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国有企业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的维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项目搜集、预试与正式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新员工组织社会化问卷。对部分国有企业的员工进行调查,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社会化内容由胜任工作社会化、组织文化社会化和领导政治社会化三个维度构成。文章最后对国有企业员工的组织社会化内容维度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异同以及不同人口学变量的新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企业员工组织政治认知量表的构建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马超  凌文辁  方俐洛 《心理学报》2006,38(1):107-115
应用自行研制的组织政治认知调查问卷,通过对29家企业员工共1647名被试的调查,对组织政治认知结构维度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政治认知由三个因素构成。三因素结构的结果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验证。由此得出结论,组织政治认知有三维结构:自利行为、薪酬与晋升和同事关系。最后,对组织政治认知维度构成和内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员工组织社会化研究的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组织社会化是指个体为了适应其所在组织的价值体系、组织目标和行为规范而调整自己态度、行为的学习过程。文章在对组织社会化含义阐释的基础上,从组织社会化策略、组织社会化过程、组织社会化中员工信息寻求、组织社会化内容等4个方面,对当前组织社会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文章最后指出了组织社会化的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行研制的工作伦理问卷, 通过对全国8个城市955名员工、6所高校508名在校大学生以及两大军区461名现役军人进行问卷调查, 对企业员工工作伦理的因素结构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n=478)表明, 企业员工工作伦理由职业操守、工作意义、勤奋奉献、积极进取和人际和谐5个维度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n=477)结果表明五因素模型是比较理想的模型。复核效化检验结果表明, 基于企业员工样本得到的工作伦理五因素结构在大学生样本(n=508)和军人样本(n=461)中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与预测力。文章最后对企业员工工作伦理维度的构成和内容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   总被引:89,自引:2,他引:87  
用所研制的心理契约问卷,先后通过6家和4家两个企业员工样本共1088名被试的调查,对心理契约结构维度进行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契约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均由现实责任和发展责任两个因素构成。两因素结构的结果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验证。最后对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构成、内容和含义及其与西方研究结果的异同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工作场所欺负的内容结构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文化背景下工作场所欺负(workplace bullying)的内容结构及其测量进行了研究。通过自行研制的工作场所欺负内容问卷,对全国7个城市750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436份有效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N=229)表明,我国工作场所欺负内容由人身攻击、工作压制和社会排斥三个维度构成。三因素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N=207)中得到了较好地验证。内部一致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基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编制的工作场所欺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其对员工情感承诺和离职意向等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认同理论视角下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定义及结构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社会化研究一直以来被批评缺少理论基础, 导致对组织社会化的本质和结构维度缺乏足够认识, 从而影响到在实证中如何测量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程度。角色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可以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对概念重新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 揭示了组织社会化本质是新员工角色及社会认同发展的过程。相应地, 组织社会化程度是一个两维度结构。未来研究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组织社会化量表和理论模型, 并依据认同理论改进实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背景下员工沉默的测量以及信任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自行编制的员工沉默行为调查问卷,通过对928名被试的调查,对中国背景下员工沉默行为的结构维度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员工沉默由三个因素构成。三因素结构的结果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证实。由此得到结论,员工沉默有三维结构:默许沉默、漠视沉默和防御沉默。以员工沉默的三个维度为因变量,以员工对上级和组织的信任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对上级信任对员工沉默三个维度都有负面影响,而员工对组织信任对默许沉默和漠视沉默有负向影响,对防御沉默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许科  王明辉  刘永芳 《心理科学》2008,31(3):584-587
采用研究者自行编制的员工组织社会化内容问卷,通过对382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运用潜变量路径分析技术,探讨了员工组织社会化程度和员工行为绩效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组织文化社会化对员工组织认同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胜任社会化对员工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人际关系社会化对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政治社会化对员工组织认同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离职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新员工入职期望变化的一项纵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琦  马华维  李强 《心理学报》2007,39(6):1122-1130
通过对419名企业新员工入职期望的纵向研究,并运用LGM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组织社会化初期,新员工入职期望的变化呈独特规律,即,工作期望线性下降,团队和企业期望的变化呈不定义曲线形式;②新员工入职期望各维度的变化率都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但仅工作期望初始状态的个体差异显著;③新员工入职期望各维度的初始状态和变化速度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由本研究而引发的诸如个体差异的预测因素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组织的学习结构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通过访谈、预试和大规模调查,对企业组织学习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访谈和预试,初步确定组织学习问卷的项目。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来自全国不同地区43家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组织学习是一个6因素的结构模型:组织间学习、组织层学习、集体学习、个体学习、利用式学习、开发式学习;组织学习问卷具有一定的信效度。组织学习的作用和影响因素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复杂作用机制还有待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企业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自编的工作不安全感问卷,通过对武汉、广州、成都、太原等地12家企业的787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对企业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的维度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企业员工的工作不安全感包括工作丧失、工作执行、薪酬晋升、过度竞争和人际关系不安全感等五个维度。五因素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较好地验证。文章最后对工作不安全感的维度构成以及测量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毛凯贤  李超平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2):2167-2176
组织社会化是组织行为学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 最近学者们开始更多关注新员工主动行为在组织社会化中的作用。综合以往的研究, 新员工主动行为可以分为三类:角色定位、关系构建、自我提升。人格特质、目标取向、自我效能、情境变量对新员工主动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角色定位、关系构建和自我提升在新员工组织社会化过程中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未来, 有必要在前因研究中整合情境因素与个人特质因素, 研究新员工的主动行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开展本土化研究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A construct validation approach was taken to develop a primary measure of newcomer socialization that addresses shortcomings with a prior scale (Chao, Kelly, Wolf, Klein, & Gardner, 1994). Three separate groups of subject matter experts reviewed items to ensure the content validity of the Newcomer Socialization Questionnaire (NSQ). Studies 1 and 2 examined the NSQ’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using employed students and organizational newcomers as participants, respectively. Results illustrate scale reliability, factor structure,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and correlations with criterion variables. The NSQ measures three dimensions or domains of newcomer socialization: the organization, the group and the job/task. In addition, both factual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of expected role behaviors are assessed within each domain. Thus, the NSQ provides a useful measurement tool fo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terested in examining direct outcomes of being socialized.  相似文献   

15.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is regarded as an interactive process between employee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such that employee perceptions of socialization may impact on the process. Four social-psychological factors were theorized to influence employee perceptions of their socialization at work, namely: training; understanding; co-worker support;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Based on these four factors, an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Inventory (OSI) was created as a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socialization in organizations. The OSI is intended for general use in a variety of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SI and its subscales, reports their reliabilities, relates the results of their initial validity tests, and suggests some potential uses of the OSI.  相似文献   

16.
张靓婷  王斌  付景涛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2):2105-2118
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对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在这一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因它能有效提高组织在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组织的绩效水平。虽然已有大量研究关注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但研究者多采用相对静态的研究范式, 而忽视了组织公民行为的长期动态变化趋势。基于组织社会化视角, 本研究重点关注新员工和工作变更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长期动态变化趋势、探索影响组织公民行为动态变化趋势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 以期为培养和激发员工持续性高水平的组织公民行为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组织社会化研究的整合:交互作用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社会化是个体由组织的外部成员转化为具有参与性和效益性内部人员的适应过程。当前组织社会化研究零碎、分裂,缺少统一理论做指导,亟须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论述整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符号互动与组织社会化的关系,并建立组织社会化的交互作用模型,最后指出了模型的验证、细化及重视中介和调节变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