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经》汉译版本之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原文为希伯莱文,共有39卷。“新约”原为希腊文,包括《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4个部分,共有27卷,是耶稣的门徒等著述的汇编。在19世纪以前,《圣经》只有个别天主教传教士翻译了部分内容。19世纪初,基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他们从一开始,就非常热心于《圣经》的汉译工作,翻译了许多种版本。从语体角度可以分为三类:深文理译本(High Wen Li Version),即文言译本;浅文理译本(Easy Wen Li Version,Sample WenliVersion),即…  相似文献   

2.
3.
《天风》2020,(3)
正对圣经的解释离不开对圣经本质的理解。圣经是文本,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本;圣经是"经",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圣经"一词是对Scriptures、the Bible、the Holy Bible的中文翻译,包括旧约(Old Testament)和新约(New Testament)。当基督教的正典(Scriptures或the Bible)被翻译为中文的时候,翻译者用中文的"经"加以翻译,并加上一个修饰语"圣"字,以突出其神圣性。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1707年,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白日昇和其中国助手徐若翰写作了汉语《圣经》(1),在《圣经》汉译史上,这是首次系统地将哲罗姆武加大本《圣经》(Biblia Vulgata)译成中文,译出了约80%的新约,是历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汉语《圣经》。而后世二马《圣经》很大程度参考了它,可见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神作为对Deus的翻译,可以说是白徐的创举之一,二人在翻译时既回避了教廷所反对的上帝天等译法,也没有使用罗明坚和利玛窦初倡且至今获准的天主之译,这种译法的直接影响是新教的和合本圣经至今还有以神为主名的版本,使白徐的译法在300年后广受认可并推广开来。本文通过对白日昇书信的整理以及对历史背景的深入探讨,分析白徐Deus译名选择的内在因素,还原白日昇译经的背景及译名思考。  相似文献   

5.
宋代士人积极致力于作仪化民,现存私修士庶仪典含通礼、专礼与杂礼,在体例和内容方面反映了两宋之別。北宋私修士庶仪典,除祭祀专礼之外,还包括仪文较少且偏重于伦理道德训教的家礼、家范、乡约,以及如《司马氏书仪》的"偏向经注的仪注体";南宋私修士庶仪典,除道德训教类与北宋礼书辑本,晚期更是出现了对后世影响至深的《家礼》,具有鲜明的实用性。藉由对《司马氏书仪》和《家礼》之"丧仪"的比较分析,可以管窥两宋"仪注体"与"经注体"由合至分的过程。不同于汉唐以降知"仪"而不知"礼",仪注之学渐盛而《仪礼》经学渐衰的情况,南宋时期"仪注体"与"经注体"的分离,恰好是实践礼仪与《仪礼》经学分别向更深层次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郭象之忘境是对庄子之忘境的发展和转折。庄子之神人的忘境,是通过忘的工夫修养,彻底忘却或抛弃各种世俗价值、世俗之知、生理欲望等,一切皆忘,心虚静明。郭象之圣人的忘境,是虚与实的结合,"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即忘却自我的成心成见,而涵融万物万理。一方面心全、神全(即至足)而忘,另一方面心因与万物万理相适合、融合而忘,即自然而然地顺应万物万理,即万物万理存于心中而不知。庄子之神人忘境的意义,一是心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从而获得绝对的自由;二是心之虚静,无思无虑,对事物只作纯粹直觉的观照,而无劳神之伤;这是追求自我之逍遥。郭象之圣人忘境的意义,是与万物相融合而顺应其发展变化,万物皆能得性逍遥,自我也能得性逍遥,从而共同构建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政治整体;这是"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种种迹象显示,所谓高王观世音经,并非今日约定俗成的高王观世音之经,至少在唐代以前,其含义乃是高王之观世音经,也就是以高王冠称的佛说观音经。根据孙敬德的灵验谈推测,高王经的来历,是高欢接受了卢景裕等出身河北地区的幕僚们的建议,动用官方的力量资助和推动民间流传的观音系统经典(佛说观音经)的弘通,并将官方指定的流通版本定名为高王观世音经,目的在于通过观音信仰的传播来渗透和扩散高王=高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庄子》:从“道”到“无”的过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first and foremost meaning of Tao in Laozi is the origin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second is the root of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yriad things. However, Laozi does not explicitly distinguish between these two meanings. It is Wang Bi in his commentaries of Laozi who converted the meaning of Tao as the origin to the foundation of things-as-they-are, and named such foundation Nothingness. He claimed that Nothingness is the foundation of myriad things. This transition of problem-consciousness and t...  相似文献   

9.
《管子》宗教人文化色彩浓厚,"神道设教"动机鲜明。《管子》追求人与天调,形成"生态医学"与"生态政治学"良性互动的治国范式。《管子》"精气论"推动了中医医理的科学化进程,同时"精气论"也成为管子"内圣外王"理论的根基。《管子》"和乃生"的养生理念与《管子》治国追求"和谐"理念高度契合,其和谐治国涵盖了天、地、人三个层面,从而实现了从"人文"到"仁术"的转化,播下了传统政治中饱含中华人文精神的历史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0.
洪晓纯 《天风》2023,(4):47-48
<正>在圣经汉译史上,中文《和合本》可谓影响力空前,可与英文《钦定本》在英国历史上的地位相提并论。“和合”一词寓意深刻,不仅指涉西方传教士译者在术语译名、译经语体、翻译理念等问题上的求同存异,也暗含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的中国信徒借由这一译本彼此联结的美好愿望。此外,《和合本》出版之后,新教圣经汉译事业由西方传教士主导转变为华人自主翻译,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传教士在《教务杂志》上几乎讨论了《圣经》汉译涉及到的所有问题,传达问题则是其核心议题之一,其中包括翻译原则的确立、是否需要在译本中附加解释性材料及语体的选择等。这些讨论为我们认识和反思传教士《圣经》汉译的历史及其遭遇的困境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也为我们思考文化交流中的翻译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6,(3)
正最近,通过网络媒体获知国内一些教会正在开展圣经抄写活动,这令一直热衷于此的我感到十分欣喜。这些教会有的号召大家分别抄写,然后将其汇集编订成册;有的则以毛笔书法的形式誊写金句,修身养性的同时也熟悉了圣经;更有热衷于网络事工的教会开发出圣经抄写系统,为习惯于线上生活的青年信徒提供打字抄写的全新平台。凡此种种,可见教会为鼓励信徒熟悉圣经真的花了很多心思。神的话语字字珠玑——"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西方都有着各自源远流长的经典解释与理解的传统,中国文化以儒家为代表,其正统的学问就是经学,而构成西方主流文化的基督宗教,其正统的学术是《圣经》诠释.当基督教传入中国,它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宗教经典”的世界,一方面要处理和其它宗教典籍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发展出合乎本土处境的圣经解释,这决定了汉语语境的《圣经》诠释要对其他的经文诠释传统做出回应.本文选取吴雷川(1870-1944),民国时期较具影响力、但还没有被充分研究的中国基督教神学家,通过对其作品的深入解读,发现其创造性之处在于自发地引入儒家的诠释传统解释《圣经》,概括而言,他运用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法以及“人格会通”、“设身处地”等经学方法,在儒经和基督教经“广引经文,串联互通”,试图解决两大经典相遇所产生的释义学冲突.本文将详细分析儒家经典解释的思想旨趣、致思路向和诠释意图等,是如何影响其对《圣经》文本的理解,并形成一种中国本土化的诠释策略——粗糙的“跨文化”、甚至是“跨文本”的圣经解释学.  相似文献   

14.
肇始于苏格拉底的为了消除恐惧、构筑绝对安全、封闭理性系统因而往往走向传统形而上学的"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因为追求绝对、纯粹而导致自否定和自悖谬的"辩证法",以及对这两种辩证法保持批判反思态度并坚持开放性的"辩证法",是《启蒙辩证法》依次反思过的三种辩证法,也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反思过的三种辩证法。尼采的辩证法批判,黑格尔对绝对形而上学的追求,在回归马克思社会批判的意义上被整合、被克服。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电影”是法国新浪潮的产物,以强调一以贯之的个人艺术风格及思想与体验为主,它影响了整个世界电影的观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样化的当下,应在坚持鲜明独特的艺术创造和个性追求的前提下,以更宽阔的视域以及多元化的标准来发展“作者电影”.  相似文献   

16.
《太平经》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的早期经典,《圣经》则是西方世界的宗教基督教的经典。由于宗教与道德是结合在—起的,这两部宗教的经典都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又由于两种宗教的产生,有着大体相同的历史背景,道教正式形成于东汉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夜,基督教则产生于罗马帝国领地内奴隶起义和民族起义蜂起的年代。因此,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20,(8)
正读圣经一般分为通读和精读,很多人只用通读的方法,而忽略了精读的方法,事实上,精读是读圣经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什么是精读呢?就是细细地读、慢慢地读、反复地读,一步一个脚印地读。精读不仅要理解掌握全部内容,而且要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获得系统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道’与“心’分别是道家与禅宗两文化的中心范畴,比较两者的同异性,揭示其内在联系,分析其理论得失,这对深入了解两者的思想旨趣或许不无神益。因篇幅所限,本文只揭示“道”与“心”在主要特性上的同异性而不全面论及其基本内涵。一、道家之“道”与禅宗之“。乙”的共通性(-)从“道”的自然无为性到禅宗“心”的自然自由性‘咱然”、“无为”之词均创立于道家,首见于《老子入它们是作为释解“道”的属性的范畴而出现的。老子之“道”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其一,道性自然。这是说“道”的根本特性即表现为自然本然性。《老子》二十…  相似文献   

19.
《圣经》“南京官话译本”是中国近代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圣经官话译本,由麦都思主译,1856年首次刊印.译者一反新教传教士的文言译经传统,选择以南京官话译经,这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这种官话文体的选择是译者应当时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并与之互动的结果.这种主体性不仅表现为文体的选择还表现在翻译的模式上,此译本并非延续西译中述,而是西人指导,中士转译,翻译过程兼及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这开辟了圣经汉译的新路径.同时,本文把此译本放到官话译本的谱系中,考证了此译本和《古新圣经》及“北京官话译本”、“官话和合译本”等译本的关系,指出此译本作为第一本官话译本不仅开启了其后官话译本的翻译历程,也为此后官话译本文学性文体的探索作出了铺垫,不仅昭示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到来,也给白话文运动的提倡者们建立新白话提供了颇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赵颖  陈清华 《学海》2012,(3):176-179
从《小山回家》到《海上传奇》,贾樟柯用10多部电影记录了中国当代变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普通人特别是底层人的命运。与冯小刚、张艺谋等由于影片题材及风格转变而只能贯之以"导演作品"的电影不同,贾樟柯的电影由于一些元素的重复已发展成为一种特有的"类型",而贾樟柯也是目前中国少有的形成自己"类型"的导演。本文从内在观照、风格、表演、定位等方面分析了贾樟柯的电影"类型化"元素,试图为他的"类型"电影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