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偶然地,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计算生命》的文章,其中引用了两首诗。一首是苏轼的:“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文章作者解释说:“宋代文学家苏轼,平时喜欢静坐看书,而且,一坐就是半天。”这显然是对苏诗的误读。  相似文献   

2.
释昌如 《法音》2015,(2):4-9
<正>在汉语系佛教中,"缘集"一词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只有在世亲的《十地经论》中有使用"因缘集"一词。因为地论学派以弘扬与阐释《十地经论》为中心,所以"缘集"一词或许是这个"因缘集"的省略用语。在《十地经论》中,"因缘集"一词与"十二因缘"同义,但在地论学派的语系中,"缘集"并不是指向"十二因缘",而是指向其特有的  相似文献   

3.
《愚鼓词》一卷, (清)衡阳王夫之撰。内分《前愚鼓乐》和《后愚鼓乐》两个部分,《前愚鼓乐》为鹧鸪天词十首,《后愚鼓乐》为渔家傲十六首,最后并附有和青原药地大师《十二时歌》一首。《愚鼓词》原载《船山遗书》下集中,旧题为《夕堂戏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两个平行实验,探讨重复学习新词时首、尾词素位置概率信息作用于词切分的变化模式。采用阅读伴随词汇学习范式,将双字假词作为新词,实验1操纵首词素位置概率高低,保证尾词素相同;实验2操纵尾词素位置概率高低,保证首词素相同。采用眼动仪记录大学生阅读时的眼动轨迹。结果显示:(1)首、尾词素位置概率信息的词切分作用随新词在阅读中学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变小,表现出“熟悉性效应”。(2)首词素位置概率信息的“熟悉性效应”表现在回视路径时间、总注视次数两个相对晚期的眼动指标,而尾词素位置概率信息的“熟悉性效应”则从凝视时间开始,到回视路径时间,再持续到总注视时间。结果表明首、尾词素的位置概率信息均作用于阅读伴随词汇学习的词切分,但首词素的作用时程更长,更稳定,支持了首词素在双字词加工中具有优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周琍 《中国道教》2004,(2):14-17
在诸子百家之书“圣人”一词俯拾即是并不为《老子》所独有。但“圣人”一词在《老子》出现的频率极高,据初步统计,在《老子》中,“圣人”一词在书中的二十六章中出现过,总次数为三十一次。在总共八十一章“五千言”的《老子》中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也可略知“圣人”所指的角色在老子心中的地位了。所以试着对老子的“圣人”这一角色进行剖析,也不失为一条深入理解老子精神实质的道路。一、最高的智慧化身老于虽不自称是圣人,圣人好像是历史上的人君,或道家的理想人物。但在七十章中对圣人进行分析研究后,可看出圣人实是隐指老子自己,为老…  相似文献   

6.
《晚坛功课》“步虚”词解梁俊雄《玄门日诵晚课》卷首有一首“步虚”词: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契。炼质入仙真,遂成金刚体。超度三界难,地狱五苦解。悉归太上经,静念稽首礼。诵之日久,笔者认为这首“步虚”词五言八句短短四十字,实足为对道教整体之概括,它说明了道...  相似文献   

7.
一、自我与他人分化迟缓的疾病“孤独症”一词,在十多年前,连医学系的讲义中,几乎是不大出现的词汇,可是现在已经变成尽人皆知的大众化词汇了。之所以在短短十年来的时期内广为世人所知,不仅仅是因为人们承认了“孤独症”的重要性,更因为在现实中该病症患者在日本日趋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乡是一个纯回族乡,全乡十个行政村,有穆斯林2610户,16130人。过去这里的回族群众只重视让子女进寺念经,不重视入校读书,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百分之七十左右。针对这种情况,乡党委和乡政府把发展回族教  相似文献   

9.
赵朴老赞赏王安石《皈依》这首词,这是人们早己知道的,但他还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听到大家传唱这首词。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我曾请音乐家盛昌先生谱写这词,并在去年第四期上发表。由于种种因缘,那曲与词还不切合,传唱的愿望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大器早成     
孔子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曾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两千年来,“三十而立”便做为一句“至理名言”沿袭至今。然而,纵观中外之历史,“三十而立”者有之,“大器晚成”者有之,未及三十而立的大器早成者更是不乏其人! 在祖国浩瀚的文学海洋中,多少伟大的诗人青  相似文献   

11.
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我的眼中只有你,只有你让我无法忘记。”这是爱情的真挚表白,爱到深处,“你”成了“我”的唯一。于是,满心满眼都是“你”——“我的眼中只有你”。  相似文献   

12.
王俊 《天风》2018,(4):17-18
摩西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妈妈于2018年1月18日因病医治无效,回归天家,安息主怀,在世时间正好也是80年,但给儿女们留下的印象却只有劳苦而无愁烦。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代末以来,国际阶级斗争风云变幻莫测,我国改革井放逐步深入,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围绕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国内外流行那么一种议论,认为哲学应该“超脱”政治,转向纯理论研究,否则,服从政治、府首听命,就没有出息,甚至会“跟着政治犯错误”。我们不妨称之为“超脱”论哲学思潮。  相似文献   

14.
整体汉字字形识别过程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用微观发生范式探索了整体汉字和人工字的字形识别过程 ,主要获得以下结果 :1真字和人工字的正确提取率随呈现时间增长而提高 ,字形刺激的特征提取是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 ,字形识别加工受字特性 (真字与人工字 )和笔划数因素影响。2在以“十”为骨架和以“囗”为包围结构的字刺激中经常首先提取“十”或“囗”,而且首特征“十”或“囗”的提取不受字形熟悉性影响 ;笔划数变量仅对含“十”特征的字刺激的首特征提取产生影响。3在以上两类汉字中 ,“十”或“囗”作为首特征提取促进了字形识别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15.
简论摹状词     
日常语言我们用两种方式指称个体,一种是专名,另一种是确定摹状词。确定摹状词通常就简称为摹状词。以下都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摹状词”一词。虽然摹状词与相应的专名指称同一的个体.但两者的指称方式、意义、功能以及包含在语句中的含义是很不相同的。这一点只有在把现代逻辑的工具运用于日常语言的分析,特别是在罗素发表了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阜新市郊区韩家店乡的民主村,有二千五百人。信仰天主教的群众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七十,是一个天主教徒聚居村。民主村虽然距离市内仅十余里,自然条件也较好,但过去由于受“左”的影响,生产发展不起来,一九八○年人均  相似文献   

17.
邓玉宾和元代道情散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卉 《中国道教》2004,(2):17-22
邓玉宾其人邓玉宾是元代前期的散曲作家,其生平事迹不详。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将邓玉宾列入“前辈名公乐章传于世者”中,并说他曾官“同知”①。元明时诸散曲选本和曲谱,如《太平乐府》、《太和正音谱》、《北词广正谱》都有邓玉宾的散曲入选。隋树森先生辑《全元散曲》时,分列“邓玉宾”、“邓玉宾子”两人,其中“邓玉宾”名下有小令四首、套数四支;“邓玉宾子”名下有小令三首。隋先生在犤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犦三首小令后注曰:“《太平乐府》所注此三曲之撰人为邓玉宾子。《太和正音谱》征引第二首犤雁儿落犦一支,《北词广正谱》征引…  相似文献   

18.
孔子有一段著名的自述 ,是讲说自己一生修道进德的过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以下只注篇名 )历来学者对“耳顺”一解异议较多 ,虽多合孔子旨趣 ,便欠透彻。有少数人对“耳顺”一词在文中觉突兀 ,尤其是“耳”字 ,似不伦类 ,故怀疑文本有误。如韩愈说“‘耳’当为‘尔’ ,犹言如此也。既知天命 ,又如此顺天也。”(《论语笔解》)但正如程树德先生批评韩愈“好变易经文 ,已开宋儒喜谈错简之风 ,不可为训。”(《论语集释》)在没有明证前 ,不可轻疑文…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五十周年,在这场战争中,战场牵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夺去了千万人的生命。我们中国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乃至1937年芦沟桥事变,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多少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浴血奋战,才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我今年已是七十多岁了,作为一个佛教徒,特地向广大有爱国热情的同胞们,介绍一位爱国爱教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僧人——本秀。  相似文献   

20.
辩证矛盾不是“A并且非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都采用“矛盾”这个词,这往往容易使人发生误解,以为“矛盾”一词只有一个意义,从而把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相混淆。事实上,“矛盾”这个词在辩证法和形式逻辑中各自有着互不相同的含意。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个对立面的矛盾,而形式逻辑所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