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外语学院加拿大研究所发起,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自1987年11月10日至14日于四川成都举行。有29个单位50余人参加。会上,代表们各抒己见,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广泛地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的主要内容整理、综述如下: 1、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这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道教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提交研讨会的论文指出,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相似文献   

2.
2004年6月5日至10日,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美国波士顿大学宗教系、香港圆玄学院联合主办的"道教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城山脚下的青青园宾馆成功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一百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八十余篇,共有七十多位学者做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国多元的宗教文化格局中,道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本土宗教。只有深入研究道教,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相较于日本和西方学界,中国的道教学术研究起步较晚。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是中国大陆较早对道教进行研究的专业学术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学人三十多年的接续努力与不断探索,当前中国的道教研究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与北京东岳庙管理委员会、青城山道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9月 2 5日至 2 6日 ,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江西省道教协会、江西南昌西山万寿宫共同举办、江西师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道教净明道文化研讨会暨道教文化笔会”在江西南昌滨江宾馆隆重召开。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南昌西…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浙江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台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天台山暨浙江区域道教国际学术研讨会”5月21日-23日在浙江省天台县举行。80余位中国内地学者和十多位香港、台湾学者,与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法国、比利时、斯洛文尼亚、澳大利亚7个国家的20多位海外学者一起参加了这次中国近年来规模少见的道教研究国际盛会,并围绕浙江区域道教历史、浙江道教与文化、中国道教修炼与经典研究以及其他一些专题发表92篇论文,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在21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天台县委书记、天台山文化…  相似文献   

6.
2004年4月27至28日,第二届中华文昌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华道教文昌帝君祖庭所在地--四川梓潼七曲山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四川省社科院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绵阳市文昌文化学会联合举办.出席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的学者共50余位,共收到学术论文46篇.  相似文献   

7.
由湖北武当山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武当山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0月5日至9日在湖北省武当山镇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教内外的研究道教与道家文化的专家学者近50人,还有来自意大利、日本、韩国的学者。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闵智亭道长,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李养正教授,武当山道协会长王光德道长参加了会议。郧阳地区和丹江口市政府、政协、统战、宗教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莅会祝贺并听取了学者们的发言。会上,教内外学者共宣读学术论文近40篇,涉及道教历史、经典、宗派、养生、艺术及武当道教等诸方面内容,其中有不少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简讯     
2006年5月25-28日,第三届国际道教与现代大会在德国召开。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在卿希泰教授率领下,有李刚、唐大潮、潘显一、张泽洪、丁培仁、郭武、段玉明、张钦、苟波等9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学者,会聚德国慕尼黑阿尔卑斯山下风景秀丽的基姆湖,讨论共同感兴趣的“道教与现代”学术问题。卿希泰教授在25日下午的开幕式上致欢迎词,并在27日的讨论中发表《道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的学术报告。我所各位教授都在讨论中发表论文,会议增进了我所与国际道教学者的交流与了解。简讯@章宏…  相似文献   

9.
简讯     
2004年4月26日晚7时至9时30分,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在研究生院3-104室,举行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符号象征》的学术演讲会。专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著名学者何星亮教授主讲,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张泽洪教授主持了学术演讲会。与会听众甚多,场面恢宏,演讲精彩,听众情绪激昂。  相似文献   

10.
2009年5月9~12日,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宗教学理论研究室、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在四川大学联合主办了<灾难与宗教--"5·12汶川地震"周年祭>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其美国的4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与会者围绕会议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和探讨.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及其代表性观点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求实集---丁培仁道教学术研究论文集》,巴蜀书社2006年出版,全书43万字。选取2005年前论文39篇,附录《随想录》等。2006年10月28-29日,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基督宗教商业伦理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普渡大学、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华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朝华管理学院、四川神学院、成都人文研究所等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学者,以…  相似文献   

12.
田洁 《世界哲学》2004,(1):109-111
2003年10月14日至16日,正值北京秋高气爽的季节,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和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正义,共同体和民主"政治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三十多位来自欧美、中国港台和大陆地区的知名学者,聚集一堂,就大会主题发表论文并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简讯     
2005年10月27-11月1日,我所张泽洪教授应邀参加“红河流域社会发展国际论坛”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在云南蒙自举行,参加研讨会的中方学者50余人,越南各大学、研究院学者50余人。研讨会探讨红河流域社会历史文化,张泽洪教授宣读了《唐宋时期云南地区道教的传播》论文。学术研讨之后中越双方学者分赴云南石屏、建水,越南老街、沙巴考察地方文化。(章宏)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丁培仁教授翻译的《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净明道的基础研究》一书于2005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日本秋月观1977年前十余年研究净明道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1月9-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青城山道教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宗教学高峰论坛"在四川大学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宗教研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主题,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学理论研究,中国宗教与优秀文化传承研究,道教的宗派历史、文化传承与教义思想新探,佛教的中国化、现代化及经典研究,儒道释耶四教会通与传统文化关系考论,少数民族宗教文献、民间信仰与文化传承研究,区域道教的历史、仪式与传播研究等七个议题进行阐发。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和专家发言提纲33篇,来自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5.
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暨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香港道教学院主办的道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8月11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任继愈、朱伯、汤一介、陈鼓应、肖萋父等国内著名学者,RudolphG.Wagner(瓦格纳)、KristoferM.Schipper(施舟人)、柳存仁、饶宗颐等国际知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二百多位研究道家和道教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着“周秦汉时期的道家文化及其在后世的演变”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交论文150多篇。以道家为主题召开如此大型的会议,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与会学者除祖国大陆以外,还分别来自台湾地区、香…  相似文献   

16.
前 言 1987年11月10——14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收到全国各地研究道教学者、专家的许多论文。当时几家杂志社商定:分别选登。卿希泰《试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陈兵《道教之“道”》、刘仲宇《道教思维方式探微》已刊在《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孟乃昌《说中国炼丹术内外丹之联系》、丁贻庄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9月19—20日,"道在养生高峰论坛暨道教研究学术前沿国际会议"在青城山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省道教协会、成都市道教协会、青城山道教协会共同举办。会议邀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80余人,收到会议论文70余篇。大会由"名家论道"、"主题演讲"和"高峰论坛"三部分组成。中国道教协副会长张继禹道长,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卿希泰先生分别致辞,欢迎学者与会。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出席了"名家论道"高端讲坛。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信阳 《中国道教》2000,(5):11-11
20 0 0年 8月 31日至 9月 3日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和江西九江道协庐山仙人洞道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庐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暨二千年庐山中国道教文化笔会在江西庐山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研究道教的专家、学者、道教界人士及书画家共 80余人。江西九江道教协会会长、庐山仙人洞道院叶至明道长主持了开幕式。江西省宗教局陈卫民局长、中国道教协会袁炳栋秘书长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本次道教文化研讨会和道教文化笔会也是庐山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协副会长张继禹和袁炳栋…  相似文献   

19.
台湾学者的文化省思徐远和5月14日至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大学哲学系与台湾大学哲学系、政治大学哲学系、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在台北联合举办了“传统中国文化与未来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大陆11位学者首次组团赴台参加了会议,并与台大、政大17位学者共同作为主讲人,发表了28篇论文。与会学者多达250余人。此次会议备受台湾各方面的关注,普遍认为,五个举办单位在两岸研究、教学和新闻方面颇具代表性、权威性;这是两岸哲学界首度就中国文化问题联合召开的高层次的大型学术会议,将对两岸学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执行长邵玉铭教授评论说:“这次大型学术研讨会从哲学角度来反省文化问题,可谓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以往,大陆哲学界比较重视港台当代新儒家思想的介绍与研究,而对其他学术派别的观点一般未予注意。此次赴台,通过会内外与各大学哲学系师生的广泛接触,耳闻目睹,加深了对台湾哲学界的了解。据介绍,40余年来,台湾哲学界形成了三大哲学派别,即当代新儒家学派、士林学派(亦称天主教学派)和自由主义学派。台大和政大学者在这次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主要反映了士林学派在传统文化与未来文化发展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下  相似文献   

20.
1992年金秋时节,天高气爽,55名中外道教学者汇聚在古都西安,举行了西安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西安市道教协会、西安市八仙宫、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出席会议的有国内十二个省市,以及法国、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和道教界人士。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陈莲笙主持了开幕式,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道教文化研究所所长、西安市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致开幕词。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