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喜乐的娘娘     
《天风》2016,(3)
正我的家乡在浙江省温州市。温州本地人称呼外祖母(外婆)为"娘娘"——娘(妈妈)的娘(妈妈)。我的娘娘黄志芬,生前是位爱神又爱人的虔诚基督徒。虽然她只读过几年书,但靠努力刻苦自学,看完了整本圣经。娘娘曾数十年在温州市的一座大教堂里服侍,我的祖父何漱芳牧师也曾在那里服侍。娘娘负责收取奉献款、开关门窗、整理长座椅等事务;每礼拜日敬拜时,她与另外三位主内姊妹,手握最前面装有网袋的长竹竿,  相似文献   

2.
韩雪 《天风》2017,(5):24-25
<正>2015年7月神学院毕业以后,我就正式开始参与教会的服侍,主要的服侍工作是教会主日学。在服侍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学习、研究、探索,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我发现,单单依靠每周一次的主日学事工无法使信仰深入孩子的生命中,主日学的孩子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孩子,而这些孩子之所以这样,可以直接从其家庭找到原因。可见,主日学孩子的信仰教育就要从他们的家长人手,  相似文献   

3.
范恒山 《天风》2001,(2):32-33
基督给予每一个跟从他的人最大的本分或恩赐,就是服侍的工作(服侍神、服侍人).圣经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若有人服侍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里."  相似文献   

4.
倪光道 《天风》2012,(9):19-20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我用我所得的恩赐服侍你,你用你所得的恩赐服侍我。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受人服侍,也都要服侍人,在彼此服侍中彼此联络,在爱中建立自己。这就是神给教会百般恩赐的目的。经文:彼前4:10-11"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若有讲道的,要按着神的圣言讲;若有服侍人的,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侍,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原来荣耀、权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彼前4:10-11)我们读了这两节经文,要思考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督给予每一个跟从他的人最大的本分或恩赐,就是服侍的工作(服侍神、服侍人)。圣经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若有人服待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里。”(参太16:24,约12∶26)我们是神的仆人,或者说就当认清自己是神的仆人,守住这职分,并不断学习承担起神仆人的职分和托付,于己毫无可夸之处。虽  相似文献   

6.
葛大威 《天风》2020,(1):28-29
侍奉中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我做通讯员已经十年有余了。随手翻看相册,思绪所至都是对这份服侍的深刻感触:每一次快门的闪烁,保留住岁月的影像:每一下键盘的敲击,凝炼成记忆的文字;每一季收获的喜悦,转化为服侍的动力。勤奋的早鸟精神2008年,基督教全国两会发起《天风》通讯员培训时,我还只是一名初入禾场的新人。  相似文献   

7.
<正>"情"系侍奉之路,"情"满恩典之路,"情"留十架之路我从神学院毕业、进入教会服侍已有两年半的时光,在这些日子里,上帝以他恩典的手牵拉扶持我。在牧师的爱心与耐心栽培及弟兄姊妹的关怀与支持下,我服侍的道路明确而坚定。"情"系侍奉之路,这种情,建立在基督里,是一种激励,一种安慰,一种目标,一种动力,也是在基督里的一份爱。一、思念之情我所侍奉的教会中,年老体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9,(2)
<正>2019年1月2日,基督教全国两会举行升旗仪式,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徐晓鸿牧师、驻会副主席阚保平牧师、中国基督教协会驻会副会长沈学彬牧师及全体同工参加。徐晓鸿牧师在国旗下讲话,他希望每位同工新一年有新气象,认真投入到工作和服侍中去,再创佳绩迎接祖国70周年华诞。  相似文献   

9.
吴建寅 《天风》2006,(8):2-3
正如人子来,不是要爱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8) 对于耶稣来世上的目的,当时大多数的人也都不能理解,甚至包括耶稣自己的门徒,他们也常用当时人们的眼光来看待耶稣, 因此常误解耶稣来世的目的。三年多的传道时间,多数时间是耶稣在那里纠正人们对他来世目的的误解。今天我们所读的三处经文,就是耶稣自己对他来世目的的宣告。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教会存在之始,服侍圣工(希腊文diakonia的意思是"服侍、服务")就被视为是基督徒和教会群体生活的基本要素和呼召。服侍圣工被理解为是基督之爱的基本功用。本文回顾了天主教时期教会慈善或教会服侍圣工(diakonia)的公共责任,改教时期的服侍圣工,指出数个世纪以来,基督教在慈善和服侍圣工上的实践极大地影响国家的福利思潮,教会一直是影响欧洲民族道德的教育者;本文还分析了基督教服侍圣工新型且局限的角色:关怀社会中最边缘化的人,以及国际服侍圣工对国家发展性救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上帝的手     
路飞 《天风》2005,(10):F0004-F0004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了庆贺56年诞辰时,岁月如歌,我们祈求上帝眷顾和祝福我们的国家和平、和谐,和睦。全能的上帝,使我们有幸成为上帝的手和脚,当我们为美好的家园服侍和看顾更多人时,我们不仅得到那份服侍的喜乐,同时中国基督徒会为此感恩,上帝选择了我和你的一双手,去成就行善的工作,看顾更多需要服侍的人。  相似文献   

12.
谭桂云 《天风》2011,(12):47-47
20年前刚到威海来服侍时,就有信徒问我这个问题,当时我的回答:如果锻炼身体,有许多可以锻炼的方法,不一定非要去练气功或瑜伽。虽当时讲不出许多的理由,但总觉的它与灵界会有些关系。随着服侍年日的增加,越来越印证我当时的领受是对的,举几个案例:  相似文献   

13.
刘凌维 《天风》2023,(8):47-48
<正>前段时间,一位毕业五六年的学生打电话给我,他谈到自己近几年服侍的一些经历,事工的压力、同工关系的微妙和复杂......言谈间透露出困惑和沮丧。放下电话,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记得临毕业前,他和几个同学曾到我办公室小坐,谈论各自即将奔赴的禾场、服侍的方向和一些计划。那时,他眼中有光,心中有远象,而现在他的语气中满是疲惫、无奈和迷茫。  相似文献   

14.
声波的温度     
董梦轲 《天风》2022,(5):40-41
<正>驷之过隙,自从我2018年加入基督教全国两会传媒事工部的义工服侍团队,至今已整四年。作为一名朗读者,在这四年里我的感受与收获颇为丰盛。最近传媒事工部召开了朗读义工视频会议,会议令我不断回想起与声音的故事,遂记之。一、所学归所用2013年正值纸媒与传媒“交替”的高峰期,对于“纸媒该走向何处”“传媒应如何发展”等问题,我曾做过多次思考,在大学期间还有幸加入“首都大学生新媒体联盟”,在思考与学习中得到了成长。读神学后,  相似文献   

15.
陈贤君 《天风》2007,(10):38-39
“通过他们的爱,使我在基督里一样好处都不缺,我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神要籍我的身体彰显他的爱,使弟兄姊妹们通过服侍我来服侍主耶稣,通过爱我实践他们对基督的爱。”  相似文献   

16.
陈桂照 《天风》2022,(9):44-45
我在华东神学院图书馆的服侍,学生时期做义工不算在内的话,已进入第23个年头.在全国神学院图书馆的管理员中,也算是一个"有资历"的人了.学生时期,我喜欢图书馆,并非出于对此事业的热爱,仅是因在图书馆做义工,有优先看书的权利.毕业后留校,我专职做图书馆管理.一则,由于入校时的基础较差,四年匆匆而过,面对即将进入腾飞的21世纪,我心里缺少了入校时的底气;再则,学习期间,图书馆的馆藏虽然有限,却打开了我想深入学习神学知识的大门.当年,我抛开生意与家庭,入读神学院,想做一名传道人.今天,我却不是"牧人",而是"牧书".我想,这一切都是出于神对我在神学图书馆服侍的呼召.  相似文献   

17.
秦小林 《天风》2011,(3):40-4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自己已在上海教会服侍近20年了。作为一名中年同工,人到中年,感慨良多。在这20年里也不时传来我的学长、同窗、学生的一些信息。有的得了重病;有的英年早逝;也有的出现心理偏差而自尽;还有的因各种原因离开了教会;这些都令我心情十分沉重。  相似文献   

18.
我10岁开始信奉天主教,1950年任玉林天主堂本堂先生,爱国会负责人,1963年到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宗教班)。文革期间,天主堂被占用,全部人员被赶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宗教政策,退还教堂,恢复了宗教活动,成立了管理小组,我当选为组长,爱国会恢复,我仍为负责人。记得吾主耶稣十分明确地教导我们:“我从不寻求自己的光荣”“人子来不是受服侍,而是服侍人”。在新的形势下,一个天主教徒应如何服务人民呢?几十年来,根据我对书法的爱好,为群众作了一些奉献。一、参加赠写春联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城乡活跃,群众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都要贴春联增添热闹。我从1980年开始积极参加赠写春联活动,内容上也赋予新内容,深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1)
<正>"上帝不会轻易推门闯入我的心灵,他在忍耐等待。"我出生在沿海一个经济相对富裕的城市,是家中的第五代基督徒。爷爷是传道人,在镇上的一个小教会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我的父母在1999年先后信主,现在他们已经做全职服侍。基督信仰与我的成长息息相关,甚至渗透到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可是我却从不以为然,直到我去年信主、重生……我时常用一句话来形容我信主前的30年——"有福到无可  相似文献   

20.
花巷堂 《天风》2008,(13):32-33
花巷教会青年团契成立于1994年,以青年人为主要服侍对象,为要在这纷繁复杂、需要平安的世代里带领更多的年轻人、乃至他们的家庭认识耶稣基督;并建立他们在基督里得着更加丰盛的生命,引导他们委身服侍,培养他们成为福音的使者。在整个服侍的同时,团契特别注重同工自身灵性生命的修养以及服事同工家庭祭坛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