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论中医整体观的特色与优势--与韩成民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与哲学>2003年11期刊载了韩成民先生的<亦论中医整体观的特色与优势>(以下简称韩文),全文立足于对经典的推崇和对中医学的民族情感,将中医整体观的特色和优势混为一谈,将中医学实践上的有效性解释为理论上的科学性,没有用"两点论"的方法分析中医学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2.
1 中医整体观的特色中医整体观是中医以阴阳五行学说 ,藏象经络气化学说将大自然运动规律与人的相互联系 ,以高度的科学抽象类比方式 ,精辟地论述论证了人的生命运动变化规律及顺应其规律———养生和战胜疾病的方式方法和法则。整体观念是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的组成部分。中医整体观是辩证唯物论具体与自然科学的应用范例。《内经》以“其言有证 ,验之事不忒” ,“至道至宗 ,奉生之始” ,证明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和理论指导下的医疗实践活动。现代医学以高科技实验性直观性向着分子生物学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直观的认识人类自身的形态…  相似文献   

3.
中医整体观有无特色与优势?中医理论是科学的知识产物还是牵强附会臆造的?中医理论是否排除了结构观念?讨论已久,众说不一.但其原则性关系中医的生存发展与消亡.故再论之.  相似文献   

4.
循证医学——中医临床研究的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1 1 循证医学与辨证论治的相通性辨证论治至今仍是作为中医的临床特色之一在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 ,是中医临床的核心与准则。无论是脏腑辨证 ,八纲辨证 ,还是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等 ,都是以“证”为主线 ,去搜寻资料 ,探其本源 ,直到揭开疾病的本质。所以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就是其对临床征候 (证据 )搜集、分析、整理的过程。当然 ,中医的“证”与循证医学的证是有区别的 ,中医的证是宏观的、定性的 ,有时甚至是模糊的 ;而循证医学的证是“最好的、最可靠的证据”。但中医学上“证”的确立 ,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医…  相似文献   

5.
近年高等中医院校师承教育试点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院校教育改革已经开始注重中医特色和优势,部分学校在中医专业恢复师承教育,开办试点班。试点班以中医课程为主,培养方向是中医特色临床。在师承教育试点班里,已经把纯中医人才和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相对分开。恢复师承教育试点班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探索,它在推进院校教育结构调整,完善教育体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思邈中医美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中医美学思想,他继承和发展了和谐统一的整体观,十分重视医务人员的美德修养,并将中医美容的理论与实践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注重环境美对人体美的影响.他的许多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医理论特色 ,人们常以“整体观”、“系统论思想”、“功能状态描述”、“模型论”等概之。然与西医学详加比较 ,我们不难发现 ,西医学亦有自己的“整体观”和“系统论思想” ,更有对机体详尽的“功能状态描述”和许许多多的“模型”。那么 ,中、西医学理论间还有什么更重要、更本质的差异呢 ?笔者认为 ,中医基本理论建构的虚拟性是其重要特色 ,这与西医基本理论建构的现实性之间的差异 ,也许是我们进行中、西医比较与结合研究时所不应当忽视的。虚拟 ,是人对世界、对象、活动、意义等的人化形式的构建 ,这些人化形式主要是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8.
1中医现代化的结果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中医和西医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是一样的,即都是以人体结构和生命活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体健康的本质及由健康向疾病转变的规律,并实现预防和扭转这种转变。再看看中医现代化的途径或手段是什么,凡主张中医要变...  相似文献   

9.
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中医现代化的内涵“中医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中医现代科学化”。这一内涵中包含有下列要素:(1)“中医现代化”是一个实践过程。中医理论最初形成时的开放性和内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以及显著的社会实践性特点,决定了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现代科学体系,否则,只能滞后中医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医现代化”将是一个不断地发生量变质变的过程,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地发展。(2)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现代科学思想。但这一思想的指导作用是宏观的,在具体的实践中必须充分…  相似文献   

10.
论中医治病求本的系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是自然物质的存在形式 ,要素、结构、功能、环境是规定一个完备系统的必要条件 ,系统观要求在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中 ,动态地、系统地考察对象。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亦须把握疾病系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决定最佳目的 ,实现最佳控制。1 求本的整体性原理 :知本求本 ,注重了解并遵循天地阴阳变化规律 ,人体阴阳变化规律 ,以及人体阴阳与天地阴阳的相应关系。强调疾病要素间、疾病与人体系统、人体整体与外环境的时空变化保持动态联系 ,归为阴阳一体 ,反映了整体观的深层本质 ,即求本的整体性原理。2…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是临床实践很强的经验医学,临床实践一直是中医理论创新的源泉,现代中医理论创新研究必须基于临床疗效为导向,以中医有治疗特色的重大疾病和难治病为突破口,借鉴现代科学和技术,深入开展证候构成要素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中医病因病机既是构成病证的核心要素,又深刻揭示了病证的本质,它体现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思维,是中医治病理论的结晶和精华浓缩,抓住重大疾病和难治病中医病证病因病机的本质和核心问题进行现代研究,必将导致中医药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中医文化研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中医文化研究的现状1 1 中医文化研究取得的成果1 1 1 收集整理了大量非医学典籍中有关中医药的内容[1] ,为继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素材与线索。1 1 2 对药物器械、技术方法、理论形式、思维逻辑、心态结构、价值观念等中医文化各层次内容与西方医学文化中相应的内容进行了大体上的比较 ,并在对两者作出一定价值评判的基础上 ,批判了中医科研工作中存在的或者将中西医理论概念简单对应 ,或者以西方医学为价值标准的研究倾向 ,肯定了中医学在疾病观、治疗观、用药方法等方面确实有契合生命特征的合理因素。1 1 3 对中医学与其他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3.
中医心理学整体性特征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中医心理整体性特征中人文精神内涵中医心理学对心理活动的研究侧重人体系统联系的整体性 ,使得整体性成为中医心理学理论的重要特征 ,如中医的“五态人”的人格类型划分法 ,把人格特征置于阴阳相互对立和依存的关系之中去理解。在中医学研究致病内在因素中 ,注重研究情志致病因素 ,重视心理与生理的“心身合一”的相互影响 ,强调心理对生理的反作用。在心理状态的调整方面 ,注重心理与环境的和谐与联系。中医心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由中国古代医学实践中逐渐积累演化而来的 ,从它的文化渊源看 ,深受古代道家和儒家思想影响。道家创…  相似文献   

14.
影响中医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 2 1世纪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的战略选择。各行各业都在为本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制定战略。今天的中医不仅仅是在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文化土壤中生存与发展 ,而且又是处在高科技时代、尤其是在加入WTO后涌进来的极烈竞争的夹缝之中 ,如何在夹缝中拓宽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中医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势在必行。而当务之急是排除影响中医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 ,净化中医发展的环境。1  2 1世纪中医———打开天窗说亮话打开天窗 ,就是打开思维之门 ,转变观念 ,跳出中医看中医 ,跳出中医看社会。打破中医的超稳…  相似文献   

15.
中医的生存危机主要在于市场经济,价格弱势是制约中医发展的根本原因,要发展中医,需要回到“计划经济”时代,需要党的政策与财政的扶持。其根本原因是简便廉验中的“廉”,这“廉”是制约中医发展的根本原因,这“廉”违反了市场机制,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发展观。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县属中医院人均每人次门诊的医疗费用为73元,不到综合性医院的1/2,每人次的住院费用为2300元,仅是综合性医院的1/3左右,无论门诊还是住院病人的费用,中医药都明显低于西医药,表面看这是中医的竞争优势,也为百姓提供了优质价廉的服务,而实际上更体现了中医院…  相似文献   

16.
中医的科学化是指在坚持中医主体地位和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的内在要求,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完善、发展中医的过程.科学化是中医自我完善和现代发展的需要.“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是中医科学化的两大实践,促进了中医在现代的发展.中医的科学化要在保持中医主体地位和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推进.  相似文献   

17.
如何走出瓶颈--我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发展之路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我国中医学科的现存形式和状态1 1 省、市、(县 )、独立的中医医院1 1 1 门诊规范。各科门诊大多以中药或中医方法为主 ,具有明显的传统中医特色 :或把脉、开方、抓药 ;或针灸、拔罐、药浴、熏蒸或外敷膏药等等。1 1 2 病房。多数的中小中医院内只有内科和骨伤科有病房 ,其他科室一般只有门诊。在骨伤科和内科病房中 ,所有中医院都中西医并用 ,中医中药的使用大多处于辅助地位。1 1 3 急诊。或者没有急诊 ,或者完全相同于西医院的急诊设置。1 2 西医医院中的中医科1 2 1 中医会诊中心。自己科室内的门诊和住院病人以杂症为主 ,没…  相似文献   

18.
1 中医临床现状的忧虑1 1 技能方面 :从理论支撑临床的角度上看 ,由于中医选择了经典理论作为检验临床疗效的尺度 ,“理必宗《内经》 ,方不离仲景” ,尽管现今的教材已经编到第 6版 ,但核心内容一版如初 ,在莫明其妙的圈子里自圆其说[1 ] 。理论的贫瘠极大地约束了临床的实践与展开。如在临床占绝大多数就诊人流的内外妇儿分科中 ,一如既往 ,大内科还是中医诊疗的主阵地。而由于中医特色的重功能治疗轻形态学诊治 ,使中医外科充其量只是感染外科的小部分 ,中医妇科实际上是中医内科加问经带胎产病史 ,中医小儿科由于给药及理论支撑更差再…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理论是一门哲学与自然科学高度结合的理论,其核心理论阴阳理论直接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理论,其本质就是对立统一。但因学科原因,又有自己的特点。从中医阴阳理论的概念、内涵、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性等方面对中医的阴阳理论与辨证法的矛盾理论作一表浅的比较,旨在找出其异同点。  相似文献   

20.
近代共识的中医属性是以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等为特征的中医理论体系,以治疗慢性病和调理平衡为特点.但对医史的重温,却见中医曾经遏制烈性病的传播、曾经有过启迪性的医学发现,更有近年因发现抗疟药青蒿素使中医得到医学界褒奖.中医属性与这些史实的矛盾提示中医遗产不限于其理论体系,需重新审视中医并调整中医的挖掘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