曲中歌词的含义以及作曲者试图营造的情绪,所以无法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最后是因为积累的作品数量不够导致对德语艺术歌曲的生疏。要深刻领会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先生创作的艺术歌曲《永恒的爱》,就要从诗词、旋律、和声、曲式结构与钢琴伴奏等方面去分析。  相似文献   

10.
如何处理好艺术与生存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并且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需要社会对艺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需要经济市场与艺术理想之间的相互协调,同时,也需要提高国民对艺术的认识与理解,不要盲目地去消费艺术,要在消费艺术之前做好艺术方面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近几年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各个地区的建筑出现趋同式发展、建筑文化内涵缺失严重的情况。如何使中国的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补充,相互联系,使蕴含民族的设计走向世界,以世界的发展带动民族的自身特色是值得思考的。文章将以上海金茂大厦独特的中国古建筑文化风格为视角,分析金茂大厦中有关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联系,在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探讨未来中国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每一种颜色背后都有不同的性格体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梦想的空间,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来为他们打造具有个性的儿童房。只有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孩子进行不同的儿童房室内色彩设计,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的性格,家长们要更多考虑儿童房色彩设计所起到的作用,带给儿童心理的不同效果,帮助儿童更加健康的成长。使儿童都拥有自己喜爱的空间。使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儿童快快乐乐地度过童年时代。  相似文献   

13.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传媒技术的高度发达下,在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也是不甘平庸,他们大喊口号跟上时代步伐。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很少有人去静心地解读一些专业理论的文章,导致对很多艺术观念的误解,并且滋生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观念,造成一部分人急功近利,甚至一夜成名的想法。很多艺术家打着"当代艺术"旗号,创作出一些让人费解的,懵懂的作品。而一幅真正的好作品它是不需要任何注释的。  相似文献   

14.
源于七世纪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经五代、北宋时期传入我国新疆。从最初的教育与宗教交融,历经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逐渐实现了教育与宗教的分离。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时代背景下,新疆场域中,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抵御与防范宗教向学校渗透,清醒客观地认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历史必然趋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正>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以下简称世基联)每七年召开一次会员大会,最近一次是2013年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十届会议,作为世基联成员的中国基督教协会也派了代表团参加。第十届会员大会的主题是"生命的主,引领我们迈向公义与和平",灵感源自当前教会关怀生命和寻求公义的迫切性,将迈向"公义与和平"作为世基联未来至少七年的目  相似文献   

16.
湛如 《中国宗教》2023,(10):17-18
共建“一带一路”提出10周年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其历史、发展、传播以及现代意义。在众多成果中,也不断提及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经两千年中国化佛教的积极作用。佛教经北印度、中亚、中国西域等地区传入中国,至长安并发展传播到全国。  相似文献   

17.
生态园林与城市建设——以淮安市的城市建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园林不同于传统的园林,而是一种现代园林,它重视因地制宜,关注城市与自然的谐和,是大众共享的而不是小众独享的,它不一定具有普适性,其意义只在于提醒人们,在现在城市的建设中,不能只讲技术,从而使千城一律,而应因地制宜,拯救(自然与文化的)差异,使建筑更适宜人"去居住".  相似文献   

18.
关于闽台历史上的祖先崇拜问题,中国大陆和台湾、西方学界以及日本学界,均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众多的研究成果中,不少学者把焦点集中于宗族组织的研究,所讨论的祖先崇拜常仅限于理想型的祭祖活动,并没有注意到它的变异类型。本文基于现有文献基础,佐以田野调查,了解祖先崇拜在入赘婚中的运作与变迁,探讨闽、台家族祖先崇拜的差异,进而探讨入赘婚俗中祖先崇拜的变迁对中国宗族制度的启示。同时,闽、台两地的祖先崇拜习惯历经数百年,其型式及其崇拜仪式虽因环境与情境的不同而有多样性的表现,但其基本的世系延续需求、祖先崇拜的观念并未发生质性的转变。通过共同祭祖等活动,以加强同宗或同族的意识,仍是两岸同胞心中追求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清代以来,新疆经历了两次恢复性社会重建,同期大量内地民人移居新疆,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一带。本文以清代新疆北部地区的屯垦中心——迪化为例,依据史料、游记和见闻录等材料,从庙宇、神祇、庙会三个方面分析民间信仰与新疆汉人社会整合的内在机制。认为,社会整合存在地方社会整合和国家整合两个层面:在地方社会整合中,民众借助信仰惯习和策略性的信仰实践,建构了新的地缘关系和地域认同并呈现出文化上的多元;在国家整合中,政治手段和民间信仰的文化手段共同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两个整合过程相伴相生,促进了边疆社会的稳定,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社会过程。  相似文献   

20.
对诗与画的关系,西方与中国有各自的看法,西方主要以莱辛为代表,强调诗与画的差异;中国以苏轼为代表,继承了中国一贯的诗画融合观,提出诗画一律说。不同的诗画观背后是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各自诗画观的指引下,诗与画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