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莫力  马祯 《宗教学研究》2016,(1):177-183
"摆维桑"是耿马孟定地区傣族社会以村寨为单位举办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仪式.该仪式不仅是孟定地区傣族人获得佛教功德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傣族怀念祖先和祭拜寨神的仪式依托."摆维桑”是南传佛教与傣族民间信仰依存的仪式性体现.本文通过再现"摆维桑”的仪式场景,分析仪式过程中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民间信仰的融合揭示了二者在傣族地区的共存模式及其对傣族社会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音》1991,(8)
我国傣族地区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邓殿臣先生的《现代傣族地区佛教》,对傣族地区佛教的僧团结构、寺庙、制度、节日以及经典作了系统翔实的介绍,有助于我们对我国三大语系佛教作一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南传上座部佛教自传入中国云南境内后,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系,有着不同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乃至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地方性"特征。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组织制度与傣族社会组织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托的,通过神圣化的仪式和突出等级职责的宗教行为,为世俗社会组织和制度提供着神圣的合法性与政治认同,而世俗社会的组织制度则从政治法律支持、经济支持、信仰支持等方面来维系和扩大佛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省内25个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就佛教来说,世界三大语系佛教,即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在云甫均有分布和弘传,故称云南为“佛之齐鲁”。巴利语系佛教即市传上座部佛教,过去被称为“小乘”佛教。云南省傣族等少数民族所信仰的佛教,属巴利语系,它和北传的“小乘”佛教老教义学说上都有不同的发展而各具特色。傣族100余万人口,布朗族有6万人口,崩龙族有l.3万人口,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阿昌族有2万人口,侗族有30万人口,部份信仰上座部佛教。他们居住在云南边睡,由德宏州到…  相似文献   

5.
傣族笃信南传上座部佛教,也称为小乘佛教。该教是明初传入今天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至明中叶已经“寺塔遍村落”(明《洪武实录》卷二五五),使得小乘佛教在傣族中具有全民性质。据傣族佛教经典记载及传说:该教一是从印度传至缅甸,再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二是缅甸传入暹罗,再由暹罗传入;百多年前有印度高僧九人到缅甸讲经,其中一人到盈江县,一人  相似文献   

6.
肖永明 《法音》2006,(1):33-39
三大语系佛教在中国汇归一处,传承弘阐,波澜壮阔,蔚为大观。然而,传布于彩云之南的我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由于山重水复,时空阻隔,对于我们这些汉地佛教学人,总有一份神秘感,同时还有更多的期许和想往。因缘际会,2005年一年之中,笔者两度前往云南南传佛教地区。10月14日至21日,笔者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组织的云南上座部佛教调研。12月13日至14日,笔者又参加了在云南省思茅市景谷县举行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三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藉此机缘,笔者得以巡礼云南上座部佛教地区,见闻所及,感慨万千!一千里来寻,一路上,悠扬的傣族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旋律,…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7,(8)
<正>云南是我国历史上就流传有南传、汉传与藏传三大佛教体系的唯一地区,也是三大语系佛教和谐共存的缩影。云南的汉传佛教均为大乘,传承自中原汉地。南传佛教曾被贬称为小乘,但其内部则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云南上座部佛教传承自邻国缅甸、泰国。大乘佛教从印度北传途经中亚一带来到我国云南汉族地区,南传经东南亚至我国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傣族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加强了傣区与印度、东南亚各国的交  相似文献   

8.
上座部佛教源出印度,南弘斯里兰卡,东南亚的缅、泰、老挝、柬埔寨等地先后迎奉,随即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然而,学界关于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的时间和路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充分利用历史文献、民族志、地方志资料,并借鉴南亚、东南亚佛教史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南传上座部佛教史研究的时空坐标,考辨南传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诸说,以傣泰民族文化圈和东南亚佛教文化圈的形成为历史背景,以润派佛教形成及其传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时间为切入点,那么可能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初传云南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将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9.
张开勤 《法音》2002,(10):79-80
本刊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应斯里兰卡佛教部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从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傣族自治州两地,精心挑选了六位青年比丘前往斯里兰卡留学。其中,岩三说、岩三、岩扁和岩光相四位比丘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召伟袈纳和金哏宝两位比丘来自德宏傣族自治州。他们已于8月17日抵达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8月20日分别前往著名的智增佛学院和凯拉尼亚皇家大庙佛学院报到,并将在两所佛学院进行为期五年的学习。此次是中国佛教协会首次正式选派南传上座部佛教僧人赴斯里兰卡留学,主要目的是为我国南传上座…  相似文献   

10.
康南山 《法音》2022,(2):58-64
<正>中国南传佛教信仰以傣族信仰人数居多,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部分佤族和少量彝族也信仰南传佛教。本文以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信仰为例,试图呈现南传佛教在当地的发展状况,从而探讨从传入我国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化进程。傣族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傣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刘岩曾写道:“傣族文化体系应当包括百越文化、中原文化、佛教文化三方面。”[1]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演变与百越文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傣族地区人民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简称南传佛教)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南传佛教佛寺建筑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阶段。西双版纳南传佛教佛寺建筑造型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而层出不穷,但从整体上看,佛寺建筑造型仍然受到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同影响,佛寺建筑是傣族人民吸取中原汉族和东南亚泰国、缅甸等建筑技术、艺术,结合自己的特点,在布局、结构、用材和装饰等方面都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显示了傣族人民的建筑技术、艺术的独创精神,是我国中华民族建筑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相似文献   

12.
傣族社会的早期,原始宗教信仰占有统治地位,后来,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傣族接受了佛教的教规、教义。从此,在很长时间里,傣族的民族教育依附于南传上座部佛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佛教教育体制。一在传统的佛教教育体制中,佛寺不仅被傣族群众当作宗教活动场所,而且还被他们当作教育机构和学习文化的场所,从而形成了特有的“佛寺教育”。傣族群众普遍认为,人的一生富贵与否、聪慧与否都是命运的安排,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虔诚的“赕”(dan,意为奉献)。为了让孩子多得幸福,就要把男童送入佛寺当和尚,接受教育,长期以来就形成了这种佛教教育与傣族教…  相似文献   

13.
正老挝佛教属南传上座部佛教,与我国云南南传佛教一脉相传,不论金光闪闪、造型优美的佛塔,还是僧人的红色袈裟,都与我国傣族地区的南传佛教非常相似。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历史上也称寮国,位于中南半岛,与我国云南省接壤,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680万。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澜沧江流出中国后,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6,(12)
正本刊讯11月7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教协会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云南省佛教协会、临沧市佛教协会承办的"中国佛教协会南传佛教福慧袈裟布施仪式"在云南省临沧市孟定洞景佛寺举行,为临沧市200位南传佛教僧侣布施由中国  相似文献   

15.
佛教哲学是佛教独有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佛教徒进行修持以期解脱的理论依据,也是佛教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石。深入研究佛教哲学与佛教医学的有机联系,必将促进哲学研究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一佛教哲学博大精深,其中,与佛教医学密切相关的有“四谛”、“缘起性空”“四大增损”、“五大归纳法”等内容。“四谛”是佛教的基本内容:四谛是说世间的苦(苦谛)和苦的原因,以及苦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谛的意义是真理。四谛所依据的哲学理论是“缘起性空”“缘起”,亦名缘生,是“因缘生起”的略称。缘,意为关系或条件,所谓缘起,即诸法由缘而起。也即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  相似文献   

16.
各位委员,各位领导、各位长老法师:期待已久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暨第三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了,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喜悦、感动与鼓舞!上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已时隔9年,今天又得以在云南思茅景谷县顺利举行第三次南传工作会议,我代表南传佛教的全体僧俗信众,对中国佛教协会和各级党政主管部门领导给予我们的爱护、关心和重视,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对参加此次会议的长老法师、各界热心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云南南传佛教作为整个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继承释迦牟尼佛普度众生、离苦得乐的伟大誓愿,在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宗教对社会法律影响很大,就南传上座部佛教来说,其深刻影响了云南傣族封建法律的各个方面,使傣族封建法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无论就其内容、程序,还是其司法制度、操作手法都被抹上一层厚厚的宗教色彩.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傣族封建法律的影响是积极的、上进的,致使傣族封建法律文化、乃至傣族社会文化具有较高的文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06,(1):10-13
为了进一步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做好我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推动中国佛教事业进一步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暨第三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于2005年12月13至14日在云南思茅景谷县举行。会议的宗旨是,高举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旗帜,以加强上座部佛教自身建设为中心,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上座部佛教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提高认识,健全制度,培养人才,稳定政策,维护权益,为开创上座部佛教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会议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主任刀…  相似文献   

19.
<正>南传佛教僧人身上所披的红褐色、黄褐色的袈裟,都是按照《律藏》的规定进行裁剪、缝制和染色而成的,保留了佛陀在世时的服装式样。一、何谓南传佛教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的佛教,其规范称呼为"上座部佛教",这是南传佛教内部和国际通用的名称。上座部,巴利语Theravāda,由"上座"和"部"组成。  相似文献   

20.
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的傣族几乎全民信奉南传佛教。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碰撞形成傣族佛教,形成傣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基本要素。苏玛是傣族民众在礼佛活动中所进行的传统道德教育仪式,具有明显的神圣性与现实生活性。傣族苏玛历史悠久、实践性强,一直是傣族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