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提倡‘学贵有疑’,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从有疑到不疑,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培根说:“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  相似文献   

2.
孙思邈是我国隋唐时期的著名医药学家,这是举世公认的;孙思邈曾长期隐居于太自山和终南山,被称为处士或隐士,这也没有疑问。但是,孙思邈是否是真人或道士,则有歧疑。不少从事道教理论研究的学者,毫无疑义地把孙思邈列为道教研究对象;而宗教界特别是道教界的一些人则否定孙思邈是真人或道士;中医学界的一些学者,一听有人说孙思邈是真人或道士,就不以为然,似乎认为这是玷污了孙思邈的名声。那么,孙思邈与道教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善读无字书     
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谈的是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但是,写文章如果单凭“读破万卷书”是不行的,重要的还在于要对客观事物有深刻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因此,古代有见识的文章家都主张读“无字之书”。清人王葆心转引廖燕《答谢小谢书》云:“昔者亦常有学矣,于古人书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糟粕,无所从入。退而返之于心而有疑焉。意者其别有学乎?然后取无字书而读之。无字书者,天地万物是也。古人常取之不尽而尚留于天地  相似文献   

4.
(一) 我读书从来喜欢先读结局。结局粗俗的书不应该读,结局浅薄的书不值得读。一览无余的不怕,怕的是过程不能荡气回肠;晦涩艰深的不怕,怕的是要义不经推敲琢磨。看了一天的书,什么也没记住,最好去打牌。心浮气躁时读不了书,春风得意时读不了书。  相似文献   

5.
一、《管子》书非管仲作之原因晋博玄曰:“管仲之书,过半是后之好事者所加,乃说管仲死后事。其《轻重》篇尤复鄙俗。”(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引)唐孔颖达亦曰:“世有《管子》书者,或是后人所录。” (《十三经注疏》本《春秋正义》,《左传·庄公九年》)杜佑指略序曰:“其书载管仲将没对桓公之语,疑后人续之。”(王先谦校刊《衢州本郡斋读书志》卷十一引)宋代学者,发现更多之疑问,非但认为《管子》非管仲所作,且更大胆地推测其为何时何  相似文献   

6.
1 认真读书,从理论上提高 医学基础理论,是培育临床诊断能力的肥田沃土,从某种意义上讲,医学理论知识的功底越深厚,临床诊断能力越高超;一个理论知识馈乏的人,也必定是一个认识浅显,反映迟钝,错漏百出,贻害他人的庸医。要提高临床诊断思维能力,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多读精读,学深读透。尤其要反复学习和体会外科教科书上裘法祖院士写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等章节。这是传统的鉴别诊断思路的典范,认真去体会仔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具体说来思维程序是:(1)是什么?(是什么疾病所引起的出血);(2)为什么?(为什么是这个病,你的依据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个病的病状、体征、辅助检查是否符合所诊断疾病的临床特征);(3)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百合  曲梅 《天风》2006,(14)
D、音乐完全收束,有干净的收,收后没一点余音;也有渐渐的收,收后会有余音感,而且让人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没声音的,有一种袅袅炊烟的回味。这就要依靠手掌:干净的收,手掌在收拍点是合拢的, 甚至是握拳的;渐渐的收,手掌是不动的,只有手腕或手臂在划弧,收拍点位置的到达时间较模糊。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手掌也可以在弧中渐渐地收拢,但总留有一丝空隙,没有完全合拢,让声音余留一点点, 这就体现在不同的收柬上。音乐的完全收束有强收、弱收,慢收、干收等区别。  相似文献   

8.
西方对图像学和潘诺夫斯基的研究,在之后也传入了中国。读了潘帕夫斯基的这一理论,我们体会到他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是通过人们精神生活产生的,它所表达的是艺术作品的主题和意义。通过对这一理论的了解,中国学者也开始研究西方图像学的变化和发展,以至于创作出自己的理论指导。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理论来解读颜真卿书法艺术的不同境界,主要从第三个方面,解释作品更深层次的内在意义,并对内容进行解析,从而体现颜真卿书法在书坛上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读研究《太平经》的著作,每觉谈《太平经》思想渊源过于简略,且欠具体。大多只是说《太平经》的基本内容,远承黄老之遗教,近受图谶、神仙说之影响。但究竟是怎样“承”、“受”的?表现在什么地方?便没细说了。为了具体地弄清学者们所说“承”、“受"的内涵,因而把有关的一些资料,拿来对照了一下。现在把这点读书心得写出来,作为对学者们的学术论断的一点具体解说,  相似文献   

10.
1认真读书,从理论上提高 医学基础理论,是培育临床诊断能力的肥田沃土,从某种意义上讲,医学理论知识的功底越深厚,临床诊断能力越高超;一个理论知识馈乏的人,也必定是一个认识浅显,反映迟钝,错漏百出,贻害他人的庸医.要提高临床诊断思维能力,不仅要读书,而且要多读精读,学深读透.尤其要反复学习和体会外科教科书上裘法祖院士写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1]等章节.这是传统的鉴别诊断思路的典范,认真去体会仔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具体说来思维程序是:(1)是什么?(是什么疾病所引起的出血);(2)为什么?(为什么是这个病,你的依据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个病的病状、体征、辅助检查是否符合所诊断疾病的临床特征);(3)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一、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 二、引“趣”。一件事物,如果你对它感兴趣,便特别能引起你的思考。 三、勤“学”。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是思维的基础。古人云:“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助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相似文献   

12.
教语文的自己,除了爱读文学作品,还非常喜欢浏览各种杂书。自己总觉得,看杂书的收获不单单就是一个拓宽视野所能概括得尽的。虽没什么钱,可生性好施。自己过去一直以为没有金钱的“布施”就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布施,可是自从那次在一位友人家随手翻看一本叫什么《自我开发100则》的小册子后,具体讲,是读了一篇有关佛教“无财七施”的短文后,自己对“布施”的看法变了,行为也变了。现在心灵更加充实了,自己感到更加幸福了。“无财七施”是这样说的。房舍施。比如,下雨时把行路人请到家中,这是把温暖、舒适带给他人。座席施。乘坐公…  相似文献   

13.
一个读小学的小女孩对她的爷爷说:“我为什么要学外语呢?如果我将来当上了国家主席, 就会有翻译;如果我将来是个卖菜的,学外语也没有多大用处。”她的爷爷竟无言以对,只是一笑。这是生活中一段真实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智慧语丝     
正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培根当你偶尔发现语言变得无力时,不妨安静下来,让沉默替你发声。——里则林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王家卫  相似文献   

15.
智慧语丝     
正好的思想和行动永远不会产生坏的结果,坏的思想和行动永远不会产生好的结果。伟大的思想创造伟大的人物,消极的思想诞生痛苦的人物。——詹姆斯·艾伦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培根不会有人强壮到不需要别人帮助,也不会有人软弱到无法帮助别人。——北欧谚语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20,(4)
正读书是一个人生命的沉淀,是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读书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我国古人以读书分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人视读书为功成名就、出人头地的方式,于是有了这样的吟诵:"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有人视读书为高山流水觅知音,淡泊了名利,只为实现鸿鹄之志。细细想来,不以物喜又不以己悲的读书之人,岂能不忧国忧民忧天下?读书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烙印。现代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正学贵有疑,人贵有德这一节,讲的是读书和品德的学问,是对尊卑观的认识,是人生的正确导向。天下虽然有天才和庸才之别,若不能勤奋好问,强不知以为知,再聪颖的天性,也不过虚设的零件,让生命白走一趟。知识偏爱不耻下问,勤能补拙,满腹经纶自然装进深邃的思想。愚者也可能成为盖世雄才,被人敬仰。"学而不思则罔"强调思考的形式,是要提出问题,通过答疑解惑,增长新知识,使义理贯通,再高的知识山峰也能攀登而上。学贵在于破除尊卑思想,敢  相似文献   

18.
《续 仙 传 · 侯 道 华 》条 称 :侯 — — 邱 祖 虽 没 有 进 过 学 校 读 儒 ‘月 体 映 日 则 日 食 ’。 以 今 料“又 常 好 子 史 ,手 不 释 卷 ,一 览 必 书 , 但 也 并 非 “不 肯 读 儒 书 ” 者 , 之 :盖 当 其 下 ,即 见 食 ,既 在诵 之 于 口 , 众 或 问 之 : ‘要 此 何 自 从 他 追 随 王 重 阳 祖 师 学 道 后 , 旁 者 , 则 千 里 渐 殊 耳 。 正…  相似文献   

19.
书味细品     
读书如吃药。我国西汉时期的刘向就最早提出这样的观点:“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如果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读书不仅是医愚之良药,也是治病的良药。《唐诗纪事》  相似文献   

20.
此“疑古”、“信古”之“古” ,主要指北宋庆历以前传统古典学而言的。传统  古典学至宋代而始疑 ,至近代而大疑 ,形成“疑古”思潮。 2 0世纪初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以对传世文献作重新判断 ,是一次重要的古典学重建活动。而李学勤先生提出“走出疑古时代” ,则标志着它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是 ,“走出疑古时代” ,并不意味着走向“释古”。冯友兰先生对其“释古”的解释 ,前后有很大的不同 ,而最终倒向了“疑古”。中国古典学的正确发展方向 ,应该是从“疑古”走向“正古”。“正古”即“修正”传统古典学。它一方面肯定传统古典学基本上可靠 ,只需“修正” ;另一方面承认传统古典学也有缺陷 ,所以需要“修正”。具体言之 ,它大致可以归结为“四正” ,即“反正”、“纠正”、“补正”和“判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