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创立于2 0 0 0年3月,同年9月成为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它是在原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史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创立的,整合了全校文、史、哲三个学科的优势资源,包含中国哲学、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等多个博士点。该所以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为特色,含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两大研究方向,设有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室、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室、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研究室、中外思想文化比较研究室、城市文化研究室等五个研究室。该所共有专职研…  相似文献   

2.
<正>他虽然已过耄耋之年,但依然精神矍铄,从走上学术道路至今已有60多年。他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就像石匠和拓荒人乐此不疲。除了担任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他现在还是西北大学名誉校长、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3.
贺麟早期文化哲学思想初探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哲学硕士张嘉丽贺麟(1902-1988),我国现代文化史上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他以现代思想方法,致力于西洋文化中国化,中国文化世界化的研究,努力探索中国文化发展的途径,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从...  相似文献   

4.
读罢《中国军事伦理文化史》一书,掩卷沉思,该书给我总的印象是:作者沿着军事文化的溪流逆流而上,探赜索隐,在烟波浩渺的中国军事思想文化资源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中国军事伦理文化发展的线索,充分揭示了我国军事伦理文化发展的全貌,也深刻揭示了中国军事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5.
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期,中华思想文化的许多成分,都可以从诸子百家找到某种因子。诸子百家争鸣开端于春秋末期,是直接由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发展而来的。没有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的孕育,就不可能有其后的诸子百家争鸣。可以说,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诸子百家争鸣的直接准备,也是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如果不了解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不仅难以认识诸子百家,也不可能很好地认清其后的中国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6.
道教是中国本民族的宗教,它从东汉末年逐渐形成到明清以后衰落,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各方面的影响。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于道教及其思想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是思想史、文化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了推动对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本刊  相似文献   

7.
广西儒学学会 ,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群众性学术团体 ,以研究、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特别是儒学思想精华为宗旨 ,主要业务范围是 :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 ,特别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道德观念、社会理想等 ;研究孔子的继承人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陈宏谋、梁漱溟等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及其社会实践 ;进行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和整理 ;重点研究传统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作用 ;举行有关传统文化的研究活动。该学会 1 995年在桂林市成立 ,会长为马勇 ,第一副会长为莫珍…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史作为一门学科,大约形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从1921年至1949年,中国人撰写的论述中国文化史柏著作(不包括专题文化史、地区文化史、比较文化史,下同),据我所见,约四十余种。(另有《中国文化史丛书》一套,二辑36种,商务印书馆三十年代出版)从1950年至1979年间,大陆没有出版过一本以中国文化史为题的书,这门学科在人们心目中似乎不存在了。1980年,李泽厚在文章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结构问题,开始引起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何显明,雍涛从文化的视野,特别是中西文化冲突、融汇的广阔背景中去透视毛泽东哲学的思想特质、文化渊薮,以及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这是80年代中期以来毛泽东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突出的趋向。这是一个重大的视角转移,它给毛泽东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但是,严格地讲,这种研究还刚刚起步,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从宏观上讲,在有关毛泽东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中,往往局限于从成语典故、文化经典以及哲学范畴的实例类比来说明毛泽东哲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其实,这种文化继承是表层的。要真正认识毛泽东哲学的中国特性,认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具体地分析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哲学气质、哲学思维方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性格、文化心态等等,是如何具体地积淀在毛泽东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并如何从他的哲学思想中透露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分析、把握毛泽东哲学的传统文化根基。从微观上讲,又存在着过于抽象的偏颇,缺乏深入具体的实证研究。或者在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与消极作用上各执一端,未能对毛泽东一生的文化心路历程作出深  相似文献   

10.
对历代老学文献的编纂与整理,不仅能够为老学研究提供基本的资料,同时也是一项有益于中国思想文化史、哲学史研究的文献工程,对道教文化的发展与提升更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儒释调和”,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是佛教传入中土后长达几百年间的大规模文化交流的果实,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发展与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影响很大。但这却是一个畸形的果实。由于佛教文化的影响,我国历史上在文学、艺术、建筑以及哲学、逻辑学(因明)、语言学、史学等众多领域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如从意识形态发展的总体  相似文献   

12.
先秦秦汉阴阳五行思想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一向就有很深的阴阳五行的思想传统。可以说从殷、周以来便长期在思想文化史中占据着统治的地位。但在近些年讨论我国传统文化的专著和论文中,阴阳五行思想的研究却被忽略了。有鉴于此,本文仅就一孔之见,谈谈先秦秦汉时期的阴阳五行思想,并辨析于后。  相似文献   

13.
宋明理学不仅代表儒学在先秦、汉唐儒学基础上的再次崛起,也代表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之一.而在这一学术形态的建构历程中,作为"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无疑是启风气、定规模、开纲领的思想家,张载学说对于宋明理学各学派的思想,乃至对近现代中国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思想文化史尤其是宋明理学的崛起与形成上具有承前...  相似文献   

14.
谢斌 《美与时代》2008,(5):42-43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文化史研究既要关注史学理论,也要重视文化理论,对于中国的当代史学特别是文化史学科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加强"文化研究"理论的引入,有益于文化史研究主题的拓展和研究重心的转移,有利于文化史研究者思维方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法律文化的再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海鹂 《学海》2002,(1):97-103
法律文化是审视人类文化实践活动一种视角。全球化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带来法律文化的重新认同。中国在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对自身法律文化的反思与再解释 ,包括面对自己的文化史的再解释 ;面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时代法律思想的再解释 ;面对法律全球化潮流的解释与选择。这种再解释必然涉及到对法律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进行再认识。尽管中国已开始推进市场经济、依法治国 ;中国已在新的起点上思考“法律文化”、“公民文化” ,但依然是一个“特殊的起点” ,对法律文化的解释与重构依然是个深刻的未完成的文化课题与社会工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对于传统文化的地域解读日益成为学术热点 ,那些曾在中华文明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地域文化 ,更成为史家不倦探索的课题。由山东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齐鲁思想文化史》 (先秦秦汉卷 ) ,系统论述了齐鲁思想文化萌生、发展和衍变历程 ,不仅全面展示了特定时空内齐鲁文化在思想、学术、教育、科技和文学艺术领域的恢宏成就 ,而且独具慧眼地抽绎出“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的卓见 ,将学术话题引向更开阔的历史空间 ,展卷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在中国古史上 ,特定的地域文化能否成为具有全局意义的思想资源 ,乃至担当民族文化的主流形式 ?…  相似文献   

17.
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化史和哲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传统文化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前几年的文化研究中,相对于儒家思想的研究来看,对道家思想的研究有所不足。为了促进文化研究的深入,加强对道家思想的研究很有必要。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近年来已引起学者的关注。研究道教更需要深入研究道家的哲学思想。道家思想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如何抓住重点深入下去,这本身就需要探索。看来,把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放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构关系中去考察,可能有助于准确地把握道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较为恰当地评判道家哲学对我们民族理论思维的影响等等。从本期起,本刊开辟“道家思想与传统文化研究”栏目。这里发表的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老子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老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我们欢迎踊跃来稿阐述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一) 道教被人们看作是中国的民族宗教。近几年来,海内外学者对道教的兴趣日益增强、研究工作十分活跃,不断有新的发现。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关于道教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人们的评价越来越高、有些论断大大超出我们平素的估计。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不但指出在道家思想中,“涵蕴着丰富的科学思想”,“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渊源于道家”,他们在科学史上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还由此揭示出道家思想在中国整个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位置,认为“今日道家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所占的地位,至少和儒家同样  相似文献   

19.
日文新书目     
一海知羲,河上董以中往模睿简集(上),岩波害店, 1985,387真 河上肇狱中通信集大周信他,言菜己世界—轰害,文化刃现在(l),岩 波害]占,1986,220直 语言与世界—当代文化丛书(1)丸山真男,《文明渝之概略》仓就合,岩波害店,1986, 335夏 读《文明论概略>>(下)以JI习昌男,知。速近法,岩波害店、1978,399夏 知识的透视法山本晴羲,现代日本。宗教,新泉社,l,85, 251直 现代日本的宗教山崎谦,山崎赚哲学著作遥集第一卷,谷叔鲁房, 1987,441真 山崎谦哲学著作选集第一卷中尾佐助,花之木。文化史,岩波害店,1985,2场直 花木文化史中村元,比蛟思想力弓晃九…  相似文献   

20.
<正> 韩非子是战国时代新崛起的法家学派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但是他却与法家学派的历史命运同样不幸,当其竭智输诚为新兴地主阶级贡献出一套颇为实用的政治文化模式不久,随着秦代短命的法家文化的破产,以及黄老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相继登场,他们的学说便被汉王朝以后的统治者无情地抛弃了,并似乎有意被冷落近二千余年。不过,一部中国文化史证明,令人敬而远之的法家学派那冷峻的理性精神却始终透过历史的尘封,对传统文化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