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9月19日至21日,"第四届昆仑高峰论坛"在甘肃兰州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和南京大学道学与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支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辅仁大学、台湾政治大学、韩国江陵原州大学等海内外高校与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届嘉宾约70人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10月28日至30日,第七届“昆仑高峰论坛”在山东济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南京大学道学与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饶宗颐宗教与中国文化研究所承办。来自各大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出版单位的嘉宾等7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和发言稿50余篇,在“道”的主题指引下,围绕道学的思想与历史以及道学的跨时空、跨领域、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12月20日,由韩国大真大学大巡思想学术院、中国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越南国立大学胡志明市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化学系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东亚宗教文化线上国际学术会议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大理大学、四川传媒学院、泉州师范学院、莆田学院、闽南师范大学、辅仁大学、长庚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韩国大真大学、济州观光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6月2日至6日,海内外道学研究者、隐修者在美国洛杉矶市罗耀拉大学(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召开第六届道学国际会议。前五届依次在波士顿大学(2003)、四川大学(2004)、慕尼黑大学(2006)、香港教育学院(2007)、武当山(2009)召开,在美国,这是第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24~28日,国际道学与思想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武夷山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学术盛会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学术杂志社主办,厦门大学哲学系、厦门大学道学研究中心承办,国内外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议题凸显了道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朱子的书院教化运动极大地推进了南宋道学的社会化适应。朱子书院的社会教化主要通过创造、传播新的知识、价值观和信仰(即道学)来影响社会革新,促进社会的变迁;通过道学价值观的教化与认同,塑造新的人格,从而完成书院师生的社会化;通过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锋来传播道学核心话语;通过科举实现对精英人才的筛选和分配。道学思潮也在官民两种力量共同推动下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实现了其对社会的控制,迎来了南宋道学发展的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7.
<正>"丹道与养生文化研究会"在京成立5月21日,经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批准,"丹道与养生文化研究会"在京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揭牌仪式。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广保被推选为首任会长。"海上丝绸之路与南北传佛教交流座谈会"在曼谷举行5月22日下午,"海上丝绸之路与南北传佛教交流"座谈会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道教协会第二期道学班于1992年9月21日在上海白云观举行开学典礼。上海道协负责人,白云观老道长、青年道友和道学班全体师生四十余人出席了开学典礼。上海市宗教局潘明权处长莅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开学典礼大会由道学班教务处负责人张振国老师主持。上海市道教协会陈莲笙会长首先介绍了举办第二期道学班的重要性。他说:我会自1986年3月正式创办道学班以来,培养了24名青年道教徒。现在,他们虽然都已走上各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0,(4)
<正>本刊讯3月22日,台湾佛光山星云长老受聘为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南京大学客座教授。当日,由星云长老捐资3000万元捐建的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大楼在南大仙林校区举行奠基仪式。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南京大学校长陈骏等出席了奠基活动。据了解,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目前设有"人间佛教研究中心"、"生命哲学研究中心"、"两岸三地  相似文献   

10.
陈硕  李乾坤 《哲学研究》2012,(3):124-125
<正>2011年10月22—23日,"第三届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此次会议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国内外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  相似文献   

11.
许多学者在内圣之学的规模下叙述朱子道统论;余英时先生则提出道学与道统之辨,从时间、人物上来为道学与道统划界,指出道统之为内圣外王合一。此两方观点互有得失。在朱子,道学与道统在时间、人物上界限重合,实无分别;而尤其根据对《中庸章句》之序与经、注的内在关联等之考论,可知道统之"统"当训为"绪—业"(而非"谱系"),道统即道之"统绪—事业"(而非道或道学之传授谱系);道统之大本是内圣,道统之实质是内圣外王之合一;道学之传本身也是道统之传的一种方式。由此而可澄清相关误解、深化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作为"经方"之典范,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伤寒论》渊源于道学,道家道教思想是《伤寒论》的哲学根柢。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伤寒论》的"底本"《汤液经法》渊源于道学;《伤寒论》"辨证"的"根本"体系"三阴三阳"渊源于道学;《伤寒论》"论治"的基本精神"阴阳自和"也渊源于道学。这个道学,主要是指黄老道。《伤寒论》是中医的重要经典,考论清楚它的哲学源流、道学根柢,对中医哲学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月2日,"道学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世界文化名城马来西亚的槟城召开。本次会议由马来西亚道教学院与中南大学道学国际传播研究院、马来西亚华人协会联合主办。马来西亚道教学院董事会主席王琛发教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至安、中南大学道学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吕锡琛教授、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谨平副院长以及来自马来西亚、中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学者和道教界人士近百人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道学既和儒学一样设定人性是善的,又特别强调追求人性的自由和完整,道学的真人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个人自由的人,因之它完全可以包容西方自由、民主的文化要素,又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缺陷。道学是属于世界未来的,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现实意义。道学是参天地、赞化育、贯中西、通古今的大学问,创立新道学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潮流中审时度势、应变自强的21世纪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0月24~25日,由韩国庆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三届"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韩国庆尚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南京大学,以及韩国中央大学、仁荷大学、朝鲜大学、东亚大学、蔚山科学大学和庆尚大学的30余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 10月 9日 ,“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在南京大学哲学系举行了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有中国逻辑学会会长张家龙教授 ,江苏省逻辑学会会长张桂岳先生、副会长崔文琴教授 ,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徐小跃教授 ,南京大学哲学系李廉教授、郁慕镛教授、张建军教授及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全体师生。南京大学校长洪银兴和莫少揆教授虽因故未能出席 ,但都表示了对本研究所成立的衷心祝贺。南京大学哲学系张建军教授介绍了“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已经具备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  相似文献   

17.
鬼神问题不是道学①的主要兴趣所在,从《近思录》这一权威的宋代道学读本来看,它只占很小的篇幅,且散见于“道体”、“异端”等卷。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之后,儒家的宗教观开始受到关注,连带之下,道学的鬼神观也时被论及。就此而言,中国学术界的道学鬼神论研究,也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产物。道学对鬼神的态度及其理据究竟为何,人言言殊,迄无定说。本文拟以朱熹为中心对道学鬼神观的特质作一探索。之所以从朱熹切入,是因为笔者认为朱熹的鬼神观反映了道学处理鬼神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主流认识。一方面朱熹广泛继承了宋代道学鬼神论的遗产,另一方面朱…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9月19日,由南京大学与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共同主办,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出版社、孙明经纪录片工作室、辟邪工作室、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南京先锋书店共同承办的"遭遇景观:居伊·德波的电影空间与情境主义思潮"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和电影艺术领域的2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学者们主要围绕着20世纪法国激进左派居伊·德波的先锋电影艺术和激进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楚惊鸿 《现代哲学》2002,(2):135-136,134
2002年5月29日,由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省哲学学会和南京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日本当代已故著名哲学家广松涉教授的弟子、来自东京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山形大学等日本著名高校的知名学者10余人出  相似文献   

20.
在宋代道学运动的研究中,濂洛未起前的道学思想没有得到认真的对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道统谱系的影响,"宋初三先生"的标签似乎遮蔽了这一时期的真正思想活动;另一方面则由于濂洛未起前的道学思想本身的限制。然而,从王开祖的个案研究看,虽然他在道学思想没有系统的创建,但在历史的脉络中,足以折射出宋学初兴时的内容并构成其有机组成部分,代表了北宋儒家初轨与其渐变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