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文对古代典籍所载"易象"一名作了新的解读。认为所谓"易象",仅是当时《周易》的另一种称谓而已,它并不神秘;"易象"与今本《象传》没有直接联系,尚无渊源,《象传》"演德","易象""尊礼尚施",至汉代仍保存有以古礼诠释《周易》的传统;古代《周易》原有《象经》,或以《卦下易经》当之,惜已不传;但在清人的《易》著中,至今仍可见其传承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于1981年出版的《二程集》之《周易程氏传》,无论从文本的选择上,还是句读方面,对于程学的研究都可谓有开创之功。此书在2004年再版,但未作任何修订。其实,于2003年由齐鲁书社出版的《〈程氏易传〉导读》一书中梁韦弦先生已经指出《二程集》之《程传》在标点及文字方面的一些遗漏。所以本文旨在系统地对中华书局版的《程传》作一些拾遗补漏的工作,以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更为准确的点校本《程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楚简《周易》有限的卦爻辞资料,配合既有的《易》学文献,分别推论经文和传文中《彖》、《象》二传的写定过程。其形成为今本固定的面貌,可能是经由不同时期和不同《易》家之手所修订改造完成。而就于今所见文本而言,楚简本年代最早,又可据以参证检讨经文的解读,以至判定其前出土帛本文字的是非得失。全文析分为四项,各举出若干例证以为说明。透过这些例证,不只可以更清楚了解今本《周易》形成过程的变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先秦典籍编制的性质和情况。  相似文献   

4.
孔子与《周易》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发挥《周易》而作《易传》,成为儒门传道的依据。孔子看重的并非是《周易》中的占卜,而只是把它当成一部富有哲理和给人以方法的书。从儒家伦理理论的建构理路来看,《周易》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这种思维方式叫作“推类”。通过对《周易》中几个卦象的分析,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这种思维方式发挥着儒家伦理的形上根据和立论根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学勤先生所著《周易溯源》,是以"二重证据法"研究《周易》的典范。《周易溯源》主要对《周易》经传的年代、筮法、帛书《周易》经传以及《易纬》进行讨论,相关结论和方法不但推动了《周易》研究,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汉书·扬雄传》中"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的说法导引了后人"以《易》求《玄》"的研究思路,以此得出扬雄仿照《易》经、传一一而作《太玄》经、传的偏失结论。分析扬雄作《太玄》时《易》的实际情况,就会发现扬雄的解《易》理路是"《玄传》-《玄经》-《易经》",《太玄》是经、传分立的。扬雄采用"经自经、传自传"的方式释《易》,在于倡导"简而要"地追寻经典本义,对东汉古文经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位"与"时"都是《周易》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范畴,为历朝历代的易学家、儒者们所诠释。程颐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者,将天理学说引入到易学诠释之中,将爻位与儒家时中的政治理念紧密结合,从宇宙本体的高度,将"时"、"中"视为天理在《周易》中的具体展现,希望所处不同之"位"的社会个体,尤其是君臣,在任何具体的情境中,都要遵循天理,时刻保持"中德"。程颐此解无疑强化了其易学的伦理政治性,为后代的易学诠释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周易》本经爻辞中的"小"义问题,存在着与卦辞中类似的情况。通过对萃六三、噬嗑六三、蛊九三、屯九五等四条爻辞的全面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小"义在本经卦爻辞中的独立用例,并充分认识到本经中"小"及诸断辞也各自相对独立为义。这一系列问题的发现,对于进一步展开本经思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籍、经师和经堂是经学教育中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经籍、经师是经学教育的主体,在整个经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历代经师在授徒教学时,吸纳或借鉴域外(更多是波斯的或中亚的)来华传教师及其携带经籍的苏菲思想,这从客观上奠定了苏菲思想对经学教育影响的基础。从赵灿所撰《经学系传谱》来看,各地经学学者对苏菲思想的承传使之遍及大江南北,这种全局性的、长期的影响贯穿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教育的始终。当然,影响经学的苏菲思想既有遵法性的也有非遵法性的,但总体看来遵法性的苏菲思想占去了经学教育的主流。值得一提的是,就经学经师与域外来华传教师之间对有关经籍疑难问题切磋讨论的娴熟和广深程度而言,足见历代经学大师学问的渊博和功力的深厚。所有这些对我们今天重新认识经学思想无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旬子与《周易》的关系兼及"六经并称"的时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向称荀子"善为<易>",但文献所载<易>的传系中没有荀子.本文对荀子易学的渊源、荀子引<易>说<易>的特点、荀子与<易传>的关系以及"六经并称"的时代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因传本《说卦传》之前三章见于马王堆帛书《衷》篇,故一些学者或据此认为《说卦传》原本无前三章,或认为《说卦传》形成于帛书《易传》之后.其实,传本《说卦传》中这三章文字的内容与以下八章的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其间存在逻辑上的联系.而且,从传本《说卦传》这三章与见于帛书《易传》的这三章文字的异文来看,传本《说卦传》的文字来源应早于帛书《易传》.从帛书《衷》篇的行文来看,其中见于传本《说卦传》和《系辞传》的文字应是《衷》篇对《说卦传》和《系辞传》的引用.  相似文献   

12.
《周易》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典籍之一,被誉为“六经之首”、大道之源。同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周易》也是一部最难读懂的书。  相似文献   

13.
《周易集解》从成书到流行,是有一个过程的,其版本的流变正好反映了这个过程。目前讨论《周易集解》版本传承的文章,或侧重于早期,或仅仅据清代以来目录学的著作抄撮一番。然而许多公私目录的记载都是有问题的;而仅仅通过书的封面题记来说明历史上《周易集解》都有哪些刻本,不免过于简单。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对每种版本的目见和校勘,发现各版本的异同,进一步揭示版本之间的传承影响,并对版本状况作出判断,以为进一步的经典内容和思想的研究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旭 《管子学刊》2013,(1):44-50
《淮南子》对墨子持有复杂的政治认识与态度,这在秦汉思想史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黄老道家的根本立场出发,“批墨”是《淮南子》政治思想的基本主张,但与此同时,《淮南子》也内在地显示出“尊墨”的政治情怀,进而试图对墨子政治思想有所借鉴和汲取,达到“融墨”之理论目的。对待墨子及其政治思想的历史态度,既凸显出《淮南子》立足黄老,融通诸子的博大精神,也彰显出墨子在秦汉政治思想发展中独特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5.
《毛诗故训传》书名之义因简称而往往为人忽略,已有的对书名的解说也无法圆通。通过梳理先秦两汉文献与经学语境中的相关材料,对书名加以考释,可知故、训、传分别是汉代经学三种独立的讲经方式。故是指对诗篇本事、产生背景的讲解,往往以事、史说诗;训指训诂和考辨,是《毛诗》的主干部分;传是指经师借释经阐发自己的理念、观点,内容上以自己的话语、前人的解说、传说故事为主。故、训、传三种讲经方式合而为一,使《毛诗故训传》简明实用,更适于学习。这也是三家诗亡佚而《毛诗故训传》独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墨子》引《尚书》文计40则,通过其与今文《尚书》、孔壁古文《尚书》、汉代新出“百两《尚书》”、东晋梅赜古文《尚书》等《尚书》传本的比较可见,墨家所传《尚书》有独自的选本系统,而且这一选本系统与儒家选本系统同样具有篇数按年代递加的合理性,即与战国所传《尚书》篇数的现实比例相合。由《墨子》引《尚书》我们还可看到:流传至今的伏生今文《尚书》确为战国古本;孔壁古文《尚书》仅是战国所传多种《尚书》选本中一种流传很不广的思孟学派的选本;梅赜古文《尚书》不但与《墨子》之《尚书》引文不同,而且与16种先秦文籍中163次《尚书》引文也不同,所以“梅赜抄袭前世古籍中《尚书》引文而伪造古文《尚书》”的传统观点应重新研究;或许梅赜古文《尚书》是一个民间所传古文《尚书》的真实传本。  相似文献   

17.
《周易》是一部人学著作,也是一部道德著作。《周易》构建了一种特殊的道德谱系,这种道德谱系由本能无意识、文化无意识、社会意识、自我意识道德化四个层面构成。《周易》的道德谱系把“人”与“道”联系起来,从而有了“人道”,也把“道”与“德”联系起来,从而有了“道德”。《周易》在性命之理的基础上探讨了人的形成、演化及人性的内容;又在“人”与“道”的基础上构建了“成人”与“做人”的道德谱系。《周易》的道德谱系把“人”与“道”联接起来是人学,把“道”与“德”联接起来是伦理学。天道、人道等统一于性命之理的命题之中,成为了道德谱系的奇特内容,从而人也就成为了道德谱系的本体。  相似文献   

18.
"观"在《周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艺术上,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和仰观俯察的审美观照方式对艺术欣赏和创作影响深远,同时又是一种道德完善和理想人格的修养过程。另外,在"观"中还体现了尽善尽美、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些都对中国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礼记》论礼诸篇与《仪礼·丧服》经、传中有关丧服制度的同、异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考察和分析。并从《仪礼·丧服》经、传与《礼记》论礼诸篇三者的性质及撰作时代入手推究了形成三者内容同、异的原因。文章认为 ,《丧服传》之所以与经义偶有不合之处 ,而多与《礼记》一致 ,其原因就在于《丧服传》与《礼记》论礼诸篇的有关内容基本上同源于孔子当年的讲学 ,而《丧服经》却是孔子及其弟子依据宗周丧服礼俗遗制整理而成的仪节单子 ,孔子的讲学内容与宗周丧服遗制偶有不同之处是不难理解的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思想源远流长,作为中国文化之源、中国哲学之蕴的《周易》正是共同富裕思想的源头。《周易》开显的天道均平、人道法天、天人通泰的共同富裕思想丰富而清晰:生生之谓易,然而,大化流行的易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与万物共生共享;万类皆有而不独有,谓之大有,易道之神,要在天下大有,而非私有;独富之谓凶,独富独享之凶,祸及三才,咎及三代;称物平施之谓泰,师法自然、裒多益寡之君子,方可适天配地;大易之奥,在于损益之间,彰显共同富裕大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的要求与《周易》中的共同富裕智慧具有内在的会通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