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宗教局叶小文局长对中外记者发表谈话驳斥所谓中国“迫害宗教”之说重申对香港宗教坚持“三互”原则□本刊特约记者赵磊●[本刊讯]6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对中外记者发表谈话,以雄辩的事实驳斥了美国一些人士...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美国有关方面先后通过编造不实报道,召集所谓"促进宗教自由"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等方式,炒作中国宗教问题,以"宗教自由"为幌子对中国进行抹黑,污蔑中国政府迫害宗教信仰自由,攻击中国宗教政策,其实质是将宗教问题政治化,借宗教问题干涉我国内政。中国宗教界针对美方这一混淆视听、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的无端指责表达了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7月19日,在京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召开会议,对美国制造宗教话题攻  相似文献   

3.
1997年中国宗教十大新闻1、李瑞环邀请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到中南海举行迎春座谈会。2、内地和香港宗教界以各种方式喜迎香港回归祖国。3、国务院宗教局叶小文局长对中外记者发表谈话,驳斥所谓中国“迫害宗教”之说。4、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中...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伽利略、布鲁诺、塞尔维特等一批著名的自然科学家都惨遭“宗教裁判所”的审判,伽利略受到了侮辱,布鲁诺受到了“火刑”,他们在那样的时代,为了科学的进步都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为什么会不顾个人的安危来从事并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科学事业呢?要想了解宗教裁判所为什么迫害自然科学家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美国有关方面先后通过编造不实报道,召集"促进宗教自由"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等方式,炒作中国宗教自由问题,以"宗教自由"为幌子对中国进行抹黑,污蔑中国政府迫害宗教信仰自由,攻击中国民族宗教政策,企图拼凑"谴责中国政府迫害宗教自由"的"大合唱"。对此中国宗教界十分愤慨,予以强烈谴责,据实加以驳斥。7月19日,在京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召开会议,对美国制造宗教话  相似文献   

6.
圣辉 《法音》2003,(6):5-6
最近,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年度报告公然将我国政府取缔“法轮功”的正义行动诬蔑为迫害宗教,这是我们宗教界不能接受的。因为“法轮功”不是宗教,而是危害宗教的邪教。大家知道,李洪志在其《转法轮》等书中盗用了很多宗教术语,而用得最多的是佛教的专门术语。稍有一点宗教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李洪志完全不懂这些术语的真实、准确的含义,而且是别有用心地加以歪曲利用,从而使这些千百年来深植于民众心中的神圣用语变得面目全非,给我国传统宗教和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其次,李洪志在书中还大肆攻击宗教,妄称“所有宗教都是假的,神是不承…  相似文献   

7.
今天,梵蒂冈不顾中国政府、中国天主教会的强烈反对,举行所谓“封圣”仪式,把曾经在中国犯下丑恶罪行的一些外国传教士及其追随者册封为“圣人”,这是一起与12亿中国人民对抗的严重事件。 梵蒂冈明知这些所谓“圣人”所处的年代是中国人民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宰割的悲惨年代,也不得不承认那是“中国历史上复杂、困难的年代”,梵蒂冈声称并“不想肯定在那些历史时代的政府对中国人民的所作所为”,“封圣”“不适于对这一历史时期作出评判”,但却偏偏要把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正义斗争说成是“残酷迫害威胁’,实际上对…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9,(8)
中新社北京七月二十五日电中国政府取缔“法轮功”的消息公布后,在北京宗教界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纷纷揭露和批判“法轮功”歪曲、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的本质,表示坚决拥护党和政府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的决策。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说,现在政府将“...  相似文献   

9.
周泓洋 《法音》2003,(6):41-41
本报北京5月22日讯记者周泓洋报道: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宗教问题研究中心今天在京举行座谈会,人权专家和宗教界人士在会上强烈谴责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发表2003年度报告的涉华部分。“圣经教训我们:‘你们的话,是,就说是,非,就说非。’这使我们不得不坦诚说明我们宗教的真实情况。”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马英林神甫以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身份表达了他对美国政府歪曲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气愤和不解。5月13日,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发表所谓2003年年度报告,将中国列为“特别值得关注的国家”,声称中国政府“依然特别严重地侵犯宗教自…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28日至6月2日,应日本“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简称“日宗恳”)的邀请,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率中国政府宗教工作者代表团,出席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些报刊上发表了重评1964年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论战”的文章,大都明确肯定了“合二而一”也是唯物辩证法。我对“合二而一”这个学术理论问题却还有些不同的看法。1964年,那个“理论权威”和关锋之流,玩弄阴谋与权术?把“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正常的学术讨论,变成了一场所谓批判“合二而一”的“政治运动”,对主张和赞成“合二而一”观点的同志进行了政治迫害,破坏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  相似文献   

12.
一、忍耐与柔和相辅相成作为菩萨的修行要求为六波罗蜜,其中第三项即为“忍辱”波罗蜜。据中村元博士在《佛教语大辞典》中的解释,所谓忍辱,意谓“于侮辱或迫害等能予忍耐,心平气和不起瞋恚之念。”一般来说,“于侮辱或迫害等能予忍耐”,普通人都能做到,甚至连小孩被淘气的孩子欺负时也能忍耐,何况明了事理的成年人呢!他们在被上司斥责或被周围人以刺耳之言伤害时还是能默然忍受的。不过极力忍耐不愉快的事若重复数次,就很容易给身心造成恶劣的影响,这是为精神分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的邪教,起初多是以宗教的面目出现,借口对人们的终极关怀,以掩盖他们的歪理邪说货色。法轮功邪教亦不例外,李洪志宣扬所谓的“消业”、“上层次”、到“学法”、“弘法”、“护法”以至“圆满”等一套,表面看来似是宗教特别像佛教的术语,但内涵却完全不同,所谓圆满、升天是把信徒带上自焚以至杀人,即从毁灭自身到残害家庭危害社会的犯罪道路上去。可是到现在仍有些法轮功痴迷者,受到李洪志一伙的精神控制,没有清醒过来。对此如何进行教育疏导,似还有待于探索。  相似文献   

14.
佛学与科学融通之省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音》1999,(4)
近代以来,科学君临全球,成为举世公认的价值尺度、无上权威。宗教,尤其是被西方人作为宗教之典型的基督教,因表现出与科学明显相悖的禀性,曾藉教权迫害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阻碍过科学的发展,因而随科学之进展而大大贬值。“宗教与科学水火不相容”、...  相似文献   

15.
访日诗札     
2007年5月28日率中国政府宗教工作者代表团参加在东京隆重举行的“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成立40周年”庆祝集会,应邀在会上做题为《诚恳相待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在立国之初,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就坚决反对由国家来确定公民应该信奉的宗教。这种反对国立宗教的做法,缘于移民们对当初在英国所受宗教迫害的厌恶,也由于他们目睹欧洲国家因为宗教信仰而出现内部分离,从而作出的现实批判。依据美国的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这样的法律条文,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从表面上看,第一修正案非常明确,但略加深究,就是专门从事宪法研究的学者也会觉得困惑,因为这中间实在不容易找出泾渭分明的政府与宗教的界限。例如,根据这种宪法的精神,在美国的公立学校当中如果组织公开…  相似文献   

17.
宗教:关切世界和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年之交,各国的宗教领袖聚会联合国,试图通过宗教的影响来促进世界和平,这无疑是人们美好 的期盼,但也是一个── 沉重的话题 当今世界,宗教对国际经济、 政治新秩序的建立产生着重大影 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并不宗教这面神圣的旗帜,有时也被人挥舞,借口“反对宗教迫害”、“维护人道主义”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甚至穷兵黩武,大打出手。有人散布“文明冲突论”,挑起基督教文明同伊斯兰文明、东方文明的冲突。社会邪恶势力也打着宗教旗号,图财害命,危害社会。邪教不是宗教,但它往…  相似文献   

18.
新兴宗教于光所谓“新兴宗教”,一般认为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它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受人注目的程度却在不断上升。这一方面是因为世界范围内宗教发展的客观大环境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所谓“邪教”事件造成的轰动效应的结果。1978年,美国“人民圣殿”教团在南美圭亚...  相似文献   

19.
历史有时会出现惊人的相似.鉴真东渡和"五月花"号就是这样的故事.鉴真出于佛教目的,历尽艰险,先后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教;而乘坐五月花号的英国清教徒们也是出于宗教迫害原因,飘洋过海,到达美洲,在大洋彼岸信守他们的宗教信条.  相似文献   

20.
一、《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宗教学卷》出版缘起宗教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宗教学,迄今不过短短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国宗教学的发展,是东西方思想猛烈碰撞与交流的直接结果,也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曲折进程紧密相连。纵观世界文明史,中国各宗教基本上和睦相处,罕见宗教迫害与宗教战争,而佛道儒三教关系也为当今世界宗教对话提供了足资借鉴的历史经验。然而在过去一百年中,从“五四”前后的非宗教运动,到“文革”时期对宗教的全面摧毁,而在1980年代以来宗教又呈现爆发式的复兴,中国宗教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动荡。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