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生阅读理解元认知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龚少英  刘华山 《心理科学》2003,26(6):1129-1129,1141
1 前言  阅读理解元认知是近二十多年来元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外对儿童阅读理解元认知的研究发现 ,年龄小和阅读能力差的读者在阅读理解监控方面比年龄大和能力好的读者差 ,而且好的读者比差的读者能更好地监控、调节自己的阅读活动 ,拥有更多的元认知知识和更高的元认知监控能力。Paris (1983)认为阅读过程中的元认知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主要以三种方式体现 ,即自我评价、自我计划和自我调节。目前 ,国内针对中学生阅读理解元认知的研究还很少 ,本研究试图从阅读理解元认知的这三方面探查中学生阅读理解元认知发展的特点 ,并了解不…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元认知(metacognition)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元认知理论,试图对人的认知与学习过程作出更为深入的探讨和解释。在许多认知活动中元认知都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活动包括口头信息交流、口语理解、阅读理解、写作、语言习得、知觉、注意、记忆、问题解决、社会认知和各种形式的自我控制、自我指导等等。本文主要谈:在教学背景中,对元认知的含义及其结构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幼儿元认知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宁 《心理学动态》2001,9(1):31-35
一般认为,儿童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较为晚近的研究发现,直到学前末期甚至学龄初期,儿童才表现出元认知和智力之间的一致关系。如何理解幼儿普遍存在的元认知水平低现象成了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元理解关注读者对自己阅读理解过程与结果的监测以及随后的调控,读者的元理解监测影响元理解调控,并进而影响阅读理解的加工状态或加工过程,可见,元理解是一个动态的交互系统,它通过元理解监测和元理解调控的互动来实现读者阅读理解时认知层和元认知层的互动。对元理解监测的精确性、元理解调控的有效性、元理解监测与元理解调控的关系以及二者对阅读理解的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剖析,并就未来研究提出建议,以深化对元理解这个动态的交互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儿童元记忆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桑标  缪小春 《心理科学》2000,23(6):715-719
Flavell(1976)认为,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它包括对自我的认知能力(静态)和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态)的认知,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目前国内外心理学家对于儿童元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涉及不同的方面,如元记忆、元理解、元学习等。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人们对儿童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与此同时,仍有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认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元认知指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调节。在学习不良领域,元认知理论无论在对学生内部加工问题的理解上还是在开发帮助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教学方法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之后,指出一些基本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未来的研究应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展开,进一步揭示学习不良儿童元认知机制,整合认知、动机和情感因素,致力于将学习不良学生培养成自我调节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7.
元认知监控作为元认知的核心成分,是内隐程度较高的心理活动。研究采用认知操作法,以MasterMind游戏任务为载体,从执行功能中认知灵活性的角度,探讨了元认知监控的内部机制。结果发现:元认知监测对元认知控制的作用受到认知灵活性的调节作用。对于高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元认知监测水平越高,元认知控制越好;对于低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元认知监测水平的高低不会引起元认知控制水平的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认知灵活性的学生能根据元认知监测进行有效元认知控制,而低认知灵活性的学生其元认知监测水平的提高没有影响元认知控制。结合元认知监控与执行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法对城乡初中生进行元认知水平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初中生元认知水平总体差异显著,农村初中生的元认知水平总体低于城市初中生的元认知水平。2)城乡初中生在认知前元认知体验和认知中元认知知识维度上差异显著。认知前元认知知识、认知中元认知体验、认知后元认知知识、认知后元认知体验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建议加强教师和学生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9.
兴趣对文章理解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章凯  张必隐 《心理学报》1996,29(3):284-289
研究兴趣对文章理解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1)提出一种新的兴趣理论;(2)研究兴趣对文章理解的作用效果;(3)探讨阅读过程中兴趣和背景知识之间的关系。二项实验研究基本证实下列假设:(1)兴趣对文章的理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兴趣高的读者对所读内容表现出更强的推理能力;(3)兴趣高的读者在阅读中会表现出更高的元认知水平;(4)兴趣对文章理解的促进作用相对独立于背景知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是心理学与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数学研究已由传统研究教法而转向研究学法。近年来心理学的元认知理论在开发学生的智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上越来越引起国内教育界的重视。从理论上讲元认知就是指对“认知的认识”。它主要包括三大成份:(1)元认知知识;(2)元认知体验;(3)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过程实  相似文献   

11.
元认知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认知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获得并掌握正确的元认知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儿童的认知和元认知能力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较为晚近 的研究发现,直到学前末期甚至学龄初期,儿童才表现出元认知和智力之间的一致关系。如何理 解幼儿普遍存在的元认知水平低现象成了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英和  韩瑽瑽 《心理科学》2012,35(3):537-543
儿童元认知的研究是当前认知发展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陈英和等研究者在这个主题下通过理论及实证研究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探讨,不断发展出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元认知测量的有效工具,综合采用多种方法探讨了儿童青少年的元认知发展特点、元认知及其各子成分在一般认知、社会认知及具体学科领域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元认知和一般认知能力的关系。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探明儿童元认知的发展规律及作用机制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4.
10—17岁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儿童元认知发展的研究,是人类认知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揭示儿童元认知发生、发展的过程、年龄特征及其规律性,无论在理论上对于丰富儿童认知、智力发展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对于开发儿童的智力、解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元认知的认知学习对动态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正龙  陶然  季光辉 《心理科学》2008,31(6):1343-1347
通过实证研究勾勒出符合动态特征的元认知理论框架,提出构成元认知的6个要素,分别归为元认知策略、元认知调控和元认知知识三个维度.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重点分析了元认知、认知学习和动态能力的相关性,以及基于元认知的认知学习对动态能力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阅读理解困难儿童的认知加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阅读理解困难是阅读障碍的一个主要类型,近年来受到西方研究者的重视。阅读理解认知加工,核心是有层次的语义加工,理解困难儿童在词汇语义加工和篇章推理和整合上都存在落后。理解困难儿童的信息推理水平落后,可能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音工作记忆缺陷导致推理加工能力缺陷,另一方面是阅读元认知缺陷导致阅读目的和理解监控发展不正常。这些缺陷之间复杂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安排学习时间策略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学生安排学习时间策略是学生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与时间的关系进行认识、体验和监控的一系列活动,它隐含于学习活动之中。其实质为学生元认知过程,即学生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已有的研究表明,学生元认知的发展是其学习能力提高的内在机制。而元认知和学习策略的有关理论又指出,富于计划性是学习策略的中心成分,其中处理时间与学习任务的关系是计划性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学海》2015,(6):157-161
言说理论是Swain语言输出假设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对外语课堂环境下的语言习得研究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言说理论框架下的言说法有助于语言习得者促进自身认知发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陈述性知识内化的完成,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弥补语言理解与产出的不对称性。实验结果也表明书面言说训练对外语环境下的语言习得有积极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汉译英翻译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元认知的性质、结构与评定方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元认知的性质、结构及评定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元”概念产生的哲学根源及其哲学涵义,以及元认知模型的基本特点;重点分析了元认知与认知的区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元认知有三个成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认知调节;并总结了元认知评定的主要方法;最后对元认知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研究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中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相关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前言随着元认知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发展,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的思维训练课也应运而生。研究表明:以元认知策略与具体认知策略相结合的训练模式较传统思维训练模式更具优越性。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说,该类模式不仅教授有关认知策略的行动序列部分,即告诉学生应用策略的步骤,然后依次进行练习和反馈。而且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教模式识别,即告诉学生什么时候一个行动序列最为有效。同样,布郎在总结比较各类思维训练模式后认为: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的思维训练模式与其它模式最大区别在于:该类模式在教授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