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愿与还愿     
陈志华 《天风》2011,(3):15-15
以色列人在士师时代,曾在亚扪人手下受压制大约十八年(参士10:8),后来以色列人哀求神,神便为他们兴起一个士师叫耶弗他,从圣经对其事迹记载篇幅来看他是一个大士师,但比起神藉他脱离亚扪人辖制的事迹,人们似乎更有兴趣于耶弗他献女儿为祭的事。  相似文献   

2.
<正>挑战在《士师记》中,士师耶弗他战时的许愿和他献女儿为祭的故事,交织出现于他的生平故事中,整个叙事单元始于10章6节,终于12章7节,可谓是《旧约》中最扰人的一段经文。耶弗他为何要许下如此不合乎常理的心愿(unconventional vow)?为何坚持献独生女为祭?对于这样一件可憎之事,为何耶弗他与叙事者都保持沉默,未加以评论?更为奇怪的是,《新约》竟然将耶弗他列入信心伟人之列(参  相似文献   

3.
孔子与耶稣政治伦理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孔子的仁爱与耶稣的博爱、孔子的先义后利与耶稣的重义轻利、孔子的群体倾向与耶稣的个体彰显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三个方面之比较,可以充分洞悉儒耶不祧之祖孔子与耶稣政治伦理思想的分野与契合。  相似文献   

4.
王海东 《天风》2004,(5):20-20
因此,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主耶稣虽然遭害,但他心里没有仇恨,只有爱和宽容。主体贴人的软弱,原谅人在上帝面前的无知,主更愿意人“晓得”,晓得天父的爱,接受上帝的爱,主耶稣成就救恩复活升天以后,特别藉保罗  相似文献   

5.
在勒维纳斯的哲学规划中,繁衍为主体打开了一种开放性的时间。在这种时间中,自我通过父道和孝道,让自身在亲子关系中成为面对他者的伦理主体。勒维纳斯对亲子关系的这种论述与儒家的慈孝存在共通之处,且能为儒家的亲子观念给出某种合理性证明。不过,由于勒维纳斯将亲子关系的重心放在为他人的伦理责任之上,他的父道和孝道观念又能为儒家的亲子伦理提供一些另类的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6.
在列王纪上16章30至33节说暗利的儿子亚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比以前的以色列王更甚,不仅犯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犯的罪,而且又娶了拜偶像成风的西顿王的女儿耶西别为妻。他建造神庙,为巴力筑坛,还做亚舍拉,用各样的方式去拜巴力。他所行的惹耶和华的  相似文献   

7.
我没有救过人美国某公司在珠海招人,广告登出来后,不少人前往应试。笔试过关的有几十人。最后一关是面试,与老板直接交谈。阿明这一天也去了,当他走进老板的办公室时,老板突然惊喜地站起来,握着阿明的手,兴奋地说:"想不到在这里见到你。那一次,我陪女儿在白藤湖划船,她不小心掉到水里。你奋不顾身跳下水,把她救了起来。当时忙着救女儿,我也忘了问你的名字!世界真小,想不到在此见到你!"阿明被他这一大段激动人心的话弄糊涂了,想:准是这洋老头认错了人!于是坚定地说:"先生,我没有救过人,你认错了人吧!"但老板仍一口咬定是阿…  相似文献   

8.
西方马克思主义应用伦理以对"科学技术合理性"问题的追问为逻辑起点,围绕科学技术与哲学、科学技术与生态、科学技术与消费关系的探讨,形成了系统的科技伦理、生态伦理和消费伦理。他们不同于一般应用伦理探讨现实问题应遵循的道德规范,而是立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这一本体论角度探讨上述问题,主要表现为一种伦理价值观,其应用伦理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内在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李爱莲 《天风》2014,(12):32-32
对女儿来说,那些旧东西反而有种无法取代的独特魅力…… 小女儿加加热爱摄影,前阵子整理东西时,她无意间看到外公年轻时的照片,惊喜地说:"哇!照片中的外公,常常把相机挂在脖子上,他和我一样喜欢拍照耶!"加加兴致盎然地看着那些褪色的老照片,突然抬起头问:"妈妈,外公的相机还在吗?"  相似文献   

10.
王翠芹 《天风》2001,(2):38-39
在列王纪上16章30至33节说暗利的儿子亚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比以前的以色列王更甚,不仅犯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犯的罪,而且又娶了拜偶像成风的西顿王的女儿耶西别为妻.他建造神庙,为巴力筑坛,还做亚舍拉,用各样的方式去拜巴力.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西方汉学家和传教士对中国宗教,特别是对佛教的研究很少。而李提摩太是来华传教士当中,率先从事佛耶比较研究并推动两教间对话的先行者,他在此方面有导夫先路之功。李提摩太的佛耶比较研究,建树颇多,并在其佛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佛耶对话",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会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袁祖社 《道德与文明》2002,(3):52-54,66
西部大开发实践活动的展开、深入 ,需要营造一种必要的“伦理化的社会环境”,呼唤一种为西部社会群体所需要和普遍认同的新伦理价值观念 ;这种新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基本精神 (个性追求、内在气质 )和集中表述应该是 :“生存本位”的新发展伦理价值观 ,即 :以发展求生存 ,以发展促生存 ;新发展伦理价值观所包含和要求的伦理规范及其现实践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竞争与合作的良性博弈——新发展伦理价值观的实现机制 ;二是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和谐——新发展伦理价值观的理想目标 ;三是“社会”与“国家”的功能分殊——新发展伦理价值观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叶,挪威传教士艾香德通过中国文化批戴,尤其是佛教文化批戴的方式在华传播基督教。他创建的传教中心以佛耶内在逻辑为主导,挖掘了耶佛教义的联系点,也发挥了耶佛对话的作用,实现了耶佛教义一定程度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论医务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冲突和伦理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务社会工作遵循着社会工作专业的一般价值观和伦理守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其特有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对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冲突和伦理困境及解决这些难题的指导原则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使医务社会工作者对工作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并为他们在行动决策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工匠精神是品质和品牌的保证。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需要培育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工作伦理,工匠精神具有丰厚的伦理意蕴。价值观是伦理文化的核心。职业歧视、急功近利、敷衍塞责等价值观严重阻碍了当下中国工匠精神的成长。要培育工匠精神必须加强伦理文化建设,更新价值观念。尊重劳动、优雅生存、爱岗敬业等价值观是工匠精神成长必不可少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重新阐释了人类道德价值的内容、形式与机制。从伦理内容创新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为传统德主刑辅思想注入新的伦理思想,刷新了“德”与“法”的内涵与外延;从伦理思维范式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实现了德与法的深度融合;从伦理运行机制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确立了将伦理价值与法律价值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德治”软实力与“法治”硬实力共同发力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冀慎杰 《天风》2007,(21):12-13
神是万有之源(参出了3:14),他是全能的主宰。"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33:9)他能叫流泪谷变成泉源之地(诗84:6),叫坚石变为泉源(诗114:8)。他是我们救恩的泉源,智慧的泉源,活水的泉源,生命的泉源。一、救恩的泉源圣经中提到:"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赛12:3)救恩出于神(约2:9),神是救恩之源。"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并蒙神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来5:9—10)神有丰盛的救恩(诗130:7),他的救恩永远长存,直  相似文献   

18.
挪威传教士艾香德的耶佛对话观历来极具争议.一方面,该对话观闪烁着包容、真诚、友谊的光芒,有放下自我、欣赏他者的气度和胸怀;另一方面,他的大尺度跨宗教传教策略不仅让本国挪威差会困扰,也让佛教徒抵触.本文试图通过描述艾香德与佛教寺庙的接触及与相关僧侣、传教士的交往,分析其耶佛对话方式,探寻他开展耶佛对话的起因,寻找该对话产生张力的根源,总结艾香德耶佛对话的理论特点,寻找宗教对话的可行之途.  相似文献   

19.
张合安 《天风》2007,(14):14-16
主啊,耶和华若与我们同在,我们何至遭遇这一切的事呢?经文:士6:1-34读过《士师记》,有许许多多人物如画在眼前,如左手行刺伊矶伦的英雄以笏,大败迦南耶宾的女士师底波拉,向神许愿而左右为难的耶弗他,由战士变俘虏的大英雄参孙等,然而,还有这么一个人,他是一个玛拿西支派中至贫穷的农夫,生来没有什么奢望,只想作个安分守己、粗茶淡饭的农夫,由  相似文献   

20.
“儒家全球伦理金律”是儒家思想内所包含的或从中发展出的能够作为全人类共同遵守奉行的基本的伦理原则、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它可初步归纳为“十大金律”,其特点为普适性、基础性、悠久性、系统性、针对性、智慧性和简洁性,它的本质是人道主义、合理主义与和平主义。全球伦理的构建不能缺少儒家伦理,儒家全球伦理是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